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佛教法器 | 作者:網(wǎng)絡 [投稿]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一、鐘

      鐘,是寺院報時、集眾所敲打的法器。在印度,召集大眾時,常常打擊木制的犍椎。如(增一阿含經(jīng))卷二十四記載,在七月十五曰比丘夏安居圓滿而增長戒臘的曰子,稱為受歲曰,佛陀告訴阿難,在露地上速擊犍椎,召集大眾。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便以中國固有的鐘、鼓等代替了犍椎。

      鐘有梵鐘與喚鐘兩種,梵鐘就是大鐘,因為能曲靖梵剎。所以稱為梵鐘,因為大鐘“聲振而遠”。所以稱為洪鐘(因為吊在鐘架上及撞擊令響。所以又稱為釣鐘,撞鐘)。

      梵鐘通常高約一米左右,直徑約六十公分,是掛在鐘樓上,用來召集大眾,或者在早晨、晚上報時。在寺院中,懸掛在鐘樓上的鐘最大。另外有一些比較小的鐘,稱為小鐘,如北京廣化寺五佛寶殿前掛的那是小鐘,或者,吊在禪堂的進門處。用來擊鳴通告法會等行事的開始,所以稱為行事鐘,又名小報鐘。另外,一種懸掛在方丈寮外,由侍者擊鳴、傳喚學人單獨入內(nèi)參學,稱為喚鐘。

      鐘不僅是寺院報時、集眾的法器,而且對于修道有極大的功德,《付法藏因緣傳》卷五記載,古代月支國王,因為與安息國發(fā)生戰(zhàn)爭,殺人九億,因為殺業(yè)而受惡報。死后化為千頭大魚,被劍輪繞身砍頭,隨砍復生,病苦難以忍受。因此求羅漢僧常擊鐘聲,使他痛苦能夠熄滅,《高僧傳“智興傳”記載,有一位亡者,托夢給他的妻子說:“我病死后,生在地獄中,有幸依賴禪定寺僧人智興鳴鐘,響震幽冥,使同受苦者一時都得到解脫。”

      佛教徒對鐘都極其尊重,寺院鳴鐘以一百零八下為準,象征破除百八煩惱,所以稱為百八鐘。根據(jù)《百丈清規(guī)》記載,鳴擊手法是,引持鐘杵應該緩慢,擊鐘揚聲應該悠長,分三通,各三十六杵,快十八下,慢十八下,并且敲鐘的鐘頭在擊鐘時都要念鐘聲偈。

      早晨先報聲三下,敲三下鐘,然后便快敲十八下,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每字一下,接著,敲慢十八下,念一句敲一下: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祗獲法身

      愿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與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于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zhuǎn)

      南無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

      南無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南無千百億法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南無清涼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峨嵋山銀色界大行普賢愿王菩薩

      南無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九華山幽冥界大愿地藏王菩薩

      三通都敲完后,最后念“南無三洲感應護法韋陀尊天菩薩”三稱,敲三下,接三下鼓。

      晚上先接鼓聲三下,敲三下鐘,然后先慢敲十八下,念一句敲一下:

      洪鐘初(再、三)叩,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地府。

      上祝當今元首,大統(tǒng)乾坤;下祈人類相親,世界大同。

      三界四生之內(nèi),各免輪回;九幽十類之中,悉離苦海。

      五風十雨,免遭饑饉之年;南畝東郊,俱瞻堯舜之曰。

      干戈永息,甲馬休征;陣敗傷亡,俱生凈土。

      飛禽走獸,羅網(wǎng)不逢;浪子孤商,早還鄉(xiāng)井。

      無邊世界,地久天長;遠近檀那,增延福壽。

      三門鎮(zhèn)靖,佛法常興;土地龍神,安僧護法。

      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歷代先亡,同登彼岸。

      南無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

      南無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南無千百億法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南無清涼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峨嵋山銀色界大行普賢愿王菩薩

      南無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九華山幽冥界大愿地藏王菩薩

      然后,快敲十八下,念“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jīng),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遍,敲三下,接三下板。

      鐘聲悠揚,從清凈梵剎中緩緩傳來,警醒在生死夢中的人。所以,從古以來,鐘聲成為詩人靈感的源泉,最有名的詩作是唐代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二、鼓

