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法師學佛二十年,前十年學習教理尋找方向,后十年實踐理想弘法利生。在多年的弘法實踐中,昌樂法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授課風格,講授高深佛理,更會結(jié)合現(xiàn)實問題,有趣又有料,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選擇什么樣的生活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好的,關鍵你能不能過好,這是一個能力問題。當你能力不夠的時候,我們會幫助你,三寶會加持你。但是,當你處于選擇的時候,你可以通過多拜佛,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問菩薩,菩薩我應該怎么辦?
這種情況對一個孩子來說,應該是青春期里面某種特殊的反映。這個事情應該歸結(jié)在這個問題上來講。也就是說,常理上來講,第一,積極就醫(yī)。第二,他要充分休息。第三,他一定是精神上有某種特殊的壓力沒有緩解掉。對這一類的孩子,面對他存在的問題,我們用的方式叫存疑,幫助孩子若無其事地度過他認為的特殊時期。
有個朋友,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醫(yī)學院的,他說醫(yī)學院里面經(jīng)常會解剖動物,來研究醫(yī)學上的問題。那問題來了,他會覺得這個解剖的動物有生命,這是不是造業(yè)呢?這應不應該呢?
讀經(jīng)什么時間段最好?讀經(jīng)當然是早課和晚課好了,祖師們都規(guī)定了,早晚課是最好。對在家人來說,睡覺之前是最好。有的人說,晚上讀經(jīng)會不會有什么忌諱?沒有忌諱,學佛人百無禁忌。我們菩薩是24小時上班的,隨時隨地聽從你的召喚,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有個朋友說,他得了精神病,但現(xiàn)在好了,這真是個好消息。特別是心理上曾經(jīng)被認為有問題的人,他能夠走出這種困境,并且變得越來越好,這樣的人是極其難得的,這是特別需要去鼓勵和稱贊的,很棒。但是他現(xiàn)在又有這樣一個問題,他總覺得別人在挑逗他,總覺得別人不相信他,或者輕蔑他,每看到這種情況他就受不了。
有個朋友回想起以前的一件事情,非常糾結(jié),就是她跟同寢室的朋友一起住的時候,對睡在上鋪的姐們她心里很不舒服,結(jié)果把人家衣服給剪了!現(xiàn)在想起這件事情,大概是良心發(fā)現(xiàn),她心里很糾結(jié)、很難受,問師父怎么辦?師父只能告訴她懺悔。她懺悔,看樣子沒懺悔夠,所以懺悔不干凈,所以心里還糾結(jié)。
有哥們拆遷了,他家里賠了很多錢,在他的想象當中,終于財富自由了,想干嘛就干嘛。當我們想干嘛就能干嘛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原來你想干的事你都不要干,而你要真正想干事,你不知道具體方向在哪里。這是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說是我們這個國度當中已經(jīng)奔向小康的人的心理癥結(jié)。
有個人問,對于一個身邊沒有善知識的初學者,自己應該如何學佛呢?適合看哪些書呢?他這個語境當中直接透露出兩種心情,一是上進,二是孤單。上進心是好事,得不到支持會很容易獲得不了力量。這種孤單是什么呢?
有人說,夢里面夢到了自己也在學經(jīng),而且夢到了昌樂法師,據(jù)說好莊嚴。耶,好莊嚴!夢中能夠去學佛,說明這是一個很好的征兆,說明自己學佛已經(jīng)不只是在動腦子了,自己整個身心,就是我們上午所說的,你的信念已經(jīng)進入了你的身體……
六道輪回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羅門教稱為外道。所謂生死輪回是說“舍此蘊已復趣他蘊”。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yè)而有業(yè)報,此業(yè)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六道是佛根據(jù)業(yè)報身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分別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羅(魔)、餓鬼、地獄(化生)。
【六字真言】是什么意思?六字大明咒見于《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jīng)》,又稱六字大明陀羅尼、六字真言、嘛呢咒,中文拼音參考發(fā)音為:嗡(ong)嘛(ma)呢(ni)唄(bei)美(mei)吽(hong)。漢地、藏地、蒙古發(fā)音有微小的不同。六字大明咒是觀世音菩薩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諸佛無盡的加持與慈悲,是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聲顯現(xiàn)。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拷忉專何页煞鸬臅r候,如果國中有地獄、餓鬼、畜生的話,我就不成佛!驹O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后,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解釋:我成佛的時候,西方凈土中的天人(指帶業(yè)往生的凡夫)壽終之后不再墮入三惡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1、《梵網(wǎng)經(jīng)》中的五葷 《梵網(wǎng)經(jīng)》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輕垢罪。 2、《楞嚴經(jīng)》中的五葷 《楞嚴經(jīng)》曰: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
如何燒香?一、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余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yǎng)。二、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三、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yǎng)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yǎng)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yǎng)僧)、合掌(供養(yǎng)一切眾生,愿此香華云,遍滿十方界,供養(yǎng)一切佛,尊法諸賢圣)。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眾生,內(nèi)容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學習舍棄慳吝之私念,但布施的來處,必須是清凈的,不違反國家的法律,同時施者心不驕慢,受者心懷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yǎng)一切十方佛」的清凈布施。
