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尊敬的法師您好!弟子想請教法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和《無量壽經(jīng)》有什么不同?假如在家有時間應(yīng)選哪一本念?請法師開示指點!
阿彌陀佛,尊敬的法師您好!我每天早晚課都是讀《阿彌陀經(jīng)》,其他的時間讀《無量壽經(jīng)》和念佛, 這樣會不會夾雜?請法師開示。
有居士問: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壽經(jīng)》中“設(shè)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渡生死流。”“必過要聞法”怎樣理解?宗柱法師解答:這一段偈語的核心就是一個字“法”。末法時期佛不在了,但還有法。法與佛是同等的,法就等于是佛的法身舍利。
讀誦、禮拜、抄寫經(jīng)典,都是修行的一些方法。拜經(jīng)功德很大,所以我們常常說做鈍功夫,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拜經(jīng)。拜的時候,一字一拜。稱念:一心頂禮《佛說無量壽經(jīng)》。然后觀想一個字,比如經(jīng)里面的第一個字:如,你就這一個“如”字拜下去。起來時,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微友:阿彌陀佛,師父好!弟子以前跟師父講要讀《無量壽經(jīng)》,后來一直沒時間讀《無量壽經(jīng)》,念《阿彌陀經(jīng)》一樣嗎?請師父開示。仁山法師:阿彌陀佛,您好!讀經(jīng)很好,能進一步理解佛陀的教誨,而后在生活中逐步落實,能夠?qū)W以致用就更好了。至于讀哪一部經(jīng),
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惡鬼,畜生,這六道里的眾生,生死沒有斷除,業(yè)力深重。都被自身的善惡業(yè)所牽引,在六道里,頭出頭沒,無有出離之緣,也無出離之期,受無量苦。其中人天道雖被稱為善道,但是善的業(yè)力受完之后,就被惡業(yè)牽引,沉沒到三惡道去。所以六道眾生都是苦惱眾生,雖有余樂,但這短暫的樂還是苦,一念之頃就沉入惡道。
大安法師答:阿難尊者,是佛滅度之后,迦葉尊者集合五百阿羅漢尊者,結(jié)集經(jīng)藏,當時這個阿難尊者還是初果圣人,還沒有斷思惑。所以當時迦葉尊者是把他擯出,阿難尊者當時就很悲傷。悲傷以后,就想到自己多聞哪,沒有在心地上下真實的工夫,這樣他就發(fā)奮去住阿蘭若修行。
現(xiàn)存大乘經(jīng)論中,關(guān)于阿彌陀佛及其凈土的典籍,有統(tǒng)計共200部,約占大乘經(jīng)論的三分之一。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無量壽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及《無量壽經(jīng)論》,合稱“三經(jīng)一論”。阿彌陀佛,梵文amitbha,意譯為無量,另外還有一梵文稱amita^yus,意譯為無量壽。因為“無量壽”即是“阿彌陀”的意譯,所以在過去的許多研究中,西方凈土
凈土法門是易行道,而在凈土宗的經(jīng)典中,《無量壽經(jīng)》是凈土宗的第一大經(jīng)典,正所謂‘此是凈宗第一經(jīng)’。大家都念《阿彌陀經(jīng)》,甚至有許多人還不知道有《無量壽經(jīng)》,因為《無量壽經(jīng)》很長,二萬多字,而且文字又很繁雜。此經(jīng)是曹操(三國)時代翻譯的,因而文字很古老,大家念起來不像《阿彌陀經(jīng)》那樣方便。其實,《阿彌陀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
