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花發(fā)生。顛倒妙圓真凈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汝今修證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凈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后貯甘露。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xiàn)業(yè)。云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fā)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v能宣說十二部經(jīng)。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F(xiàn)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凈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凈食。無啖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常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zhí)身不動。后行菩薩清凈律儀。執(zhí)心不起。禁戒成就。則于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yè)。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于世間不還宿債。是清凈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凈。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云何現(xiàn)業(yè)。阿難。如是清凈持禁戒人。心無貪淫。于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凈。譬如琉璃。內(nèi)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凈妙。皆現(xiàn)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fā)行。安立圣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干枯。根境不偶,F(xiàn)前殘質(zhì)。不復續(xù)生。執(zhí)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撌浇。干有其慧。名干慧地。欲習初干。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fā)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余。中道純真。名信心住。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shù)劫中。舍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xiàn)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妙圓純真。真精發(fā)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惟以精明進趣真凈。名精進心。心精現(xiàn)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執(zhí)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定光發(fā)明。明性深入。惟進無退。名不退心。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胤鸫裙。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凈。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隨愿。名愿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fā)此十心。心精發(fā)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fā)心住。心中發(fā)明。如凈琉璃。內(nèi)現(xiàn)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既游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嗔恨行。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則于同中顯現(xiàn)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xiàn)行。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xiàn)十方界,F(xiàn)塵現(xiàn)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種種現(xiàn)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一一皆是清凈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責o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回向。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回向。精真發(fā)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回向。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掛礙。名無盡功德藏回向。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凈因。依因發(fā)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名如相回向。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回向。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凈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鉆火。欲燃其木。名為暖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shù)。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shù)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阿難。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凈極明生。名發(fā)光地。明極覺滿。名焰慧地。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無為真如性凈明露。名現(xiàn)前地。盡真如際。名遠行地。一真如心。名不動地。發(fā)真如用。名善慧地。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慈陰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阿難。從干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單復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凈修證。漸次深入。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jīng)。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jīng)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啰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凈海眼。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亦名。大方廣妙蓮花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啰義。兼聞此經(jīng)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圣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意快然。得大饒益。世尊。若此妙明真凈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殺非偷。無有業(yè)報。發(fā)是語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節(jié)節(jié)猛火燒燃。墮無間獄。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fā)業(yè)。各各私受。惟垂大慈。發(fā)開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佛告阿難?煸沾藛。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凈。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nèi)分外分。阿難。內(nèi)分即是眾生分內(nèi)。因諸愛染。發(fā)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谥兴。心憶前人;驊z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fā)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jié)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nèi)分。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fā)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眄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圣境冥現(xiàn)。事善知識。自輕身命。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xù)。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舍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xiàn)。死逆生順。二習相交。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凈愿。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凈土。