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出家有違孝道,請問你有何看法

    一般人認為出家有違孝道,請問你有何看法

    認為出家有違孝道的觀念,是儒佛兩家倫理思想沖突的結果。在我國,主要是以儒家孝親觀為倫理準則的,它的原始形態(tài)是子女要對父母的奉養(yǎng)、尊敬和服從,以較完善為“三綱”、“五常”等一系列的理論出現(xiàn)!靶ⅰ背蔀槿松罡叩男袨闇蕜t。但在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的人眼里,佛教是不孝的,因為佛教徒要離開家庭,同時又要把頭發(fā)剃光,違背了儒家的傳統(tǒng)道德,既沒有孝,又把父母給的身體給毀壞了。儒家認為佛教出家有悖孝道理論根據有很多,這里簡略陳述幾點以資參考。一、《孟子》卷第七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香火繼嗣的觀念,而佛教的一部分出家弟子則“童真入道,辭親出家”,無后無親,顯然是不能被儒家綱常接受的。二、《孝經》有“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遺訓,而佛教的出家制度則“剃除須發(fā),披染色衣”,這真是有點大逆不道。三、儒家的君父相對于臣子來說,有絕對的權威,后者必須無條件服從前者,而佛教的《梵網經》則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于是缺少了主體,破壞了已經有的家庭倫理綱常秩序。五、佛家戒律有明文規(guī)定,不得禮拜白衣,白衣即一切在家人,包括貴為天子的君王,承乳哺之恩的父母,這又是與儒家社會的倫理不相合!

    但是,佛教不是沒有孝道的,明確的說,佛教也是講孝道的。佛教對于孝道的闡釋有很多,如印度佛教經典《長阿含·善生六方禮經》中有佛陀教導弟子的孝親思想。此經又有巴利文和漢文的兩種,巴利文本載子事父母有五條基本的事:一、維持其財產,二、繼承其家業(yè),三、確立其譜系,四、繁衍子孫,五、供養(yǎng)和追薦祖先。漢文本也有五條事親的基本原則:一、勿缺乏供養(yǎng),二、依其行事,三、勿逆父母,四、聽父母之命,五、不斷其正業(yè)。巴利文和漢文本的阿含經,都說明了佛教也主張要孝敬父母,要“繁衍子孫”,凡是在家的佛教徒,都要維系父子的倫理。中國佛教更是在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影響下,非常強調孝道的思想,儒家有仁義禮智信五常,中國佛教徒就認為此五常就是佛教的五戒。佛教在中國弘傳過程中,還逐漸吸取了儒家的孝親觀,甚至還產生了許多專講孝道的經文,如《父母恩重難報經講經文》、《目連緣起》及《廬山遠公話》等,這些對中國孝道觀的影響至為深遠。過去每年舊歷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蘭盆節(jié)(亦名中元節(jié)),這個時候是佛教徒敬祀祖先的日子,人們來到廟里,為已經亡去的祖先舉行追薦超渡的儀式,表達自己對已故親人的追思。佛教是講平等的思想,認為人人平等,眾生有情皆可受拜超渡,眾生皆為父母,這種博大精深的思想,就是一種孝道思想的體現(xiàn),因為連微小動物均是父母,應孝而敬之,這不是更為廣大的孝道精神嗎。

    廣大佛友閱讀文章時如發(fā)現(xiàn)錯別字或者其他語法錯誤,歡迎指正,以利弘法,你們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最好動力。反饋|投稿
    熱文推薦
    精華文章
    熱門推薦
    網站推薦
    最新推薦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

    華人學佛網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術問題聯(lián)絡電郵:cnbuddhist@hotmail.com
    欧美三区成人_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三_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_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