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藪槃頭菩薩 造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門曇鸞 注解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于五濁之世,于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愿生凈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此《無量壽經(jīng)優(yōu)婆提舍》,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fēng)航者也。“無量壽”,是安樂凈土如來別號。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衛(wèi)國,于大眾之中,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jīng)體。后圣者婆藪槃頭菩薩,服膺如來大悲之教,傍經(jīng)作《愿生偈》,復(fù)造長行重釋。
梵言“優(yōu)婆提舍”,此間無正名相譯。若舉一隅,可名為“論”。所以無正名譯者,以此間本無佛故。如此間書,就孔子而稱“經(jīng)”;余人制作,皆名為“子”;國史、國紀之徒,各別體例。然佛所說十二部經(jīng)中,有“論議經(jīng)”,名“優(yōu)婆提舍”。若復(fù)佛諸弟子解佛經(jīng)教,與佛義相應(yīng)者,佛亦許名“優(yōu)婆提舍”,以入佛法相故。此間云“論”,直是論議而已,豈得正譯彼名耶?又如女人,于子稱“母”,于兄云“妹”,如是等事,皆隨義各別。若但以“女”名,泛談母、妹。乃不失女之大體,豈含尊卑之義乎?此所云“論”,亦復(fù)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優(yōu)婆提舍”。
此《論》始終凡有二重:一是總說分,二是解義分?傉f分者,前五言偈盡是。解義分者,“論曰”以下長行盡是。所以為二重者,有二義:偈以頌經(jīng),為總攝故;論以釋偈,為解義故。
“無量壽”者,言無量壽如來,壽命長遠不可思量也。“經(jīng)”者,常也。言安樂國土佛及菩薩清凈莊嚴功德、國土清凈莊嚴功德,能與眾生作大饒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經(jīng)”。“優(yōu)婆提舍”,是佛論議經(jīng)名。“愿”,是欲樂義。“生”者,天親菩薩愿生彼安樂凈土如來凈華中生,故曰“愿生”。“偈”,是句數(shù)義,以五言句略頌佛經(jīng),故名為“偈”。
譯“婆藪”云“天”,譯“槃頭”言“親”。此人字“天親”,事在《付法藏經(jīng)》。“菩薩”者,若具存梵音,應(yīng)言“菩提薩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薩埵”,或云眾生,或云勇健。求佛道眾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薩埵”。今但言“菩薩”,譯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是故言:“《無量壽經(jīng)優(yōu)婆提舍愿生偈》,婆藪槃頭菩薩造”。
解論名目竟。
△偈中分為五念門,如下長行所釋。
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門:上三句是禮拜、贊嘆門,下一句是作愿門。
第二行,論主自述:我依佛經(jīng)造論,與佛教相應(yīng),所服有宗。何故云此?為成“優(yōu)婆提舍”名故。亦是成上三門,起下二門,所以次之說。
從第三行,盡二十三行,是觀察門。
末后一行,是回向門。
分偈章門竟。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愿生安樂國。】
“世尊”者,諸佛通號。論智,則義無不達;語斷,則習(xí)氣無余。智、斷具足,能利世間,為世尊重,故曰“世尊”。此言意歸釋迦如來。何以得知?下句言“我依修多羅”。天親菩薩在釋迦如來像法之中。順釋迦如來經(jīng)教,所以愿生。愿生有宗,故知此言歸于釋迦。若謂此意遍告諸佛,亦復(fù)無嫌。夫菩薩歸佛,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后。動靜非己,出沒必由。知恩報德,理宜先啟。又所愿不輕,若如來不加威神,將何以達?乞加神力,所以仰告。
“我一心”者,天親菩薩自督之詞。言念無礙光如來,愿生安樂,心心相續(xù),無他想間雜。
答曰:言“我”有三根本:一是邪見語,二是自大語,三是流布語。今言“我”者,天親菩薩自指之言。用流布語,非邪見、自大也。
“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者,“歸命”,即是禮拜門;“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贊嘆門。
何以知“歸命”是禮拜?龍樹菩薩造《阿彌陀如來贊》中,或言“稽首禮”,或言“我歸命”,或言“歸命禮”。此《論》長行中,亦言“修五念門”。五念門中,禮拜是一。天親菩薩既愿往生,豈容不禮?故知歸命即是禮拜。然禮拜但是恭敬,不必歸命。歸命必是禮拜。若以此推,歸命為重。偈申己心,宜言“歸命”。論解偈義,泛談“禮拜”。彼此相成,于義彌顯。
何以知“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贊嘆門?下長行中言:“云何贊嘆門?謂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yīng)故。”依舍衛(wèi)國所說《無量壽經(jīng)》,佛解阿彌陀如來名號:“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又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問曰:若言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者。此間眾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豈非有礙耶?
