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jīng)》全稱《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其譯出時間有異說,主要有:一為唐高宗永徽六年(665)由北印罽賓僧人佛陀多羅在白馬寺譯出(《佛祖統(tǒng)記》卷三十九);二是唐武則天長壽二年(693)佛陀多羅持梵本在白馬寺譯《圓覺經(jīng)》二卷(《道論法師疏》)。關于譯者,《高僧傳》卷三雖有簡要記載,但生平無考。因《圓覺經(jīng)》為漢譯孤本,后世有“作妄”之議。《圓覺經(jīng)》譯出后,因其結構嚴謹,義理圓融,文辭典雅流暢,十二菩薩所問,各得其玄,很快就得到當時僧學兩界、政要文人的喜愛,注家蜂起,迅速流傳。時報國寺惟愨撰《圓覺經(jīng)疏》一卷,先天寺悟實撰《圓覺經(jīng)》二卷,薦福寺堅志作《圓覺經(jīng)疏》四卷。在眾多的注疏者中對《圓覺經(jīng)》的詮解、傳播做出卓越貢獻的,當首推唐長安佛教代表性人物之一的宗密法師。
宗密(780—841),出身在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家境富有,世敦儒業(yè)。
曾準備參加科舉考試,與道圓禪師的相遇使他選擇了皈依佛門的人生道路。他的出家也與《圓覺經(jīng)》有一段不解之緣。他在《圓覺經(jīng)略疏序》中自述:
“幸于涪上,針芥相投。禪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中,義天朗耀。頃以道非常道,諸行無常。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然佛稱種智,修假多聞,故復行詣百城,坐探群籍。講雖濫泰,學且?guī)煱病_躲濯q吾之納,謬當真子之印。再逢親友,彌感佛恩。久慨孤貧,將陳法施。采集般若,綸貫華嚴。提挈毘尼,發(fā)明唯識。然醫(yī)方萬品,宜選對治;海寶千般,先求如意。觀夫文富義博,誠讓雜華,指體投機,無偕圓覺。故參詳諸論,反復百家。以利其器,方為疏解。
冥心圣旨,極思研精。義備性相,禪兼頓漸。勒成三卷,以傳強學。然上中下品,根欲性殊,今將法彼曲成,從其易簡,更搜精要,直注本經(jīng)。”[1]
元和二年(807),宗密在遂州大云寺遇南宗菏澤神會三傳弟子道圓禪師法席時,“問法契心,如針芥相投,遂求披剃。”[2]從此終身事佛,弘法傳教。這一年,他27歲。隨后,一次到一位名叫任灌的府吏家用齋時,席間,得《圓覺經(jīng)》。讀后“豁然大悟,身心喜躍歸白于圓,圓曰:‘此經(jīng)諸佛授汝耳,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汝行矣,無滯一隅。’遂當年受具戒,奉命辭去。”[3]因此,南宗道圓禪師是宗密走上般若坦途上遇到的第一位心靈的引導者,是對宗密印證《圓覺》,開示心跡,加持法緣的終身受益之師!秷A覺經(jīng)》是宗密受益的第一部佛典,而且也成為他得印心證,一生用力最專,注疏詮解最為詳備的經(jīng)典。同時,疏解《圓覺》的弘法之心,也是貫徹宗密一生的原動力。宗密終不負道圓的法言,以大力弘揚圓滿靈覺的教義為己任,圓融禪門南北頓漸的差別,為光大禪門貢獻殊勝,對《圓覺經(jīng)》的流布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后,宗密謹從師命,讀萬卷經(jīng),行萬里路,遍謁高僧,參訪大德,遂成名滿江北的一位學問僧。荊南忠禪師、洛陽照禪師都印證宗密為“傳教人”和“菩薩中人”。[4]元和五年(810),宗密抵襄漢,在恢覺寺靈峰得《華嚴大疏》二十卷、《華嚴大鈔》四十卷,述寫對華嚴四祖澄觀華嚴疏鈔“關節(jié)血脈”一篇,行弟子門人之禮,以表仰慕之情,傳承之愿。在澄觀“不面不傳”的召喚下,赴長安。從元和六年至元和十一年,這五年中都師從于澄觀門下,在長安諸寺之間“往來咨決”。澄觀印證宗密云:“毘盧華藏,能從我游者,舍汝其誰”。故宗密被后世尊為華嚴五祖。此后,宗密一直在長安終南山,常住草堂寺圭峰蘭若,進行禪修、著述,“不以一行自高,不以一德自聲”,且“以闡教度生,助國家之化”。[5]因此,后世尊其為“圭峰大師”。宗密從元和六年(811)至會昌元年(841)正月圓寂,享年六十二。他在長安弘法整三十年,成為唐代中晚期長安佛教最具影響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宗密一生致力于禪教圓融、三教圓融。他懷者大,感者深,善巧方便,廣弘佛義,開創(chuàng)了“禪化華嚴學”,且著述宏富,相傳逾二百卷。流傳的著作可分為三類:一是關于禪學;二是精研《圓覺經(jīng)》;三是闡述《華嚴經(jīng)》及其宗人著述[6]。宗密著述雖多,但唯對《圓覺經(jīng)》傾力最殊,其得正印始于斯,弘法發(fā)愿得于斯,圓融教義證于斯,如時宰相裴休所述:
“禪師既佩南宗密印,受圓覺懸記。于是閱大藏經(jīng)律,通唯識起信等論。然后頓轡于華嚴法界,宴坐圓覺妙場。究一雨所沾,窮五教之殊致,乃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述兩卷、小鈔六卷、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并行于世。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其入觀也,明若秉燭;其辭也,極于理而已。不虛騁,其文也扶于教而已;不茍飾,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蕩蕩然實十二部經(jīng)之眼目,三十五祖之骨髓,生靈之大本,三世之達道。后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7]
這段文字是對宗密一生詮解《圓覺經(jīng)》的緣起、注疏義理見解的透徹、行文語言的特征,所做出的最具概括性且中肯客觀的評價。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凈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于不二境,現(xiàn)諸凈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凈諸業(yè)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