隨愿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游于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愿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蜃o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于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于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已。無食無飲。經(jīng)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沉。入阿鼻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循造惡業(yè)。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yè)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云何十因。阿難。一者。淫習交接。發(fā)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發(fā)動。如人以手自相磨觸。暖相現(xiàn)前。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二者。貪習交計。發(fā)于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于中凍冽。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二習相凌。故有吒吒波波啰啰。青赤白蓮。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三者。慢習交凌。發(fā)于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fā)。二習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熱沙毒海。融銅灌吞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四者。嗔習交沖。發(fā)于相忤。忤結(jié)不息。心熱發(fā)火。鑄氣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劍樹劍輪。斧鉞槍鋸。如人銜冤。殺氣飛動。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捶擊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嗔恚。名利刀劍。菩薩見嗔。如避誅戮。五者。詐習交誘。發(fā)于相調(diào)。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長。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撾棒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六者。誑習交欺。發(fā)于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奸。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污不凈。如塵隨風。各無所見。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七者。怨習交嫌。發(fā)于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礪。匣貯車檻。甕盛囊撲。如陰毒人。懷抱畜惡。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yè)。發(fā)于違拒。出生相返。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zhí)文藉。如行路人。來往相見。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鞫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zhí)文簿。辭辯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虛妄遍執(zhí)。如入毒壑。九者。枉習交加。發(fā)于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耕磨。如讒賊人。逼枉良善。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捶按。蹙漉沖度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十者。訟習交喧。發(fā)于藏覆。如是故有鑒見照燭。如于日中。不能藏影。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yè)鏡火珠。披露宿業(yè)。對驗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覆于巨海。
云何六報。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yè)。所招惡報。從六根出。云何惡報從六根出。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此見業(yè)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發(fā)明二相。一者。明見。則能遍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如是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煙紫焰。燒味。能為焦丸鐵糜。燒觸。能為熱灰爐炭。燒心。能生星火迸灑。煽鼓空界。二者。聞報。招引惡果。此聞業(yè)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發(fā)明二相。一者。開聽。聽種種鬧。精神瞀亂。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沉沒。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注息。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屎為尿。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碎心魄。三者。嗅報。招引惡果。此嗅業(yè)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亡者神識。從地涌出。入無間獄。發(fā)明二相。一者。通聞。被諸惡氣。熏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于地。如是嗅氣。沖息。則能為質(zhì)為履。沖見。則能為火為炬。沖聽。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沖味。則能為餒為爽。沖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咂食。沖思。則能為灰為瘴。為飛砂礪。擊碎身體。四者。味報。招引惡果。此味業(yè)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wǎng)。猛炎熾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掛網(wǎng)。倒懸其頭。入無間獄。發(fā)明二相。一者。吸氣。結(jié)成寒冰。凍裂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骨髓。如是嘗味。歷嘗。則能為承為忍。歷見。則能為燃金石。歷聽。則能為利兵刃。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歷觸。則能為弓為箭。為弩為射。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雨下。五者。觸報。招引惡果。此觸業(yè)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鹕呋鸸。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zhí)槍槊。驅(qū)入城門。向無間獄。發(fā)明二相。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觸身。心肝屠裂。如是合觸。歷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歷見。則能為燒為爇。歷聽。則能為撞為擊。為剚為射。歷息。則能為括為袋。為拷為縛。歷嘗。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六者。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yè)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發(fā)明二相。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如是邪思。結(jié)思。則能為方為所。結(jié)見。則能為鑒為證。結(jié)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霧。結(jié)息。則能為大火車;鸫饳憽=Y(jié)嘗。則能為大叫喚。為悔為泣。結(jié)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生萬死。為偃為仰。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若諸眾生。惡業(yè)圓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jīng)無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三業(yè)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見見一根。單犯一業(yè)。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由是眾生。別作別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fā)生。非本來有。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余雜業(yè)。歷劫燒燃。后還罪畢。受諸鬼形。若于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妖鬼。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癘鬼。貪驁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魎鬼。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役使鬼。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yè)火燒干。上出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業(yè)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復次。阿難。鬼業(yè)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于世間。與元負人。怨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梟類。