佛法修學(xué)概要(二十三)
凈界法師主講
乙四、證果篇第四
前面的發(fā)心、正見、修行都是在因地上來說;這個是屬于證果篇,果位上。
入文分二:一、總標三乘果德。二、別明三乘果位。初中分二:初、菩提。二、涅槃。今初。丁一、菩提。
在我們經(jīng)過長時間修學(xué)以后,我們得到了兩個功德:第一個是菩提,第二個是涅槃。當然圣人的階位功德很多的,我們只是以這兩個來代表。什么是菩提呢?
梵語、此云「覺」、「智」、「道」。
菩提就是覺,好像睡夢覺,我們從睡夢當中覺悟。第二個是智慧,智慧能夠破除我們內(nèi)心的煩惱,能夠使令我們產(chǎn)生一種正確的觀察!傅馈故堑缆,比喻這種智慧能夠使令我們從生死的此岸能夠通達到涅槃的彼岸,這是道路。
廣義而言,即三乘圣人能斷除煩惱成就涅槃之「無漏智慧」,名為「菩提」,亦名「智德」。
這個是菩提。前面這個地方講到無漏智慧,我們把無漏智慧加以說明,講到無漏的智慧有兩種,第一個是實智,第二個是權(quán)智。
一、實智─亦名「如理智」、「根本智」。謂以「空觀」之無分別智,破除煩惱,親證二空平等之真如理,名「實智」。
這個是講到根本智,以空觀來破除煩惱以證得我空、法空的真如。
二、權(quán)智─亦名「如量智」、「后得智」。由前「實智」所生,謂能分別諸法事理,善能觀察眾生差別根機,以諸言辭,譬喻等善巧,化度有情,使令眾生亦得悟入真如實相之理,名「權(quán)智」。
所以這個無漏智慧等于是包括根本智跟后得智。它的生起,當然是我們最初先從空觀里面,破除煩惱引生根本智,再啟發(fā)后得智,這個是講菩提第一個。
丁二、涅槃「涅槃」,梵語,此云「寂滅」、「無生」
它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叫做寂滅又叫做無生。
謂由斷除煩惱,盡除生死,所顯「清凈無染,不生不滅」之境界,于中具足無量無邊微妙功德,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寂靜無為」之法樂,名為「涅槃」,亦名「斷德」。
這個涅槃是借著我們斷除煩惱以后,所顯出來的一種清凈無染不生不滅的境界,這個涅槃當然具足無量無邊微妙功德,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寂靜無為的法樂;也就說這個涅槃的寂靜,得到以后永遠不會失去,這個是涅槃,亦名斷德。
涅槃有三種;第一個有余依涅槃,第二個無余依涅槃,第三個無住處涅槃。
有余依涅槃叫做子縛已斷,果縛還在,我們在因地的時候,「子縛」指的是我們內(nèi)心的煩惱跟我們的有漏業(yè),這個是能夠招感三界生死的集諦!缚`」是系縛。內(nèi)心的惑業(yè)已經(jīng)斷除了,可能你內(nèi)心成就了我空觀,但是你的果縛還在,你這個三界的有漏果報還在,這個果縛還在,這個是屬于有余依涅槃。無余依涅槃是說子果俱亡灰身泯智,你不但是有漏的惑業(yè)斷了,而且你的苦果業(yè)也結(jié)束了,這個時候進入灰身泯智,「灰身」就是說你用三昧真火把身體燒掉了,「泯智」就是說你不起智慧的妙用,進入滅盡定,第六意識不起作用。第六意識不起作用,你的智慧就沒有了。智慧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識的,妙觀察智。這兩種涅槃都是屬于二乘人所修的,在《法華經(jīng)》上說是化城。第三無住處涅槃,他沒有一個住處,他不住三界的生死,也不住界外的涅槃。他的境界是般若跟大悲。由于般若不住生死,由于大悲不住涅槃。使他內(nèi)心當中有萬德莊嚴,種種的功德。他因地的時候修習(xí)六波羅密,萬善為因,所以萬德為果。果上的時候,他雖然是寂靜安樂,而且能夠顯出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的妙用,萬德莊嚴。這是佛菩薩的一種涅槃境界!斗ㄈA經(jīng)》說的寶所。佛是圓滿的,菩薩是分證的。
丙二、別名三乘果位,分三:初、聲聞果位。二、緣覺果位。三、菩薩果位。今初。
一、聲聞果位
一、須陀洹果-此翻「預(yù)流」。
「預(yù)」是參預(yù)。他這個時候已經(jīng)進入圣流。
此位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見「真諦理」故,名為「見道」,又名「圣位」。
我們從凡夫經(jīng)過長時間的修行,這時進入「圣位」。預(yù)入圣流。但是我們凡夫,所謂生死浩然,進入初果以后,你的生死已經(jīng)有了了期了。一般我們說七番往來,決定能夠了生脫死。所以這個地方講已經(jīng)預(yù)入圣人之流。在這階段當中,已經(jīng)斷了三界八十八品的見惑,能夠見到真諦理!刚嬷B理」我空的真如。名為「見道」,又名「圣位」。這是初果。
二果,斯陀含果-此翻「一來」。
他必須還要欲界來一次。這個階段斷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后三品還存,所以必須來一次。既然思惑還有,就須要招感三界的生死。
三、阿那含果-此云「不來」。此斷欲殘思盡,進斷上八地思惑。
這個階位,他已經(jīng)斷了欲界所有的思惑,所以他不再來欲界受生,他是生到色界四禪去了。他在那個地方去斷上八地的思惑。
四、阿羅漢果-此云「無學(xué)」。
這個時候,他在整個聲聞乘當中,已經(jīng)是功德圓滿。
「無學(xué)」、又云「無生」、又云「殺賊」、又云「應(yīng)供」。此位斷見思俱盡,若子縛已斷,果縛猶在,名「有余涅槃」;若灰身泯智,名「無余涅槃」,又名「孤調(diào)解脫」。
他這個解脫很單調(diào),他只能夠得到寂靜,但是不能夠生起妙用。我們講法勝,跟菩薩比起來。譬如說,同樣菩薩,他要能夠斷見思煩惱以后,他就能夠顯出種種的智慧、種種的神通妙用來度化眾生。這個事阿羅漢不行,所以叫孤調(diào)解脫。
丁二、緣覺果位
一、有學(xué)位。二、無學(xué)位。
謂從初發(fā)心乃至「無學(xué)位」之前,皆名「有學(xué)位」。
緣覺,它不立分果,他要么有學(xué),要么無學(xué)。他沒有分果,不像阿羅漢,有二果、三果、四果。
無學(xué)位-梵語,「辟支佛果」,此翻「緣覺」,亦云「獨覺」。若值佛出世,稟「十二因緣」教,斷見思惑,證「真諦理」名為「緣覺」。
在有佛出世的時間,修習(xí)十二因緣,斷見思煩惱,證得我空真如的是緣覺。如果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
獨宿孤峰,觀物變易,自覺「無生」,名「獨覺」。二者名雖不同,行位無別,斷三界見思,與阿羅漢同,更侵習(xí)氣,故居聲聞之上。
他的智慧比阿羅漢更高,他能夠侵襲習(xí)氣。
(阿羅漢斷三界正使盡,如燒木成炭;緣覺更侵習(xí)氣,如燒木成灰;菩薩正習(xí)俱除,如劫火所燒,炭灰俱盡。)
這地方是說明三乘圣人智慧的差別,阿羅漢只有斷了正使的煩惱,好像燒木成炭,習(xí)氣還在。緣覺又能夠把這個習(xí)氣消滅掉,如燒木成灰。菩薩正習(xí)俱除,如劫火,這個劫火很大,炭灰俱盡。說明三乘的圣者,同樣斷見思煩惱,但是智慧有差別的。
問:?
