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親論師是犍陀羅國人,到迦濕彌羅國學《大婆沙論》之后,回國即出要義,計六百頌,再送到迦濕彌羅,當時有部的悟入論師,以其有違正統(tǒng)的教義,要他為頌作釋,世親便作了釋論,這便是《阿達磨俱舍論》(Abhidharmako′sa-′sa-srowa 以下略作《俱舍論》)。此論現(xiàn)尚存有梵文論疏,及西藏譯的印度之注疏數(shù)種。中國近人演培法師作有《俱舍論頌講記》,可資參考。
《俱舍論》是巧妙地將有部極繁瑣的思想,予以整理、統(tǒng)一、批判、組織而成,其品目如下頁表。
《俱舍論》的品目記憶法,古來使用有一偈子:
「界二根五世間五,業(yè)六隨三賢圣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舍》三十卷。」
《俱舍論》將一切法分為有為法及無為法。凡依因緣造作而有時間的遷流,染凈的差別,即是一切世間的現(xiàn)象,均屬有為法;離有為法的性質,離一切作用的狀態(tài),含有灰身滅智的涅槃義的,屬于無為法。
阿達磨多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三科作為法的分類依準,《俱舍論》承此而復采用《品類足論》的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的五位,作為法的類別。雖然七十五法的確定,是出于后來普光的《俱舍論記》,因為在《俱舍論》中,尚未將心所有法中的不定法之惡作、睡眠、尋、伺等做數(shù)字的確定。七十五法之源出于《俱舍論》,則無可疑。
《俱舍論》攝一切法為七十五法,但此諸法并非個別的獨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相互關連的關系之間,這就是因緣論(參閱木村泰賢《小乘佛教思想論》第二篇第六章),因與緣結合,即成為果,通稱為六因、四緣、五果。
因果法,含攝了世出世法,但在世出世法之中,仍須加以分類。 《俱舍論》的〈世間品〉、〈業(yè)品〉、〈隨眠品〉,是分析迷界的果、因、緣。迷界 又分為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地獄、餓鬼、傍生、人、天,此五等為有情世間,乃 為空間中的安立層次;有情的生死流轉,又分為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的四種 狀態(tài),依十二緣起而有三世兩重因果,乃是時間上的安立次第。欲界、色界、無 色界,此三界為器世間在空間中的安立層次;又以成、住、壞、空的四劫,支配器世間的生滅循環(huán),乃是器世間在時間上的安立次第。但是,若不出世間,世間法的安立,不論有情世間或器世間,總是回還不已、無始無終、因果相續(xù)、因緣生滅。
眾生之不脫生死,是由造業(yè)而得的果報,本論的〈業(yè)品〉,即在對于業(yè)說的剖析。業(yè)分思業(yè)及思已業(yè),意業(yè)為思業(yè),身、語二業(yè)為思已業(yè)。又將身、語二業(yè)各各分為表業(yè)及無表業(yè)。
眾生之造業(yè),是由于惑的驅使,本論的〈隨眠品〉,即為疏導惑的問題。隨眠是由業(yè)的活動而引生的苦果,它有煩惱的意味。煩惱分有根本的(六種或十種)及枝末的(十九種)。惑又分作迷理的見惑及迷事的修惑,見惑迷于四諦之理,配合三界則為八十八使;修惑即是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癡、慢的四種,三界共有十種,欲界四種,上二界除貪之外,各有三種。又有所謂百八煩惱,即是見惑的八十八使,加十種修惑及十纏而成。(各名相請自檢閱法數(shù))
分析世間法的目的,是在進窺出世間的圣道!毒闵嵴摗返摹促t圣品〉、〈智品〉、〈定品〉,即是說明悟界的果、因、緣。智有決斷義,分為有漏智及無漏智。生得慧、聞慧、思慧、修慧的四種,稱為有漏智;法智、類智的二種,稱為無漏智。智的功能在斷見惑。至于定,分為生得定及修得定,此兩種定,各 有四色界定(四禪)及四無色界定,每一定又分有近分定及根本定。由智及定的功用,可漸次證入賢圣的果位,斷惑證真的階位過程極為繁復,現(xiàn)在只能略述如下:
。ㄒ唬┵t位七階,分作兩類:三賢--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四善根--善根、頂善根、忍善根(忍善根又可細分為下、中、上的三品)、世第一法。
。ǘ┦ノ粌深悾肿魅腊溯叄河袑W位分為見道的預流向,修道的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無學位是無學道,即是阿羅漢果。這是有佛之世的聲聞果位。
