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三十三
世尊說這些因緣,都是提拔我們后人,按因果行事,佛說法一切的表示都是表示因果,他對我們后人最關心,只怕我們不修行,怕我們不用功,怕我們墮落了。虛云老和尚圓寂了,看他抽匣子里寫了一張條子,他說我己經老了,在世界上已經沒什么了,你們修行要依四念處就不會墮落。觀受是苦,你得到的這一切,享受的這一切,用的這一切,你仔細觀察觀察,這都是苦啊!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還要觀身不凈,這個身體你怎么樣洗,天天洗,他還是不凈,有的人好些,有的人他上出一些特別的氣味,這氣味呀,很不好弄,跟他挨著的人好難過!我們怎么吃的好,穿的好,都為這個身體呀,人要沒有這口氣了,熱天很快就變了,一股氣味,人人看見不喜歡,怪好的同參也不行了,就是在家人親兒親女也不行,要實際的觀受是苦,這是助道的,免得這也吃不來,那也吃不來。
我們出家人在這個清凈寺廟還好一些.有些廟里弄的也不合適,前幾年東林寺出了事,原來是果一和尚的徒弟叫德心,在東林寺弄的不怎么樣,我們也不能完全聽外面說長說短,他要一點事情沒有也不會引起外面說,可能說的嚴重一些,或是跟他不對,加一點。不管別人怎么說,自己要正正派派,在那兒持戒坐禪,別人要說沒地方說,說不起來,你做的事情不合適,也避免不了別人說。
禪堂里用功要忘身忘體,你這事那事放不下,功夫就用不上,被它打閑岔!按說禪堂里是最好用功的地方,跑跑坐坐,吃飯只管吃,茶水別人燒好提上來,你說現在社會上這個樣的到哪兒找?這都是佛的光明,歷代祖師的余德呀!我們享受啊!既然是自己離開了家鄉(xiāng),就不要再想七想八嘛,不管你在家怎么好,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不要想它了,不要留戀了,我們要學古人,要學佛,佛從皇宮一出來,他也不會回家看看,就是來找他,找著了也不回去,我們學就學這個,學他放得下,丟得開,不被這名利財色所約束,你要放不下的話,你這功夫到什么時間用得上呢?能把這一切放得下,當體就是正念,為什么放不下?修、修啥呢?就是妄想煩惱嘛!前面的祖師看我們煩惱,不得己說一個話頭,說一個念阿彌陀佛,念觀音菩薩,我們既然有這個善根,聞到佛法了,那就要認真哪!要踏實啊!踏踏實實的用功,只有這個用功的心在,其它的長長短短使它不在,要把功夫做的行不知行了,不會不得好處的,你東想西想的功夫還沒用,這事那事還丟不開,這到哪一天呢?不要哪一天了,現在放得下就是功夫,你把妄想放下來,看話頭一點也不費勁,要認真,要把他當個主要的事情來做,你做一個階段你再看看就不一樣.那怎么我還沒做上呢?你還沒做呀,不是做不上呀!念阿彌陀佛怎么沒念一心不亂呢?你根本來說你還沒有念,你只顧打妄想了,放下來!要單單的的觀照自己,主要是放下、丟開、認真!
