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不淫戒呢?守持不淫欲的戒律,可以獲得五種功德,這是三世諸佛所稱贊的。不淫欲的人,具備佛的威儀,身體香得如佛一樣。
那五種功德呢?
一、攝持眼睛,不看淫色。
就算美色出現(xiàn)當前,也要把他當成糞蟲,有如刀子割心般難過,有如火燒眼睛般痛苦。心里不要起一絲的愛意,要想到生死無常的逼切。如果能這樣想的話,即使美色當前,也只不過是眼睛突然起火燃燒而已,有什么值得貪愛的呢。
二、不聽淫聲,當淫蕩之聲傳到耳根時,耳朵不要喜歡去聽。
這種愚癡的淫欲之聲,能夠擾動人們淫欲的毒蛇林,而種下貪愛的種子,傳送淫聲的風,叫做賊風,是從我們的耳根聽聞,由心識的妄見而產(chǎn)生貪愛的。淫聲就有如夜叉的呻吟,有什么值得貪愛的呢?然而愚夫卻深深愛著這種虛幻的聲響。智者知道淫聲來自于身根的鼓動,會增長癡愛,會隨順五欲,是生死流轉的大賊,所以不聽。
三、不聞香味。
要知道香味是從四面八方的風吹來,癡愛的心去貪著而起的。花朵等的香味,實在是從眾生的妄想、顛倒和鼻識而起的,而我們就認為花草樹木及美食之香是香。大智慧的如來收攝身心,不聞香或臭,因為他體會了解到香味不是真實的,所以不稱贊香味。
四、不動舌頭,不去稱說世間利益之事,不去贊嘆淫欲之事。
嘴巴始終不談淫欲身觸之樂事,不貪著愚癡的淫愛。也不喜歡談論可愛樂的事,因為這樣會增長無明及五欲的癡愛,所以諸佛都不言說。
五、心意寂靜不動,心頭不起淫心,不想淫欲之事,不念淫欲之樂,不動觸淫根。
由于淫欲之心識不動,因此心得解脫,而得住于寂滅之處,處于常樂之城。能夠身心安穩(wěn),無所作為,隨從佛學真心之道,住在真如境界中。得入十八大空,及證九種涅槃。
佛及菩薩因具備了這五種功德,其身體清凈,經(jīng)常足下生蓮花。他們不僅身體清凈沒有垢穢,內(nèi)心也淡泊無欲。因此諸佛都講說不淫戒,是最殊勝清凈無上的功德,能夠獲得五種利益。諸佛都贊不絕口,說不淫戒是解脫之因,好處說不完。淫欲是極重的無形的束縛,有如老象掉到五欲的泥沼一樣。它是導致一切罪惡產(chǎn)生的最根本因素。
我現(xiàn)在要以偈語來宣說淫欲的罪過:
汝等一心聽淫濁惡萬行
沒溺諸禪定障蔽解脫道
善男子女等欲求解脫道
遠離三界欲火坑五欲河
湯火寒冰山解脫生死畏
持心如諸佛當持不淫戒
欲求長壽天壽命無量劫
梵天轉輪王富有七財寶
持心如諸佛當持不淫戒
欲得見諸佛聞法證道果
具足六神通游諸十方國
持心如諸佛當持不淫戒
你們要一心一意地聽淫欲污垢是萬惡之首
能使諸禪定不得現(xiàn)前 能障礙行人獲得解脫
諸善男子及善女人等 你們想要獲得解脫道
想要遠離三界之牢獄 想要逃避火坑五欲河
想要離開湯火寒冰山 畏怖生死想求得解脫
就要如佛般護持心念 就要守持不淫欲戒律
想要生到長壽天界去 想要得到壽命無量劫
想當梵天王或轉輪王 富有天下?lián)碛衅邔氊?/p>
就要如佛般護持心念 就要守持不淫欲戒律
想要見到十方三世佛 想要聞佛說法證道果
想要具足六種神通力 想要游歷十方諸佛國
就要如佛般護持心念 就要守持不淫欲戒律
淫欲有十種過失。哪十種呢?
