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施賢者的功德 在佛經(jīng)里,將布施比喻成為農(nóng)夫耕田,好的田地能獲得豐收,同樣的,多布施給賢德之人,能為大眾創(chuàng)造更多的福利,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所以,《四十二章經(jīng)》中說: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
一、世人所求的端正——所謂端正非色如華 端正姝好是人人夢寐以求的事,因此為了這個色身,許多人不惜花費時間金錢做種種梳洗打扮,裝飾嚴身,甚至美容整形,標新立異。其實端正并不是指色相的華麗俊美,而是
一、貪欲的起因 貪是眾生的通病,在欲界稱為欲貪,其性不善,在色界、無色界稱為有貪,其性有覆無記,能障圣道,二者共為六根本煩惱、十隨眠、九結(jié)、五鈍使之一。《瑜伽師地論》說貪是由取蘊、諸見、未得境界
一、為什么戒殺——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 世間上的一切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了,即使小如螻蟻,遇水尚且奮力掙扎;人們往往寧受刑罰,也要全命而歸。但是人類卻經(jīng)常忘記自己受到杖打刀割的疼痛苦楚,為了滿足
一、利衰和毀譽 利,即利益,凡有利于我的順境,稱之為利。衰,即衰減,凡有損于我的逆境,稱之為衰。其實利與衰豈有一定?、在順境中,我們往往得意忘形,以致于種下日后失敗的原因;在逆境中,我們反而容易
一、節(jié)身慎言 在復(fù)雜多變的社會中,我們應(yīng)該如何自處?節(jié)身與慎言是最基本的應(yīng)世接物之道。節(jié)身就是進退得宜,行止合度,也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而懂得用慈悲的眼眸等視天下眾生,用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種問題,在佛法里都有圓滿的解決之道。對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經(jīng)》中舉出四種處理方法: 一、不誹謗人 泰山不辭細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納百川,故能成其大。然
一、大悲心為父 慈能予樂,悲能拔苦,經(jīng)云: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慈悲是諸善生起的根本,能產(chǎn)生不可思議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后予樂,方能究竟,猶如開墾荒地,必先耘除草穢,再廣植嘉苗,才
一、精進的意義 貪逸惡勞是人的通病。由于貪逸,造成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為惡勞,所以希求近利,只求速成,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一碰到困難就畏縮,尤有甚者,怨天尤人,不但對于前途毫無助益,反而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忱的樞扭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進、憶念、梵行三種特性勝過諸天,所以歷劫以來,諸佛都在人道中證悟成佛。太虛大師曾說: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xiàn)實。學(xué)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將人做
一、心平何勞持戒 一般人聽到持戒,總是心生畏懼,覺得會給自己帶來約束,其實持戒的人由于不侵犯別人,讓自己得以獲取真正的自由,像監(jiān)獄里做奸犯科的人那一個不是因為犯了五戒而身陷囹圄。持戒最重要在攝心
一、心平何勞持戒 一般人聽到持戒,總是心生畏懼,覺得會給自己帶來約束,其實持戒的人由于不侵犯別人,讓自己得以獲取真正的自由,像監(jiān)獄里做奸犯科的人那一個不是因為犯了五戒而身陷囹圄。持戒最重要在攝心
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聲,然而名聲不是憑空而來,《六波羅蜜經(jīng)》這首偈語告訴我們,想要獲得好的名聲必須注意三點:不說他過、不稱己德、自他互易。一、不說他人過 一個有修行的人應(yīng)該抱持觀德莫觀失的心態(tài)
一、孝順父母的意義 父母有生育、養(yǎng)育、教育之恩,可說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當(dāng)中,曾以七種比喻來說明父母恩德深重,難以報答: 1 肩擔(dān)父母,繞須彌山,經(jīng)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2
