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以十六字總結(jié)凈土法門修學之要訣:“真為生死,發(fā)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印光法師在文鈔中,盛贊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其中“真為生死”四字,即是指出離心。
出離,是超出、脫離的意思!斗鸬亟(jīng)論》曰:“言出離者,即是涅槃。”意即:一、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二、出離三界之牢獄,了脫惑業(yè)之系縛;三、離迷界、出生死輪回之苦,而成辦佛道,以達于解脫之境。
通俗來說,出離心就是能夠看破放下,堅決要出六道輪回的心。也可以說,出離心就是超出三界、脫離六道輪回之大誓愿,是故《長阿含·大本經(jīng)》贊嘆,出離最微妙,清凈第一。
三界猶如火宅:《法華經(jīng)》云,“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深著世樂,無有慧心。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這是著名的“火宅喻”,比喻煩惱多的眾生為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所逼迫,煩惱多,不得安穩(wěn),猶如屋宅起火燃燒,不得安居。
六道過患深重:在生死輪回中,上至非非想天,下到無間地獄,不管轉(zhuǎn)生到任何地方,都沒有少許安樂。六道輪回各有其苦,且苦不可言,正如論中所說:
“地獄之苦,星火炙眉,痛尤難忍,何況大熱地獄,炮烙焦爛,不可名狀。
餓鬼之苦,經(jīng)日不食,餓尤難忍,何況餓鬼歷千萬年,水漿不入于口。
畜生道之苦,湫隘之室,居尤難安,何況畜生,豬犬所棲,污穢不堪。”
三惡道苦,非人所能忍受,于此應生大怖畏。
雖以善因得生人、天、阿修羅三善道,而此三善道,未斷生死,仍未離苦。人道有三苦、八苦以及無量諸苦,不能具說。諸天自以福報,雖受諸樂,而報盡還墮;蚴忌焐希郎S地獄,欣悲迭代,顛倒輪回,于輪回中無自在,有何可戀?
六道眾生,因業(yè)感果,死此生彼,欣悲迭代,顛倒輪回。見此三界之苦、輪回過患,應生出離之心,即知苦思斷集。
修出離心的方便方法是,思惟“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皆苦”。
修出離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出離對今生的不舍,二是出離對來世的希求貪著。觀修人身難得和人命無常,可以斷除對當生的執(zhí)著。觀修因果無欺,輪回皆苦,則能斷除對后世的貪執(zhí)。
出離心需要思惟修,隨時隨地來練習。比如看到卡車上拉的豬羊牛,馬上作意:自己是多么幸運獲得人身,而人命無常,得好好修行,墮落是多么可憐;碰到被人用繩牽著的寵物,當即警覺:眾生多苦難,寵物有福報,但是愚癡不得自由,自己得好好修行。常常想到人生難得、人命無常,在這個世間,在無常面前,沒有什么可貪的。
論云:從無始來,生死流轉(zhuǎn),受種種苦,與種種樂。即過去曾受百千萬億諸樂,事過境遷,于今安在?空無受用,何益于我!如是世間苦樂,不但不能斷除我之生死煩惱,反令此等煩惱熾盛,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我們了解了出離心的重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要多念佛,做好應該做的一切。努力做好,但不生貪著。
最后,引用一位圣者的偈頌做個小結(jié),以期共勉:
暇滿身如摩尼寶,
多生累劫難一遇。
今得此身聞正法,
獲大利益宜修學。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如瑞法師
《安士全書》是“善世第一奇書”,超古超今,誠為傳家至寶。全書共分四部,包括戒殺之書《萬善先資》;戒淫之書《欲;乜瘛;《陰騭文廣義》;《西歸直指》。前三種書,雖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歸直指》雖教人了生死,而又須力行世善。誠可謂現(xiàn)居士身
每個人晚上睡覺時,從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著,中間起碼有5到10分鐘的時間。而對普通人來說,這幾分鐘,基本是在妄想與昏沉當中度過。這樣帶著妄想睡覺就容易做夢,引起睡眠質(zhì)量越來越差。而學佛的人,懂得珍惜時間,把握當下。
弟子眾等,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于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凈土。又以業(yè)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凈德難成。今于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我住在烏敏島時,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準養(yǎng)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丟給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處理,于是把門鎖上后就離開。隔天,當我把門打開時,它很快的從里面沖出來。我忽然間想起自己把它鎖在屋內(nèi),之后四處查看,卻發(fā)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里不要亂說,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后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這樣最會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創(chuàng)期,佛教沒有佛菩薩像,僅雕刻蓮花、輪寶等作為佛法的象征。佛陀圓寂前曾經(jīng)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為最高。但是佛弟子們從內(nèi)心尊重他的人格,
現(xiàn)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總是吵架,就是因為過去生中造了太多惡口的業(yè)所招感的。對于惡語傷人這種惡業(yè),有的人會拿直爽來做擋箭牌,還有的人會說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說“我這個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說什么”,這些其實都是借口。
吸煙,我們是不允許吸的,好像僧人戒律當中沒有規(guī)定,但是有沒有相應的呢,比如我們這種五辛,吃肉吃五辛,這些擾亂心性,斷大悲種性,我們修學菩提道,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薩戒里規(guī)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許。辛辣的東西增長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東西,