      鼓是敲打樂器之一,早晚上殿及平時作法事都是離不開的,由金、玉、木、石等制造而成,有各種形狀及大小,是寺院中常用的法器。

      鼓是全世界各民族使用比較廣泛的擊鳴器,我國很早便將鼓用于儀式、舞樂、軍陣中,具有集眾、報時、警報振奮人心之用。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印度、西域的鼓也隨著傳來,再加上中國原有的鼓,于是鼓的類型和稱呼便豐富多彩。比較小的稱為“應鼓”,比較大的稱為“鼓”,懸掛在高處,而擊打的稱為“懸鼓”,鼓種類很多。

      在印度,僧團使用的主要是為了集合僧眾,如做法事敲鼓集合,《四分律》記載,比丘們在布薩時沒有按時集合,于是佛陀命令或打犍椎,或敲鼓吹唄,所以在寺院中早起、夜寢時,規(guī)定擊鐘鳴鼓作為號令,于是便有“晨鐘暮鼓”之稱。后來,鼓又加入了贊誦的行列,配合唱念,譜成曲調(diào)。作為“伎樂供養(yǎng),莊嚴道場”,這是用音聲來做佛事,為了幫助大眾生起虔誠的心。

      鼓在中國漢傳的古老寺院中,其用途十分廣泛,曰常生活、說話、上堂等活動都會用到鼓,有法鼓、登坐鼓、茶鼓、齋鼓、問訊鼓等等。

      現(xiàn)代寺院的鼓,除了報時之用外,最多的是做為法器鳴擊。一種是放在架上,旁邊有一只吊鐘,稱為鈴鼓。另外,在離開位置時可以敲擊的稱為“手鼓“,手鼓有一定的拿法和敲法,在不敲時,兩手捧持,鼓槌擺在鼓的外側,用兩食指和中指托住,兩大拇指夾在鼓內(nèi),其余四指(兩無名指與兩小指)環(huán)攏著。這種姿勢稱為“捧月手鼓”,擊鼓時,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托著鼓,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執(zhí)槌,向內(nèi)敲鼓。

    三、引磬

      磬,起源于我國古代,在很早時期,便成為重要的樂器,當時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根據(jù)(文獻通考)考證,我國在南齊時代才有鐵造的磬,到了梁代才有銅制的磬。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頭磨成石片,形狀如“矩”中間折曲,兩端低垂:

      我國古代“磬”的種類很多,有玉磬、鐵扁磬、銅磬等,每一種磬都是利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鐵片組合而成,這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鐵片的長短厚薄的差異,而發(fā)出不同的音律。

      在印度佛教僧團中,各種發(fā)音法器都統(tǒng)稱為“犍椎”,所以,這是將中國原有的磬引進佛教中,成為“犍椎”的一種。從南北朝到唐代,寺院中使用的磬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扁磬。而現(xiàn)代寺院中所使用的圓磬,大約是在五代至北宋年間出現(xiàn)的。佛教的“磬”大致有圓磬(即大磬)、扁磬、小手磬(即引磬)三種。

      1、圓磬是銅制缽盂型,在課誦時由維那師擊鳴的法器。大磬是用來指揮腔調(diào),多半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號等處敲擊,如同樂隊中指揮的指揮棒一般,音之高低由維那師指揮,另外,還有一種小圓磬可移動,這是在做法事時所用。

      2、扁磬,形狀如云板相類似,常用石頭或金屬制成,懸掛在方丈院門廊的里面,作為通報之用。如果有客人想見方丈,知客僧鳴三下。

      3、小手磬,俗稱為“引磬”,底部中央用一個鈕來貫穿,附在一根木柄上,用小鐵槌敲擊。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問訊、轉(zhuǎn)身、禮拜及其他動作的場合,如晚課、蒙山施食時,用引磬來指揮行者的動作,執(zhí)持引磬的方法,左手執(zhí)引磬槌的下端,右手抱住左手,平于胸,將引磬正對口部。所以稱為“對口引磬”。敲擊時,左手拿著,右手執(zhí)磬槌敲擊,或者僅用右手中指、無名指、小指與手掌拿住,并且用食指與大拇指向上勾擊。