答:緣覺乘的智慧比較猛利一點,有些緣覺他是出生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在佛世的時候,經(jīng)典的介紹就少一點。在律上說,殺阿羅漢的罪比殺緣覺的重,因為緣覺本身對說法利益眾生沒有多大意愿,阿羅漢他能夠說法。小乘的圣者,他不是完全沒有悲心,你要向他求法,他會告訴你,但是他不會主動。緣覺就很少接觸人群,所以他的事跡就介紹比較少。
問:?
答:他直接從煩惱下手,因為他從十二因緣觀察,知道一切的生死,都是從一念無明顯現(xiàn)出來,所以他破除現(xiàn)前的無明、愛取煩惱。阿羅漢從四諦法,他必須經(jīng)過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次第。禪宗的境界高,禪宗他悟到實相理,緣覺成只悟到真諦理,不同。我們講到真如的障礙有兩種障,一種是煩惱障,一種是所知障。聲聞跟緣覺在煩惱障當中能夠下一番功夫。他能夠降伏他的煩惱,超脫了三界。但是他的所知障很重。也就是說他還不能夠通達真如法性,不能夠通達一切唯心造。他有堅固的法執(zhí),他認為有生死可斷,有涅槃可證,他不能夠承擔(dān)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二乘的圣者是煩惱障輕,所知障重。我們反觀禪宗開悟的人,禪宗開悟的時候,可能煩惱還在,甚至于三界的見思都在,但是他的所知障很輕。他在因地的時候,都能夠通達真如法性,都能夠承擔(dān)「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顾軌虺袚(dān)這個實相理。他的所知障輕,智慧高,但是他的煩惱障重,他必須還要流轉(zhuǎn)三界的生死。這不同。這樣的差別應(yīng)該知道。
問:?
答:就通途來說,有些快,有些慢。可是他到初果以后,初果是一個階段。初果以后有兩種功德,第一種功德,他不再墮落三惡道。我們還沒有到初果都很難講,因為初果的圣者,我空智慧現(xiàn)前的時候,他已經(jīng)把惡的愛取煩惱給破壞掉。
雖然過去有三惡道的種子,但是沒有惡的愛取煩惱的滋潤,他不起現(xiàn)形。他只剩下三界,善的愛取煩惱,因為還有思惑在。因為愛取煩惱只剩善的愛取煩惱,所以他以后的生命當中,已經(jīng)永遠離開三惡道果報。這是第一種功德。第二種功德,他的生死已經(jīng)有了期了。我們在生死大海當中,對我們來說,我們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看不到邊。我們不知道我們流浪到什么時候?但是初果的圣者,雖然見惑斷了,思惑還在,還要招感三界的生死,但是他已經(jīng)看到岸了。他在生死大海當中,他已經(jīng)看到岸邊了。即使他再懈怠,他絕對不會再破戒。在律上說,一個初果的圣者,他投胎作一個殺羊人的兒子,他不會殺羊。你把他殺死,他不會殺羊。他成就四不壞心,佛、法、僧、戒,他這種信仰堅固不壞,即使他有隔陰之迷,生到一個沒有佛法的地方,但是他的內(nèi)心對佛法僧非常有信心,一定不會破壞。他修行已經(jīng)正念存在,他見惑一破以后,他整個修行的功德自然能夠增長,他再怎么懈怠,七次,七上天上,七來人間,自然能夠了生脫死。如果利根的話更快,他要能夠出家更快。
問:?
答:他有隔陰之迷,但是他的迷跟我們凡夫的迷不同。我們凡夫見惑沒有斷,完全迷的一蹋胡涂。就是說你碰到惡因緣,你還是會造惡業(yè)。初果的迷是說,他不能夠憶念他過去是個修行人,但是他不會造業(yè),你叫他造殺盜淫妄,他就是不要。他能夠產(chǎn)生一種道共戒。戒有三種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律儀戒是我們根據(jù)羯摩法得到的戒體,我們盡形壽,壽命結(jié)束,這個律儀就失掉了。定共戒是屬于修禪定的人,他進入四禪八定,禪定的力量,在禪定當中,自然能夠防非止惡。他的戒是跟定相應(yīng)。道共戒,道是無漏的智慧。初果的人,他的無漏智慧已經(jīng)成就了,圣位成就。在他的內(nèi)心當中,已經(jīng)成就一種圣道的功德。這種功德不可破壞,一種無漏的智慧。這無漏的智慧,能夠產(chǎn)生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道共戒。他任運不會犯戒。所謂任運不會犯戒意思是說,他寧可犧牲生命,他不會犯戒。雖然他隔陰之迷,只是說他不能憶念他過去是個修行人。但是只要讓他聽聞佛法,乃至聽幾句話,他就能憶念他過去是修行人,他馬上就會修行,很快的。所以初果是一個抉擇,我們從凡夫到初果,這是一個關(guān)鍵。初果被判作位不退,他的階位永遠不會退失掉。
丁三、菩薩果位
我們這個地方講到「果位」啊,把前面再加以說明。我們從凡夫到圣位以后,我們內(nèi)心當中會產(chǎn)生兩種的功德。第一種功德就是菩提。翻成中文就是無漏的智慧。從自利來說,無漏的智慧,它能夠破除眾生無始劫來的妄想執(zhí)著。這種執(zhí)著破壞以后,所有煩惱,貪瞋的煩惱,統(tǒng)統(tǒng)都不起現(xiàn)形了。所以就自利來說,他能夠破除我們內(nèi)心的煩惱。對利他來說,他能夠觀機逗教。這種智慧,他能夠觀察眾生差別的根基,他得度的因緣,以種種的神通、善巧方便來度化眾生。使令眾生的善根,能夠很快的增長、成熟,乃至于脫落。菩提有這么殊勝的功德,能夠自己降伏煩惱,能夠幫助眾生降伏煩惱。第二個功德叫涅槃。一個圣者,他成就圣道以后,他內(nèi)心會產(chǎn)生一種寂靜的安樂,所謂的涅槃寂靜樂。這種寂靜安樂跟普通的五欲樂、三昧樂不同。這兩種快樂都是建立在因緣法上,如果因緣有缺,這種快樂馬上被破壞。這種寂靜安樂就不同,他能夠不為任何的因緣所破壞。不管碰到順境、逆境,他的內(nèi)心能夠恒常保持涅槃寂靜樂。這是圣者的第二種功德。我們從三乘者的果位當中,可以清楚,整個果位的安立,是就著菩提跟涅槃開顯的程度,來安立的。也就是說,你的菩提涅槃圓滿了一分,你的果位就進步了一分,完全是根據(jù)這兩個安立。
前面聲聞緣覺,主要是自利,所以整個果位比較單純。菩薩包括自利利他,所以果位就比較復(fù)雜。
一、《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所列五十二位次:
我們在作菩薩的判教,所喜歡采用的是《菩薩瓔珞經(jīng)》。因為它整個條理非常的分明,也比較周詳。它總共列了五十二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前面五十一個位次,是屬于因地的菩薩果位。第五十二個是屬于果上的佛的究竟果位,這是就果上來看,前面的五十一個是因地。
一、十信位!感拧故侵傅氖畟修行人的境界,它都是屬于信的階段。
「十」在這階段當中有十個不同的階位。
言「信」者,「順從」義。謂此位菩薩,聞?wù)f「真如實相」之理及「三寶功德」,能生信解,隨順不疑,名之為「信」。
