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16

    濟群法師 | 作者:濟群法師 [投稿]

      接下來要講到:輕安。

      輕安是禪修中代表著修止的一種狀態(tài)。我們看定義:

      “言輕安者。遠離粗重調(diào)暢身心。堪任為性。對治昏沉轉(zhuǎn)依為業(yè)。”

      輕安有什么樣的特點?是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是“遠離粗重”,當然這個粗重是包括身的粗重和心的粗重。身的粗重,四大不調(diào),不和諧,給我們造成的一種負擔。老子講的:“吾有大患。唯吾有身。”身體是一個負擔。還有心的粗重,心的粗重是指各種念頭,尤其是煩惱給我們造成的負擔。禪修的過程其實就是調(diào)身、調(diào)心,通過調(diào)身解除身的粗重,通過調(diào)心解除心的粗重。

      過去的禪修過分重視的這一塊,而不太重視身的這一塊,所以很多人禪修修不上去,坐不下去。坐得時間長了,腿發(fā)麻,腰酸背痛。坐不住的原因,其實和調(diào)身沒有調(diào)好是有關(guān)系,同時和沒有調(diào)好心也是有關(guān)系。如果身調(diào)好了,身安,心也會安。身要是調(diào)得非常和諧,心自然就容易安了。

      因為身和心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所以,各種宗教修行都很重視修氣。我們佛教講修呼吸——安那般那。密宗里也有修九節(jié)風、寶瓶氣,道家、印度教中都有關(guān)于修氣的。修氣也就是修身的這一部分。修身修好了,這也是獲得禪定的一個重要的基礎(chǔ)。能坐住了,心自然也就安了。

      打坐,姿勢也很重要。我們傳統(tǒng)的七支坐法其實是幫助我們?nèi)攵ǖ囊粋非常好的方式。比如說膝蓋、腿、姿勢、腰等等,整個姿勢都要端正。按密宗的說法,氣才能導(dǎo)入中脈,氣如果順了之后,心就安了。人為什么念頭會亂跑?就是因為你的氣亂跑,你的念頭就亂跑,這樣,坐得時間長了,就坐不住了。所以,禪定的修行,應(yīng)該說修身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我們看現(xiàn)在的禪堂里坐了很多老修行,坐了幾十年,坐了一身病。坐在禪堂里,要么就是昏沉;要不就是掉舉、打妄想;要不就是一身病,腰酸背痛的;要么就坐在那里呼嚕呼嚕呼嚕……原因在哪里?就是沒有把身調(diào)好。禪宗的修行根本就不講究這些東西,你就是參!就是參話頭,參到哪里去了呢?用什么參呢?怎么參呢?參什么呢?也不清楚,就是參。結(jié)果,很多地方都沒有好的老師指點,往往就會出問題。出了問題,固然是用心的手段不明確以外,對調(diào)身的忽略也是有關(guān)系。你看,前幾年在中國大地上盛行一時,它們煉氣功是從調(diào)氣入手,和很容易產(chǎn)生覺受是有關(guān)系的。產(chǎn)生覺受就會容易把病治好,從而會產(chǎn)生一些心理上、精神上的體驗,這樣就會使很多人以禪修產(chǎn)生興趣。因為有了體驗,就會有信心。如果調(diào)身沒有調(diào)好,心性的功夫、空性的證悟固然是高,但是高的東西一時又體驗不到,而基礎(chǔ)的東西又沒有,結(jié)果就是不知所云,不知道坐在那里干什么。

      所以,禪修從調(diào)身到調(diào)心,從調(diào)身擺脫身的粗重,由風引發(fā)身體上快樂的覺受,到心,通過禪修當我們的心安住在一個善的所緣境之后,把粗的妄念都給屏蔽了,屏蔽了之后,這個時候就會出現(xiàn)一個很單純的心。在單純的心里面就會引發(fā)非常愉悅的感覺,心的這種愉悅的感覺就會散發(fā)出來了。而不是我們總是在粗重的念頭的狀態(tài)里邊,我們就可以從粗重的念頭的狀態(tài)里邊走出來。這種輕安就能生起。

      所以,一旦遠離了身心的粗重之后,你的就具有“堪忍”,就是有能力去對治昏沉,去修習空性。如果你要是沒有這種基礎(chǔ),我們很多人修行靠什么去對治昏沉,因為我們的心分成二派,就是:昏沉、掉舉,你靠什么去對治掉舉。你修行不能只是靠自己意志的力量,不能只是靠作意的力量。所謂作意就是集中注意力,這個時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一天到晚總是保持高度的緊張。這是不行的。而這個高度的緊張、高度的作意是為了引發(fā)我們內(nèi)在的止的力量,一旦你要是具備止的力量,你就不須要作意。心已經(jīng)進入一種安住的狀態(tài),你就不須要作意了。所以,作意只是一個契機,只是一個方便。你不能每天都靠作意來打坐,這樣肯定不長久。

      所以,輕安的作用就是遠離這些粗重之后,所產(chǎn)生的一種身心的愉悅的狀態(tài)。當然,修行就是要遠離世俗的干擾,要持戒、修止。修止,也有二種,有所止和無所止。一般地來說,更多地是修有所止,如果修無所止,那就像禪宗的修行,直接作這種空性的觀修,沒有對象,直接幫助你去認識心的本質(zhì),在這種基礎(chǔ)上再去作毗婆舍那的觀修。這是比較高級的修行。