一、瞻病的必要 人吃五谷雜糧,誰無病痛,所以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嘗謂諸苦之中,病苦為深;作福之中,省病為最。因為人一旦生病了,由于身體的痛苦,往往使得內(nèi)心寂寥脆弱,易生煩惱,這時最需要
一、罪性本空 迸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業(yè)無時不在造作罪業(yè)。身體所造的罪業(yè)如殺生、偷盜、邪淫;口說所造的罪業(yè)如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心意所造的罪過如貪欲、瞋恚
一、忍力最大 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忍的力量勝過一切拳頭刀槍。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風(fēng)。所以,《羅云忍辱經(jīng)》說:忍之為明,愈于日月。龍象之力,可謂盛猛,比之于忍,萬萬不如一。七寶之耀,凡
一、言語常至城 人無信不立,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一個人說話不誠實,信用破產(chǎn),就如同車無輗軏,到處行不通。因此,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又《寶女所問經(jīng)》說:
一、瞋心的起因 瞋,又名瞋恚、瞋怒、恚、怒,是對有情怨恨的精神作用。與貪、癡兩者因荼毒眾生身心甚劇,妨害修道,所以共稱為三毒;又因為能起惑造業(yè),使眾生身心感到逼迫熱惱,猶如火燒,所以也稱為三火;
人活著,總希望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有些人觀念、見解偏差,以為有錢是最大的快樂,有錢才是富有,因此做了金錢的奴隸。其實,金錢不是萬能的,世間上還有許多東西比金錢更可貴。因此,《太子瑞應(yīng)本起經(jīng)
一、利己與利人 一般社會上的情形,對利己與利人,可分為四種,即:1、利人不利己,2、利己不利人, 3、人己都不利,4、利己又利人。平常,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薩發(fā)大心,不然可說少之又少。在佛陀的本
《論語·子路》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人若想自度度人,首先就必須先以身作則,凈化自己,自己若不先求得凈化,又如何來凈化社會,凈化他人呢?所謂凈化,不僅思想要凈,眼、耳、鼻
一、信心的意義 信心,是說信受所聞所解之法而無礙心,也就是遠離懷疑的清凈心!冻鲫捉(jīng)·信品》說:欲見諸真,樂聽講法,能舍慳垢,此之謂信。《梵網(wǎng)經(jīng)》說:信心者,一切行以信為首,眾德根本。信為入道的
一、自利利人的意義 自利利人,又稱自益益他、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他二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產(chǎn)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人,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為己利,而為救濟諸有情
一、合法的財富 佛教不完全否定錢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利生修行的道糧,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合法的錢財,能用來作福利人,錢財越多越好。二、發(fā)財?shù)姆椒ā ∝敻皇敲恳粋人都希望的,不過如
一言興邦,一言喪國。口,能像刀劍傷人;口,能做功德;口,也能修行。但是,口舌往往是最容易造罪業(yè)的!端淖郧纸(jīng)》說:諦觀一切擾擾紜紜,但諍咽喉不急之事,禍從口出,千殃萬罪,還自纏繞。因此,智者應(yīng)
世間上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所謂的益友與損友。什么叫益友,什么又是損友呢?在《佛說孛經(jīng)》里說朋友有四品,就是四種朋友: 一、 有友如花 ——好時插頭,萎時損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
一、口業(yè)的重要 口業(yè),有善有惡,善良的口業(yè)可以鼓勵人向善向上;粗惡的口業(yè),猶如一把利斧,若運用不當(dāng),不但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所謂自害害彼,彼此俱害! ∮秩松贿^身、意、口業(yè),據(jù)佛所言,口業(yè)果
吾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脫離不了你我的人際來往,除了物質(zhì)需求之外,更要追求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俗若就: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人與人之間如何勾通?如何保持和諧?佛法提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使