這十個階位的菩薩,他的修行內(nèi)容都是在修信。什么是信?「順從」義。我們對一個法門,內(nèi)心能夠產(chǎn)生隨順,能夠遵從,表示我們對這個法門產(chǎn)生信心。謂此位菩薩,聞?wù)f「真如實相」之理及「三寶功德」,能生信解,隨順不疑,名之為「信」。這位菩薩,他聽聞?wù)嫒鐚嵪嗟牡览。聽?當然一開始還是依止語言文字。從語言文字當中去聽聞,如理的思惟,這種真如實相。「實相」是指諸法的相狀。真實的相狀。我們講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無我無我所。這個就是諸法真實的相狀,緣起性空。真實的相狀,為什么講真如?這種道理是真實不虛的,所以我們講真。這種道理是恒常不變的,所以我們講如。所以講真如實相。有時候我們看諸法實相,有時候我們講自性清凈心,事實上,這兩個是一個東西。只是我們就著外在的境界來講,來開顯第一義諦的話,我們講諸法實相。一切法如夢如幻,緣起性空,就外在的境界來開顯第一義諦,是諸法實相。就著內(nèi)心來開顯第一義諦的的話,我們就著自性清凈心來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等到我們成佛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性清凈心跟外在的境界是不二的。但是在講語言文字的時候,我們分成兩段,為了讓大家能夠清楚,而分離。這個地方講實相,指外在的境界,都是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無我無我所。這個菩薩對真如實相的道理,三寶的功德,佛法僧三寶的功德,能夠成就我們?nèi)颂炜蓸饭麍?乃至于出世的涅槃。他能夠產(chǎn)生信心,能夠產(chǎn)生勝解。堅定不移的理解。對于真如實相,三寶功德能夠隨順不疑。心中沒有一點點疑惑,這個就是屬于信位的菩薩。這個信位的菩薩,信心的建立,我們可以從《唯識學(xué)》攝大乘論里面,講到一個慣例。這部論上說,到底什么樣的人可以叫做信位菩薩?可以是所謂的入劫。什么叫入劫呢?因為我們修習(xí)佛道要三大阿僧祇劫,這三大阿僧祇劫從什么時候開始算起呢?要有三個標準,第一個標準,你要有清凈力。你讀誦大乘經(jīng)典以后,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勝解的力量。這個勝解的力量你能夠降伏你粗重的煩惱,三界的見思煩惱。第二個必須建立堅固力。你內(nèi)心能夠發(fā)起堅固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第三個你必須有增上力。你對佛法能夠數(shù)數(shù)的熏習(xí),能夠不斷的增上。清凈力、堅固力、增上力。你這三個力具足了以后,你就是所謂入劫的菩薩,屬于信位的菩薩。信位的菩薩,雖然還沒有悟入實相理,但是他靠勝解的力量,第二個靠堅固的菩提心,在三大阿僧祇劫當中,已經(jīng)是入劫的菩薩。這是十信。
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愿心。有十個階位。
二、十住位-言「住」者,慧住于理,名之為「住」,謂此位菩薩已歷經(jīng)「十信」階位,善根堅固,觀慧增長,雖未如實證入實相妙理,而能安住不動,并逐漸伏斷三界見思,證「位不退」,故名之為「住」。
什么叫「住」?慧住于理。觀照智慧能夠安住在實相理當中,名之為「住」。住位菩薩已經(jīng)「十信」階位。善根慢慢的堅固!干聘怪傅膶Ψ鸱ㄐ沤獾牧α,以及他的菩提心!感沤狻怪饕侵傅闹腔。他的智慧,他的菩提心已經(jīng)慢慢的堅固!赣^慧」空觀的智慧慢慢的增長。雖然他沒有如實證入實相妙理,他還不能夠破無明,證法身。但是他內(nèi)心能安住不動。信位的菩薩他在修行,根據(jù)《四教儀》上說,多重事相。也就是他每天拜佛、念佛、誦經(jīng)、持咒,他還是在事相上修。遇境逢緣的時候,他的般若智慧不夠堅固,恒常的忘失正念。但是住位的菩薩不同,他平常也是誦經(jīng)拜佛,在事上用功。遇境逢緣的時后,碰到順境、碰到逆境的時候,他般若智慧能夠現(xiàn)前。真正能夠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動的境界。他能夠把一切的境界,匯歸到實相理上。往道上去會,所以他能夠安住不動。他能夠逐漸伏斷三界的見惑跟思惑。初住的菩薩,他是斷了見惑,我們講一個初果的圣者。到了七住的時后,斷了見思。這個時候,初住以上就是位不退,他內(nèi)心無漏的圣道已經(jīng)成就,不管碰到任何的境界,他不會退失掉。他不會退到凡夫的境界。譬如說一個初住的菩薩,他雖然有隔陰之迷,但是他三界的見惑斷了,他隔陰之迷以后,他絕對不會破戒的。他已經(jīng)產(chǎn)生所謂的道共戒,位不退,不再退回凡夫。名之為「住」。
一、發(fā)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
當然定力更增上,每一個位比前面更殊勝。
二、十行位-言「行」者,「進趣」義。謂菩薩初心,雖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勝故。此位菩薩,「空觀」既成,為進趣無上菩提故,「從空出假」,以諸善巧,度化有情,生起利他之妙行,以此「成熟眾生,莊嚴佛土」,故名為「行」。
十行,「行」就是進趣。他能夠不斷的往真如的目標前進趣入。一般的菩薩發(fā)了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包括自利利他。但是在十信位跟十住位的菩薩,他的利他的功德沒有那么殊勝。也就是說,菩薩初發(fā)心雖然是發(fā)了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剛開始,他以自利為主,他必須要讀誦經(jīng)典,慢慢建立勝解,乃至以空觀的智慧,破除內(nèi)心的妄情執(zhí)著,種種的煩惱。禪宗講作一種大死一番的功夫。一直要到行位的時候,這個菩薩空觀成就了,他為了要進趣無上的菩提。這個時候講從空出假。從般若的空觀當中,內(nèi)心的清凈心當中,生起大悲心的妙用,生起假名假相假用。能夠以種種的善巧方便來度化眾生,生起利他的妙行。這樣子的話,能夠成熟眾生,莊嚴佛土。成熟眾生就是利他。因為十行位的菩薩,他已經(jīng)能夠生起種種的神通,他能夠以宿命通觀察眾生過去的因緣,以他心通觀察眾生內(nèi)心的種種喜好等等。他能夠使令眾生的善根成熟。他這樣度眾生有什么好處?莊嚴自己未來的佛土。他能夠為自己的佛身凈土積集資糧。故名之為「行」。十行位的菩薩,在《四教儀》講一句話。前面的十住是生于佛家,這個十行謂是攝行佛事。「住」他能夠在實相理安住,他在佛家里面等于是生于佛家。整個菩提的幼苗已經(jīng)成長,到一個階段,不再破壞。不像信位,他是進進退退。十住位的菩薩是生于佛家。這個十行謂是攝行佛事。他能夠作種種的佛事。十行,開始作利他的妙行。