      輕安要具備這樣的一些因緣,修行才能生起輕安。它的前提是:持戒、修止、好的修行環(huán)境。

      輕安的作用,可以對治昏沉,轉(zhuǎn)舍粗重,讓我們的身心獲得一種安逸。

      輕安的修行,即要不斷地憶念輕安對我們的生命的利益,還要憶念沒有輕安的過失。作這樣的思考,通過禪修來獲得輕安。

      接下來講的是:不放逸。不放逸的修行。

      什么叫不放逸?我們看講義上:

      “言不放逸者。精進三根。于所修斷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善事為業(yè)。”

      不放逸其實就是一種不放縱的心理。不放縱自己的不善的心理,或者煩惱的心理,或者貪嗔癡的心理,或者懈怠的心理。我們每一個人有很多不良的習慣、不良的心理,比如貪婪、貪吃、貪喝、貪睡、貪玩,或者嗔恨心,愛發(fā)火,或者自以為是……有很多這樣煩惱的心理。而平常的人,我們總會放縱自己,想吃的時候就拼命地吃,想喝的時候就拼命地喝,想玩的時候就拼命地玩。這就是放縱,即順著自己的這些不善的心理,這是一種放逸。

      那不放逸反過來就是放逸,放逸就是放縱不善的心理,不放逸就是不放縱這些不善的心理。

      那么,不放逸的這種心理的產(chǎn)生也是有它的前提,就是建立在精進和三根的基礎(chǔ)上,即精進和三種善根:無貪、無嗔、無癡,具備這樣的心理基礎(chǔ),才能表現(xiàn)出不放逸的心理。所以,不放逸本身是建立精進和三根的基礎(chǔ)上,它的前提是止惡、修善和轉(zhuǎn)染成凈的過程中。一個人要止惡行善、要轉(zhuǎn)染成凈,在這個過程所產(chǎn)生的不放逸的心理。

      不放逸的心理是事實上是要建立在一個正念的基礎(chǔ)上,要有正念。因為有了正念,才有能力抵抗放縱的心理。因為我們在止惡行善的過程中,我們必然會產(chǎn)生很多不善的心理和染污的心理;不放逸就是不要放縱自己不善的心理和染污的心理。然后,這種心理就是屬于不放逸的心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產(chǎn)生放逸的心理。比如說,打坐的時候想:啊,瞌睡來了,還是睡覺吧。其實,這個時候就是對懈怠心理的一種放逸。比如說,你想吃好吃的東西,你拼命地吃,這也是一種對貪的心理一種放逸、放縱。你想發(fā)脾氣的時候,就拼命地發(fā)脾氣,這也是對嗔恨心理的一種放逸。因為我們?nèi)朔乓莸男睦,都有放縱自己的習慣。

      那我們?nèi)绾尾拍芫邆洳环乓莸牧晳T,其實這也還是要通過修,這種修要通過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念暇滿人身難得,念因果報應(yīng)……你要經(jīng)常作這樣的思考,當我們作這樣的思考之后,我們就不敢去放逸。就會覺得人身難得,像我們每天功課里念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廝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不要放逸,我們經(jīng)常想到三惡道的苦,想到因果的可怕,你就不敢放逸。那么這種不敢放逸的心理,你要經(jīng)常去想,你要去培養(yǎng),否則的話這種心理不是天生就有的。因為放逸習慣的人,是不會有不放逸的心理的,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養(yǎng)成一種不放逸的習慣,就不會有放逸的心理。每一個人任何一種心理、任何一種習慣,都是自己長時間養(yǎng)成的。你不去培養(yǎng)的話,你是絕對不會有這種心理的。

      那么,這種不放逸的心理,在作用上,一方面能夠?qū)χ畏乓荩环矫婺軌驇椭覀兂删鸵磺?a href="/rmgjc/shiji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世間、出世間的善業(yè)。也就是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業(yè)的成就,都是要依不放逸而成就的。

      不放逸的修行,一方面要念不放逸的勝利,同時要觀修放逸的過患。你要想想放逸對你的生命有什么壞處?因為放逸、放縱都會使人墮落。反過來,不放縱呢?我們不放縱自己的不良習性,我們的不良習性就不會得到張揚,因此,我們的心就會安住在正念正知上。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憶念不放逸的功德,憶念放逸的過患,根據(jù)不放逸生起的因緣去不斷地觀修。如果我們放逸了,我們就要思考:無常、三惡道的苦、人身難得、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不要浪費生命——我們不斷地要作這樣的觀修,就能夠幫助我們成就不放逸。

      接下來:行舍。

    廣大佛友閱讀文章時如發(fā)現(xiàn)錯別字或者其他語法錯誤,歡迎指正,以利弘法,你們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最好動力。反饋|投稿
    熱文推薦
    精華文章
    熱門推薦
    網(wǎng)站推薦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

    華人學佛網(wǎng)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術(shù)問題聯(lián)絡(luò)電郵:cnbuddhist@hotmail.com
    欧美三区成人_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三_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_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