一、貪淫的人,即使生到天上當天帝享受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望的快樂,他的心仍如一只偷食物的狗一樣,經(jīng)常處于迷醉狀態(tài)而無法清醒,因為他經(jīng)常沉沒在五欲的河流之中。
二、貪淫的人,即便在人間當上國王,威勢權力得以自在,也仍是恩愛的奴隸,受人使喚。他可以獲得很多的財寶,然而卻像燒薪草的火,貪欲反而愈發(fā)強烈,不知收斂。最后還會因此而亡國喪命,死后墮落到惡道中。
三、貪淫的人,經(jīng)常被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賊所驅遣。生死無常的大象又騎在他的背上,像猿猴般的心,一點都不知道這一切的災難。欲火焚燒中的貪淫之人,已絲毫不顧父母兄弟姊妹的倫常,像豬狗一般行亂倫之淫,毫無慚愧之心。
四、貪淫的人,經(jīng)常吸飲女人不凈的膿血,在無量劫中投胎時一般都處在女人的子宮中,作為胎兒都以女人體內(nèi)器官的各種蟲子作為衣服,吸吮女根作為飲食。
五、貪淫的人,欲望的心像一把利刀,貪愛的眼像起火的車,把自己的功德和修行割掉、燒光。
六、貪淫的人,和王族大臣相處時,會燃燒起貪欲之火,像羅剎般想剝奪這些豪門巨富。貪淫之人和外道修行人相處時,不會生起慚愧心,還像個幻化之人,裝神弄鬼說各種男女之間的事情。貪淫之人和沙門相處時,也不懂得皈依,反而會動起情欲,像膠黏草一般。貪淫之人的心念全都是染污的欲念,六情的欲火一起,就把善業(yè)的種子都燒光了,把前世清凈修行而建立的善業(yè)都給毀滅了。他的一舉手一動足,就像一把利刀在割截善業(yè),眼睛噴射著貪欲的猛火燒掉凈業(yè),口就像羅剎貪婪的大嘴要吃人一樣,全身毛孔全都在燃燒著淫欲之火。
七、貪淫的人會造八種惡業(yè),他會殺生,制作各種殺生工具,如刀、劍、杖等物。他樂于撮合男女茍合,并編造各種虛偽不實的大謊言。他能喝酒,會吟詩頌詞唱情歌,從而打造出一種激發(fā)人的情欲的環(huán)境氣氛。他還可能偷盜各種珍寶、玉器,來裝飾此淫蟲聚集的身體。其身為淫欲之心所驅使,猶如有貪婪之眼的惡狗,專門偷吃惡臭污穢之物。
八、貪淫的人,由于受淫心的驅使,全身就如被欲火所焚燒,也像吸鐵的磁石,直接就墮落下去。由于不修清凈梵行,他必定要墮落到地獄中。
九、貪淫之人,到了肉身毀壞、生命終結的時候,就像投擲貝殼珍珠,一剎那就會墮入到赤銅地獄。赤銅地獄的面積橫豎有七千由旬,在銅花林下有大鐵床,床上有百千由旬大的熱銅八楞柱。柱子的上端有鏡子,鏡子里會自然呈現(xiàn)女人或男人的形像。貪淫之人一見到女人或男人的形象,立刻產(chǎn)生愛欲之心,同時引動身體出火,而銅花就變成大熱鐵釘,銅柱就變成沸騰的銅湯鍋,鐵床就起火燃燒。鏡中的女人就變成狗,男人就變成刀子。狗和刀子就驅逐罪人,要他們吃鐵丸,飲銅汁。罪人求死不得,這種痛苦要經(jīng)受無量年歲,壽命可長達一劫。
十、貪淫的人,如被重云遮障,見不到佛,這都是由于不修梵行的緣故。將來一定會墮落阿鼻地獄的。他的身體大得把整個地獄都占滿了,壽命有一劫,而受苦也要經(jīng)一劫。此時,閻羅王會呵責罪人說:“你在世時喜歡貪圖淫欲,現(xiàn)在受這種痛苦,感到快樂嗎?你現(xiàn)在就是用百千萬劫的時間受苦來償還欠別人的債,都還不盡呢!”罪人在地獄命終之后,就會投胎到斑鳩、鴿子之中,或者生作龍或蛇,這都是由于染污了清凈梵行的緣故。于是百生千生都見不到佛,也聽聞不到佛法,因而也成不了道果。
于是世尊用偈頌來說明淫欲:
淫欲不斷絕相續(xù)生眾生
無明為根本老死刀所切
橫受毒蛇林血盛囊不凈
如糞蟲樂屎貪淫者亦然
九孔流欲火恩愛如毒刺
顛倒妄見起幻惑故生愛
一切女色滑如樹生狂花
顛倒風所吹萎花為蟲聚
女人如畫瓶渧渧濃血流
瓶滿復淋漏不凈盈于外
眼見不凈汁如偷狗貪淫
當自滅諸愛一心觀不凈
服飲于甘露住大涅槃城
如果不斷絕淫欲的話 眾生就會不停地出生
無明就是生死的根本 被衰老死亡之刀割切
無端掉入淫欲毒蛇林 迷戀盛滿不凈之皮囊
猶如糞蟲樂居屎尿中 貪淫之人亦猶如糞蟲
九孔之中常噴流欲火 恩愛戀情如毒刺一般
此心由顛倒妄見所起 惑于幻妄而生起愛著
一切女色雖滑潤可愛 但皆如樹幻生之狂花
被顛倒妄見風吹落地 枯萎之花即為諸蟲食
女人外觀如彩畫花瓶 內(nèi)身濃血涕液滴滴流
猶如滿溢漏瀉之花瓶 不凈之物滿盈花瓶外
貪淫之人眼見不凈汁 卻如偷食之狗貪愛食
修行之人應當滅淫愛 專注一心觀修不凈行