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xiàn)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四、十回向位-言「回向」者,具足三義:一、回事向理。二、回因向果。三、回自向他。以此三義,事理和融,順入法界,故名「回向」。
「回向」就是回轉(zhuǎn)導(dǎo)向。把一切的功德作一個回轉(zhuǎn)導(dǎo)向。回轉(zhuǎn)導(dǎo)向到那一個地方去?有三個地方。一、回事向理。我們行菩薩道的時候,不管是布施、放生,種種的行門,都屬于事相的修行。這位菩薩能夠把這樣的修行,匯歸到我們不生不滅的理體,匯歸到我們自性清凈心,內(nèi)無所求,外無所得。二、回因向果。把一切因地的修行,回向諸佛的果上功德,回向無上菩提!腹怪傅氖蔷烤沟墓,不是指二乘的人天福報,也不是二乘方便的果,是究竟的佛果。三、回自向他。表示一種悲心,把自己的功德,能夠普遍的回向法界眾生,使令眾生能夠離苦得樂。以此三義,事理和融,順入法界,故名「回向」。他以這三種回向,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使令這個事相跟不生不滅的理體,能夠圓融無礙,隨順契入真如的法界。他這種修行,可以說無不從此法界流,從清凈心當中生起六度的妙行,最后無不還歸十法界。整個六度的妙行還是莊嚴這一份清凈心,開顯這一念清凈心。所以叫做回向。
前面的十行位菩薩,他已經(jīng)能夠從空出假,歷事練心。這個十行位的菩薩,中道的智慧還沒有堅固,有時候會偏空,有時候會偏有一邊。一直要到十回向位的時候,十回向位的菩薩,念念跟中道的智慧相應(yīng),不管自利、利他,都能夠不偏空,不著有。因為他有這三種的回向,所以他念念能夠跟中道的智慧相應(yīng)。這是十回向。
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二、不壞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處回向。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無縛解脫回向。十、法界無量回向。
五、十地-言「地」者,具足三義:一、能生萬物。二、住持不動。三、負荷一切。此為菩薩亦爾,既證中道實際理地,能生成佛智,住持不動,并能運無緣大悲,荷負一切眾生,故名為「地」。
「地」指的大地。為什么以大地來形容菩薩呢?有三種的意義。第一個、能生萬物。因為大地能生長一切的萬物,一切的草木能依止大地而生長。比喻這位入了地的菩薩,他等于是破無明證法身。他的法身顯現(xiàn)以后,他的修行,修一個法能夠生起無量的功德。舉一個例子來說,修六度。一個還沒有破無明、證法身的菩薩,他修六度,修布施就是布施,修持戒就是持戒,他不能夠圓融無礙的。入了地的菩薩,他修布施一個法,他把一個東西布施給眾生,他就能夠圓滿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的功德。所以就好像大地一樣。一個大地能夠生長一切的萬物。這是就生善來說。二、住持不動。初地以上的菩薩,他不管碰到順境逆境,他能夠不動轉(zhuǎn)。比喻大地能夠如如不動。這是就破惡,他不會被一切的煩惱所破壞。三、負荷一切。這是就著悲心。他能夠普遍的教化一切眾生,就好像大地能夠負荷一切一樣。這三個正好是我們因地的菩提心,第一個生善,第二個破惡,第三個度眾生來說。因為具足這三個意思,所以以地來形容菩薩。此位菩薩亦爾,既證中道實際理地,能生成佛智,住持不動,并能運無緣大悲,荷負一切眾生,故名為「地」。他能夠證得中道實際理地,他能夠證入真如的悲性,生起諸佛的智慧,中道的智慧,內(nèi)心住持不動,而能夠運起無緣的大悲,這種大悲心就不假藉因緣,從自性生起。他不必經(jīng)過種種的因緣,而生起大悲。他能夠負荷一切眾生,故名為「地」。
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fā)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xiàn)前地。七、遠行地。
到第七地剛好是第二大阿僧祇劫,從凡夫到初地是第一大阿僧祇劫,初地以后,他內(nèi)心突破無明,初露法性,內(nèi)心生起極大的歡喜,這是歡喜地。從初地以后到七地,第二大阿僧祇劫。從八地以后,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這是第三個阿僧祇劫。初地以上的菩薩,在天臺宗說,能夠月映千江,百界諸佛。千江有水千江月。在一百個世界當中,在沒有佛的世界當中,示現(xiàn)八相成道,來教化眾生。因為他已經(jīng)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他就能夠生起部分法身的妙用。二地菩薩在一千個世界,地地十倍的增上。這是講十地菩薩的功德。
六-等覺菩薩-亦名「一生補處」。謂「所證覺體與佛相等」,又「望于妙覺,猶有一等」故名「等覺」。
等覺菩薩又叫「一生補處」,再一生就可以補佛位!傅取乖凇督逃^剛宗》有兩種說法,第一個、所證覺體與佛相等。他所證入的覺體,我們的真如本性,跟諸佛是相等的,沒有差別。在理上是完全相等,在事上是還沒有圓滿。另外一個「等」字怎么解釋呢?望于妙覺,猶有一等。對望的諸佛妙覺來說,還差一等,還有一份的身相無明沒有破,故名「等覺」。
等覺在《楞嚴經(jīng)》里面作一個譬喻,有一個人在外面流浪,好不容易回到家里面。他前面的腳已經(jīng)踏入家,后面的腳還是在門外。另外一個人要從家里面出去,他前面的腳已經(jīng)踏出去了,后面的腳還是留在家里面。《楞嚴經(jīng)》就以這個來比喻,等覺菩薩跟諸佛的差別。等覺菩薩是所謂的順法界之流,好不容易慢慢的回到家。諸佛是逆法性流,入生死流,從空出假要度化眾生。他前面的腳踏出去,后面的腳還在家里面。我們這樣思惟就知道,等覺菩薩跟諸佛還是有差別。望于妙覺,猶有一等。
七、妙覺-即究竟圓滿之「佛果」。謂由等覺后心,入金剛喻定,更破一品無明,而入此妙覺,此中煩惱盡除,智慧圓妙,故名「妙覺」。
「妙覺」事實上就是佛。菩薩的果位,因地只有五十一個,第五十二個是果位,圓滿的佛果。等覺后心,入金剛喻定。定為什么以金剛來作比喻呢?特別的堅固,特別的深。在金剛喻定當中,他能夠觀察思惟諸法的實相,以一念的相應(yīng)慧,更破一品生相無明,這個無明有生、住、異、滅四相。生相無明,是我們最初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覺。所謂的根本不覺的那一念無明的時候,是最微細的。到了等覺以后,完全破除,進入了妙覺。進入妙覺階位,煩惱盡除,智慧圓妙。一切的惡法,惡法以煩惱代替。一切的惡法,惡無不盡,善無不滿。善法以智慧來代表。一切的智慧圓滿,微妙不可思議。故名「妙覺」。妙覺簡單講就是佛果。這個是說明根據(jù)《菩薩瓔珞經(jīng)》來說,有五十二個階位。
問:?