答曰:礙屬眾生,非光礙也。譬如日光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見,非日光不周也。亦如密云洪霔(灌),而頑石不潤,非雨不洽(沾)也。
若言一佛主領(lǐng)三千大千世界,是聲聞?wù)撝姓f。若言諸佛遍領(lǐng)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是大乘論中說。天親菩薩今言“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依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贊嘆。故知此句是贊嘆門。
“愿生安樂國”者,此一句是作愿門。天親菩薩歸命之意也。其“安樂”義,具在下觀察門中。
問曰:大乘經(jīng)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親菩薩言“愿生”耶?
答曰:說眾生無生如虛空,有二種:一者如凡夫所謂實眾生,如凡夫所見實生死,此所見事,畢竟無所有,如龜毛、如虛空。二者謂諸法因緣生故,即是不生,無所有如虛空。天親菩薩所愿生者,是因緣義。因緣義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謂有實眾生、實生死也。
問曰:依何義說往生?
答曰:于此間假名人中,修五念門,前念與后念作因。穢土假名人、凈土假名人,不得決定一,不得決定異。前心、后心,亦復(fù)如是。何以故?若一則無因果,若異則非相續(xù)。是義《觀一異門論》中委曲釋。
第一行三念門竟。
△次成“優(yōu)婆提舍”名,又成上起下偈。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愿偈總持,與佛教相應(yīng)。】
此一行,云何成“優(yōu)婆提舍”名?云何成上三門、起下二門?
偈言:“我依修多羅”,“與佛教相應(yīng)”。“修多羅”,是佛經(jīng)名。我論佛經(jīng)義,與經(jīng)相應(yīng)。以入佛法相故,得名“優(yōu)婆提舍”。名成竟。
成上三門、起下二門: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何所依者,依修多羅。何故依者,以如來即真實功德相故。云何依者,修五念門相應(yīng)故。成上起下竟。
“修多羅”者,十二部經(jīng)中直說者名“修多羅”,謂《四阿含》、三藏等。三藏外大乘諸經(jīng),亦名“修多羅”。此中言“依修多羅”者,是三藏外大乘修多羅,非《阿含》等經(jīng)也。
“真實功德相”者,有二種功德:一者從有漏心生,不順法性。所謂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二者從菩薩智慧清凈業(yè)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凈相。是法不顛倒、不虛偽,名為真實功德。云何不顛倒?依法性、順二諦故。云何不虛偽?攝眾生入畢竟凈故。
“說愿偈總持,與佛教相應(yīng)”者,“持”名不散不失,“總”名以少攝多,“偈”言五言句數(shù),“愿”名欲樂往生,“說”謂說諸偈論。總而言之,說所愿生偈,總持佛經(jīng),與佛教相應(yīng)。“相應(yīng)”者,譬如函蓋相稱也。
△此已下,是第四觀察門。此門中分為二別:一者觀察器世間莊嚴成就,二者觀察眾生世間莊嚴成就。
【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
此句已下,至“愿生彼阿彌陀佛國”,是觀器世間莊嚴成就。觀器世間中,復(fù)分為十七別,至文當(dāng)目。
此二句,即是第一事,名為觀察莊嚴清凈功德成就。此清凈是總相。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清凈功德者,見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zhuǎn)相,是無窮相。如蚇蠖(屈伸蟲)循環(huán),如蠶繭自縛。哀哉眾生,締(結(jié)不解)此三界,顛倒不凈。欲置眾生于不虛偽處,于不輪轉(zhuǎn)處,于不無窮處,得畢竟安樂大清凈處。是故起此清凈莊嚴功德也。“成就”者,言此清凈不可破壞,不可污染。非如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壞相也。
“觀”者,觀察也。“彼”者,彼安樂國也。“世界相”者,彼安樂世界清凈相也。其相別在下。
“勝過三界道”。“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此果,酬如此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三界”者,一是欲界,所謂六欲天、四天下人、畜生、餓鬼、地獄等是也;二是色界,所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天等是也;三是無色界,所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天等是也。此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zhuǎn)之闇宅。雖復(fù)苦樂小殊,修短暫異,統(tǒng)而觀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環(huán)無際;雜生觸受,四倒長拘;且因且果,虛偽相襲。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如來神力本愿之所建。胎、卵、濕生,緣茲高揖。業(yè)系長維,從此永斷。續(xù)括之權(quán),不待勸而彎弓。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