則能自然獲飲圣甘露 常住于寂滅大涅槃城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若是有人能夠攝心攝身不起淫欲,攝持眼睛不看淫色,攝持耳朵不聽淫聲,攝持鼻子不嗅淫香,攝持舌頭不觸碰淫舌,這種人就叫做具足智慧、行八正道的人。
不淫欲能夠使人身心清凈,猶如不染著塵垢的蓮花,能夠證得初果、二果、三果、阿羅漢果,乃至辟支佛果,成佛之果。這些果位的證得,全都是由于修持不淫的清凈行之故。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
華嚴經(jīng)《華嚴經(jīng)》,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另稱《雜華經(jīng)》。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jīng)》的編集,經(jīng)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于南印度,后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度A嚴經(jīng)》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
我是這樣聽佛祖講述的。一次佛祖在王舍城的靈鷲山中,與二萬二千位摩訶比丘、僧在一起。他們是慧命阿若憍陳如、慧命摩訶謨伽略、慧命舍利子、慧命摩訶迦葉、慧命羅睺羅、慧命婆俱羅、慧命跛陀斯那、慧命賢德、慧命歡喜德、慧命網(wǎng)指、慧命須
兩千五百多年的一天清晨,阿難尊者高登法座,環(huán)視了匯聚一堂的廣大僧眾,整個法堂鴉雀無聲,他徐徐開口講出了:“我是親自聽到佛陀是這樣說的!庇幸欢螘r間,佛陀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六萬二千多位阿羅漢聚在一起。這些阿羅漢都已成功登陸涅槃彼岸,心中再也不會生起任何煩惱,得大自在。本性和智慧都已經(jīng)得到解脫。只有阿難一人還處在學人地位
舍利弗請示佛陀說:「世尊!經(jīng)典中常說:彌勒是下任佛陀(賢劫第四佛是釋迦牟尼佛,第五佛是彌勒尊佛),弟子想多聽一些有關于彌勒功德、神力,以及國土莊嚴的情形。眾生以什么因緣,才能生在祂的國土,見到彌勒本尊,譬如說:要怎樣布施?怎樣守戒?要有什么智慧,才能見到彌勒。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及朱熹《小學》中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這個《小學》是《三字經(jīng)》中
此時世尊以一切種智,知道一切大眾都聚集在門外,世尊從座而起走到門外,自己鋪好法座,結珈趺坐。世尊問舍利佛:你今天一早就來到門外了嗎?舍利佛回答說:世尊,文殊師利等等大菩薩都先我而至。
這部經(jīng),是我阿難親自聽聞佛所講的。佛說這部經(jīng)之時,地點在王舍城耆閨崛山中。當時在會的常隨眾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還有來自各方的大菩薩一萬二千之多,及許多天龍、八部、鬼神、人非人等,一齊聽佛宣講。當時,世尊在說法之前,先于其面門,以自在神力放出種種光。其光有青、黃、赤、白等色。一色之中,有無量化佛。每一化佛
這是我阿難于佛所親耳聽到的,正在這個時候釋迦摩尼佛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比丘(即出家人)有五百個人同時在一起講經(jīng),這時候,有很多比丘身得到痔病,身體瘦弱,痛苦纏身,整天都不舒服,不知整么辦。這時候阿難就問釋迦摩尼佛,得到這種病,要怎么醫(yī)治。
黃石公《素書》是一部類似‘語錄’體的書,流傳甚廣,影響很大!端问。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
當時,世尊成就佛道,這般思惟:‘離開欲望,安于寂靜,是最殊勝的。安住大禪定,能降伏一切魔道。愛欲生于貪心和愚癡。禪定是智慧的資料。所以世尊,剛開始就說,離欲是最殊勝的,然才勸導,安住禪定降伏魔道。
百喻經(jīng)譯文
這是阿難紀錄下來的。阿難問佛說:有人因為侍奉(修行)佛陀道而得安樂吉祥;有的人因侍奉(修行)佛陀道而家財衰耗。為什么會這個樣子呢?希望佛世尊能廣泛的說一下。佛告訴阿難,有的人修學佛道是跟隨高明的師傅,受戒律以后能善于守護。勤奮修學自己所得來的。早上晚上恭敬禮拜老師,點燃燈燭修行到很晚,盡管齋戒卻不覺得受束縛。內(nèi)心常能歡
