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門故事 人生故事 孝親尊師故事 佛經(jīng)故事

    簽判劉經(jīng)臣居士悟道因緣

      200.簽判劉經(jīng)臣居士悟道因緣

      簽判(官職名)劉經(jīng)臣居士,智海本逸禪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興朝。少年時以才高俊逸,登上仕途。但是,當時他對佛法并不相信。三十二歲時,劉經(jīng)臣偶然與東林照覺?偠U師相識,相談甚歡。在?偠U師的啟迪下,劉經(jīng)臣對佛教才生起敬服之心。從此以后,他便醉心祖道,一心想開悟見性。

      劉經(jīng)臣后抵京師,禮謁慧林若沖禪師(天衣義懷禪師之法嗣)。若沖禪師為他舉雪竇禪師接引一位僧人的公案--

      有僧問雪竇重顯禪師:“如何是諸佛本源?”

      雪竇禪師答道:“千峰寒色。”

      若沖禪師剛把這則公案舉完,劉經(jīng)臣居士言下有省。

      那一年歲末,劉經(jīng)臣居士移官洛下,這使得他有機會經(jīng)常參禮韶山杲禪師。將去任的時候,劉經(jīng)臣居士特地前來辭別韶山杲禪師。

      韶山禪師囑咐他說:“公如此用心,何愁不悟?爾后或有非常境界,無量歡喜,宜急收拾。若收拾得去,便成法器。若收拾不得,則有不寧之疾,成失心之患矣。”

      不久,劉經(jīng)臣居士又來到京師,到智海寺從正覺本逸禪師參學。劉經(jīng)臣居士就自己悟道因緣之事向智海本逸禪師請教。

      智海禪師道:“古人道,平常心是道。你十二時中放光動地,不自覺知,向外馳求,轉(zhuǎn)疏轉(zhuǎn)遠。”

      劉經(jīng)臣聽了,更加疑惑不解。

      一天晚上,劉經(jīng)臣入室參請,智海禪師便為他舉《傳燈錄》中所載“香至國王問道波羅提尊者”之公案。公案是這樣的--

      時王(香至國王,達磨祖師俗家時的侄子)……忽見波羅提乘云而至,……怒而問曰:“何者是佛?”提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否?”提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見?”提曰:“今現(xiàn)作用,王自不見。”王曰:“于我有否?”提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時,幾處出現(xiàn)?”提曰:“若出現(xiàn)時,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現(xiàn),當為我說。”波羅提即說偈曰:“在胎為身,處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wù)。在手?zhí)捉,在足運奔。遍現(xiàn)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舉完這則公案,智海禪師特地拈出“何者是佛,尊者曰見性是佛”一語,考問劉經(jīng)臣居士。劉經(jīng)臣居士不能應(yīng)答,心中更加迷悶,只好退下,回房間就寢。

      他好不容易才睡了一會兒,到五更的時候,又被心中的疑團弄醒了。于是他便打起精神,接著參問“見性是佛”這個話頭。剛一參問,突然眼前出現(xiàn)種種異相,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表里通徹,六根震動,天地回旋,如云開月現(xiàn)。他一時喜不自勝。這時他忽然想起韶山杲禪師臨別時所囑咐他的話。他終于警覺起來,明白這一切都是幻景,不能執(zhí)著,于是便不再理睬,將它們都壓下去了。

      天亮以后,劉經(jīng)臣居士便來到智海禪師的丈室,把夜間的經(jīng)過全部告訴了智海禪師。智海禪師于是為他證明,并且告訴他說:“更須用得始得。”

      劉經(jīng)臣居士便問:“莫要踐履否?”

      智海禪師一聽,便厲聲喝道:“這個是甚么事,卻說踐履?”

      劉經(jīng)臣居士于是言下默契。

      后作《發(fā)明心地頌》八首,并著《明道諭儒篇》以警世人,其詞云:

      “明道在乎見性。余之所悟者,見性而已。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楊子曰:‘視聽言貌思,性所有也’。有見于此,則能明乎道矣。當知道不遠人,人之于道,猶魚之于水,未嘗須臾離也。唯其迷已逐物,故終身由之而不知。佛曰大覺,儒曰先覺,蓋覺此耳。昔人有言曰,‘今古應(yīng)無墜,分明在目前’。又曰,‘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zhèn)相隨,語默同居止。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此佛者之語道為最親者。‘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瞻之在前也。忽焉在后也。取之左右逢其原也’。此儒者之語道最邇者。奈何此道唯可心傳,不立文字。故世尊拈花而妙心傳于迦葉,達磨面壁而宗旨付于神光。六葉既敷,千花競秀。分宗列派,各有門庭。故或瞬目揚眉,擎拳舉指,或行棒行喝,豎拂拈槌,或持義張弓,輥毬舞笏,或拽石般(搬)土,打鼓吹毛,或一默一言,一吁一笑,乃至種種方便,皆是親切為人。然只為太親,故人多罔措。瞥然見者,不隔絲毫。其或沉吟,迢迢萬里。欲明道者,宜無忽焉。祖祖相傳,至今不絕。真得吾儒所謂‘忿而不發(fā),開而弗違’者穎。余之有得,實在此門。反思吾儒,自有其道。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識之,一以貫之,故目擊而道存,指掌而意喻。凡若此者,皆合宗門之妙旨,得教外之真機。然而孔子之道,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既沒,不得其傳,而所以傳于世者,特文字耳。故余之學,必求自得而后已。幸余一夕開悟,凡目之所見,耳之所聞,心之所思,口之所談,手足之所運動,無非妙者。得之既久,日益見前。每以與人,人不能受。然后知其妙道果不可以文字傳也。嗚呼!是道也,有其人則傳,無其人則絕。余既得之矣,誰其似之乎?終余之身而有其人邪?無其人邪?所不可得而知也。故為記頌歌語,以流播其事,而又著此篇,以諭吾徒云。”

      這一段文字非常精彩。作者立足于自身的證悟,將佛、儒之學融于宗門之下。在北宋理學大肆排佛的氣氛之下,劉經(jīng)臣居士的這篇文章,象明教契嵩和尚的《輔教篇》一樣,既是對佛教的護持,同時也是對孔孟儒學的回歸和深化,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

    廣大佛友閱讀文章時如發(fā)現(xiàn)錯別字或者其他語法錯誤,歡迎指正,以利弘法,你們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最好動力。反饋|投稿
    熱文推薦
    精華文章
    熱門推薦
    網(wǎng)站推薦
    最新推薦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贰<议T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

    華人學佛網(wǎng)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術(shù)問題聯(lián)絡(luò)電郵:cnbuddhist@hotmail.com
    欧美三区成人_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三_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_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