邊地疑城是一個比喻的說法,不要理解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旁邊有一個真實的城存在!斑叺亍笔前穗y中聞不到佛法的地方,稱之為邊地!耙沙恰币嘀竿邐A雜疑心求生到極樂凈土,住在由識心所變現(xiàn)出來的城中,不能見聞佛法僧三寶,由此喻稱為邊地疑城。
可以當參考書籍,但是受持還是原經(jīng)好,因為有加持力,而且內(nèi)容沒有各人的想法加入,純是佛的原意。
夏師會本中經(jīng)文之來歷問題:弟在注經(jīng)前,曾把會本中每句經(jīng)文都從五種原譯中,找到來歷。絕大多數(shù)都是某一譯的經(jīng)文,也有不少是綜合數(shù)譯的原文而成。先舅南梅序文中說:‘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jīng)之外!染耸现f,是真實報導(dǎo),絕非虛文。
黃念祖:為什么稱《無量壽經(jīng)》為凈宗第一經(jīng)?恭錄自《從金剛經(jīng)到無量壽經(jīng)》凈土法門是易行道,而在凈土宗的經(jīng)典中,《無量壽經(jīng)》是凈土宗的第一大經(jīng)典,正所謂‘此是凈宗第一經(jīng) ’。大家都念《阿彌陀經(jīng)》,甚
一無量壽經(jīng)有五譯。初譯于后漢月支支婁迦讖,三卷,文繁,名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次譯于吳月支支謙,有二卷,名佛說阿彌陀經(jīng)。以日誦之經(jīng),亦名佛說阿彌陀經(jīng),故外面加一大字以別之。又有趙宋王龍舒居士,會前二譯及第三譯,并第五趙宋譯,四部取要錄之,名大阿彌陀經(jīng)。當時大興,后因蓮池大師指其有不依經(jīng)文之失,從此便無人受持者。大藏內(nèi)
慧凈法師在《第十八愿講話》里說:阿彌陀佛愿超諸佛愿、國超諸佛國、佛成諸佛王。第二,「國超諸佛國」國超諸佛國: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凈土!稛o量壽經(jīng)》說: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可是《大寶積經(jīng)》〈文殊師利授記會〉
問: 唐譯無量壽如來會18愿;若我證得無上覺時。余佛剎中諸有情類。聞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若不生者不取菩提。 與魏譯無量壽經(jīng)第十八愿;設(shè)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此兩者有何區(qū)別?
問。諸方皆有凈土。何專贊西方。求愿往生耶。答。此非人師意也。乃金口誠言。分明指示故。大乘顯密諸經(jīng)。同指歸故。令初心人專注一境。三昧易成故。四十八愿為緣。緣強故。十念為因。因勝故。佛與眾生。偏有緣故。此土眾生。無論僧俗男女老幼善惡之人。當其處極順逆苦樂境緣之時。多必由中而發(fā)。沖口而出。念佛一聲。然不念佛則已。
一、無量壽經(jīng)。有五譯。初譯于后漢、月支、支婁迦讖。三卷、文繁。名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次譯于吳、月支、支謙。有二卷。名佛說阿彌陀經(jīng)。以日誦之經(jīng),亦名佛說阿彌陀經(jīng)。故外面加一大字以別之。又有趙宋王龍舒居士。會前二譯。及第三譯。并第五趙宋譯。四部、取要錄之。名
【凈界法師】【四十八愿導(dǎo)讀18】法藏菩薩在什么樣的菩薩階位立定誓愿而成就四十八愿? 法藏菩薩是在什么樣的菩薩階位立定誓愿,而成就四十八愿? 凈界法師 我們回答一個問題。 問:法師慈悲,法藏菩薩是在什么樣的菩薩階位立定誓愿,而思惟五劫、成就四十八愿? 答:
如本法師答: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又作妙樂、安樂、安養(yǎng)、樂邦、為凈土宗特別重視之西方凈土。極樂世界是修行最高學府,始終是正法時期,無有像法、末法時期,環(huán)境莊嚴,師資莊嚴,同參道友亦莊嚴,何以故?