世尊在《觀經(jīng)》第九觀跟我們開示: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好。講“八萬四千相好”,這是就大乘而言。講“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這是就小乘而言。事實上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佛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這是“修因感果”,還是不離開“
這沒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這是我們妄念的產(chǎn)物,實際本質(zhì)上都是一樣的。白天的清醒仍然還是在夢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夢,在本質(zhì)上并沒有區(qū)別。但往往睡眠的時候,我們的第六意識處在一種休息狀態(tài),然而我們深層意識、獨頭意識還在起作用。所以我們?nèi)绻高^念
雜念是病,佛號是藥。我們無始劫來,被無數(shù)妄念所纏繞,不可能初始念佛便能將雜念剿滅,這得經(jīng)過一個刻苦精修的過程,方能太平。所謂“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問:輪回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濟群法師答:輪回,其實是內(nèi)心迷惑的顯現(xiàn),根源就在我們的心。換言之,在我們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眾生的心理特質(zhì),當這些心理外化后,便呈現(xiàn)出流轉(zhuǎn)輪回的種種狀態(tài)
修習依止法,能為學人帶來哪些殊勝利益呢?《道次第》總結(jié)為九點。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識,能使我們迅速接近佛果。
現(xiàn)實中,不少佛子對“解脫”一詞心存偏見,似乎這就是“自了”的代名詞。當我們說到解脫時,許多人會覺得這個目標似有小乘之嫌。因為我們是以大乘自居,以菩薩學人自居,理應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己任,而不僅僅是追求個人解脫。
佛,就是覺者,意味著生命的徹底覺醒。反過來說,眾生就是迷者,是處在顛倒迷惑的狀態(tài)。但我們不必氣餒,因為佛陀已經(jīng)告訴我們轉(zhuǎn)迷成悟的方法。佛陀出現(xiàn)在這個世間的最大貢獻,就是發(fā)現(xiàn)每個眾生都具有覺悟的潛質(zhì),具有自救的能力。
禪修所做的,就是幫助我們培養(yǎng)正念,把心帶回到當下。這樣,我們才能從情緒和妄想的纏縛中脫身而出。如何才能把心帶回當下?佛教中,最基本的修行就是戒定慧,又稱三無漏學,也就是三種導向智慧的途徑。其中,又以戒為基礎,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
佛法以緣起看世界。這就告訴我們,每種想法和情緒既非無中生有,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特定因緣和觀念引導下形成的。錯誤的觀念,正是負面情緒產(chǎn)生的土壤。
所謂無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內(nèi)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頭是什么時候生起,又是什么時候占據(jù)我們的心。
很多人都在說,今天是一個浮躁的時代。這種浮躁表現(xiàn)在哪里?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我們當下的心理狀態(tài)。
《楞嚴經(jīng)》云:“若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謂一切圣賢,能轉(zhuǎn)萬物,不被萬物所轉(zhuǎn),隨心自在,處處真如。我輩凡夫,因為妄想所障,所以被萬物所轉(zhuǎn),好似墻頭上的草,東風吹來向西倒,西風吹來向東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阿彌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學習鼓勵的時候。我們學習《凈行品》文殊菩薩的教言“善用其心”,就是要懂得善自護念和護念他人。
叢林里,其中一棵樹長得比其他同類來得高大,就可以說這棵樹“出類拔萃”;山岳在群山中顯得高峻特出,這也算是“出類拔萃”。人群里,才華出眾,優(yōu)點很多,不同于一般的人,也是“出類拔萃”。
說到吃飯,有人為飽腹而食,有人為美味而食,修行人則是為維系色身、借假修真而食。
修習止觀,在住處條件講,須住在較寂靜的地方。最初修習止觀的人沒有一個寂靜住處,從無始以來本自散亂的心就很難調(diào)柔靜定。
我們吃飯時也要檢查自己的心態(tài):是帶著貪心在吃?還是帶著嗔恨心在吃。吃飯原始的目的只是為了生存,為了我們的色身得以維持。
現(xiàn)在的社會,尤其令人感受到這種身心不調(diào)和的狀況。因為身、心不得調(diào)和,所以造成社會不調(diào)和,這都是惡性循環(huán)的病態(tài)。
《楞伽經(jīng)》上說:“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也就是說,在所有的法門當中,在十方諸佛所說的法要當中,都強調(diào)如何調(diào)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當中這是第一位的。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凈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啟發(fā)出來,則;酃麍鬅o量!佛陀在人間,無非是要教導眾生自覺有與他同等的這分智慧,也要教導眾生與佛有同樣的自性,都能進修慈悲與智慧。
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在生活的軌道里轉(zhuǎn)開了:上學、考試、升學。就業(yè)、婚配、生兒育女,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沒有喘息的機會,總是要你往前走,總是要選擇,或者這樣或者那樣。
未來在哪里?我們稀里糊涂地來到這個世界,稀里糊涂地過了一生,最后稀里糊涂地離開——這就是多數(shù)人的現(xiàn)實。我們不知道,一旦錯失今生,接著又是長劫輪回,很難再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學佛,就是幫助我們把握這一難得易失的寶貴人身,通過對自身的認識,來改造它,升華它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