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簡介

    入門知識 | 作者:網絡 [投稿]

    楞嚴經簡介

    楞嚴經簡介

      《楞嚴經》,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此經的譯者般剌蜜帝大師,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止道場,于唐神龍元年(705)從灌頂部中誦出,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房融筆受,懷迪證義。中國歷代皆視此經為佛教主要經典之一。在日本,此經亦流傳不斷。

    楞嚴經內容

      《楞嚴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第一卷為序分。講述此經說法因緣:佛遣文殊師利以神咒保護阿難免受摩登伽女誘惑破戒,并為其說修禪定,能斷煩惱,以顯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等。第二卷至第九卷為正宗分。主要闡述“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眾生不明自心“性凈妙體”,故流轉生死,當修禪定,以破種種“顛倒”之見,通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等由低至高的種種修行階次,達到方盡妙覺,“成無上道”。第10卷為流通分。講述此經應永流后世、利益眾生等。

    楞嚴經注疏

      相傳中國注疏有百余種。其中主要有宋子璿《楞嚴經義疏》10卷,智圓《楞嚴經疏》10卷,咸輝《楞嚴經義!30卷,戒環(huán)《楞嚴經要解》20卷,王安石《楞嚴經新解》10卷;元惟則《楞嚴經會解》10卷;明祩宏《楞嚴經摸象記》1卷,德清《楞嚴經通議》10卷,圓澄《楞嚴經臆說》1卷,傳燈《楞嚴經圓通疏》10卷和《楞嚴經玄義》4卷,智旭《楞嚴經玄義》2卷,普寂《楞嚴經略疏》4卷,興隆《楞嚴經義疏顯密幽玄記》10卷等。日本亦有注疏40余種。

    楞嚴經三大主旨

      悟本體

      本性即是真如本性,即如來藏性。

      【悟】有三種:解悟、行悟、證悟。

      1、解悟——即是始覺。于此覺中,了妄達真!玖送空,如了七處皆妄,一切世間幻化虛妄。【達真】者,如十番顯見,通達本有【真見之性】。此【始覺智】即見道位,于是悟中,行者之觀念(知見)改變、行為轉變,且此等轉變皆是決定,非如突然心血來潮,曇花一現(xiàn),此即如《圓覺經》所云:【即已成金,不復為礦】。是故非如一般之文字知解,乍現(xiàn)即逝;即如小乘之見道位,一切邪見、惡知見悉斷;亦如大乘見道位,決定一佛乘,不再履于凡外權小之徑,并于一切法,聞即信受、諦解。

      2、行悟——即明心見性。【明心】者,明心相也。心相者,即如大乘五位百法中所示之心王、心所、心不相應行等法,包括心所的善惡(煩惱)等法自相、及相互間的關系,如何生起、如何修滅等。至于【心王】,則了八識之體,諸識各自之體、相、用如何,以及其間互動之條件及本源。如是一一法皆明了者,乃得稱為真【明心】者,故六祖惠能大師說:【明心號菩薩!俊疽娦浴空,即是見自本性,亦是見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此見性,常修道位,亦即【分證覺】,即于六十位修證過程中,分分斷無明,即得分分見;是故《大般涅槃經》中說:【十住菩薩猶見不了了!恳庵^:十住菩薩雖有見性,但仍不能了了全見,是故,于此位中,尚非現(xiàn)量境界,而仍屬比量智。

      3、證悟——此即【究竟覺】,亦是證道位,即為現(xiàn)量智。是故當知,所謂【悟】者,絕非【神秘】、籠統(tǒng)的概念,而是有具體之悟境、對象及內容的。且悟前與悟后,其人之三業(yè),必然轉變,有所不同;其轉變即:越加清凈、莊嚴、不貪染、有智慧。而且當然不會因為悟了,而言行乖異、反常、狂妄、貪愛世間、恣行雜染(若如此者,則決非悟了,而是著魔,—般末世眾生愚妄不知,常以著魔為大悟。

      持心戒

      持心戒者,即是持佛戒。如佛在本經中說:【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恳话愕慕洌际侵干砜诮,不是心戒;而【佛戒】是心戒,故說:【攝心為戒】,以攝心、攝念,令惡心、惡念乃至善心、善念不起,名為心戒,是為如來戒。因為既要修【佛定】,而不能光持凡夫、小乘【身、口】之戒——持此戒者,于其持犯,即不能說要具多少緣,且其事成就——如【前人命斷】(殺生)、【離本處】(偷盜)、【入胡麻許】(邪淫)、【前人領解】(妄語)、【咽咽得罪】(飲酒)等——方結罪,只要起心動念有惡念,惡心生起,即是有犯,是故名為心戒。故欲修佛定者,須持佛心戒,持心令無殺心、無盜心、無淫心、無妄語心,才有資格修習佛定。至于持佛心戒,于本經中則包含兩大單元:

      1、四種清凈明誨詳見經文卷六

      其心不殺——不起殺心

      其心不盜——不起盜心

      其心不淫——不起淫心

      其心不妄語——不起妄語心

      2、三種漸次詳見經文卷七

      除其助因——除五辛

      刳其正性——斷除酒肉、淫欲(包括正淫)

      違其現(xiàn)業(yè)——不緣六塵,旋元自歸

      如是持佛戒,身語意三業(yè)清凈,資糧具足,方堪修大定。

      修大定

      此即所謂【全體起修】。所言【體】者,真如本體也,以悟得本體故,故得依此本體為【本修因】(即【如來密因】),而進修首楞嚴大定。其次第為:

      1、具信解——信解正法、無上法,尤其是真如法;如前說。

      2、持凈戒——除在家者五戒、八戒,出家沙彌戒、比丘比丘尼戒之外,尚須依循四種清凈明誨、三種漸次,此則僧俗共遵者,如前說。

      3、嚴道場——包括擇地、掘地、凈地、建壇、灑凈、結界、莊嚴道場(含如法安奉佛菩薩像、法器、供具、莊嚴具,如幢、幡等)。

      4、持心咒——先持大咒以為結界,再持咒心,以為攝心入定。

      5、修大定——以持佛心咒,得與佛心相應,入佛總持,三密與佛相應,得佛三密加持,速入大定。

      6、破五陰——入大定后,以大定之定慧力,破五十種陰魔;陰魔破故,即破五陰(五十陰魔即五陰各各有十境,五乘十為五十,故五陰總共有五十境);五陰破故,得度【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7、證三昧——五陰魔破,即身證得三昧,究竟、堅固、不動。

      8、證圓通——證三昧故,以三昧力照破六和合,復歸一精明,無復根隔,內外圓通,諸根互用,身心無礙,理事無礙,是名圓通。

      楞嚴法門之精要,一言以蔽之,即是首楞嚴三昧。雖然其他經典也講種種三昧,甚至三昧的修法,然而最完整、圓滿的,莫過于本經所開示的首楞嚴三昧。何以故?本經從開始修定前的信、解、悟、入之資糧位,到正行的修行、證果,整個過程,其間修行者會碰到的種種困難、岔道(例如三界七趣)、以及困難的排除、岔道的避免,一一詳細解說,令你不會為內外障難所困,不受邪魔留難,亦不墮為凡、外、邪、小,而一路直趨無上菩提妙莊嚴路。

      又,首楞嚴三昧,以密教言之,在本經中即是【本尊三昧】,以是本尊所入之三昧故。行者若依法修習而入此三昧,即得本尊加持。

    楞嚴經原文/譯文

    楞嚴 經全文(原文) 般剌密帝
    楞嚴經白話(譯文) 未知
    更多《楞嚴經》文章

    楞嚴經講解

    名稱 作者 名稱 作者
    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 太虛大師 楞嚴經白話解 觀輝居士
    熟讀《楞嚴經》 虛云法師 楞嚴經講義 圓瑛法師
    更多楞嚴經講解

    楞嚴經入門知識

    名稱 作者  名稱 作者
    楞嚴 經全文多少字 未知 《楞嚴經》大致說什么? 明證法師
    楞嚴經對修學凈 土法 門的幫助 凈界法  關于楞嚴經中的阿難問心? 玄若法師
    可以誦楞嚴經嗎? 良因法師 《楞嚴經》講什么? 凈界法 
    楞嚴經與禪 宗 思 想 吳言生 楞 嚴 經和楞 嚴 咒是一回事嗎? 良因法師
    更多楞嚴經入門知識

    廣大佛友閱讀文章時如發(fā)現(xiàn)錯別字或者其他語法錯誤,歡迎指正,以利弘法,你們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最好動力。反饋|投稿
    熱文推薦
    精華文章
    熱門推薦
    網站推薦
    最新推薦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

    華人學佛網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術問題聯(lián)絡電郵:cnbuddhist@hotmail.com
    欧美三区成人_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三_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_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