這部經(jīng)是我聽聞佛說的。那時釋迦牟尼佛在補陀落迦山觀世音菩薩七寶宮殿莊嚴的道場中,坐于純以無量雜色摩尼寶莊嚴的師子座上,四周掛滿了百寶所成的幢幡。佛在座上將要演說陀羅尼的精要,所以與無數(shù)大菩薩摩訶薩同在一起,這些大菩薩的名字分別是總持王菩薩、寶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華嚴菩薩
聽聞如以下所說:一時佛陀在舍衛(wèi)城祇樹給孤獨園,當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我今天應當來說神圣的八關齋戒,你們應當諦聽諦聽,要常常的思念之,我今天當說。比丘回答說:如世尊所說。當時該比丘從佛受教:
◎ 安般守意經(jīng)譯文 第一節(jié)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城東園,與眾所知識大比丘僧俱,如尊者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丹延、摩訶俱絺羅、摩訶劫賓那、摩訶純陀、阿那律、離婆多及阿難。爾時諸上座比丘都精勤教誨新進比丘,有上座比丘教誨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二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三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四十人者,因此新
我是這樣聽說的。一天,佛在跋提河邊,沙羅雙樹間,說法度須跋陀羅后。各位大菩薩、聲聞弟子、各位大梵王、天龍、鬼神、國王等,一切大眾井然有序,無人離去。當時,世尊對大眾們說:“大般涅盤經(jīng),已經(jīng)廣加演說了。我剛才為普廣菩薩說了十方諸佛國土,你們大眾中若有疑問,可速來提問。無上法寶,不久就要磨滅了。當時,大眾聽佛這話后,悲泣哽噎
世尊問他的眾比丘弟子們,說:“母親生育孩子,先懷胎十個月,身體如同得了重病一樣,在臨生產(chǎn)時母親的處境非常危險,同時父親也會非常焦慮害怕,他們的心情都難以言說。生完孩子之后,因為對孩子至誠的愛以至于母親的血都化為了乳汁,喂養(yǎng)孩子,給孩子洗澡,置辦衣服飲食,教育孩子,讓他明白要恭敬師長朋友,要忠心伺奉自己的君長。
1、一青年的參訪者。金黃色的夕陽,從娑羅林的一角,斜照大塔寺的紅墻碧瓦。半天的紫霞,半輪淡月,在一縷縷的炊煙中,描出了美麗的圖畫。盛極一時的大塔寺,這時候又回復了平時的一切,照樣的敲著斷斷續(xù)續(xù)的晚鐘。山門外有一位十六、七歲的青年,悄悄的立著。他的體格容貌,是那樣的強毅、和藹、英明!一身潔白的衣服,越發(fā)顯出他的真誠與純潔
阿難在舍衛(wèi)國,夢見七個場景,前來問佛。一,池塘中火炎滔天;二,夢見日月隱沒,星宿也隱沒;三,夢見出家比丘,轉落在不凈的坑溝中。而世間在家人,登頭而出;四,夢見群豬前來,沖撞栴檀林,并埋怨旃檀林;五,夢見頭上戴著須彌山,卻不覺得重;六,夢見大象拋棄
我是這樣聽說的。一天,佛在王舍城 —— 長者迦蘭陀的竹園中,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百位菩薩一起。當時,大眾中有一位受持具足戒的出家菩薩,名叫婆須蜜多,正在竹園中游玩。他或順著樹上下串跳,發(fā)出猿猴般的聲音;或捉三鈴,表演那
這是一次法會的記錄,當時佛在波羅奈國、野鹿園林中,到會的出家信徒,有五百人。他們都是大眾認識的﹔如橋陳如、大迦葉、優(yōu)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目連、阿難、羅候羅等上座阿羅漢、還有菩薩一萬人,如善意、增上意、堅固意、師子意、觀世音、大勢至、辯積、美音、勝幢、信慧、水天、帝勝、帝天、無攀緣、具辯才、神通妙華、彌勒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論議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見和論議。見論議人:“論議”是說通過問答的形式等,分別闡述諸法的義理。其目的是使對方了解論理,明了法義,重在顯明真理。佛在世時,比丘們常常就某一義理或論題等展開論議。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為思惟敏捷,辯才無礙
