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xué),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yán),師之惰。子不學(xué),非所宜。幼不學(xué),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xí)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dāng)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yīng)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shù)。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dāng)中權(quán)。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濟(jì)。此四瀆,水之紀(jì)。
曰岱華,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農(nóng),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
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稻粱菽,麥?zhǔn)蝠。此六谷,人所食?/p>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diào)協(xié)。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當(dāng)師敘,勿違背。
斬齊衰,大小功。至緦麻,五服終。禮樂射,御書數(shù)。古六藝,今不具。
惟書學(xué),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
若廣學(xué),懼其繁。但略說,能知原。凡訓(xùn)蒙,須講究。詳訓(xùn)詁,明句讀。
為學(xué)者,必有初。小學(xué)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學(xué),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孝經(jīng)通,四書熟。如六經(jīng),始可讀。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jīng),當(dāng)講求。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有典謨,有訓(xùn)誥。有誓命,書之奧。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大小戴,注禮記。述圣言,禮樂備。曰國風(fēng),曰雅頌。號四詩,當(dāng)諷詠。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經(jīng)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經(jīng)子通,讀諸史?际老担冀K。自羲農(nóng),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說。
始春秋,終戰(zhàn)國。五霸強,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
高祖興,漢業(yè)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于獻(xiàn)。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tǒng)緒。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chuàng)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輿圖廣,超前代。九十年,國祚廢。
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權(quán)閹肆,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歷乾嘉。民安富,治績夸。道咸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
同光后,宣統(tǒng)弱。傳九帝,滿清歿。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
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后漢三,國志四。兼證經(jīng),參通鑒。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口而誦,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xué)。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xué)且勤。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xué)不輟。
如負(fù)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摪藲q,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xué),當(dāng)效之。蔡文姬,能辯琴。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dāng)自警。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晏雖幼,身已仕。有為者,亦若是。犬守夜,雞司晨。茍不學(xué),曷為人。
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xué),不如物。幼而學(xué),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
揚名聲,顯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jīng)。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格言聯(lián)璧全文及翻譯
《弟子規(guī)》拼音讀本及注釋 dì zǐ guī 弟 子 規(guī) zǒng xù 【總 敘】 dìzǐguī shèngrénxùn shǒuxiàotì c&igrav
聲律啟蒙注音版
Zhào Qián Sūn Lǐ Zhōu Wú Zhèng Wáng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Féng Chén Chǔ Wèi Jiǎng Shěn Hán Y&a
【學(xué)問類】 一、 [原文]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 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譯文] 古今來世代顯貴家族,無不因積德造就;天地之間第一等好人品,還是由讀書培養(yǎng)。 二 [原文]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guān)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恢嘁伙,當(dāng)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宋从甓I繆,毋臨渴而掘井! ∽苑畋仨殐約,宴客切勿流連! ∑骶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fù)坐,吾語汝! ∩
弟子規(guī)原文 弟子規(guī)易解 兒童讀經(jīng)緣由(代序) 祖宗雖遠(yuǎn),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jīng)書不可不讀。古德云:‘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兒童天真未泯之時,最容易教導(dǎo),也最需要教導(dǎo),所謂:
《全相二十四孝詩選》及其注解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yè)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huán)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 庵p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赵挛逍,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 ∪諡楸婈栔,月乃太陰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原文):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guān)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ㄗ⑨專和コ和ピ。這里有庭堂內(nèi)外之意! 。ㄗg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濕庭堂內(nèi)外的地面然后掃地,
原文 一毫之惡,勸人莫作;一毫之善,與人方便。 譯文 哪怕是一點壞事,也要說服別人不要去做。無論是多么微小的好事,也能給別人帶來方便。 故事 與人為善 古時候,有個寡婦叫劉氏。因為
原文 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譯文 追求真誠是做人的法則,做到了至誠而不能使別人感動,是從來沒有的事;無法做到真誠,也是不可能感動別人的。這句話強
原文 見者易,學(xué)者難。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g文 看別人做起來覺得很容易,自己學(xué)起來才知道難度很大。不要以為看起來很簡單,就感覺做起來也一樣容易! 」适隆 ≠u油翁 宋朝有個叫陳康
原文 惜錢休教子,護(hù)短莫從師。須知孺子可教,勿謂童子何知! ∽g文 舍不得錢財就不要教育子女,庇護(hù)孩子的缺點就不要讓他跟老師學(xué)習(xí)。要知道孩子是可以教導(dǎo)成材的,不要借口兒童無知而故意庇護(hù)孩子
原文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 ∽g文 前來對你說別人是非的人,他自己就是一個制造是非的小人。是非每天都有,不去理會自然就不存在了! 」适隆 「缸域T驢 從前,有
原文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g文 要做好一年的事情,在春天就應(yīng)該做打算。要做好一天的事情,在黎明的時候就應(yīng)該做打算。一個家庭若想幸福,關(guān)鍵是要
原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g文 作為兄長要善待弟弟,作為弟弟要尊敬兄長,兄弟之間和睦相處,這也是對父母的一處孝順。與人相處時把財物看得很輕,
原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jǐn)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g文 父母所喜歡的事物,一定要盡力準(zhǔn)備齊全;父母所討厭的事物,一定要小心謹(jǐn)慎地除去。如果自己的身體受了傷,就會讓父
晏子名嬰,萊(山東)之夷維人,為齊國桓子弱之子,以邑為姓。晏子不僅德行出眾,而且智慧過人,但從不追名逐利,也不攀求貴族強權(quán)! ≡谳o佐齊景公時期,有一次,景公派遣晏子管理東阿這個地方,晏子于是
。蹎枺菸┨斓厝f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天生異類,本為養(yǎng)人。禁之宰殺,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為萬物之父母,奈何不知萬物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強凌弱,貴欺賤,父母亦大不樂矣。倘因食其肉,遂謂天所以養(yǎng)我,則虎、豹、蚊、虻,亦食人類血肉,將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經(jīng)》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畢竟在有限篇幅當(dāng)中贊揚了兩位非常有才學(xué)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們比較陌生的謝道韞。謝道韞是東晉時期著名才女,我們知道有一句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之家和尋常百姓之家是對著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從歲數(shù)很小時,就開始循序漸進(jìn)地學(xué)習(xí),就開始勤奮地學(xué)習(xí),就開始接受良師的指導(dǎo)。但人世間的很多事是難以預(yù)料的。很多人或說更多的人,因種種原因錯過了最佳的讀書和受教育年齡。那年歲大的人還應(yīng)不應(yīng)學(xué)習(xí)?年歲大的人學(xué)習(xí)了還能不能夠取
學(xué)習(xí)離不開刻苦的精神,《三字經(jīng)》對這點當(dāng)然不會放過,它也非常強調(diào),所以《三字經(jīng)》用兩個我們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稍微有點那么極端的故事,來張揚這種勤奮刻苦的精神。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們后來把這兩個故事并成一個成語叫懸梁刺
三字經(jīng)一直是通過講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既然是講學(xué)習(xí),誰最合適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誰是一個學(xué)習(xí)的楷模呢?毫無疑問是孔子。所以接下來三字經(jīng)講:昔仲尼,師項橐(駝)。古圣賢,尚勤學(xué)。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當(dāng)年孔老夫子拜項橐為師
接下來,《三字經(jīng)》又用12個字講述了明朝的敗亡。遷北京,永樂嗣。迨崇禎,煤山逝。也就是說永樂帝把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到了崇禎就在煤山去世,這位皇帝在人世間活了只不過33歲,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殺,不少人認(rèn)為,崇禎實在并不是一個壞皇
我們在上一講,講到了明太祖,久親師的故事,也就是說明太祖朱元璋長時間的親自率領(lǐng)軍隊進(jìn)行征戰(zhàn),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權(quán),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當(dāng)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換句話說,他是怎樣來統(tǒng)治整個中國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統(tǒng)治是高度集
根據(jù)我所采用的這個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經(jīng)》講述的最后一個朝代。一般認(rèn)為講述到后來的清朝乃至民國都是后來比較近的人離今天比較近的人增補的所以我們講《三字經(jīng)》,在歷史部分就講到明朝。明太祖,久親師。傳建文,方四祀。這樣四句12個字是講述了明太
趙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兩個節(jié)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趙匡胤皇帝的位子還沒坐暖呢就御駕親征,費了不小的勁才把這兩個手握重兵的節(jié)度使鎮(zhèn)壓下去,這件事使趙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實,所以有一天他就單獨召見趙普這位自己主要的謀士,跟他商量。
后唐滅亡以后接著登上五代的第三個皇帝,就是在中國歷史上背著兩重臭名的后晉皇帝——石敬瑭,那兩重臭名呢,一個是兒皇帝,一個是漢奸賣國賊,這是石敬瑭身上背的兩個罪名。石敬瑭,后晉高祖,892至942年,936年登基。關(guān)于石敬瑭的評價歷來分歧很大,多數(shù)人批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