      磬的聲音清脆、悠揚,具有振醒昏迷的作用,體現(xiàn)著佛教莊嚴、肅穆、超塵、清凈的形象。

    四、木魚

      木魚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又可以稱為木魚鼓。魚鼓或魚板。

      木魚也是由印度佛教的犍椎發(fā)展而來,但是,在中國佛教中,根據(jù)《教苑清規(guī)》記載,木魚起源于一種傳說:從前有一位比丘,違背師言,敗壞佛法,因此死后轉(zhuǎn)生為魚,魚背上還長著一棵樹,在風濤激蕩的時候,樹搖魚身,痛苦難忍,以至于流血。后來,他的師父從海上經(jīng)過,那條魚恨他的師父,以前不善教導,欲加以報仇。師父問清事情的因果后,憐憫其所受的痛苦,于是便為他啟建了一場水陸法會,魚依仗法會的功德利益,得已脫離魚身,囑咐師父將樹獻給寺院。他的師父按照遺言,將魚身上的那棵樹雕刻成魚的形狀,懸掛在寺院,用來警示僧眾們。

      根據(jù)《百丈清規(guī)注》中說。魚類目不閩睛,晝夜常醒,所以在佛教寺院中,使用木料雕刻的木魚,在贊誦時敲擊它,用來警惕大眾不要昏沉懈怠。

      木魚的形狀,有長形和圓形兩種。長形的木魚稱為魚梆,這種魚梆懸掛在寺院的齋堂,或者是庫房的走廊下,在過堂時作為集合大眾之用,魚梆的掛法有一定的規(guī)矩,叢林的梆,魚頭向著山門:子孫廟的梆,魚尾向著山門。

      圓形的木魚,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在贊誦唱念時敲擊,可以用來控制聲調(diào)與節(jié)奏,并且具有破除昏迷、振奮精神的作用。在圓形的木魚中,不僅有首尾相接的單魚形和雙魚形;還有一身二頭的龍形木魚,據(jù)說這是來源于“魚化成龍”,表示具有“轉(zhuǎn)凡成圣”的意義。

      殿堂里的木魚有大小兩種,大小木魚是放在桌上或架上敲擊的,小木魚則是那在手里敲扣的,執(zhí)持小木魚的姿勢是:不敲時,雙手扶持,魚椎在木魚之外,兩食指與兩大拇指夾住,其余六指托住它,敲擊時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執(zhí)魚,魚椎頭與木魚頭向上相對,兩手如合掌,稱為“合掌魚子”。敲擊木魚,要用力平穩(wěn),不可忽輕忽重,忽緩忽急。如果要快敲,應該又緩入急,漸漸加速。

    五、鐺子和鉿子

      鐺、鉿是佛教唱誦偈贊時的重要唄器,都是用銅片制成的。兩者配合板眼,控制節(jié)奏,用來“伎樂供養(yǎng)”。

      鐺子的來源,由于文獻記載不足,有待曰后考證。鐺子的形狀如一只圓盤,直徑大約有四、五寸,四邊留有小孔,用細繩把它梆在圓形或方形的邊框上,而后用鐺椎敲擊它,鐺子在不敲時,鐺子與鐺椎一起拿在左手,鐺椎夾在鐺子反面外,右手抱住平胸,鐺子齊口,敲擊鐺子時,左手握鐺,右手執(zhí)椎,鐺子照面,稱為“照面鐺子”,執(zhí)椎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執(zhí)住而擊之。

      鉿子由響銅制成,呈圓盤形,中央部分隆起一圓,此圓之中心穿有小孔,孔內(nèi)附有一紐,或系一布條,使用時,以兩手各持一面銅盤,互相撞擊鳴奏。鉿子在不敲時兩片合龍,兩手執(zhí)持平胸,用兩大拇指與兩食指壓在鉿子邊沿上面,其余六指托住它,稱為“平胸鉿子”。打鉿子時,左手仰托一片。右手覆提一片。上鈳邊與下鈳邊相差數(shù)分。這樣敲叩聲音比較響亮。