本經(jīng)的法義,是我本人親身從釋迦牟尼佛那里聽說的。那時,佛修行得入神通大光明藏,正定安住不惑,一切是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光明交映炳著,安住不壞不失。這是諸位眾生追求的清凈覺悟境界,在這個境界中,身心寂滅不妄,平等涅槃不虛。佛所證得的這個境界,實際是遍布一切處,它擺脫了生死二道,隨順迎合了涅槃正道。就是在這個境界中
【如是我聞】“如是”指這部經(jīng)!拔摇笔墙Y集者——阿難尊者的自稱。“聞”是從佛陀親聞,或佛弟子間展轉傳聞。阿難尊者說:佛如此說,我如此聽,佛的確是如此講的,百分之百可靠,一一契合于佛說。
這部經(jīng)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十二位大菩薩,次第向佛陀請問啟發(fā)“圓滿心智”的方法。每一位眾生都具有和完美圣者一樣的心靈和智慧,可是由于他們的自私、煩惱、無知和貪著,使得這偉大的潛在心智一直無法顯現(xiàn)。所以佛陀特別講了這部經(jīng)典,引導大家走向沒有負擔的心靈和智慧。
圓覺經(jīng)講解
有部殊勝無比的經(jīng)典名:《圓覺經(jīng)》全稱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歷來因其義理淵深澄澈,文辭優(yōu)美酣暢,對后世中國佛教文化影響極大。是唐宋之后中國佛教各宗盛行講習的經(jīng)典。此經(jīng)的具體內容,是佛為文
圓覺經(jīng)是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經(jīng)典,是指引如何修行成佛的經(jīng)典!秷A覺經(jīng)略說》是南懷瑾教授于1983年,在臺北十方叢林書院講述‘圓覺經(jīng)’的記錄,由古國治同學負責整理校對。本書的講解,深入淺出,初學易懂,且明白指出如何明心見性,以及修行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有心習禪或參研佛法者,不可不讀!
《圓覺經(jīng)》,全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又名《大方廣圓覺經(jīng)》、《圓覺了義經(jīng)》、《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修多羅了義》、《秘密王三昧》、《如來決定境界》、《如來藏自性差別》。一卷。唐代佛陀多羅(覺救)譯。師罽賓人,于洛陽白馬寺譯《圓覺了義經(jīng)》一部,其后行不詳。
此經(jīng)以單法為名,一真法界如來藏心為體,以圓照覺相為宗,以離妄證真為用,以一乘圓頓為教相。以單法為名者,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圓覺二字,直指一心以為法體。此有多稱,亦名大圓滿覺,亦名妙覺明心,亦名一真法界,亦云如來藏清凈真心。楞伽云寂滅一心,即起信所言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稱雖多,總是圓覺妙
在講經(jīng)之前,先介紹幾本《圓覺經(jīng)》的注解,一部是圓瑛法師的《圓覺經(jīng)講義》(簡稱講義),一部是憨山大師的《圓覺經(jīng)直解》(簡稱直解),兩本要對照研究,你們現(xiàn)在當學生,是來求學問,將來當法師要自己看注解,不看怎么講呢?《圓覺經(jīng)》的注解,解釋得最好的是《圓覺經(jīng)大疏》(簡稱大疏),作者是華嚴宗的五祖圭峰大師,因為解釋的內容太多,
這是《圓覺經(jīng)》上用心的一個口訣。什么叫“知幻即離”?好比來了一個客人,你馬上要認出它來,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妄念,它是本妄、無自性的,只要知幻。即離,它本來就是無常的,本來就要離開的,只需要知道它就可以。來了一個妄念,我們就看著它,“哦,妄念來了”,來了就來了,我們的心像一面鏡子似的,來者不迎,去者不追,不頂不丟,這就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此明依法。以答“依何等法”之問。彼善知識對圓覺法門的修證,應離以下四種病,方可依止。什么是四?一者,作。喝魪陀腥俗魅缡茄裕何矣诒拘淖鞣N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zhí)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颇凶樱∫磺斜娚瑥臒o始來,妄想執(zhí)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這就是《金剛經(jīng)》說的四個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干颇凶樱∫磺斜娚,從無始際」,今生當眾生,前生當眾生,再前生還當眾生,推不出開始,所以叫無始。說有個邊際,實際沒有開頭,叫做無始之際。從無始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垢嬖V我們什么是輪回的根本?《圓覺經(jīng)》前面講的道理,「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本經(jīng)的法義,是我本人親身從釋迦牟尼佛那里聽說的。那時,佛修行得入神通大光明藏,正定安住不惑,一切是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光明交映炳著,安住不壞不失。這是諸位眾生追求的清凈覺悟境界,在這個境界中,身心寂滅不妄,平等涅槃不虛。
請師父慈悲開示,《圓覺經(jīng)》中說:“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比較好理解!傲鶋m緣影,為自心相”較難理解,請師父解釋一下好嗎? 明一法師答:六根所對六塵,我們通過這六根得到的信息,形成自己