答:「后心」每一個階位有三心。入心、住心、后心。譬如十地,剛剛進入初地的人,叫初地的入心,或講初地的初心,初心、入心都可以。第二個階段叫住心?煲x開初地,馬上要增上了,叫做后心。就是這個時候要進入下面一個階段,叫做后心。
問:?
答:我們?nèi)绻谑孪嗌闲?譬如持戒,匯歸到心地上去,持戒就是持戒的功德。布施就是布施的功德。如果我們在修行當中,我們真正不是靠語言文字在思惟,能夠破無明、證法身的菩薩,他能夠把一個法門,真正是法法消歸自性。他知道布施的目的,真正是破除我們的慳貪。持戒的目的是破除我們內(nèi)心的有漏欲。既然每一個法門都是在開顯自性,那就可以說是法法圓滿,法法圓融。因為他把每一個法門,都消歸到無不還歸十法界。他布施的時候,他也能夠具足破除有漏因,也能夠具足禪定,內(nèi)心能夠不動,乃至于能夠做正確的觀察,能夠做智慧。所以六度是互含互攝,有通有別。通的話開出來,六度各有各的修行的方法跟理論,你要匯歸到一心的時后,完全是圓融無礙的。當然我們靠語言文字思惟,能夠隱隱約約知道一點,但是初地菩薩,他真正能夠做到。他不管作什么事,都能夠消歸自性。就是我們講「乘性起修,全修在性!顾恳粋行為的出發(fā)點,不是我們每一個行為都是無明出發(fā)。譬如今天,煮飯掃地,內(nèi)心不愿意,從無明出。但是我們假借正念力量,來降伏我們的煩惱,勉強去作。但是初地菩薩不是這樣的。他行每一個法門,都是從真如里面流露出來!笩o不從此法界流」。從真如當中流露出智慧,流露出慈悲。整個行為「無不還歸十法界」,再啟發(fā)他的真如,所以他的真如不斷的增長。但是他這種行為沒有一點的勉強。這個就是所謂的理事無礙。
問:?
答:這種菩提心的建立是依止語言文字而建立起的菩提心,不是我們講真正破無明,正法身那個菩提心。他是一種勝意菩提心,不同的。他這種菩提心,我們前面說,十信位的整個內(nèi)容,完全建立在整個對佛法的勝解,仰信的力量。所以這種仰信的力量,他靠不住的。要是碰到惡因緣,他還是會被破壞掉的。十信位,不能講位不退。他還是不保險,他要是不保任的話,還是有問題。跟住位不同,初住菩薩他住位以后,斷見惑。三界見惑一斷了以后,他進入圣位。他整個內(nèi)心里面菩提涅槃的幼苗,堅固成就。所以你看初住菩薩就好像小乘的初果一樣,他轉(zhuǎn)識到隔陰之迷。他轉(zhuǎn)世到一個殺羊的家里面,他父親叫他殺羊,他寧死不殺。他絕對不會破戒,墮落到三惡道去。他以后的果報,人天果報。都在人天,破了見惑的菩薩有這個好處。而且他破思惑,已經(jīng)遲早的問題。見惑一破以后,思惑就很快了,遲早的問題。每一個階位還有很深的內(nèi)容,諸位要詳細的話,可以看看《天臺四教儀》,它講的很清楚。
(二)天臺「六即佛」
根據(jù)《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一般的判教方式。天臺六即佛很重要。我們看很多法師天臺的批注,六即佛經(jīng)常用到。所以我們必須要清楚。在整個對菩薩的判教當中,很重要。
釋題。六即佛可以第一個從六個佛,第二個從即佛。這當中有一個觀念。首先看
「六」-顯因果事相。
從凡夫到成佛,就因果的事相。因果是說每一個階位,有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功德妙用。每一個菩薩有他的修因證果,他果上的功德妙用不同。所以開出來就有六個差別。
「即」-顯佛性理體。
雖然這六個菩薩,他的每一個境界妙用不同,但是就他的理體來說,是完全沒有差別!讣础箖蓚東西能夠互相的融合成為一體,叫做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股、空能夠完全圓融無礙。即指的是兩個東西能夠互相的融合成為一體。
「即而常六」-無差成差。
就佛性來說,這六個人沒有差別,每一個人在凡不減,在圣不增。叫無差。為什講成差?在緣起的因果上來說,每一個菩薩有不同的境界,功德的差別。就事相來說,成差。
「六而常即」-差即無差。
雖然有六位的差別因果,但是就佛性來說,是平等沒有差別。天臺宗為什么要強調(diào)「六」?又強調(diào)「即」呢?破除我們眾生偏一邊的情況。譬如說有一種人,執(zhí)事眛理。他能夠不斷的修行,從事相上用功。但是他不敢肯定他有佛性,他內(nèi)心本具的清凈心跟諸佛完全沒有差別的。雖然他內(nèi)心很多煩惱,但是他具足諸佛的德能。諸佛果上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這種德能具足,他不敢承認。這種叫執(zhí)事昧理。另外一個叫執(zhí)理昧事。他認為他內(nèi)心「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他就不假自求。雖然具足,我們就因緣上說,一念不覺,所謂法身流轉(zhuǎn)六道,名之為「眾生」。我們知道六而常即,即而常六。我們就能保持一種中道。我們知道性德我們本具,但是必須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這就是六即佛。
一、理即佛-佛性理體,眾生本具。
理即佛,一切眾生在理上來說,他就是佛。為什么就理上來說他是佛呢?佛性理體,十法界的眾生通通具足,地獄的眾生也有佛性。眾生本來具足,并不是說諸佛才有的,眾生本來具足的。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眾生的身口意三業(yè),或者動態(tài),或者靜態(tài)。不管是動還是靜,理全是。理體上當體就是真如的全體大有。當體就是真如。在理上來說。但是「行藏事盡非」!感小故乾F(xiàn)形!覆亍故请[藏。行藏跟前面的動靜是完全一樣的。前面就理上來說,理全是。這個地方是事,看眾生的起心動念,身口業(yè)的造作,完全是事盡非。完全是違背真如佛性。完全是隨順無明煩惱,造的業(yè)跟真如完全不相應(yīng)的。為什么是這樣子呢?因為我們「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這句話是說明眾生的情況,「冥冥」是昏昧不明。內(nèi)心完全被無明覆蓋,隨物去!肝铩故橇鶋m的境界。被六塵的境界轉(zhuǎn)。貪愛、執(zhí)著、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所以講冥冥不知歸。不知道回歸我們真如本性。佛陀作一個比喻,一個窮子,他不住在自己的家里面,他家里面種種的珍寶。他到外面去流浪,過乞丐的生活。比喻眾生不能安住在我們真如本體上,去受用菩提解法樂,涅槃寂靜樂的功德。被六塵的境界所轉(zhuǎn),流轉(zhuǎn)六道,受生死的果報。說明我們眾生的情況,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因為這樣子,所以我們的佛性才不能開顯,完全是隨順攀緣心。理即佛是指的一切眾生,就佛的理體來說,都有佛性。
二、名字即佛-聞經(jīng)達理,斷疑生信。
他能夠聽聞經(jīng)典,如理的思惟,通達實相的道理。不但能夠達理,還能斷除內(nèi)心的疑惑,生起了信心。他能夠真正對所謂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自具足!顾軌蛏饒远ú灰频男判。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方恨自蹉跎!