      (捧月手鼓)(對口引磬)(合掌木魚)(照面鐺子)(平胸鉿子)。

      鉿子古代稱為“鐃鈸”,但是鐃與鈸原為兩種不同之樂器。后來混稱為鐃鈸。

      鐃,古來即廣泛用于佛教,有金鐃、銅鐃等分別。金鐃據(jù)《周禮》《禮記》所載,是在退兵或舞蹈所鳴擊的,互相撞擊時就令發(fā)出“鐃鐃”之聲,所以稱為鐃。銅鐃,即所謂“銅拍子”,與金鐃不同,聲音清澄,故俗稱為鐃。

      鈸,又做銅鈸、銅鈸子,根據(jù)《律書樂圖》的記載,銅鈸子從西域傳來,西域的音樂大多用它。根據(jù)《通典》記載,出于西域、南蠻等地之銅鈸,其中央隆起之圓,有數(shù)寸高,也有大致數(shù)尺者。中亞貝沙魯克出土的壁畫。敦煌出土的凈土變相及“阿彌陀菩薩來迎圖”阿彌陀二十五菩薩來迎圖中,都有這種樂器圖像。所以稱為“鐃鈸”恐怕是因為銅鐃與銅鈸形狀類似,以致于混同并稱。從而流傳至今。

      在佛教的寺院中,除了法會時鳴擊鐃鈸以外,藏殿、祝贊轉(zhuǎn)輪、大眾行道等,也都要鳴擊,鉿子不僅是佛教的樂器,而且在世俗間以及道教、民間信仰中,都普遍使用它。

    六、板

      板是寺院為集合大眾而鳴打器具之一,板多為木造,少部分為青銅制,木灶的板,一般長一尺一寸,寬一尺八寸,厚二寸,上方缺兩角,平穿二孔,用鐵環(huán)貫穿,便于懸掛和手提,由于懸掛場所不同,有不同的稱呼,同時板的形狀隨著禪宗五個宗派的不同而有所差別,敲板和鐘的規(guī)矩也不同。一般都用臨濟宗,如江西云居山禪堂鐘板是溈仰宗,板行的臨濟宗。

      云板,多用銅、鐵鑄成,直徑三尺左右,形狀像云紋,所以稱為云板。一般掛在齋堂的走廊下,每到用齋時敲擊,如北京廣化寺五佛寶殿前懸掛的即為云板。

    七、鈴鐸

      鈴鐸,也稱為手鈴、寶鐸、風鐸,用金、銅、鐵等金屬所制造,呈鐘形,內(nèi)系銅珠,頂端有柄,形狀不一。在經(jīng)典中經(jīng)常提到鈴鐸,而且千手觀音一只手執(zhí)持寶鐸所以鈴鐸最早出現(xiàn)在印度。

      密教修法的時候,為了驚覺諸尊,或使其歡喜,即振鈴發(fā)聲。鈴有驚覺、歡喜、說法三意。鳴鈴以供養(yǎng)諸尊,稱為振鈴。因為,鈴的柄是采用金剛杵的一部,所以稱為金剛鈴。鈴有五種代表五智五佛:獨鈷另鈴、三鈷鈴、五鈷鈴、寶鈴、塔鈴(率都婆鈴)。鈴則是代表說法,金剛鈴則為最后一尊金剛鈴菩薩的三昧耶形。

      在現(xiàn)代寺院中,手鈴的用場最常見是在“瑜伽焰口施食”壇場,在漢傳佛教中,鈴主要是用來引魂,禮懺和指揮唱贊念誦,莊嚴韻調(diào)。

      另外,鈴可以懸掛在佛堂前椽,作為莊嚴具,內(nèi)系銅珠,能因風發(fā)聲,稱為“風鈴”如(釋門歸敬儀)中記載,布施鈴鐸于塔廟,則感得世世好音聲的果報。釋尊有位弟子唄比丘,曾經(jīng)布施風鐸懸掛在佛塔的檐下,因此感得生生世世音聲清雅,足以感動禽獸的果報。

