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書 第一冊 佛法僧三寶 第二冊 佛教的真理 第三冊 菩薩行證 第四冊 佛教史 第五冊 宗派概論 第六冊 實用佛教 第七冊 佛教常識 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xué) 第九冊 佛教問題探討 第十冊 宗教概說 第十一冊 佛光學(xué) 第十二冊 佛教作品選錄

    第二十課、煩惱

    第二十課 煩惱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轉(zhuǎn)的根源,就是「煩惱」。

      煩惱,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擾亂有情身心的精神作用。煩惱之所以會造成生死過患,根據(jù)《成唯識論》卷八說:「生死相續(xù),由惑業(yè)苦。發(fā)業(yè)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后有諸業(yè)名業(yè),業(yè)所引生眾苦名苦!贡娚驗槊曰笫吕矶熳鲪阂,所種下的業(yè)因種子,再經(jīng)過煩惱惡水的滋潤,就會產(chǎn)生負面的巨大力量,招感苦澀的惡果,逼惱眾生的身心。如此一來,惑(煩惱)、業(yè)(行為)、苦(苦果)輾轉(zhuǎn)相因,循環(huán)不息,就形成有情無量劫以來的生死輪回,也就是「十二緣起」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因此,煩惱能招感業(yè)力,引發(fā)未來的生死果報,具有「發(fā)業(yè)潤生」的功用。

      佛陀成道之初曾揭示:「眾生皆有佛性!贡娚m然佛性本具,卻為煩惱無明所覆蔽,因此不能開顯。由于煩惱能夠使眾生迷惑事理,妨害覺悟,所以又稱為「惑」;俱舍宗與法相宗便將煩惱分為「見惑」與「思惑」兩種,天臺宗則將「見惑」與「思惑」并稱為「見思惑」,另立「塵沙惑」與「無明惑」,三者合稱三惑。

      「煩惱」是學(xué)佛最大的魔障之一,它能障蔽、遮蓋眾生的真如佛性,所以又稱「障」、「蓋」;它盤纏在眾生心中,象是重重絞繞的繩索,所以又稱「結(jié)」、「纏」;它系縛眾生的身心,令不得自在,所以又稱「系」、「縛」;它像污垢,因能污染眾生的心性,所以也叫做「垢」;它如洪水,能使善品流失,所以又稱「瀑流」;它驅(qū)使眾生流轉(zhuǎn)于生死之中,所以又稱「使」;它能牽制眾生,令不得出離生死,故又稱「軛」;眾生的煩惱交絡(luò)繁茂,有如茂密的森林,所以又稱「稠林」;眾生因為煩惱,常由眼等六根門頭漏泄過患,所以又稱「漏」;潛在的煩惱隨逐眾生,眠伏在深層的意識里,以極微細的活動狀態(tài),在不知不覺中擾亂眾生身心,所以又稱「隨眠」;煩惱又如塵埃,能染污吾人之心性,所以又稱「塵勞」;煩惱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所以又稱「客塵」;此外,又有火焰、毒箭、虎狼、險坑等譬喻。

      煩惱是迷惑自性的魔障,佛法以「八萬四千」法數(shù)形容煩惱之多,但是若論煩惱的根本,則不出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其中的「惡見」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錯誤的見解。此五見具有推崇探求的特性,作用猛烈,所以又稱為「五利使」。相對于五利使而言,貪、瞋、癡、慢、疑的推求則較為鈍拙,所以又稱為「五鈍使」,兩者合稱「十使」,又稱「十根本煩惱」。隨著根本煩惱而起的從屬煩惱,則稱為「枝末煩惱」。

      依凡夫的習(xí)性,對于自己所喜愛的人、事、物,自然想要執(zhí)為己有,這就是「貪心」;相反的,對于不順己意的人、事、物,產(chǎn)生排斥,甚至厭惡,這就是「瞋!;由于凡事全憑自己的好惡,順己則喜,違逆則怒,完全不明事理,這就是「愚癡」。因為貪、瞋、癡作祟,于是產(chǎn)生慳貪、吝嗇、嫉妒、自私、怨恨、執(zhí)著、惱怒、散亂、煩悶等情緒,這就是煩惱。因此,產(chǎn)生煩惱的根本原因起于貪欲、瞋恚、愚癡,三者又稱「三毒」,系毒害眾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長劫受苦而不得出離。此三毒又為身、口、意等惡行之根源,故亦稱「三不善根」,為「根本煩惱」之首。

      此外,人之所以產(chǎn)生煩惱,究其原因,其實是心王、心所向外追求,迷惑于物境;亦即透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外攀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于是五欲、六塵便像塵埃一樣覆蓋真心,產(chǎn)生無明,進而起惑造業(yè)。因此,學(xué)佛修行不但要「勤修戒定慧」,以期「息滅貪瞋癡」,尤其要「轉(zhuǎn)識成智」!六祖壇經(jīng)》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攝大乘論講記》說:「佛法不外乎轉(zhuǎn)迷啟悟、轉(zhuǎn)染成凈的行踐。轉(zhuǎn)迷啟悟與轉(zhuǎn)染成凈的關(guān)鍵,即是知!埂钢咕褪敲骼,就是智慧,就是「轉(zhuǎn)識成智」,若能轉(zhuǎn)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zhuǎn)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zhuǎn)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zhuǎn)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則無明煩惱滅盡,自能開顯佛性,找回自我。因此,佛法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此乃大乘佛教之究極。

    廣大佛友閱讀文章時如發(fā)現(xiàn)錯別字或者其他語法錯誤,歡迎指正,以利弘法,你們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最好動力。反饋|投稿
    熱文推薦
    精華文章
    熱門推薦
    網(wǎng)站推薦
    最新推薦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

    華人學(xué)佛網(wǎng)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術(shù)問題聯(lián)絡(luò)電郵:cnbuddhist@hotmail.com
    欧美三区成人_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三_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_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