一、多欲為苦 眾生在三界六道里輪回,生死死生,受著無窮的苦迫,這都是由貪欲而引起的,故多欲為生死的根本。蘇東坡說: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出曜經(jīng)》說:天雨七寶,猶欲無厭,樂少苦多
一、報恩的人生 知恩報恩,是做人的根本。但是,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己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當(dāng)然更遑論報恩了。我們學(xué)佛的人,要學(xué)習(xí)佛陀的慈悲,要以大眾的安樂為安樂,對于宇宙世間要能知足、感恩
一、交友的重要 朋友,在人的一生當(dāng)中,扮演著相當(dāng)重要密切的關(guān)系!秳e譯雜阿含經(jīng)》說:若遠至他國,行伴名為親;于自居家中,慈母最為親。又《孔子家語》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
《佛般泥洹經(jīng)》說:心當(dāng)隨人,人莫隨心,心者誤人,心殺身,心取羅漢,心取天,心取人,心取畜生、蟲蟻、鳥獸,心取地獄,心取餓鬼,作形貌者,皆心所為。所以,人的心一念三千,時而天堂,時而地獄。我們的
一、什么是財富 財富,是每一個人所希望,所喜歡的。什么是財富呢?金銀、珍珠、瑪瑙、琥珀……是財富;身體的健康、生活的如意、前程的順利、眷屬的平安、內(nèi)心的能源,也是財富;信、戒、慚、愧、聞、施、定
一、慚愧的意義 慚愧,是慚與愧的并稱,即羞恥過罪之精神作用!毒闵嵴摗分^,自省所造之罪惡而感羞恥之心為慚,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對他人時引以為恥之心為愧!洞蟀隳鶚劷(jīng)·梵行品》說:慚者,自不作罪;愧者
一、田宅眾生有 凡人生活在世間上,必須要有良田以資生,因為色身必須依靠糧食的滋養(yǎng)才能生存下去;要有舍宅以安住,因為沒有遮風(fēng)蔽雨的房舍,就要露宿街頭。所以,田宅為眾生所擁有! ∮腥肆继锓侨f頃不能
一、信佛法眾行恭敬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人常常感到自己沒有主宰,不能確立中心的目標,這是因為他本身還沒有信仰所致。沒有信仰的人,往往不能使思想統(tǒng)一而產(chǎn)生力量。信仰可以把各握不同的見解陶融成統(tǒng)一的
一、恭敬不喜 佛教常有三關(guān)之說,即名關(guān)、利關(guān)、恭敬關(guān)。一般人對于名關(guān)、利關(guān),都比較容易看淡,而恭敬關(guān),則十之八九皆難突破。唐懿宗欽仰悟達法師的德風(fēng),因此待之備極禮遇,特尊為國師,并賜檀香法座,國
說話不容易,然而語言又是人與人之間勾通的橋梁。因此,要能達到雙方勾通的效果,說話就必須有要領(lǐng),否則就會有做人難,難做人之苦。那么,要如何說話呢?《十善業(yè)道經(jīng)》提出四點要領(lǐng)如下: 一、言必契理
一、恒思得慧根 般若是諸佛之母,《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jīng)》云:如來則從智慧度無極生。設(shè)人觀察,推其本末,過去、當(dāng)來、現(xiàn)在諸佛,誰為母者?則當(dāng)了知:智慧度無極是其母也。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智慧。
六道輪回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羅門教稱為外道。所謂生死輪回是說“舍此蘊已復(fù)趣他蘊”。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yè)而有業(yè)報,此業(yè)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六道是佛根據(jù)業(yè)報身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分別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羅(魔)、餓鬼、地獄(化生)。
【六字真言】是什么意思?六字大明咒見于《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jīng)》,又稱六字大明陀羅尼、六字真言、嘛呢咒,中文拼音參考發(fā)音為:嗡(ong)嘛(ma)呢(ni)唄(bei)美(mei)吽(hong)。漢地、藏地、蒙古發(fā)音有微小的不同。六字大明咒是觀世音菩薩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諸佛無盡的加持與慈悲,是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聲顯現(xiàn)。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