【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此二句,名莊嚴量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量功德者,見三界狹小,墮(敗城阜)陘(山絕坎)陪(重土,一曰滿)陼(如渚者,陼丘)。或?qū)m觀迫迮,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國界分部。有如此等種種拘局事。是故菩薩興此莊嚴量功德愿:“愿我國土如虛空廣大無際。”
“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眾,猶若無也。“廣大無際”者,成上“如虛空”義。何故如虛空?以廣大無際故。“成就”者,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dāng)生,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廣大無際,終無滿時。是故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問曰:如維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國界無貲,乃稱廣大?
答曰:所言廣大,非必以畦(五十畝)畹(三十畝)為喻。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狹而廣。核論果報,豈若在廣而廣耶?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愿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凈土,出于三界。”
“性”是“本”義,言此凈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事同《華嚴經(jīng)》寶王如來性起義。又言積習(xí)成性,指法藏菩薩集諸波羅蜜積習(xí)所成。亦言“性”者,是圣種性。序法藏菩薩于世自在王佛所,悟無生法忍,爾時位名圣種性。于是性中,發(fā)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樂凈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說因,故名為“性”。又言“性”是必然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眾流入者必為一味,海味不隨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凈故,種種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為不凈。安樂凈土諸往生者,無不凈色,無不凈心,畢竟皆得清凈平等無為法身,以安樂國土清凈性成就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為正道者,平等是諸法體相,以諸法平等,故發(fā)心等;發(fā)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樂凈土,從此大悲生故,故謂此大悲為凈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此二句,名莊嚴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功德者,見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滿十仞。以是故起滿凈光明愿。如日月光輪,滿足自體。彼安樂凈土,雖復(fù)廣大無邊,清凈光明無不充塞。故曰:“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此二句,名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泥土為宮飾,以木石為華觀;虻窠痃U玉,意愿不充。或營備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興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寶具足,嚴麗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此莊嚴事,縱使毗首羯磨,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
“性”者,“本”義也。能生既凈,所生焉得不凈。故經(jīng)言:“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是故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無垢光焰熾,明凈曜世間。】