無佛之世,有能自觀十二因緣而獨悟的圣者,稱為獨覺,梵名辟支迦佛(Pratyekabuddha)。釋尊的前生及至今生之尚未成佛以前,稱為菩薩,菩薩先修六度萬行,經(jīng)三大阿僧只劫,再經(jīng)百劫植相好之業(yè),最后證等正覺(成佛)。
最后的〈破我品〉,闡明佛教的無我之理,以破斥外教及異執(zhí)的有我之說。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界品第一 諸一切種諸冥滅 拔眾生出生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 對法藏論我當說 論曰。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圣眾。故先贊德方申敬禮。諸言所表謂佛世尊。此能破闇故稱冥滅。言一切種諸冥滅者。
俱舍論頌講記 演培法師 目 次 序 懸 論 一 本論作者小史 二 本論與婆沙的關系 三 本論與雜心的關系 四 本論的思想淵源 五 本論的組織次第 六 本論的價值與地位 七 本論的譯者與釋者 八 本論的論題略釋 正 釋 分別界品第一 分別根品第二 序 一 默 如 一大藏教的內容,大別為經(jīng)
俱舍論講解
《阿毗達摩俱舍論》(略稱《俱舍論》),是世親早年還未信仰大乘佛教時的著作。世親為公元第五世紀頃北印度犍陀羅人,在佛教有部出家。那時北印度一帶的有部學徒以迦濕彌羅地方的毗婆沙師為正宗。他們獨尊《大毗婆沙論》,世親起初也從而學習,后又采取當時比較進步的經(jīng)部學說,作了一部含有批評毗婆沙師意味的通論有部學說之書
1 《阿毗達磨俱舍論》論名的涵義 阿毗漢譯為對,達摩含義為法,俱舍漢譯為藏,《阿毗達摩俱舍論》譯成漢文就是《對法藏論》。對法是超世俗無漏智慧的另外一個名字。對有兩種含義:一是對向涅槃,是指以因對果
佛教起源印度,那里潮濕悶熱的環(huán)境令人難以支持長時間不間斷的勞作,因而反而促使其產(chǎn)生了很多偉大的哲學家。靜默修行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主流,而佛教無疑是印度眾多宗教當中,最具有思辨色彩的。佛教在印度原有的世界觀基礎上重新利用,構建了一個更為復雜的組成,而這個世界的組成可以在世親菩薩的著作《俱舍論》當中略覷一二。
自古以來,佛教學派繁多,但總不出于大、小二乘之別。就小乘教而言,在印度有二十部派之多,但可歸納為空、有二宗,傳到中國,即成為代表空的成實,以及代表有的俱舍二宗。主張法體實有,三世恒存的《俱舍》
《阿毗達磨俱舍論》是釋迦佛親自授記、攝受眷屬等方面首屈一指的世親論師所撰著,屬于小乘的論典范疇,主要詮示佛陀第一轉四諦*輪的無垢甚深教義,其中蘊含有關初轉*輪的佛經(jīng)中所涉及到的大量名詞、法相、類
梵語:阿伯達瑪夠卡嘎熱嘎 藏語:秋溫波奏戒策累俄雪巴 漢意:對法藏頌 頂禮文殊童子!成熟二資菩提大果位,十力與四無畏獅座上,慈悲為眾宣說有無漏,一切法理本師前敬禮。以頭陀行功德增吉祥,鄭重交付如來之補處,彌勒教法之中得解脫,結集對法迦葉前敬禮。
佛教典籍簡介:《俱舍論》 《俱舍論》 《俱舍論》,全稱《阿毘達磨俱舍論》,又稱《聰明論》。三十卷九品。世親菩薩造,唐代玄奘大師譯。 據(jù)《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序載,世親菩薩先于薩婆多部出家,學習彼
今天我們把序文講一下! “⑴_磨俱舍論略釋記 正議大夫持節(jié)諸軍使晉州刺史賈曾撰 這本書就是阿毗達磨,阿毗達磨我們也講過了,對法,或者廣法、無比法。阿毗達磨是體裁,就是《俱舍論》的體裁屬于
《俱舍論》云:由田意殊勝,及定召異熟,得永離地業(yè),定召現(xiàn)法果。論中舉出定召現(xiàn)世果報的三種情況: 。ㄒ唬⿲τ谑鈩俚母L铩⒐Φ绿锼鞯臉I(yè); (二)造業(yè)時發(fā)心非常猛厲; (三)指相似的現(xiàn)法受,
部派以來,佛教的文獻有三種﹕即經(jīng)(?utra)、律(Vinaya)、論(Abhidharma)合稱為「三藏」(Tripitaka)。這里所講之「論」,音譯為「阿毘達磨」。阿毘(abhi)意為問與答之相對辯論;達磨(Dharma)意為法,當然是指佛法。因此,「阿毘達磨就是佛陀當時大弟子正式討論佛陀教義之記錄。既然是討論佛陀的教義,所以也可以說是佛說的
《俱舍論 世間品》對「緣起」對論 萬金川 【寫在前面】 嚴格說來,《俱舍論》并非筆者特別關注或格外鍾愛的論典之一,因而主觀片面的心得容或有之,至於談到客觀全盤的研究,則非吾之敢言。此處所以不揣淺陋而勇於見笑大方者,乃因緣於昔日初讀奘師譯本的若干段落之際,但覺