至于無量壽經(jīng),乃至十念,咸皆攝受。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此約平時說,非約臨終說。以其既有五逆之極重罪,又加以邪見深重,誹謗正法,謂佛所說超凡入圣,了生脫死,及念佛往生之法,皆是誆騙愚夫愚婦奉彼教之根據(jù),實無其事。由有此極大罪障,縱或有一念十念之善根,由無極慚愧極信仰之心,故不能往生也。觀經(jīng)下下品,乃約臨終阿鼻地獄相現(xiàn)
居士問:《無量壽經(jīng)》中邪定聚與正定聚如何辨別,有什么區(qū)別?一如法師答:這是《無量壽經(jīng)》下半卷講到的,《無量壽經(jīng)》里面講,我們信愿念佛必入正定聚。什么叫正定聚?正定聚就是修這個法,決定往上走,直到成佛為止,不會退轉(zhuǎn),不會倒轉(zhuǎn),不會迷惑顛倒,這叫正定。
問:阿難尊者是最后證得果位,因何跟彌陀同時顯現(xiàn)? 大安法師答:阿難尊者,是佛滅度之后,迦葉尊者集合五百阿羅漢尊者,結(jié)集經(jīng)藏,當時這個阿難尊者還是初果圣人,還沒有斷思惑。所以當時迦葉尊者是把他擯出
問:為何《無量壽經(jīng)》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答: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惡鬼,畜生,這六道里的眾生,生死沒有斷除,業(yè)力深重。都被自身的善惡業(yè)所牽引,在六道里,頭出頭沒,無有出離之緣,也無出離之期,受無量苦。其中人天道雖被稱為善道,但是善的業(yè)力受完之后,就被惡業(yè)牽引,沉
問:弟子初學佛,總有一些疑問,無量壽經(jīng)中尊者阿難發(fā)的稀有心是什么樣的心呢? 明一法師答: "稀有 "字面上的意思啊
問:師父,《無量壽經(jīng)》和《入菩薩行論》可以同時學習嗎? 良因法師答:可以的,我往往將凈土,通途法門配合著學,主要是以凈土的信愿行來攝受其他的法。
善與惡是一個相對的名詞,有一假定的界限。第八識田中所藏的惡種生起來時,指揮身口意去造十惡等罪,這個人就叫做惡人。能控制它或者斷除它,約束身口意不去造十惡等罪,這個人就叫做善人。不一定要盡去一切罪業(yè),才稱為善人。七地以前的菩薩,還有無明,但已經(jīng)稱為圣人。阿羅漢習氣未盡,也稱為已證圣果。帶業(yè)往生的人,都獲得三種不退,惡種
現(xiàn)存大乘經(jīng)論中,關(guān)于阿彌陀佛及其凈土的典籍,有統(tǒng)計共200部,約占大乘經(jīng)論的三分之一。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無量壽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及《無量壽經(jīng)論》,合稱“三經(jīng)一論”。阿彌陀佛,梵文amitbha,意譯為無量,另外還有一梵文稱amita^yus,意譯為無
問:為何《無量壽經(jīng)》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常敏法師答: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惡鬼,畜生,這六道里的眾生,生死沒有斷除,業(yè)力深重。都被自身的善惡業(yè)所牽引,在六道里,頭出頭沒,無有出離
弟子請問:1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皆有發(fā)菩提心這一條,這里的菩提心是通途的菩提心,還是凈土的菩提心?2 、印祖文鈔中斥王龍舒:王氏死執(zhí)三輩即九品。印祖這里所說無量壽經(jīng)三輩和觀經(jīng)的九品不一定是對應(yīng)的。如果《無量壽經(jīng)》三輩所說菩提心是通途菩提心……
《佛說大乘無量壽經(jīng)》全文完整注音版。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愿,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優(yōu)樓頻螺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
。ㄒ唬┓〞ケ娢矣H自聽見佛是這樣說的。那時候,釋迦牟尼佛住在的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與他住在一起的有大比丘僧一萬二千人。這些聲聞弟子都修得了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的六種神通。他們以僑陳如長老、舍利弗長老、大目犍連長老、迦葉長老、阿難長老等為在座諸位的上首。還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以
法會圣眾第一。【原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印光大師常說:“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彼晕覀冎溃瑢W佛想獲得佛法真實的利益,一定要作個恭恭敬敬的好學生、好弟子,也就是“依教奉行”。我們斷煩惱的方法是什么?首先要將這部《無量壽經(jīng)》熟讀三千遍,而且是不間斷、不夾雜。等經(jīng)文熟透了,再去求解。最后是實行。讀經(jīng)的目的,就
本書《大乘無量壽經(jīng)》乃近代夏蓮居居士會集《無量壽經(jīng)》漢、魏、吳、唐、宋五種原譯,廣擷精要,圓攝眾妙,匯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為《無量壽經(jīng)》中最善之經(jīng)本。
作者撰寫《大乘無量壽經(jīng)解》后,又著此本《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何以故?作者于本書前言中說:“今生幸遇這個無上寶典—《大乘無量壽經(jīng)》,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愿一切有緣人同沾真實之利!睋(jù)作者在京弟子在后記中說:“此本《白話解》乃黃念祖居士未竟之作。寫此注解時提出三個指標:(一)不是把《大經(jīng)解》翻成白話,而是在講授《大經(jīng)解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那時,釋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閣崛山中,與諸多的大比丘僧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這些大比丘僧都是眾所周知的佛的聲聞大弟子,他們中間,憍陳如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迦葉尊者、阿難尊者等人都是上首弟子。另外,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以及現(xiàn)在賢劫中的一切菩薩,也來匯聚一堂。
1、有境界,用這個境界來熏陶自己,激勵自己。得到清凈心。去掉無始劫來的雜念。消業(yè)障,得佛加持。2、老師時時在教自己,找老法師得打開機器,這個不用:自己隨口就來,隨時隨地地就來教自己了,哈哈,隨身攜帶。
阿彌陀佛!尊敬的法師您好!弟子想請教法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和《無量壽經(jīng)》有什么不同?假如在家有時間應(yīng)選哪一本念?請法師開示指點!