妄想來了,按說這都是好事情,從來不知道打妄想,現在知道打妄想了,你沒有到禪堂來,你沒有坐一下,你怎么知道打妄想昵?你跟同參說長道短,你怎么不知道這是妄想呢?進了禪堂,得了好處,曉得妄想了,能夠曉得妄想,這個人他已經在那兒用功了,他要不用功的話他不知道,不管用什么功,你知道打妄想就趕快用功,有妄想就沒有功夫了,趕快把功夫提起來,這熱天用功不要太緊,要善調身心,自己考慮自己的身體,自己調養(yǎng),尤其夏天,人的火氣大,多吃點涼性的東西,吃飯不要吃太熱,從林下,齋堂里邊夏天有好多事,夏天飯要添早一點,飯菜冷點,念供養(yǎng)咒念慢一點,吃了飯結齋快一點,多吃點茶水,因為經常出汗,你要不多吃茶水呀,就會上火,做什么事情慢一點,不要弄的太急躁,這是調身的,看話頭,天氣熱,不要用力,不要緊追,囚為這個話頭不屬于有,也不屬于無,你起心動念都屬于生滅,話頭是個不生不火,你急躁,話頭就看不上,心里不容易靜,不要著急,不要怕妄想,看話頭這叫無心道人,心平氣和,功夫越細越好,清清凈凈的使它在,就不空過了。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放身心靜片時,我們這人活不了好久唉!百年只有三萬六千日,從父母生我們到大,都沒有放下,自從懂事情會說話就有貪嗔癡,雖然我們這些人是信佛的,是不是完全放下來了?可能還不一定,片時啊,很短的一個時間都放小下!這一百年中,白天是妄想,夜晚是夢想,你看哪有一個放下時間呢?各有各的業(yè)障。要按說,人哪,在這社會上極苦啊!生病,這個病苦到身上就沒有辦法,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就是我們放不下呀!世尊在皇宮比我們強.他自覺自愿的給眾生作榜樣,到雪山六年苦行.這是路頭,學佛就在這學,就從這開始,人家丟不開的事情他能丟開,大家放不下的事情他能放下,我們也要這個樣,佛放下的我們也要放下,佛能忍讓的我們也要忍讓,這是學佛的開端,一定要這樣學,不這樣學成不了佛,要努力趕快成佛了生死,不要在這個社會上貪染了,不要愛,家里不管怎么樣好,老婆孩子都要放下,世尊不是帶頭了嗎?世尊親有凈飯王,愛有耶輸陀羅、羅睺太子,有國王位,我們有啥?我們有什么位啊?我們啥位都沒有,你還放不下呀?把自己放不下的事情要學佛放下,修行沒有什么巧,也沒有什么妙,就是放下來!放下什么呢?你所貪,你所染的這些放下來,一定要這個樣子!
我們信佛的人只管信仰,只管修行,這佛法的存在不存在我們管不了,我們就是持戒坐禪修行,你管,管什么?你能管得了啊?就說那個山門口賣香的,看相的,政府叫我來管,我說我怎么能管得了呢?人家不會聽我的,他不會聽是不會聽,你得說說,我說:說說倒行,說也白說。別說在山門外頭,人家還想跑到山門里邊呢,南昌佑民寺門口你看多亂哪,到處都這樣,你說我們出家人什么都不管,把山門一關,你現在關得住啊?他現在規(guī)定寺廟是國家的了,你和尚在這里看著,得看好,這今天來了幾個人,把我們這個樹都照了相,登了記,叫我簽字,以后出了事情就要叫我負責,你看這多麻煩。北宋年間,現在的寶峰,地方官要把寶峰里外的樹砍了,和尚不答應,把和尚抓起來了,這樣比較起來也算好,政府保護嘛,他們說了:這凈居寺衛(wèi)生搞的不好!現在修建嘛,木板到處都是……
沒有哪個地方不是我們修行的地方,沒有哪個時間不是我們修行的時間,道家指定子午,我們不管,我們佛教就是什么時間也能修行,什么地方也能修行,功夫不間斷,因為你不忌諱這個地方,你不忌諱這個時間,你只關照你的功夫嘛!時間是時間,地方是地方,你管它作什么!處處要用功,時時要用功,把自己功夫照顧住,不被妄想境界所約束,這就是修行人,到哪兒修行呢?你所知道的,你在社會上所學的,這一切一切丟開,就是一個大修行人!你說你想找個地方去修,到哪兒找呢?找不到啊!古人說,處處是道場,沒有哪一個地方不是道場,要這么認識,用功要這樣用,時時刻刻把自己的功夫照顧好,還要知道世事無常啊!你看我,十多歲跑到山里面去,這不覺不知七十多歲了,你說這快不快呀?你們年青人,你別說我還年青啊,說老就老了,我并不知道我老了,怎么?這一天一天過來了,也不忌諱這個,這不覺不知就老了!