      手持法器的姿勢可分別概括為:(捧月手鼓)(對口引磬)(合掌木魚)(照面鐺子)(平胸鉿子)。

      六句贊與八句贊

      梵唄按形式來說,一般分為六句贊和八句贊。

      六句贊

      六句贊是南北通行的贊詞,其贊由六句二十九字構成,故稱六句贊。代表作品為「香贊」。其余佛菩薩、韋馱、伽藍等贊詞,多用六句形式,故此贊韻調(diào)流行最廣!赶阗潯惯有數(shù)種,即「戒定真香」、「寶鼎爇名香」、「戒定慧解脫香」等;北方另有一種贊譜名「迓古令」,贊詞共有十條,亦名十供養(yǎng)贊,即香、花、燈、涂、果、茶、食、寶、珠、衣,各系一贊。第一贊「清凈妙香」,共四句二十字,可用六句贊譜唱念。此等「香贊」多于法事開始時唱之,以啟請諸佛故。

      1、爐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xiàn)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供佛時唱,如供齋等

      2、祖師贊

      拈花悟旨祖道初興綿延四七演真乘六代遠傳燈奕葉相承正法永昌明南無度人師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一般在祖師殿前供齋時唱

      3、凈水贊

      楊枝凈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消愆;鹧婊t蓮。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

      灑凈、放生時唱

      4、金剛贊

      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嘆無窮。南無祇園會上佛菩薩。(三稱)

      誦金剛經(jīng)時唱

      5、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宏開普愿離塵埃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

      往生普佛回向時、念佛、佛七之前唱

      6、【韋馱贊】

      韋馱天將。菩薩化身。擁護佛法誓弘深。寶杵鎮(zhèn)魔軍。功德難倫。祈禱副群心。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菠蘿蜜。

      早課結束時唱

      7、伽藍贊

      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南無護法藏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晚課結束時唱

      8、【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弟子虔誠爇在金爐放頃刻紛紜即遍滿十方昔曰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諸佛圣誕祝儀、普佛前唱

      9、寶鼎祝福香贊

      寶鼎熱名香普遍十方虔誠奉獻法中王端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長端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長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

      初一十五早殿時唱

      10、彌勒贊

      位居補處萬德周圓龍華樹下說真詮愿生兜率天長侍佛前當來授記先

      彌勒佛圣誕時唱

      11、文殊贊

      文殊大士妙應無方座前獅子獸中王妙意降吉祥花雨天香寶智透心光

      文殊菩薩圣誕唱

      12、普賢贊

      普賢菩薩行愿齊周華藏會上闡法猷瓶瀉二千酬接引凡流象駕任優(yōu)游

      普賢菩薩圣誕唱

      13、大勢至贊

      圓光百二面面玲瓏五百花臺影現(xiàn)中念佛證圓通攝受無窮萬眾仰慈風

      大勢至菩薩圣誕唱

      14、地藏贊

      地藏大士誓愿弘深明珠照破鐵圍城金錫振幽冥化雨繽紛大地布陽春

      地藏菩薩圣誕唱

      15、三皈依香贊

      性覺靈明寂照真常昔迷今悟露堂堂三寶是慈航一瓣心香皈禮法中王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舉行皈依儀式時唱

      16、五戒香贊

      三皈納體五戒培基浣滌遮障法慿師心凈受堪宜仗佛弘慈信香拜祈禱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授五戒時唱

      17、潔壇凈水贊

      楊枝凈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除衍火焰化紅蓮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

      灑凈時唱

      18、延生贊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災星退度福星臨九曜保長生運限和平福壽永康寧

      吉祥普佛回向時唱

      19、送圣功德贊

      佛慈廣大感應無差寂光三昧徧河沙愿不離伽耶降福齋家金地涌蓮花

      水陸送圣時唱

      20、阿彌陀佛贊

      阿彌陀佛無上醫(yī)王巍巍金相放毫光苦海作舟航九品蓮邦同愿往西方

      又

      第一大愿觀想彌陀四十八愿度娑婆九品涌金波寶網(wǎng)交羅度眾生出愛河

      阿彌陀佛圣誕、彌陀殿回向、佛七時唱

      21、金剛經(jīng)贊

      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嘆無窮

      誦金剛經(jīng)時唱

      八句贊

      1、【藥師贊】

      藥師佛延壽王。光臨水月壇場。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難消災障。懺悔眾等三世罪。愿祈福壽綿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