未來佛彌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薩之一,雖然他被稱為是佛,但是實際上卻是菩薩。那彌勒佛為什么被稱為未來佛呢? 從他出家為僧開始一直廣結(jié)善緣,普度眾生,它是慈悲、寬容、樂觀的化身,他總是一副笑呵呵的
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覺悟之時,最先觀察到的就是這“十二因緣”,眾生為何在生死輪回中不得自由?正是因為沒有看透這“十二因緣”之間的關聯(lián)。“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十二緣起,說的是有情生死流轉(zhuǎn)的過程,這十二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就像一條我們?nèi)庋劭床灰姷摹版i鏈”,將眾生困在生死輪回之中。
學佛的人都知道,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們種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果從未欺騙過眾生,惟人自欺,無視因果。到頭來,果報還是要自己承受的。我們常聽到“業(yè)因”和“業(yè)果”這兩個名詞,而“業(yè)”又是我們的身口意所造作出來的,當產(chǎn)生結(jié)果的時候,就是業(yè)果。
抄經(jīng)就是寫經(jīng),也就是書寫經(jīng)文。抄經(jīng)就是用最虔誠、最恭敬的心把佛陀說的法,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下來。在《大般若經(jīng)》等各經(jīng)典中,一再讚揚書寫流通法寶的功德無量無邊。佛教傳入中國之后,教義為大眾所接受,民間普遍流行抄經(jīng)以流通佛典,乃至將抄經(jīng)視為修行。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斷除妄想,去除思慮。持咒,要注意三點:無斷,無慮,無住。也即是,無間斷,無思慮,無留住。1 無間斷:念咒有四步:受—讀—誦—持。受:先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咒語,最好有一定的長度的,比如寶篋印,大悲咒,佛頂尊勝。
大勢至菩薩道場在狼山。在中國佛教典上,狼山是佛教大勢至菩薩的道場,為中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狼山是江蘇省著名的自然風景區(qū),蘇中的游覽勝地,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組成,其中以狼山最為峻拔挺秀,南臨長江,山水相依,風光秀麗,有“天然水石盆景”之譽。名寺古剎狼山廣教寺也蜚聲海內(nèi)外。
佛教以人的認識為中心,對世界一切現(xiàn)象分為根、塵、識三大類根,合稱十八界,包括能發(fā)生認識功能的六根(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作為認識對象的六境(色塵界、聲塵界、香塵界、味塵界、觸塵界、法塵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識(眼識界、
什么是幽冥菩薩戒?“幽冥菩薩戒”是在世人給過世親人、祖先、冤親債主等一切亡者,及孤魂所受持的菩薩戒律。由于他們生前曾造作惡業(yè),現(xiàn)在墮落在惡道中受苦無盡,如果沒有陽上親人代他們超度,并受持菩薩戒律,就會永無出離之期。所以,受持幽冥菩薩戒就是陽上親
弟子問:頂禮法師!請問法師第七識是什么?把阿彌陀佛名號和第七識綁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一如法師解答:這個問題第七識是末那識,是什么識呢?他是一種我執(zhí)的根本,就是我們凡夫眾生生死的根本就是堅固的我執(zhí),但是堅固我執(zhí)的根本原因就是第七木那識……
最初,梁武帝并不信仰佛教,但是當他登上了王位以后,他就改奉佛教了。當時,他下旨“舍道事佛”,并且要求群臣百官都“返偽就真,舍邪入真”。梁武帝推崇佛教可謂是不遺余力,在他的倡議下,佛教很快就進入了繁盛時期。在南朝時期,全國的寺院、僧尼數(shù)量也迅速增加起來,僅建康這個地方,就有五百多座寺院,十多萬僧人。
在中國歷史上,法顯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禮佛跡,求取經(jīng)律,并且獲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國僧人。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從長安出發(fā),向西前行到達了巴連弗邑,他在這里停留了三年,求得了大量的經(jīng)律論梵本,包括《薩婆多部律抄》、《摩訶僧只阿毗曇》等,后來,他又將這些經(jīng)本傳到了斯里蘭卡。
簡單地說,修行就是按照佛法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修正,要反思自己曾經(jīng)的過錯,要修正自己的心、口、意等。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破邪顯正,去妄存真。因為佛教認為,眾生遭遇的苦難都來自于貪愛,如果希望能夠離苦得樂,就必須對自己的思想和言行進行修正。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東歐和中亞地區(qū)的雅利安人開始從興都庫什山和帕米爾高原入侵恒河流域,占領印度,并且創(chuàng)立了野蠻的種姓制度——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把人分為了四等,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悉答多王子得道成佛后,就動身去尋找僑陳如等五位侍者,他在鹿野苑里為他們開示說法,佛教史上將這稱為“初轉(zhuǎn)*輪”。
根據(jù)記載的資料,釋迦牟尼傳教的區(qū)域主要是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地區(qū),大致北到迦毗羅衛(wèi),南到王舍城,東到瞻波,西到賞彌;而他的親傳弟子的活動地區(qū)和影響范圍,東至恒河流域下游,南至高達維利河畔,西至阿拉伯海沿岸,西北至怛義尸羅等地區(qū)。
關于釋迦牟尼是在什么時候涅槃的,東南亞地區(qū)的佛教徒普遍認為是在公元前545年,而我國記載的年代則是公元前486年,與南傳佛歷相差59年。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