......現在呀,這瀝瀝啦啦的還不曉得出什么鬼名堂!把佛教的這也改,那也改,佛教的歷史就給改了,這都是干什么的這些人!還要有大菩薩出世才能住持佛法,我們這些人有啥用呢?你是參禪的,你踏踏實實來參禪,你是念佛的,你就一心一意去念佛,不然者啊,站不住腳!佛在世不是說嗎?對于這些不講理的人,默然,不理他,不跟他在一起,他慢慢的就消失了,你看阿難尊者,那些大阿羅漢都沒辦法,阿難問佛,如來滅度那些不講理的人,犯戒的人,我們怎么辦呢?佛就說:我在世我是慈悲心教育,令他們慢慢的改過,我滅度之后,你們就默然,遠而敬之,有個時間國王也會幫助。歷史上皇帝大部分都是佛教徒,唐朝二十個皇帝十九個皇帝是佛教徒,你說佛法怎么不興呢?只有一個唐武宗不信佛,他只有幾年。
你說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來出家,你要沒有個主宰,還是要入邪道,一定要持戒、佛不是說嗎?佛法存在不存在就在乎出家人持戒不持戒,到這個末法時候來了,這邪里邪氣的人到處都有,偽裝呀,出家之后事更多,你象這持戒坐禪在家人不干,很早起來上殿,在家人也不干,這都是事啊,你說什么工廠學校人家跑香坐香啊?說是不出家沒有事,一出家這事情還更多。要知道,學佛法,學修行,叢林里這一切制度就是佛法,這一切制度就要去我們在社會上染的習氣毛病,你一定得接受,二時功課,一定要學,不學就不行,這還有點強制!你到這里出家,你是想了生死的,這都是了生死的方式方法,你到這兒來,不用這些上殿過堂出入往返的教規(guī)來治你的話,你還是在家的習氣毛病,這個清規(guī)戒律,你要學,你要行,輾轉的進入佛教,這是佛教度人的一個方式方法,也是成就初發(fā)心的一個開端,你要不接受這個不行,那也辜負了祖師的道場,也辜負了你們來出家,你既然來出家,就要把你領到實際的修道這個上邊來,這就是叢林的責任,叢林的義務!要改變你的行動,內改外改一切改,思想念頭行動都是出家人,在內在外都是佛法,都是修行,表示你才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你要是不按佛教的正規(guī)前進的話不行,就是住一個人也是這個樣子,一定要這么搞!你們是來出家的,你不是來發(fā)財的,不是來學這雜七雜八的外道典籍雜論的,你不是搞這個的,那你要搞這個不行,這跟你們打個招呼,我要看到你看這個外道書籍,我馬上就趕你走!不準在這住!這是學佛法的地方,要時時刻刻在佛法上走,把你在家的觀點、思想、毛病輾轉的消除,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你受了戒了嘛,你就是一個比丘,要持戒坐禪,要認真,一時一刻也不叫他放過,你這才是個修行人哪!三個兩個在那說長說短,你說什么?都是人間的習氣毛病,都是障道的事情,要處處都在道中,時時都在靜中,不要染!
出家人的目的要知道,就跟那《焰口》所說:出塵上士,飛錫高僧,清修五戒凈人,梵行比丘尼眾。本來我們出家人都是出塵上士,我們自己回光返照,是不是出塵了呢?什么是塵?如何能出?那就是放不下的事情能放下,丟不開的事情能丟開,不被人間的這一切名利財色所約束,這才說出塵上士,塵是塵勞妄想啊!我們現在都在這里過日子,不覺就是暑往寒來無常至啊!你們現在說年青,我呀,也在那個年青的時候過過,那就是一時一日一月一年,時光易度,幻體匪堅,這時光很容易就過去了,道業(yè)難成,為什么?就是我們放不下呀!染塵容易離塵難!叢林下這些制度,上殿、過堂、坐香、出坡,都是佛事,在這一切佛事之中,能夠表示我們所做的出世法,你要以煩惱心、妄想心來接受,這出世的道場就被你變成世間法了。要常作佛事,就是在這一切行動之中,不貪不染,無愛無欲,雖然做的這一切是生滅法,生滅法也是出世法。你看有些人根本還不懂得修行,他不愿意,一說上殿,在后邊站著,看那個樣子想念就念幾句,不想念就不念,應當發(fā)起心,這是佛事,佛事是了生死的事,那就不是俗事,敲木魚,敲鈴鼓,敲罄,小木魚,這都是音聲佛事,占領我們煩惱心、妄想心的陣地,應當認識上殿這是出世法,要以出世法來體會這個,你偷懶就要墮落,叢林下有這個好處,你偷懶別人看到可以警策一下,自己沒有力量,要靠大眾慈悲攝受,大眾在一起熏修出世法,要時時刻刻不忘菩提心。
說是出家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當下休。什么是路頭?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分別心、執(zhí)著心、妄想心、人我是非、貪嗔癡,這就是識,有這個識,你這個智不得現前.你所做的都屬于生滅法,也就是生死,你說我這不是多少年了嗎?你多少年是多少年,沒用!我們要以分別心、執(zhí)著心來用功,百千萬劫也了不了生死。說依智不依識,識就是分別心,執(zhí)著我這個法長長短短的,你要是執(zhí)著你這個功夫,你這個門道,你用吧,你白說今生了不了生死,你生生世世也了不了生死!有的在禪堂住了十年八年,你得識路頭,你不識得路頭,你住一百年也沒用,怎么?分別是識,不分別才是智,什么是智呢?這個智就是在塵不染塵,有嗔心,有愛心,有分別心,你所用的功夫,那都不是的。達摩祖師說:明佛心宗,行解相應。這就是智,這就是路頭,要想今生了脫,一定要行解相應。
世尊現八相成佛在定中,佛以無分別說一切法,我們怎么才能接受這一切法呢?我們要以清凈心、恭敬心來接受佛的法,那才相應,你要以妄想心、分別心、人我是非去看經、打坐,你以生滅心想得到如來的不生不滅,那是沒用的,怎么?這根本就不相應,就是出家十年二十年也起不了作用。在常住不要有分別心、執(zhí)著心,常住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大家修行,你要恭恭敬敬的在這個道場,你吃一頓飯也要恭恭敬敬,你做一點事也要踏踏實實,你這才算個修道人哪!不管哪個祖師建道場,大致都是這個方向,目的都是一個。