一、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凈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于不二境,現(xiàn)諸凈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
在開講經(jīng)之前,先講經(jīng)中大義,然后全本經(jīng)皆可明白。釋迦佛說的大乘法寶,猶如箱內的寶貝,《圓覺經(jīng)》如同開箱子的鑰匙,全部經(jīng)的意思,是教我們如何開箱子,得箱子的寶貝。中國哲學家認箱子是寶貝,西洋哲學家分兩方面:一方面認箱子為寶貝,一方面站在箱子面前猜箱子內是什么寶貝。小乘聲聞分兩種:一種是定性,一種是不定性。定性聲聞生纏空,認
一 經(jīng)本推考:經(jīng)本推考,即對于本經(jīng)之歷史,及向來流傳經(jīng)過,要先有一番考證。于此又分三段:甲、翻譯,乙、卷帙,丙、注講。甲、翻譯:釋迦牟尼佛生于印度,說法均用梵語。后人結集之經(jīng)典,亦系梵文。佛經(jīng)之有中文本,俱從翻譯而來。此經(jīng)題為: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罽賓、北印度國名,具云:羯濕彌羅。沙門、出家人之稱。佛陀多羅,此云覺救
圓覺經(jīng)講座聽完,對這一部經(jīng)尚不能系統(tǒng)地理順脈絡,僅就我心有所動的一些體會寫一寫! ∫弧ⅰ秷A覺經(jīng)》講什么? 圓覺即法身,講法身的境界及修法,按三身判教的方法,這是關于法身修法的了義經(jīng)。 二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論議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見和論議。見論議人:“論議”是說通過問答的形式等,分別闡述諸法的義理。其目的是使對方了解論理,明了法義,重在顯明真理。佛在世時,比丘們常常就某一義理或論題等展開論議。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為思惟敏捷,辯才無礙
這一愿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身無鎧甲、手無兵仗的軍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永遠舍離不善的身口意三業(yè),趣于善道。見無鎧仗:“鎧”即鎧甲。古時戰(zhàn)斗中穿戴的鎧甲戰(zhàn)衣,可以防身!罢獭笔枪⒚、戟等兵器的總稱,即兵仗、器仗。
此時世尊思維此梵志性格儒雅純善質直,常為了求知而來請問,不是來惹麻煩的。他如果要問應當隨意回答。佛就說:犢子。善哉善哉。隨意提問吧,我會回答的。
這時世尊告訴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色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也是無常。因滅此識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識。憍陳如。色即是苦,因滅此色而獲得解脫安樂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憍陳如。色即是空,因滅空色而獲得解脫非空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居士問:《金剛經(jīng)》上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比绾卫斫庹垘煾搁_示!一如師父答:把所有的虛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滅的變化的,無常的,他不是永恒不變的,所以對我們眾生來說第一個就是破相證性。因為相是一個虛幻,因緣和合的假象。
迦葉菩薩說: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確定。為什么呢?如來有時說是善不善。有時說為四念處觀。有時說是十二入。有時說是善知識。有時說是十二因緣。有時說是眾生。有時說是正見邪見。有時說十二部經(jīng)。有時說即是二諦。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xiàn)在。佛性也一樣。善男子。虛空非過去,因為無現(xiàn)在。法如果有現(xiàn)在則可說過去,因無現(xiàn)在所以無過去,也無現(xiàn)在,因為無未來,法如果有未來則可說現(xiàn)在,因無未來所以無現(xiàn)在也。
《寶積經(jīng)》與《般若經(jīng)》、《大集經(jīng)》、《華嚴經(jīng)》、《涅槃經(jīng)》,并稱為大乘佛教經(jīng)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該經(jīng)以大乘經(jīng)典的『空觀』思想為基礎,累積了《阿含》以來的佛陀教義,同時,也強調『無我』的思想與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觀學派及唯識學派共同尊奉的經(jīng)典。
《四十二章經(jīng)》是由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的。后漢是指漢朝的東漢時期。漢朝共分兩個時期,一是西漢時期,二是東漢時期。東漢時期又稱為后漢。本經(jīng)的翻譯者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就生活在這一時期。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漢明帝因夜夢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帶著十八個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經(jīng)》之后,遇到
如來佛性有二種:一有,二無。所謂惡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等無量三昧,這都叫做有。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