此二句,名莊嚴妙色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優(yōu)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長淪三有。是故興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國土光焰熾盛,第一無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奪者。”
若為相奪?如明鏡在金邊則不現(xiàn)。今日時中金,比佛在時金則不現(xiàn)。佛在時金,比閻浮那金則不現(xiàn)。閻浮那金,比大海中轉(zhuǎn)輪王道中金沙則不現(xiàn)。轉(zhuǎn)輪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則不現(xiàn)。金山,比須彌山金則不現(xiàn)。須彌山金,比三十三天瓔珞金則不現(xiàn)。三十三天瓔珞金,比焰摩天金則不現(xiàn)。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則不現(xiàn)。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則不現(xiàn);栽谔旖,比他化自在天金則不現(xiàn)。他化自在天金,比安樂國中光明則不現(xiàn)。
所以者何?彼土金光,從絕垢業(yè)生故,清凈無不成就故。安樂凈土,是無生忍菩薩凈業(yè)所起,阿彌陀如來法王所領(lǐng),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故。是故言:“無垢光焰熾,明凈曜世間。”“曜世間”者,曜二種世間也。
【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fù)印?/strong>】
此四句,名莊嚴觸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雖寶重金玉,不得為衣服。珍玩明鏡,無議于敷具。斯緣悅于目,不便于身也。身眼二情,豈弗矛盾乎?是故愿言:“使我國土,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卒去楚越之勞。”所以七寶柔軟,悅目便身。
“迦旃鄰?fù)?rdquo;者,天竺柔軟草名也,觸之者能生樂受,故以為喻。注者言:此間土、石、草、木,各有定體。譯者何緣目彼寶為草耶?當(dāng)以其葻(草得風(fēng)貌)茸【艸/榮】(草旋貌)【艸/眇】(細草曰【艸/眇】),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參譯,當(dāng)別有途。
“生勝樂”者,觸迦旃鄰?fù)樱局鴺;觸彼軟寶,生法喜樂。二事相懸,非勝如何?是故言:“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fù)印?rdquo;
【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fēng)動華葉,交錯光亂轉(zhuǎn)。】
此四句,名莊嚴水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愿?見有國土,或澐溺(江水大波,謂之澐溺)洪濤(大海波),滓沫驚人。或凝凘(流冰)【冫+夾】【冫+枼】(凍相著),蹙(迫)枷懷忒(失常)。向無安悅之情,背有恐值之慮。菩薩見此,興大悲心:“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與宮殿相稱。種種寶華,布為水飾。微風(fēng)徐扇,映發(fā)有序。開神悅體,無一不可。”是故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fēng)動華葉,交錯光亂轉(zhuǎn)。”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
此四句,名莊嚴地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嶕(高貌)峣峻嶺,枯木橫岑。岝峉(山不齊貌)陘(深山谷,亦山陗貌)嶙(深無崖),莦(惡草貌)茅(道多草不可行)盈壑。茫茫滄海,為絕目之川。葻葻廣澤,為無蹤之所。菩薩見此,興大悲愿:“愿我國土,地平如掌。宮殿、樓閣,鏡納十方。的無所屬,亦非不屬。寶樹、寶欄,互為映飾。”是故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
【無量寶交絡(luò),羅網(wǎng)遍虛空,種種鈴發(fā)響,宣吐妙法音。】
此四句,名莊嚴虛空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煙云塵霧,蔽障太虛。震烈【雨/替】(雨聲)霍(大雨),從上而墮。不祥災(zāi)(天火)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陰氣),每自空來。憂慮百端,為之毛豎。菩薩見此,興大悲心:“愿我國土,寶網(wǎng)交絡(luò),羅遍虛空。鈴鐸宮商,鳴宣道法。視之無厭,懷道見德。”是故言:“無量寶交絡(luò),羅網(wǎng)遍虛空,種種鈴發(fā)響,宣吐妙法音。”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莊嚴雨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欲以服飾布地,延請所尊;蛴韵闳A、名寶,用表恭敬。而業(yè)貧感薄,是事不果。是故興大悲愿:“愿我國土,常雨此物,滿眾生意。”