凈土宗必讀經(jīng)典之一,既是“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也是與《阿彌陀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可謂是凈土宗修法的最佳導(dǎo)航,也是究竟方便兼而有之難得的法門。
弟子請問:1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皆有發(fā)菩提心這一條,這里的菩提心是通途的菩提心,還是凈土的菩提心?2 、印祖文鈔中斥王龍舒:王氏死執(zhí)三輩即九品。印祖這里所說無量壽經(jīng)三輩和觀經(jīng)的九品不一定是對應(yīng)的。如果《無量壽經(jīng)》三輩所說菩提心是通途菩提心……
現(xiàn)存大乘經(jīng)論中,關(guān)于阿彌陀佛及其凈土的典籍,有統(tǒng)計共200部,約占大乘經(jīng)論的三分之一。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無量壽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及《無量壽經(jīng)論》,合稱“三經(jīng)一論”。阿彌陀佛,梵文amitbha,意譯為無量,另外還有一梵文稱amita^yus,意譯為無
《無量壽經(jīng)》二卷,又名《大無量壽經(jīng)》、《大經(jīng)》或《雙卷經(jīng)》。共有十多種譯本,以三國魏國康僧鎧所譯為通行本。經(jīng)中說,古代有國王聽佛說法出家為僧,名號法藏,曾經(jīng)發(fā)下四十八個莊嚴佛土、利樂眾生的愿望,說是:“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這部《無量壽經(jīng)》主要解釋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的由來。據(jù)這部經(jīng)講,過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他聽佛說法之后,發(fā)愿修行,便拋棄了王位,出家當了沙門,起名叫法藏。法藏比丘發(fā)了48個大愿,這48個大愿可分為三類:一、攝法身愿;二、攝凈土愿;三、攝眾生愿。所謂攝法身愿,是指在這些愿中,法藏比丘發(fā)誓如果自己能成佛,--定要莊嚴佛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稛o量壽經(jīng)》為凈土群經(jīng)綱要,東來最早,譯本最多。自漢迄宋,共有12種譯本。
又名《大無量壽經(jīng)》,簡稱《大經(jīng)》、《雙卷經(jīng)》等,凈土宗三經(jīng)之一。三國魏康僧鎧譯。二卷。該經(jīng)主要解釋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的由來。
現(xiàn)存大乘經(jīng)論中,關(guān)于阿彌陀佛及其凈土的典籍,有統(tǒng)計共200部,約占大乘經(jīng)論的三分之一。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無量壽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及《無量壽經(jīng)論》,合稱“三經(jīng)一論”。阿彌陀佛,梵文amitbha,意譯為無量,另外還有一梵文稱amita^yus,意譯為無量壽。因為“無量壽”即是“阿彌陀”的意譯,所以在過去的許多研究中,西方凈土
《佛說無量壽經(jīng)》是凈土宗根本三經(jīng)之一,簡稱《無量壽經(jīng)》,又稱《大經(jīng)》《雙卷經(jīng)》《兩卷無量壽經(jīng)》《大無量壽經(jīng)》等。一般學術(shù)界認為,該經(jīng)在一至二世紀的印度貴霜王朝時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在中國,該經(jīng)于三國時期由康僧鎧譯出,共2卷。相傳此經(jīng)前后有漢譯12種,除康僧鎧譯本外,現(xiàn)存的異譯本有5種。
居士問:《無量壽經(jīng)》中邪定聚與正定聚如何辨別,有什么區(qū)別?一如法師答:這是《無量壽經(jīng)》下半卷講到的,《無量壽經(jīng)》里面講,我們信愿念佛必入正定聚。什么叫正定聚?正定聚就是修這個法,決定往上走,直到成佛為止,不會退轉(zhuǎn),不會倒轉(zhuǎn),不會迷惑顛倒,這叫正定。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悖5冒矘,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