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 29 冊 No 1561 俱舍論實義疏 No 1561 [cf Nos 1558-1560] 俱舍論實義疏卷第一(揔二萬八千偈) 尊者悉地羅末底造(唐言安惠) 稽首薄伽眾德山 稽首達磨大智海 稽首僧伽和合眾 掣斯論主及吾師 我將螢耀助陽光 隨力弘宣對法藏 為利群生法久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論議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見和論議。見論議人:“論議”是說通過問答的形式等,分別闡述諸法的義理。其目的是使對方了解論理,明了法義,重在顯明真理。佛在世時,比丘們常常就某一義理或論題等展開論議。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為思惟敏捷,辯才無礙
這一愿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身無鎧甲、手無兵仗的軍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永遠舍離不善的身口意三業(yè),趣于善道。見無鎧仗:“鎧”即鎧甲。古時戰(zhàn)斗中穿戴的鎧甲戰(zhàn)衣,可以防身!罢獭笔枪、矛、劍、戟等兵器的總稱,即兵仗、器仗。
此時世尊思維此梵志性格儒雅純善質直,常為了求知而來請問,不是來惹麻煩的。他如果要問應當隨意回答。佛就說:犢子。善哉善哉。隨意提問吧,我會回答的。
這時世尊告訴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色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也是無常。因滅此識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識。憍陳如。色即是苦,因滅此色而獲得解脫安樂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憍陳如。色即是空,因滅空色而獲得解脫非空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居士問:《金剛經(jīng)》上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比绾卫斫庹垘煾搁_示!一如師父答:把所有的虛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滅的變化的,無常的,他不是永恒不變的,所以對我們眾生來說第一個就是破相證性。因為相是一個虛幻,因緣和合的假象。
迦葉菩薩說: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確定。為什么呢?如來有時說是善不善。有時說為四念處觀。有時說是十二入。有時說是善知識。有時說是十二因緣。有時說是眾生。有時說是正見邪見。有時說十二部經(jīng)。有時說即是二諦。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xiàn)在。佛性也一樣。善男子。虛空非過去,因為無現(xiàn)在。法如果有現(xiàn)在則可說過去,因無現(xiàn)在所以無過去,也無現(xiàn)在,因為無未來,法如果有未來則可說現(xiàn)在,因無未來所以無現(xiàn)在也。
《寶積經(jīng)》與《般若經(jīng)》、《大集經(jīng)》、《華嚴經(jīng)》、《涅槃經(jīng)》,并稱為大乘佛教經(jīng)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該經(jīng)以大乘經(jīng)典的『空觀』思想為基礎,累積了《阿含》以來的佛陀教義,同時,也強調『無我』的思想與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觀學派及唯識學派共同尊奉的經(jīng)典。
《四十二章經(jīng)》是由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的。后漢是指漢朝的東漢時期。漢朝共分兩個時期,一是西漢時期,二是東漢時期。東漢時期又稱為后漢。本經(jīng)的翻譯者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就生活在這一時期。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漢明帝因夜夢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帶著十八個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經(jīng)》之后,遇到
如來佛性有二種:一有,二無。所謂惡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等無量三昧,這都叫做有。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