何故以雨為言?恐取著云:“若常雨華、衣,亦應(yīng)填塞虛空,何緣不妨?”是故以雨為喻。雨適時則無洪滔之患。安樂報豈有累情之物乎?經(jīng)言:日夜六時,雨寶衣,雨寶華。寶質(zhì)柔軟。履踐其上,則下四寸。隨舉足時,還復(fù)如故。用訖入寶地,如水入坎。是故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佛慧明凈日,除世癡闇冥。】
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雖復(fù)頂背日光,而為愚癡所闇。是故愿言:“使我國土所有光明,能除癡闇,入佛智慧,不為無記之事。”
亦云安樂國土光明,從如來智慧報起,故能除世闇冥。經(jīng)言:“或有佛土,以光明為佛事。”即是此也。故言:“佛慧明凈日,除世癡闇冥。”
香 贊 凈三業(yè)真言 安土地真言 普供養(yǎng)真言 本師圣號(三稱) 彌陀圣號(三拜) 蓮 池 贊 海會佛菩薩圣號(三稱) 開 經(jīng) 偈 經(jīng)題 法會圣眾第一 德遵普賢第二 大教緣起第三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進第五 發(fā)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覺第七 積功累德第八 圓滿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序言:《太上感應(yīng)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李昌齡著,歷代刊印傳播者眾多,到明清時期達到高峰。旨在勸善,簡稱《感應(yīng)篇》,內(nèi)容融合了較多的傳統(tǒng)民族思想,樹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確形象,許多內(nèi)容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常念太上感應(yīng)篇,自有護法之神護持。心境開闊,惡念不生,不受煩惱,常得清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zhuǎn)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shù)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愿度眾生九品賢令登彼岸
一、依印光大師教導(dǎo)的方法!栋浲咏(jīng)》一遍,往生咒三遍,贊佛偈一遍,念誦佛號百聲千聲萬聲,隨自己閑忙而定。菩薩名號各三聲或十聲,后發(fā)愿回向偈一遍。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佛說阿彌陀經(jīng)(一遍)往生咒(三遍)南無阿彌多婆夜。
《蓮池大師七筆勾》詞曰: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P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
《印光文鈔全集》共三冊,將《印光法師文鈔》初、續(xù)和第三編卷一中的書信錄集為上冊。將第三編卷二、三、四中的書信錄和初編中的序合為中冊。
禪宗和凈土宗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中的兩個,他們都是大乘佛教。禪宗是菩提達摩傳入中國的,但到了六祖慧能時,才以頓悟法門為主,一直到現(xiàn)在都是如此。禪宗的特點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就是說,禪宗的最獨特之處就是以心印心,能讓你在一剎那頓悟佛的境界。 但這種法門只有極少數(shù)禪宗高僧知道,而且以心印心難度極大,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的,所以說禪宗法門只接引利根上器的人。凈土宗的教義最簡單,可以概括為:信、愿、行。也就是相信凈土的存在,發(fā)愿往生凈土,念南無阿彌
。ㄒ唬┠蠠o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稱一拜或只合掌)(二)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前拜稱)(三)南無阿彌陀佛。(不必禮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可。至少百聲。千聲,萬聲,以個人功夫忙閑而定。只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梵文sukhavati,藏文dewachen)又稱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所化現(xiàn)出來之凈土,位于西方。極樂凈土距離人們居住的“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遙。極樂凈土沒有三惡道(即畜生、餓鬼、地獄)。慳貪是餓鬼的因,嗔恚是地獄的因,愚癡是畜生的因。