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咎征。一切異類。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于世間。多為狐類。蟲蠱之鬼。蟲滅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毒類。衰癘之鬼。衰窮報盡。生于世間。多為蛔類。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食類。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服類。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應類。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于世間。多為休征。一切諸類。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于世間。多于循類。阿難。是等皆以業(yè)火干枯。酬其宿債。傍為畜生。此等亦皆。自虛妄業(yè)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yè)。本自發(fā)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妄虛想凝結(jié)。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眾生。還復為人。返征其剩。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于人中。不舍人身。酬還彼力。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余直。阿難。當知若用錢物;蛞燮淞。償足自停。如于中間殺彼身命;蚴称淙狻H缡悄酥两(jīng)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zhuǎn)輪;楦呦。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汝今應知。彼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彼咎征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愚類。彼狐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于庸類。彼毒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很類。彼蛔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彼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彼服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彼應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于文類。彼休征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彼諸循倫。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于達類。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復形人道。皆無始來。業(yè)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于塵勞中。法爾輪轉(zhuǎn)。此輩名為?蓱z愍者。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仙種。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堅固金石而不休息;缊A成。名游行仙。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阿難。是等皆于人中煉心。不循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虼蠛u。絕于人境。斯亦輪回妄想流轉(zhuǎn)。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后。鄰于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于己妻房。淫愛微薄。于凈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逢欲暫交。去無思憶。于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后。于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后。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于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zhuǎn)輪,妙堪遺囑。嚴凈毗尼,弘范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yōu)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無學。
楞嚴經(jīng)是最絢麗的佛法瑰寶。洋洋八萬言,道盡了宇宙人生的真諦。所以古人有“自從一讀楞嚴后,不看人間糟粕書”的感嘆。末學歷時兩年多,學習楞嚴經(jīng),依據(jù)宣化上人、圓瑛法師的注解,參閱了南懷瑾居士等大德的著述。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佛陀把楞嚴經(jīng)中的道理,講得是非常非常明白的,明白得幾乎不能再明白了,只是因為語言文字方面的限制
一、圣眾云集,匿王請佛。如是我聞:有一段時間,釋迦牟尼佛在舍衛(wèi)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的祗桓精舍(據(jù)說舍衛(wèi)城富商給孤獨長者,用金錢鋪地的代價購得祗陀太子在舍衛(wèi)城南的花園,作為釋迦牟尼在舍衛(wèi)國說法、駐留的場所,祗陀太子又將園中的林木捐獻給釋迦牟尼,故又稱為祗樹給孤獨園),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
圓瑛法師一生著述宏富,有《圓瑛法匯》行世。其中堪稱巨著而令法師最費心力者,當數(shù)《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圓瑛法師自發(fā)心注解《楞嚴》直至最后完成,歷時50年,有整整半個世紀之久。而其中之艱辛曲折,也迥異于他經(jīng)之注疏或講經(jīng)記錄。
《楞嚴經(jīng)》全文只含正文共六萬二千一百五十六字!独銍澜(jīng)》是佛教上的一部極重要的大經(jīng),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寶典。尤其是末法時期的種種亂相,佛在本經(jīng)中,幾乎全都說到了!而且講得十分透徹、明白;并且也指出各種對治之方。因此,本經(jīng)更是末法時期眾生修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寶典;依此寶典,末法眾生方可于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見、正解、正修行。
在家的居士能讀誦楞嚴咒嗎?有些居士就說在家的不能讀,因為家住樓房;也有一些說:頂樓就能念,樓下就不能念。這是真的嗎?《楞嚴經(jīng)》中的楞嚴咒是咒中之王,是正法所在,能掃一切相,無論世界上存在著任何事情事物的不平等,包括鬼神,以及不凈的地方,都能變?yōu)榍鍍、極樂。楞嚴咒其因緣起源于阿難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就在阿難的戒體快被毀
暫無簡介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譯文 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在這個大時代里,一切都在變,變動之中,自然亂象紛陳。變亂使凡百俱廢,因之,事事都須從頭整理。專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時代的要求,實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遠的,要能耐得凄涼,甘于寂寞,在默默無聞中,散播無形的種子。耕耘不問收獲,成功不必在我。必須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過的精神,不辭辛苦地做去。
一、楞嚴咒和楞嚴經(jīng)不是一回事! 《、楞嚴咒和楞嚴經(jīng)是同一部經(jīng)文,楞嚴經(jīng)包括楞嚴咒! ∪、楞嚴咒和楞嚴經(jīng)區(qū)別如下: 1、所屬部類不同:楞嚴咒屬于佛教中的咒語,是代表佛菩薩深奧難懂的秘密意;楞
《楞嚴經(jīng)》的來歷要從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化說起。佛具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天上、人間、龍宮都曾說法。據(jù)《海龍王經(jīng)·請佛品》記載:有一次佛在靈鷲山說法,海龍王也參加聽法。海龍王聞法歡喜,在佛說法之后,就請佛到龍宮講法、受供。海龍王在從陸地到海底
長水子璇大師九歲就熟誦《楞嚴經(jīng)》,后來落發(fā)為僧,誦持《楞嚴經(jīng)》從不間斷。一次,他聽到天臺宗洪敏法師講《楞嚴經(jīng)》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時有省悟。后來,他又親近瑯琊山慧覺禪師,問道:“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這時瑯琊山慧覺禪師厲聲喝道:“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長水大師經(jīng)此一喝發(fā)明心地,并侍奉禪師多年
《楞嚴經(jīng)》卷六「若我滅后,其有比丘,發(fā)心決定修三摩地,能于如來形象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節(jié),及于身上熱一炷香,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若不為此,舍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刮以撊绾卫斫饽?懇請師父慈悲開示!
從假入空是我們修行人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解脫道;再從空出假,這就是菩提道;最后,究竟成佛。站在我們自身的角度,第一步叫自利;第二步叫自利利他,也就是說你沒有成就一點功德力,你想去利他那都只是妄想!皬募偃肟铡本褪俏覀兯吹降囊磺邢,其實它是假有,它都是因緣組合而成的一個暫時的現(xiàn)象。它無非就是因緣果報的,一張
梁啟超考證了幾年《楞嚴經(jīng)》,最后得出《楞嚴經(jīng)》是偽經(jīng)的結(jié)論。梁啟超是著名的考古學家,國學基礎也很深厚,他為什么會得出這種邪知邪見的結(jié)論呢?首先,不能認為他是名人,就不會犯錯誤。六祖惠能大師說:“上上人,有下下智;下下人,有上上智!痹僬f,這只是學術套用的應用方法,他應用這套學術方法去推究、考據(jù),并不代表他的方法是唯一的。
善士問:我聽完師父講那個《楞嚴經(jīng)》的時候,我有疑問,就是師父講到那個“物即是心,心即是物”,但是好多的法師即使悟到了他也不敢講,那一段我聽的時候感覺就是最深,就今天有這個機會,我希望師父你好好開示開示。達照法師答:要把我累死啊!