印良法師,1974年出生于天津市,法號“天幾”,字號“印良”,別號“嵐山齋主”。天津樂善妙覺院住持,武夷山樂善福安寺住持,現(xiàn)代梵唄佛教音樂人。醫(yī)易世家世襲祖德,自幼參學(xué)儒釋道文化,研習(xí)禪、律、凈、密四宗佛學(xué),垂髫皈依,而立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披剃,太姥山平興寺律壇得戒。常年歷行佛學(xué)及傳統(tǒng)文化推廣,孜孜不倦示德身行。勢承如來家業(yè),發(fā)愿利樂有情。
十二因緣是對緣起論的最好解釋,關(guān)于世界的由來佛陀提出了緣起論,而在人生過程的形成和變化的具體問題上,佛陀在緣起論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按照緣起論來對人生進行分析,它將人生過程分為十二個彼此成為互為條件或因果的環(huán)節(jié):
所謂因果,因是能造作、產(chǎn)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產(chǎn)生的結(jié)果。由佛教的緣起論產(chǎn)生了因果理論,因果理論是佛教輪回解脫理論的基礎(chǔ),隨著佛教的發(fā)展而對因果理論產(chǎn)生了不同的看法。因果律指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佛教認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因,也可能成為果,沒有絕對的因,也沒有絕對的果。佛教所講的因,有時與緣并用,且有一些區(qū)分。
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六道是欲界眾生的棲居地,如果不能證悟成佛,就只能在這六道中輪回。佛教認為世俗的世界是由所謂六道組成,眾生就是在這六道中不斷的流轉(zhuǎn)輪回。這六道分別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和地獄道。六道的前三道稱為三樂趣、后三道稱為三惡趣。
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zhì)性的事物現(xiàn)象之外,其余四蘊都屬五蘊里的精神現(xiàn)象。早期佛教以說明人生現(xiàn)象為重點,而要說明人生,就必須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現(xiàn)象為何物的問題。佛教對這個問題所給出的答案就是五蘊理論。也就是說,五蘊實際上是佛教關(guān)于人體和其身心現(xiàn)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構(gòu)成的理論。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緣起論認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于烏有,「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的因果定律,稱之為「 緣起 」。
四諦是釋迦牟尼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人生真理,四諦告訴人們?nèi)松谋举|(zhì)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最終目的!妇壠稹故怯钪嫒松磺腥f法生滅變異的定律,佛陀因證悟「緣起」而成佛,但因緣起深奧難解,為使尚未起信的眾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轉(zhuǎn)法輪時,特以「四圣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zhuǎn)以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fā)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因此,「緣起」是佛陀自證成佛的「自受用」,「四圣諦」則是「他受用」之始。
什么是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故名。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
發(fā)菩提心,即發(fā)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發(f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語,譯成漢文的意義為“覺”,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佛教經(jīng)論《大智度論》說:“菩薩初發(fā)心,緣無上道,我當(dāng)作佛,是名菩提心!薄惰べ煹卣摗分^初發(fā)菩提心者,即入大乘菩薩之行列!栋l(fā)菩提心經(jīng)論》說:“依思惟諸佛、觀身過患,慈憋眾生、求最勝果四緣修觀而發(fā)菩提心!