他能夠聽到無生曲,又能夠聽到不死歌。「無生」指的是不生不滅。他知道我們在一切的生死果報當中,一切的生滅法當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佛性存在!覆凰栏琛刮覀冊跓o始劫的生死當中,有一個不生死的東西存在。無生曲,不死歌,都是指我們眾生本具的佛性。這個時候,他能聽聞到,也能生起信心。當然他一定是從大乘經(jīng)典里面去得到這種認識,產(chǎn)生勝解。今知當體是,方恨自蹉跎。原來我們這一念妄想,即妄是真。我們真正要開解佛性,真正是不必心外求法,就在我們現(xiàn)前一念無明煩惱當中,我們能夠降伏它,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當體是,即妄是真。方恨自蹉跎。到這個時候這個菩薩他能夠聞經(jīng)達禮斷疑生信以后,他內(nèi)心的感覺是怎樣?方恨自蹉跎。冤枉啊!無始劫來,都是隨順無明妄想,流轉(zhuǎn)三界生死。這個時候,他能夠真正的往菩提道上前進。若能到名字位,在教下來說,大開圓解。在宗門來說明心見性。為什么講名字呢?因為他對佛性的認識,是假借語言文字而認識的。這是屬于開悟的,但是他還是屬于凡夫。
三、觀行即佛-依解起觀,境智相應(yīng)。
前面能夠產(chǎn)生理解,這位菩薩,進一步能夠生起觀照的智慧,乃至于境智相應(yīng)!妇场故撬示壍木辰。「智」是能觀的智慧。能夠相應(yīng),能夠合和不相分離!改钅钫粘@,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顾總念頭開始,不管碰到什么境界,能夠照到真如佛性之理,常理。心心息幻塵,「心心」就是念念。能夠熄滅內(nèi)心對虛幻六塵的貪愛跟執(zhí)著。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普遍的觀照一切法的本性,他這個時候不再被諸法的相狀所轉(zhuǎn),觀到諸法的實相理體。是什么情況呢?無假亦無真!讣佟怪傅氖怯!刚妗故蔷涂諄碚f。觀察一切法非空非有,如夢如幻。你說他沒有,他有假名、假相、假用。你說他有,他沒有真實性!敢磺杏袨榉,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觀行即佛,從前面的名字位,達理生信以后,開始依照解,依教起觀,來降伏他的煩惱。觀行即佛,境界更高。觀行即佛,能夠伏住三界的見思煩惱。蕅益大師,他老人家臨命終的時候,他的弟子問他說:師父!您老人家一生專研天臺判教,您老人家的位置在那里?蕅益大師講:「言教位中真佛言,不知畢竟付何人?」言教,名字位。當然,蕅益大師也可能是謙虛?赡苁欠ㄉ泶笫砍嗽冈賮,也有可能。不過他老人家自己說言教名字位。天臺智者大師就是言教五品觀行位,伏住見思煩惱。
四、相似即佛-于實相理,相似得見。
這個時候由前面的觀行慢慢的增長,實相的第一諦理,相似得見。就是沒有真正得見。這個菩薩都是斷了見思煩惱,已經(jīng)了脫三界分段生死!杆淖‰m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花紅!刮覀儼岩磺械臒⿶婪殖晌遄,欲界的見惑是一住,欲界的思惑是一住,色界的思惑是一住,無色界的思惑是一住。三界的思惑就等于三住了,界外的無明是一住,總共五住。這個菩薩能夠四住雖先落,能夠把前面的四住都脫落了。簡單講是斷了三界的見思煩惱。六塵未盡空。他對六塵的執(zhí)著,還不能完全降服,還有界外的無明。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花紅。比喻,眼中還有白內(nèi)障!隔琛咕褪前變(nèi)障。他的智慧還沒有完全開顯。為什么這樣講呢?因為空里見花紅。虛空本來沒有花的,他在虛空當中還能夠看到花紅,看到紅花。他還有界外的俱生的我法二執(zhí)存在。所以空里見花紅。簡單講他還不能證到諸法畢竟空,不能夠證到二空的真如。他只是斷了三界的見思而已。這是講到相似即佛,斷了三界見思煩惱的菩薩,以后他就剩下變異生死,他沒有分段生死。但是他還沒有破無明,證法身。所以講于實相理,相似得見。他還沒有真正的破無明,證法身,還沒有到地。相似即佛的階位有三個,十住、十行、十回向,都屬于相似即佛。名字即佛跟觀行即佛是屬于十信位的菩薩。
五、分證即佛-分破無明,分證法身。
菩薩能夠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分破無明。當然能夠破兩分無明,證兩分的法身。「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埂富頎枴怪傅氖峭ㄟ_無礙的意思。內(nèi)心能夠?qū)σ磺蟹ㄍㄟ_無礙,能夠開悟。湛然一切通。「湛然」是清楚。一切通。他能夠觀察一切法是如夢如幻。不管是三界的一切法,乃至界外的生死涅槃,都是等空花。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他雖然能夠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但是他有四十一品的無明,必須要地地的破。窮源猶未盡,他對整個真如佛性的開顯,還沒有完全。下面作一個比喻,尚見月朦朧。譬如一個月亮,被四十一個云層所遮蓋,去掉一層的云層,整個月亮的亮度就增加一度。分證即佛的菩薩,他就是這種情況。真如佛性的開顯,還是慢慢的開顯,還不能夠完全圓滿。但是月亮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了,看起來是朦朧,還不是很清楚。十地到等覺的菩薩都是分證即佛。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名之為分證。
六、究竟即佛-窮源極底,智斷圓滿。
他能夠窮究諸法的根源!笜O」是通達。碰到諸法的根底。諸法的根底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一切的法都是我們真如佛性顯現(xiàn)出來,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回頓息。究竟即佛是講佛果。窮源極底,智斷圓滿。不管是智德、斷德都圓滿。
「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fù)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過去的境界是真是妄。一念的迷,全真成妄。完全是隨順妄想習(xí)氣。全水成波,F(xiàn)在是什么情況?今日妄皆真,F(xiàn)在是全妄即真,全波成水。但復(fù)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成佛只是恢復(fù)我們本來具足的佛性而已。更無一法新。沒有一個法是外來而得的。譬如說佛的功德莊嚴,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事實上我們都是本來具足的,更無一法新。事實上,我們學(xué)佛的過程,是修舍,你把你的妄想執(zhí)著舍掉,并不是修得!金剛經(jīng)》說的好,「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我們能夠離一切相。離一切相不是說,我們內(nèi)心不是什么事都不作,一切境界都沒有了。就是我們面對一切境界的時候,內(nèi)心不執(zhí)著。這就是離一切諸相。更無一法新。把無明妄想去掉,更無一法新。使令整個本性的德能,性德開顯出來。更無一法新。
甲三、結(jié)勸
分二:初、結(jié)示法要。二、總結(jié)勸修。今初。