你們初發(fā)心到這里來,我呀,不能辜負你們的來意,我對于你們要有一個實際,什么實際?修行的方式方法要有一個實際,常住的這一切清規(guī)戒律,要用實際來教育你們,不是虛虛假假的,敷衍了事算了,你們要恭恭敬敬、踏踏實實來接受常住的一切事情,那你才能得到好處,你自己的觀點,你自己的辦法一定要改變,要跟修行人打在一起,不能另外一個搞法,那你不講因果,你自己還要吃虧,F在社會上的災難不得了,這災難現前什么力量也擋不住,因為你自己造的嘛,一個初發(fā)心,一定要踏踏實實,在這道場,不要有一點虛假,你有一點虛假還是你自己不好,常住的一切制度消歸個人,不是規(guī)矩制在那兒就算了,是叫行的,是叫做的,不是你想弄就弄弄,不想弄就算了,那你還是自己上當,你要是不這樣,你自己承當因果責任,那一點也不會錯,到閻王老子算賬那一天,你后悔也沒用了!催板。
《安士全書》是“善世第一奇書”,超古超今,誠為傳家至寶。全書共分四部,包括戒殺之書《萬善先資》;戒淫之書《欲海回狂》;《陰騭文廣義》;《西歸直指》。前三種書,雖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段鳉w直指》雖教人了生死,而又須力行世善。誠可謂現居士身
每個人晚上睡覺時,從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著,中間起碼有5到10分鐘的時間。而對普通人來說,這幾分鐘,基本是在妄想與昏沉當中度過。這樣帶著妄想睡覺就容易做夢,引起睡眠質量越來越差。而學佛的人,懂得珍惜時間,把握當下。
弟子眾等,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于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凈土。又以業(yè)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凈德難成。今于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我住在烏敏島時,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準養(yǎng)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丟給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處理,于是把門鎖上后就離開。隔天,當我把門打開時,它很快的從里面沖出來。我忽然間想起自己把它鎖在屋內,之后四處查看,卻發(fā)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里不要亂說,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后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這樣最會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創(chuàng)期,佛教沒有佛菩薩像,僅雕刻蓮花、輪寶等作為佛法的象征。佛陀圓寂前曾經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為最高。但是佛弟子們從內心尊重他的人格,
現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總是吵架,就是因為過去生中造了太多惡口的業(yè)所招感的。對于惡語傷人這種惡業(yè),有的人會拿直爽來做擋箭牌,還有的人會說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說“我這個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說什么”,這些其實都是借口。
吸煙,我們是不允許吸的,好像僧人戒律當中沒有規(guī)定,但是有沒有相應的呢,比如我們這種五辛,吃肉吃五辛,這些擾亂心性,斷大悲種性,我們修學菩提道,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薩戒里規(guī)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許。辛辣的東西增長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東西,
世尊在《觀經》第九觀跟我們開示: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好。講“八萬四千相好”,這是就大乘而言。講“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這是就小乘而言。事實上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佛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這是“修因感果”,還是不離開“
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吉祥,請問師父,牛奶和雞蛋是素食嗎?就是說吃素的人能食用這兩種東西嗎?