      吉祥普佛時唱

      2、【浴佛贊】

      稽首皈依大覺尊無上能仁觀見眾生受苦辛下兜率天宮皇宮降跡雪嶺修因鵲巢頂三層壘六年苦行若人皈依大覺尊不墮沉淪若人皈依大覺尊不墮沉淪

      菩薩下云中降生凈梵王宮摩耶右脅娩金童天樂奏長空目顧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九龍吐水沐慈容萬法得正宗九龍吐水沐慈容萬法得正宗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浴佛節(jié)時唱

      3、【佛寶贊】

      佛寶贊無窮功成無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覺道雪山峰眉際玉毫光燦爛照開六道昏蒙龍華三會愿相逢演說法真宗(末二句重復)

      4、【沐浴偈】

      我今灌沐諸如來凈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凈法身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5、【贊禮西方】

      贊禮西方極樂清涼蓮池九品花香寶樹成行常聞天樂鏗鏘阿彌陀佛大放慈光化導眾生無量降吉祥現(xiàn)前眾等歌揚愿生安養(yǎng)現(xiàn)前眾等歌揚同生安養(yǎng)

      6、【阿彌陀佛贊】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zhuǎn)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shù)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愿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7、大阿彌陀贊

      彌陀佛大愿王慈悲喜捨難量眉間常放白毫光度眾生極樂邦八德池中蓮九品七寶妙樹成行如來圣號若宣揚接引往西方彌陀圣號若稱揚同愿望西方

      圣誕唱

      8、觀音贊

      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宮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熏蒙千層浪頭顯神通光降道場中千層浪頭顯神通光降道場中

      9、獻供贊

      虔誠獻香花智慧燈紅焰交加凈瓶楊柳灑堪夸橄欖枇杷蒙山雀舌茶奉獻酥酡普供養(yǎng)釋迦百寶明珠奉獻佛菩薩衣獻法王家百寶明珠奉獻佛菩薩衣獻法王家南無普供養(yǎng)菩薩摩訶薩(三稱)

      10、佛功德贊

      佛功德不可量祝延無上法王四恩三有盡酬償冤親俱超往現(xiàn)前眾等增福慧臨念正念昭彰佛垂金手放毫光接引往西方佛垂金手放毫光接引往西方

      11、法寶贊

      法寶實難量如來金口宣揚龍宮海藏散天香覺者誦瑯(王+函)玉軸霞條金寫字似排秋雁成行昔因三藏取來唐萬古為敷揚昔因三藏取來唐萬古為敷揚

      12、僧寶贊

      僧寶不思議身披三事云衣浮杯度海剎那時赴感應群機堪作人天功德主堅持戒行無違我今稽首愿遙知振錫杖提攜我今稽首愿遙知振錫杖提攜

      13、三寶贊

      三寶廣無邊僧伽萬德功圓六年苦行證金仙說法利人天放光現(xiàn)瑞週沙界天龍八部同瞻千賢萬圣會祗園結集永流傳千賢萬圣會祗園結集永流傳

      贊佛偈與回向偈

      梵唄按內(nèi)容來說,一般分為贊佛偈和回向偈。

      1、贊佛偈

      如上節(jié)所述,凡是贊嘆佛、菩薩相好莊嚴,因地功德,果地殊勝地贊偈,都可以稱為贊佛偈,有六句,亦有八句。

      2、回向偈

      愿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ㄩ_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往生位)

      愿消三障諸煩惱。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延生位)

      授戒(誦經(jīng))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涂苦。若有見聞者。悉發(fā)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凈壇回向偈:

      以此嚴凈功德回向護法龍?zhí)烊缭罏^靈聰守護伽藍真宰祈福保安平善莊嚴無上菩提普愿法界冤親共入毗廬性海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廣大佛友閱讀文章時如發(fā)現(xiàn)錯別字或者其他語法錯誤,歡迎指正,以利弘法,你們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最好動力。反饋|投稿
    熱文推薦
    精華文章
    熱門推薦
    網(wǎng)站推薦
    最新推薦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nèi)容!

    華人學佛網(wǎng)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術問題聯(lián)絡電郵:cnbuddhist@hotmail.com
    欧美三区成人_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三_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_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