我們先把前面的觀念作一個結(jié)示。我們強調(diào)整個修行的下手處,是現(xiàn)前一念心性。因為這個是十法界生成的關(guān)鍵,現(xiàn)前一念心性。就源起上來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是不覺。第二個是覺。不覺是指我們凡夫的境界。一念的不覺,隨順無明的妄想執(zhí)著。起惑,起貪瞋癡的煩惱。造業(yè),造有漏業(yè)。殺盜淫妄業(yè)。由這個業(yè)招感三界的生死。我們面對三界的生死,又起另外一層的惑,再造業(yè),再受苦。我們這一念心性就著凡夫來說,完全是惑業(yè)苦的境界。煩惱障、業(yè)障、報障。煩惱、業(yè)、跟果報障礙我們真如本性的顯現(xiàn)。像我們一個窮子在外面流浪一樣,過著乞丐的生活,F(xiàn)在怎么辦呢?就必須要覺悟了。學(xué)佛以后,體驗到三界生死的痛苦,我們知道我們真如本性,等待我們?nèi)ラ_發(fā)。這個時候覺悟了,覺悟以后必須發(fā)心,立定我們整個修行的目標。最初思惟苦諦,能夠發(fā)起出離心。把苦諦擴大,我本身有苦,一切眾生都有苦。我必須趕快成就圣道,來解救眾生的痛苦。把苦諦擴大以后,就變成一種悲心,菩提心。這就是我們整個修行的目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譬如以凈土來說,我是一個業(yè)障凡夫,我不能為眾生作什么事。我要趕快往生極樂世界,成就我的法身以后,才能夠乘愿再來。那個時候我們是一個法身大士,我們有神通妙用,我們能夠觀察眾生的根基,能夠使令眾生的善根成熟。否則我們現(xiàn)在能夠做的是很有限。所以我們這個時候,立定一個修行的目標,發(fā)心。發(fā)心以后,我們必須要具足正見,從人天的業(yè)果,三法印,實相印。把整個宇宙觀、人生觀,建立一個正知正見。第三個,我們有正見就開始修行。以戒定慧來降伏我們的現(xiàn)前煩惱。修行以后,我們慢慢產(chǎn)生功德,我們內(nèi)心慢慢從煩惱不寂靜當中,慢慢成就菩提解法樂,涅槃寂靜樂的功德。證果的功德成就,我們能夠進一步的發(fā)起更深一層的目標理想,再引生下一次的正見修行。這個就是一種所謂的返妄歸真。他所開顯的功德,從前面的煩惱障、業(yè)障、報障,變成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清凈的法身、般若的智慧、解脫一切的束縛,自在解脫。
整個四篇,它所探討的相狀,整個講到凡夫的境界,講到圣人的境界。講到從凡夫怎么到達圣人的境界。整個根源就是離不開我們現(xiàn)前一念心性。這個地方說正式說明,我們修行的下手處。轉(zhuǎn)我們這一念的不覺,你用什么方法,誦經(jīng)、持咒、拜佛的方法,要把我們這念不覺的心,轉(zhuǎn)成覺。這個就是我們整個修行的目標。所以我們修行不能夠心外求法。
乙二、總結(jié)勸修
持戒為本,凈土為歸,觀心為要,善有為依。
佛法修學(xué),第一個必須持戒,特別是四種根本重戒。是我們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地基。譬如說我們今天修行很多,我們出家、持戒、誦經(jīng)、拜佛等等,我們必須把這個功德導(dǎo)到那里去呢?我們應(yīng)該找一條路,能夠讓我們今生解脫三界的生死。這個時候就凈土為歸。把我們一生的修行,匯歸到我們臨終的正念分明,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是我們的整個目標。我們內(nèi)心有目標,我們內(nèi)心就安定了。我們活了一天,我們就自利利他,活了兩天,就自利利他。只求臨終的一念,能夠正念分明,往生極樂世界。觀心為要,善友為依。我們平常修行,可貴的是要觀心。觀照我們的起心動念。不能起煩惱,起煩惱馬上要轉(zhuǎn)。把一切事相的修行,匯歸到我們這一念。借事修心。善友為依。我們修行,旁邊的善知識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還沒有進入圣位,外在的環(huán)境對我們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要親近善知識。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成男作女經(jīng)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不向此生生凈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委骸回視積如山。我們無始劫來的身體,「委」是我們丟棄的尸體,回頭一看,哎呀積如山。堆積起來像須彌山一樣。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告訴我們說,他過去在三界當中,他作白狗的尸體堆積起來,就像須彌山一樣?梢娢覀兊纳,真正是生死浩然,無窮無邊的生死。在這生死當中,別淚翻成四海瀾。在生死當中,因為生離死別所流的眼淚,堆積起來像四大海一樣。須彌山旁邊的東西南北有四個大海,有這么多。可以看得出來,從譬喻當中,我們知道歷經(jīng)多生多劫的生死。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說明世間的無常,乃至于這個世界,整個山河大地,這個地球,在怎么樣,總有一天要破壞的。今生饒你百般快樂,無常終究到來。人生彈指有何歡?這個彈指的時間,我們不能夠念念這種刀上的蜂蜜。刀上的蜂蜜啊。人生饒你在怎么快樂,都是無常的。好像夢幻泡影一樣。夢再甜美總要醒過來。肥皂泡在好看,總要破裂。我們?nèi)绻潗廴绲纳?以后的生死就沒辦法了斷。我們必須覺悟所謂人生彈指有何歡啊?。成男作女經(jīng)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我們在人道當中,作男作女經(jīng)千遍,墮落到三惡道中,戴角披毛歷萬端。時間更多,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三惡道當中,受苦。不向此生生凈土,投胎一錯悔時難。我們一再強調(diào),修行可貴的是在臨終的一念。你臨終的一念要把握好,平常就要注意。對整個境界的貪愛,娑婆的境界必須要降伏。不向此生生凈土,投胎一錯悔時難。這句話說得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凈土難信。好不容易得到人身,遇到佛法不能把握這種無始劫生死當中,唯一能夠解脫生死的機會。不向此生生凈土,投胎一錯悔時難。臨終一念,要是胡涂的話,瞥爾情深,三界枷鎖,萬劫纏繞。投胎一錯悔時難。
《安士全書》是“善世第一奇書”,超古超今,誠為傳家至寶。全書共分四部,包括戒殺之書《萬善先資》;戒淫之書《欲;乜瘛罚弧蛾庲s文廣義》;《西歸直指》。前三種書,雖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歸直指》雖教人了生死,而又須力行世善。誠可謂現(xiàn)居士身
每個人晚上睡覺時,從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著,中間起碼有5到10分鐘的時間。而對普通人來說,這幾分鐘,基本是在妄想與昏沉當中度過。這樣帶著妄想睡覺就容易做夢,引起睡眠質(zhì)量越來越差。而學(xué)佛的人,懂得珍惜時間,把握當下。