觀音菩薩,西方三圣之一,代表大慈大悲,又稱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等名。以大悲顯現(xiàn)、拔除一切有情苦難為本愿,循聲救苦,不稍停息。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菩薩。應(yīng)化道場為浙江普陀山!睹罘ㄉ徣A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菩薩,梵語是bodhisattva,巴利語是bodhisatta,一般音譯成「菩提薩埵」。如果從梵語或者巴利語的詞根上來解讀,菩薩就是「菩提的追隨者」,或者是「追隨菩提的人」。因此,漢語經(jīng)典一般將其譯成「覺有情」。另外,菩薩在早期佛教的經(jīng)典中,指的是對佛陀證悟之前的一種稱呼。而且,我們?nèi)タ捶饌鞯臅r候會發(fā)現(xiàn),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毗婆尸佛、彌勒佛在沒有成佛之前,其稱謂都是菩薩。因此,「菩薩」其實是對佛陀證悟前的一種稱謂,而菩薩證悟之后叫叫「佛陀」?梢,菩薩
達摩祖師是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據(jù)《續(xù)高僧傳》載,他是南天竺人,屬于婆羅門種姓,通徹大乘佛法,為修習(xí)禪定者所推崇。北魏時曾在洛陽、嵩山等地傳授禪法。另據(jù)《景德傳燈錄》記載,他是南天竺香至國王的第三子,屬剎帝利種姓,通曉大小乘佛法,曾從般若多羅參學(xué),與佛大先并稱為“門下二甘露門”,四十年后傳承衣缽。
中國佛教史上有“四大譯經(jīng)家”,他們是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和義凈。鳩摩羅什,意譯為“童壽”,后秦僧人,祖籍印度,世襲高位,其父鳩摩羅炎放棄國相之位,出家為僧,后來到龜茲(今新疆庫車),被龜茲王尊為國師,娶王妹為妻,生下鳩摩羅什,所以羅什可以說是龜茲人。
凈慧法師,祖籍湖北新洲,生于1933年。1951年十八歲時到廣東云門寺受比丘戒,得以親侍中國現(xiàn)代禪門泰斗虛云老和尚。因敏悟過人,深受器重。改革開放,先后任《法音》雜志主編,柏林寺、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F(xiàn)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法師提倡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宗旨的生活禪,主張“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舉辦“生活禪夏令營”等,使無數(shù)學(xué)人走進禪、了解禪,受用禪的智慧、禪的清涼、禪的慈悲、禪的灑脫。
廣欽老和尚于遜清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誕生于福建省惠安縣黃姓家中。因家境清寒,其兄無錢娶妻,師四歲,父母將其賣壁至?xí)x江縣城南門外李家作養(yǎng)子。父李樹,母林菜。師自幼即體弱多病,惟宿具慧根,隨母奉佛茹素。稍長,養(yǎng)父母相續(xù)去世,所遺田地,近親凱覦之。師深感世事無常頓萌出家之念,遂將田地分送近親,投泉州承天寺出家。
印光大師(1861(辛酉年)~1940(庚辰年)),即釋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凈土宗開山祖師——當(dāng)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大師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號子任。陜西郃陽(今合陽)孟莊鄉(xiāng)赤城東村人。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凈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與近代高僧虛云、太虛、諦閑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dāng)代凈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xué)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是著名音樂、美術(shù)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從日本留學(xué)歸國后,擔(dān)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1913年受聘為浙江兩級師范學(xué)校音樂、圖畫教師。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音樂、圖畫教師。南京大學(xué)歷史上第一首校歌就是由他譜曲的。
輪回又稱流轉(zhuǎn)、輪轉(zhuǎn)、生死輪回,意思是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車輪一樣轉(zhuǎn)動不停,循環(huán)不已。 輪回的原因是對事物本來面目的無知,無知產(chǎn)生“行”,各種不同的“行”產(chǎn)生不同的業(yè)力,業(yè)力的存在導(dǎo)致輪回。輪回并非釋迦牟尼佛所創(chuàng),而是他把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輪回思想加以發(fā)展而形成佛教的輪回思想。婆羅門教中的輪回是說自我輪回于天、祖、獸三道中,就像人從一間房子走進另一間房子。
三皈依從本質(zhì)上講是皈依覺、正、凈自性三寶,即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皈依從佛教形式上講指的是皈依佛、法、僧三寶。 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皈依就是求做釋迦牟尼佛的學(xué)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糾正生活當(dāng)中許多錯誤的行為,這是正確的皈依動機。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悖5冒矘,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