懺悔文 從于無始,以至今生。毀壞三寶,作一闡提。謗大乘經(jīng),斷學(xué)般若。殺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藍,破他梵行。毀壞塔寺,盜用僧物。起諸邪見,拔無因果。狎近惡友,違背良師。自作教他,見聞隨喜。如是等罪,無量無邊。
本愿念佛法門,又稱凈土真宗,起源于日本,大約對應(yīng)中國的晚唐宋初時期,由日本親鸞上人創(chuàng)立。 親鸞撰《教行信證文類》六卷,作為創(chuàng)立凈土真宗的根本圣典。真宗以凈土三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為依據(jù),崇奉印度的龍樹、世親以及中國的曇鸞、道綽、善導(dǎo)為祖師,加上日本的源信、源空兩位,并稱為三國七祖。因為該宗號稱是繼承唐代善導(dǎo)大師的本愿思想,故稱本愿法門。 本愿法門與一般凈土法門差異在于獨舉《無量壽經(jīng)》中阿彌陀佛四十八大愿之中的第十八愿,即我作佛時,
普賢菩薩警眾偈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dāng)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前兩句出自《法句經(jīng)》,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經(jīng)文中是則,而在《普賢菩薩警眾偈》中所用為亦。
《大寶積經(jīng)》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篃o論經(jīng)歷多長的時間,自己所作的善業(yè)、惡業(yè)都不會消亡,這些業(yè)、因遇到合適的緣,就會感受相應(yīng)的善惡果報。就像種子是因,合適的水、土、陽光、溫度、空氣為緣,因緣相遇就能生長、開花、結(jié)出相應(yīng)的果。我們所做的業(yè)也是一樣,我們已造作的善與不善的業(yè),必定會感受苦樂的果報。
人們乍一聽到凈土的景象,多數(shù)都不相信,這不奇怪,因為人們都局限于眼前的見識,于是認為那些眼前見不到的事物,也是如此。就像在窮街破巷居住的人,他哪里知道有高廣大廈的清凈呢?在小鍋小碗里吃殘湯剩飯的人,哪里知道有豪華餐廳的美食呢?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期盼生活富足美滿,夫妻甜蜜幸福,孩子茁壯成長,老人健康長壽,事業(yè)蒸蒸日上;我們往往遇到好事就身心愉悅了,遇到不順的事就煩惱了,修行是不是就把不好的事都修沒了,把好事都修來了呢?
地藏七送往生儀軌,包含兩個部分:一是臨終關(guān)懷,告訴大家從病人臨命終到去世后二十四小時,這段時間之內(nèi)該如何正確處理,以幫助病人順利往生西方;二是亡者去世后,我們?nèi)绾翁幚硭勒叩暮笫,及如何紀念亡人?
崔成貴老人,一九一六年農(nóng)歷八月二十七日出生,山西省靈丘縣東河南鎮(zhèn)東窖村人,二〇一六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二日坐著安詳往生。
徹悟大師(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國凈土宗第十二代祖師。俗姓馬,名際醒,字徹悟,號夢東,京東豐潤(今河北省豐潤縣)人。乾嘉時人。一字訥堂。父諱萬璋,母高氏。大師幼時聰慧穎異,長而喜好讀書,儒家典籍,四書五經(jīng),靡不遍覽。兼善作詩、詞、賦,甚為世人所尊崇。
行策大師(1628~1682),清代高僧,字截流,俗姓蔣。父親蔣全昌,是江蘇宜興一帶老一輩的儒者,與憨山德清大師為友。憨山大師圓寂后三年,時為明熹宗天啟六年(西元一六二六年),有一天晚上,蔣全昌夢見憨山大師進入室內(nèi),而生下兒子,因此將他命名為夢憨。等到行策年紀稍長時,父母親相繼逝世,于是發(fā)起出世修行的志愿。
印光法師(1861年夏歷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nóng)歷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當(dāng)代凈土宗高僧,蓮宗第十三祖。陜西郃陽人,俗姓趙。名圣量,字印光。別號常慚愧僧。少治儒學(xué),喜讀程、朱之書。曾排佛,遭目失明,繼而猛省,轉(zhuǎn)研佛典,以至誠所感,目疾獲愈。年二十一,至終南山南五臺,歸依蓮華洞道純長老出家。
省庵大師(1686-1734) ,清代高僧,俗姓時,名實賢。字思齊,號省庵,江蘇常熟一帶時姓人氏的子弟。從小不吃葷腥。出家后,參究念佛者是誰,有所省悟,說:“我的夢醒了!”后來閉關(guān)于真寂寺,其間三年,白天閱讀藏經(jīng),晚上課誦佛號。曾經(jīng)到山禮拜阿育王塔的佛陀舍利,在佛陀涅槃日,大大地集合僧俗二眾,廣修供養(yǎng)。在佛前燃指,發(fā)四十八大愿,于是感得舍利放光。