弟子眾等,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于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凈土。又以業(yè)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凈德難成。今于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我住在烏敏島時,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準養(yǎng)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丟給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處理,于是把門鎖上后就離開。隔天,當我把門打開時,它很快的從里面沖出來。我忽然間想起自己把它鎖在屋內(nèi),之后四處查看,卻發(fā)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里不要亂說,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后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這樣最會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創(chuàng)期,佛教沒有佛菩薩像,僅雕刻蓮花、輪寶等作為佛法的象征。佛陀圓寂前曾經(jīng)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為最高。但是佛弟子們從內(nèi)心尊重他的人格,
現(xiàn)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總是吵架,就是因為過去生中造了太多惡口的業(yè)所招感的。對于惡語傷人這種惡業(yè),有的人會拿直爽來做擋箭牌,還有的人會說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說“我這個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說什么”,這些其實都是借口。
吸煙,我們是不允許吸的,好像僧人戒律當中沒有規(guī)定,但是有沒有相應(yīng)的呢,比如我們這種五辛,吃肉吃五辛,這些擾亂心性,斷大悲種性,我們修學(xué)菩提道,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薩戒里規(guī)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許。辛辣的東西增長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東西,
世尊在《觀經(jīng)》第九觀跟我們開示: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好。講“八萬四千相好”,這是就大乘而言。講“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這是就小乘而言。事實上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佛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這是“修因感果”,還是不離開“
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吉祥,請問師父,牛奶和雞蛋是素食嗎?就是說吃素的人能食用這兩種東西嗎?
很多同修由于對本分的認識不到位,所以在生活當中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以及災(zāi)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職位以及相應(yīng)的本分。有一句話:但能依本分,終須無煩惱。我們過往煩惱不斷,證明我們沒有好好落實本分,完善本分。我們來學(xué)佛,學(xué)做什么?
佛法從恭敬中求,當我們對學(xué)習(xí)佛法生起真實的恭敬心,謙讓心、忍耐心、順從心將會隨之生起,遠離高傲,遠離懈怠,遠離忿惱,于諸違順境界心得安忍,柔軟輕安,于諸善法精進修行,于諸不善努力斷除,少欲知足,正念無常,這樣學(xué)修我們的心就能逐漸得到調(diào)伏與安樂。
一位老居士講:“我從小在祖母身邊長大,祖母平常說的最多的兩句話就是:‘好了別人是好自己,有東西給別人是自己得利益!覐淖x書到工作,這兩句話就是我的座右銘。祖母活了101歲,在她臨終時,我對她老人家說:‘祖母,謝謝您!教給了我怎樣做人!
現(xiàn)在很多人有死亡焦慮,為什么會這樣?是因為我們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實在,就會在生的現(xiàn)象上產(chǎn)生自性見,在死的現(xiàn)象上也產(chǎn)生自性見,以為死亡就是一切的終結(jié),于是貪著生,恐懼死。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就是通過對生死輪回的觀察而覺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無明、
處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這里給大家做簡單的介紹。首先你要能夠面對真實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認自己的煩惱:我的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癡:我不了解,有些東西我不知道該怎么做,不知道是對是錯,不知道該怎么選擇。你要如實地承認它們的存在,
古人嘗有言:衲子風(fēng)格凜然,有古人之風(fēng)。古人之風(fēng)從何而來?就是從這八個字而來:動用舉措,必稽往古。這就有古人之風(fēng),要是沒有古人之風(fēng)呢?那就是流俗阿師的樣子——行,不像個出家人;說話,不像個出家人;思想,不像個出家人。
壽量圓滿即健康長壽:因為往昔種下的善業(yè)感得長壽果報,得以長久住世。又因為長壽,才有更多時間內(nèi)修外弘、自利利他,長時間地積累福德和智慧資糧。那么如何感得壽量圓滿,身體健康的果報?如果光是長壽,活了九十歲,但一天到晚在生病,那還不如短一點,所以
學(xué)習(xí)打坐,就要好好就近尋找正規(guī)寺院覓善知識,按照經(jīng)論中的來,不可以想當然地坐,不可以道聽途說地坐,更不可摸著石頭過河、試試看再坐。須知外道也打坐,練氣功的也打坐,乃至邪教也打坐。如果在家真想坐禪,不妨認真讀下《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楞伽經(jīng)》中說,譬如巨大的海水波浪,這是由猛風(fēng)所吹起的,洪水波濤鼓動著冥壑,從來沒有斷絕的時候。我們的藏識就像大海一樣,寬廣而又包容萬千,由于境界風(fēng)所吹動,所以才有種種諸識波浪,騰躍而生起。我們的心就像大海一樣隨著外界的風(fēng)的吹動,掀起各種各樣的波浪
傲慢則無禮。偏見則自私。傲慢與偏見的人,其實就是強烈自我意識的人。說才智,很可能是繡花枕頭。說修養(yǎng),勢利有余的攀附者。佛法中說:貪、瞋、癡最強烈如火熾盛之流;于財、色、名、食、睡最具占有欲的代表性人物;心念中充滿了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之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