佛言:端正發(fā)心,防止魔障!独銍澜(jīng)·卷十》 宏海法師為大家開示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阿修羅趣以及50種陰魔,讓各位師兄對三界、禪定有真正系統(tǒng)性地了解,并學會自查。
《楞嚴經(jīng)·卷九》佛言:端正發(fā)心,防止魔障。從本期開始,宏海法師將為大家開示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阿修羅趣以及50種陰魔,讓各位師兄對三界、禪定有真正系統(tǒng)性地了解,并學會自查。
《楞嚴經(jīng)·卷七、卷八》佛言:若有宿習不能滅除,則一心持誦楞嚴神咒,可速證無學。從本期開始,宏海法師將為大家開示如何持誦楞嚴神咒、如何建立清凈道場,日常生活如何禮佛,以及禮佛動作背后代表的意義。
《楞嚴經(jīng)·卷五、六》 這兩卷,以結(jié)節(jié)為始,為我們講解了根塵同緣、六解一亡以及二十四位菩薩修行的方法!独銍澜(jīng)》作為佛教修行大全之寶典,唯有依法修行,可得解脫。所以這一卷,所蘊含的法門要訣,建議師兄們反復熏習,解行并進。
我個人學《法華經(jīng)》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佛學院的時候,其實我喜歡的是唯識學。我那個時候有聽《法華經(jīng)》,但是我最喜歡唯識。唯識的好處,它解釋因果很清楚:這怎么回事?我今生沒有造這個罪,為什么得這個果報?因為倉庫里面有。
你要想學《楞嚴經(jīng)》,放下識心,放下一切執(zhí)著。就像一張白紙,原來什么都沒有,你想怎么畫就怎么畫;如果你原來有些個形相,你畫什么都畫不成了。我們要學《楞嚴經(jīng)》的時候,先把一些思慮、緣念——就是我們自己所有的一些想法——你都要放下,就像一張白紙似的無知。
“檀”翻為中文是布施的意思,“六度”首先是布施、“尸羅”是持戒、“羼提”是忍辱、“毗離耶”是精進、禪定,最后第六度是般若。這六度是作為一個菩薩行成就佛果的六大科目,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精進度放逸、忍辱度嗔恨、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
居士問:師父,初學者讀《地藏經(jīng)》讀第幾品?我心里想讀第九品的,讀全文上班沒時間,可以只讀第九品嗎?一如法師解答:《地藏經(jīng)》是我們佛門的大孝之經(jīng),大乘的孝經(jīng),地藏菩薩是大乘的大孝之王,也是大愿之王,所以《地藏經(jīng)》我們要多讀。
《地藏經(jīng)》上說:只要在臨終時聽到佛名,就能得解脫。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義理極其豐富。第一、能在臨命終時,聽聞到佛菩薩名的,都是福德因緣具足的人。有些老修行,到臨命終時,反而業(yè)障現(xiàn)前,提不起佛號,甚至無緣聽聞佛號,更何況平時不念佛的人,臨命終時怎
為什么讀《地藏經(jīng)》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頌?一切境界都是心變現(xiàn)的,無量地獄相是由心變化的。心變化的是沒有的,但是一切眾生受地獄苦,它又是實在的。那個實在是非有的,是心所變化的。誰心里又變化個地獄。磕鞘悄愕男淖兓鬲z,這種變化可多了。
很多人因為在過去受到一些其它觀念的影響——《地藏經(jīng)》晚上不能念啊,念《地藏經(jīng)》又出現(xiàn)這個那個、那個這個的現(xiàn)象啊,人很容易被暗示,這樣一講了,他馬上就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所以說在念經(jīng)的過程當中,就很容易出現(xiàn)那些幻覺。如果說有那么嚴重的問題出現(xiàn),那佛陀首先在
《金剛經(jīng)》告訴我們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什么?離相修行。前提是什么?你的知見不要搞成,《金剛經(jīng)》講一切都是夢幻泡影,是不是讓我不修行?這是錯誤的。我們所有的修行都應該建立在離相的狀態(tài),而不是讓你不修行。因為很多人就覺得,“師父,一切法都是夢幻泡影”,
《金剛經(jīng)》的中心思想是:破除我執(zhí)和法執(zhí)!督饎偨(jīng)》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破除我執(zhí)和法執(zhí),站在生死無常的角度去看待萬物,就能用很智慧的方法去看待這個世界,這時內(nèi)心升起的那種信念和過去完全不一樣?吹阶约荷眢w,遇到各種事時,習慣以自我為中心思維。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這里所謂不可取的意思,是說佛法都是一時對治的機宜方便,佛法就像藥一樣,眾生有種種煩惱的病,應病與藥,這個藥就是法。病好了藥就可以不用了。所以說病去則藥除,不可執(zhí)以為真實,都是暫時假借而用,不是究竟之法。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