這一愿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身無鎧甲、手無兵仗的軍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永遠舍離不善的身口意三業(yè),趣于善道。見無鎧仗:“鎧”即鎧甲。古時戰(zhàn)斗中穿戴的鎧甲戰(zhàn)衣,可以防身!罢獭笔枪⒚、劍、戟等兵器的總稱,即兵仗、器仗。
此時世尊思維此梵志性格儒雅純善質直,常為了求知而來請問,不是來惹麻煩的。他如果要問應當隨意回答。佛就說:犢子。善哉善哉。隨意提問吧,我會回答的。
這時世尊告訴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色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也是無常。因滅此識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識。憍陳如。色即是苦,因滅此色而獲得解脫安樂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憍陳如。色即是空,因滅空色而獲得解脫非空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居士問:《金剛經(jīng)》上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比绾卫斫庹垘煾搁_示!一如師父答:把所有的虛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滅的變化的,無常的,他不是永恒不變的,所以對我們眾生來說第一個就是破相證性。因為相是一個虛幻,因緣和合的假象。
迦葉菩薩說: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確定。為什么呢?如來有時說是善不善。有時說為四念處觀。有時說是十二入。有時說是善知識。有時說是十二因緣。有時說是眾生。有時說是正見邪見。有時說十二部經(jīng)。有時說即是二諦。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xiàn)在。佛性也一樣。善男子。虛空非過去,因為無現(xiàn)在。法如果有現(xiàn)在則可說過去,因無現(xiàn)在所以無過去,也無現(xiàn)在,因為無未來,法如果有未來則可說現(xiàn)在,因無未來所以無現(xiàn)在也。
《寶積經(jīng)》與《般若經(jīng)》、《大集經(jīng)》、《華嚴經(jīng)》、《涅槃經(jīng)》,并稱為大乘佛教經(jīng)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該經(jīng)以大乘經(jīng)典的『空觀』思想為基礎,累積了《阿含》以來的佛陀教義,同時,也強調『無我』的思想與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觀學派及唯識學派共同尊奉的經(jīng)典。
《四十二章經(jīng)》是由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的。后漢是指漢朝的東漢時期。漢朝共分兩個時期,一是西漢時期,二是東漢時期。東漢時期又稱為后漢。本經(jīng)的翻譯者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就生活在這一時期。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漢明帝因夜夢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帶著十八個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經(jīng)》之后,遇到
如來佛性有二種:一有,二無。所謂惡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等無量三昧,這都叫做有。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