什么是更有意義的事?不僅學佛是為了解脫,世人忙來忙去,也是為了解脫。掙錢是為了從貧困中解脫,成家是為了從單身狀態(tài)中解脫。佛法所說的解脫,是解脫輪回,解脫生死,這才是究竟的解脫。僅僅從現象看,人們會覺得青春、愛情、財富、事業(yè)都值得追求,如果解脫了
送你一句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你得不到,就不要它了,這叫放棄。今天很多人有這個毛病,他明明是放棄,還美其名曰“我已經放下了”。我告訴你,佛教講的“放下”不等于放棄。什么叫放下呢?記住了,在擁有中超越。就是在你擁有的時候,能夠超越它。
因相即我們每天的舉止動念。我們每動一個念頭、每做一件事情,包括產生的每一種情緒,都會在心靈土壤播下種子。我們所做的事雖然會過去,但由此在內心形成的影像卻很難消失。其力量大小,則取決于我們的執(zhí)著程度。武俠小說中,有些人一生就是為了報仇而活著,也有
什么是快樂?把不快樂放下,就是快樂。有想即有妄,無求便無憂。人,做不了自己念頭的主。念頭不請自來,雜念太多,人哪有自由可言?放下雜念,人才能獲得自由。有的人只學會追求勝利,卻沒有學會接受失敗。有的人只學會得到,卻沒有學會放棄
宰相肚里能撐船。你對人寬容,歸根究底,就是對自己的寬容。小肚雞腸,你不放過別人,到頭來也就是跟自己過不去。心結讓你愁腸百轉,心結讓你同別人仿佛隔了一堵墻。人,最難解的是心結。只要解開心結,眼前便是一番新境界。有緣順緣,無緣隨緣。
時間是無始無終的永恒,歷史永遠是向前的進程。有今天,就有明天,人怎么會沒有未來?人能掌握未來。正如同人能反思昨天,總結昨天,規(guī)劃今天,過好今天一樣。未來的根在今天。今天為明天做好準備,今天要準備好明天的資糧,明天不就被你“掌握”了嗎?今天
我感冒了,我很快樂。我認為,凡是來了的,都是該來的;不該來的,不會來。既然來了,我都歡迎,非常開心。李:法師,我想這個問題,真的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但卻困擾著世間不少的人,我自己都曾經用過很多時間細想。這問題就是,你快樂嗎?
感恩絆倒過你的人,因為他讓你學會了站起來,把握平衡,站穩(wěn)自己;感恩遺棄了你的人,因為他讓你學會獨立謀生,自己上路;感恩喝罵過你的人,因為他讓你學會了反省自己,總結自己;感恩黑夜的來臨,因為它讓你學會了等待明天的日出。
人是常常會做錯事的,做了比較大的錯事,往往不敢讓人知道,怕被人知道了,會受人蔑視,被人看不起。于是,便將那些事悶在心底,使得心里難過、痛苦。這在一般人,以及描寫人性的文學小說和感情故事之中,是很容易看到的。每個人的心理都有道德意識的存在。道德意識
人生總有喜怒哀樂。我想,這是任何人都會同意的。似乎,人是個很奇怪的生物,每個人都希望一生能過得平靜、幸福?墒,如果日子過得只是平平靜靜、幸幸福福地,他又會覺得無聊,希望有些刺激。你不否認吧?除非他是個圣賢、是個超凡入圣的人,要不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