蕅益大師(公元1599年~1655年),俗姓鐘,江蘇吳縣人。父親持誦大悲咒,夢見觀音大士送子而生下智旭。年少時以孔孟圣學(xué)自我期許,曾經(jīng)著作文章批判佛教,總共有數(shù)千字之多。等到一日閱讀云棲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突然省悟,而把以前所作的論著焚毀。年二十歲時,讀《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因此發(fā)起出世的志向,每日持誦佛名。
嚴格來說,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強調(diào)帶有一種自覺的性質(zhì),信眾出于自身的意愿,發(fā)誓發(fā)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為準則、道德規(guī)范,這個是“戒”!奥伞睆娬{(diào)了外在強制的性質(zhì),就是說你加入僧團、或者加入教團,或者你加入一個宗教組織,那么你就必須遵守某些規(guī)章制度,你才能是這個這個團體組織的成員,這些規(guī)章制度就是“律”,它帶有一定的外在強制
據(jù)《雜寶藏經(jīng)》記載,釋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這樣一個具有功德的故事!斗鹫f無量壽經(jīng)》:釋迦牟尼佛跟弟子講,在往昔劫的時候有一個象王具有功德。過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時候,動物都會說話,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現(xiàn)在的動物特別愚癡,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樂觀面對生活,心甘情愿去為這個家付出。沒有怨言,沒有計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兒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兒媳婦不孝順也是自己的命。你講這個人不對,那個人不對,其實都不對,你也不對,他們也不對。一家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結(jié)果都沒有理。
不必仰望別人,自己亦是風(fēng)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認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有嫉妒心。先來看一下佛給出的定義。嫉妒定義:在《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里面,佛說:“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為嫉妒!
懂“觀自在”者,是自己娛樂自己也。自己娛樂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穩(wěn)定的情緒。去保持著不斷提升的、源源不絕的生命動力,保持著美好的心情去幫助、去普度法界眾生。凡人的情緒飄忽不定、難以自控,這是因為其不懂觀自在。
當(dāng)你已經(jīng)通曉道理與修行的理路,也已經(jīng)知道如何教化眾生,亦即理、教都圓備了。此時,就可了解諸法與諸法之間的所有法相,其實是全歸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覺的心,本性自然而顯露。只要我們有正覺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燈能照千年暗一樣,只要我們有正覺的心,所有的業(yè)障、往昔所造的種種惡業(yè)全部熄滅。
以擁有的欲求看待現(xiàn)前心所對應(yīng)的是心外求解決苦的方法,借由對苦覺知而生的離苦心去透過佛法所對苦的詮釋,同時也覺悟苦而真的求出離,卻不是暫時或是只單單對外求解決。哪怕是對外求解決也是需要對以往心所依、行為所做思維和轉(zhuǎn)變,更何況要真的離苦求解脫。
我執(zhí)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體現(xiàn)的越明顯,他的我執(zhí)就會越重。我執(zhí)要靠什么來調(diào)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個人靠感性那我執(zhí)就會越重。假如說我們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來要求自己覺得自己不對,馬上能調(diào)整,其實就是用法來破除我執(zhí)。我們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執(zhí),現(xiàn)在我們還沒有資格說要破自
在我們身邊會發(fā)生很多事情,苦的、樂的、好的、壞的…… 但是,不管發(fā)生什么,最后總會有一些轉(zhuǎn)機,這個轉(zhuǎn)機就是菩薩的加被、加持和關(guān)照。其實,菩薩從來沒有遠離過我們,也從來沒有舍棄過我們。因為菩薩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遠、無有分別,讓我們的身心得到呵護。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