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
華嚴經(jīng)《華嚴經(jīng)》,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另稱《雜華經(jīng)》。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jīng)》的編集,經(jīng)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于南印度,后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度A嚴經(jīng)》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并不是出自《華嚴經(jīng)》。這句話是解讀自《華嚴經(jīng)》的部分經(jīng)文(見下)。解讀之后語言通俗,道理直白,大部分人看到后都會有所感觸,故而出自《華嚴經(jīng)》的說法就流傳開來。
《華嚴經(jīng)》法句一 1 作佛所作,凈佛所凈! 2 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3 入如來智,無有障礙! 4 應自修行一切智道,應勤增長菩薩境界。 5 善知于時常行法施,開悟一切名為智者。 6 于一切法心無
《華嚴經(jīng)》它是唐代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翻譯的。實叉難陀他一生當中來到中國翻譯了十九部經(jīng)典,總共有一百零七卷,我們《華嚴經(jīng)》八十卷就是實叉難陀翻譯的,還有大家熟悉的《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也是他老人家翻譯的,《大乘起信論》等等,包括《楞枷經(jīng)》都是實叉難陀翻譯的。
佛家有言:“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度A嚴經(jīng)》描述的是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海”,諸佛菩薩充滿整個世界,我們的地球,在華藏世界海中,僅僅是一粒微塵,然而,就是在這塵埃般細小的地球上,我們能夠見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一、東晉佛馱跋陀羅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六十卷,為區(qū)別于后來的唐譯本,又稱為“舊譯《華嚴》”,或稱為《六十華嚴》。二、唐武周時實叉難陀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八十卷,又稱為“新譯《華嚴》”,或稱為《八十華嚴》。三、唐貞元中般若的譯本,也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入不思議解脫境
庚戌冬,先師明觀老和尚示寂,治喪之余,悲思紛集。因憶師所付遺作中,曾記述在浙東行化時,有治習華嚴得不可思議神妙境界等語,頓起業(yè)盡情空廓然無礙之觀。即屏居香港光明講堂,讀誦大經(jīng),迥向吾師,隨讀隨記,以資探索,并檢同全部華嚴著述集要為參究。其中有宋溫陵戒環(huán)比丘所集華嚴要解,解妙義豐,不厭三復。爰亟付印,冀有助于后之讀者。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認的經(jīng)王,分別是《華嚴經(jīng)》、《法華經(jīng)》和《楞嚴經(jīng)》。其中最被推崇備至的,正是《華嚴經(jīng)》,被稱為王中之王!度A嚴經(jīng)》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據(jù)說是佛陀悟道宣說的第一部經(jīng)典,含攝其
聽上夢下參老法師講《華嚴經(jīng)》,算來已有一年半了。在這一年半中,每日隨眾聽老法師講大座。說來慚愧,可能是沒用上心吧,受益不是很大。說句實在話,我喜歡戒律課,本來就是抱著一顆學戒的心來求學的,故總認為《華嚴經(jīng)》是大法,不易深入,還沒學,心里就給了它一個定義——很難學!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卷第一 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眾妙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歟! ⑨尨耸,大分為四:第一、總序名意.第貳、歸命下,歸敬請加.第參、將釋下,開章釋文.第肆、疏末一偈,謙贊回向.為順經(jīng)文有四分故。若順序正流通判者,則合前二為序分、開章為正宗、謙贊為流通,為疏三分。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游摩伽陀國法阿蘭拏處菩提場上普光堂中。大福聚集。妙喜所生。普無毀處。功德無量。蓮華藏師子座中坐。平等證覺(一)善凈覺者(二)無有二行(三)游佛所游(四)得至諸佛平等(五)到無障處(六)不退轉(zhuǎn)法(七)無遮行處(八)不舍無邊諸佛所作(九)住不思處(十)向無相法(十一)三世平等所生(十二)其身遍諸世界(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是漢傳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經(jīng)典,也是漢傳佛教一個影響深遠的宗派——華嚴宗的理論根據(jù)!度A嚴經(jīng)》從印度傳譯到漢地始于東晉,前后經(jīng)由三次翻譯,有三個譯本。第一次翻譯在東晉時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業(yè)(今南京)道場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馱跋陀羅,由他主持翻譯了六十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論議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見和論議。見論議人:“論議”是說通過問答的形式等,分別闡述諸法的義理。其目的是使對方了解論理,明了法義,重在顯明真理。佛在世時,比丘們常常就某一義理或論題等展開論議。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為思惟敏捷,辯才無礙
這一愿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身無鎧甲、手無兵仗的軍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永遠舍離不善的身口意三業(yè),趣于善道。見無鎧仗:“鎧”即鎧甲。古時戰(zhàn)斗中穿戴的鎧甲戰(zhàn)衣,可以防身!罢獭笔枪、矛、劍、戟等兵器的總稱,即兵仗、器仗。
這一愿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看到穿戴盔甲的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用善法鎧甲莊嚴自身,勇猛精進,趣求究竟無師的智慧,證得圓滿無上的佛果。見著甲冑:“甲冑”,指鎧甲和頭盔。在與敵人交戰(zhàn)時,戴上頭盔,身披鎧甲,就可以保護自身,不被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看到節(jié)操高尚的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建大丈夫志、行大丈夫事,樹立正知正見,堅守高尚的志節(jié)和操行,永遠不舍離佛道。見操行人:什么是操行人呢?指具備高尚節(jié)操和品行的人。
此偈告訴我們: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在搭好衣、捧起缽準備乞食的時候便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舍除驕慢,成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法器,受天人贊嘆供養(yǎng)。執(zhí)持應器:“應器”,也叫做應量器,指出家人吃飯用齋的器皿——缽。
這首偈的大意是: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看見不放逸修行苦行的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少欲知足,舍離對五欲的貪著,以佛法的正見為指導,嚴持凈戒,勤修苦行,得不退轉(zhuǎn)大乘弘愿,借助修習苦行到達究竟成佛的彼岸。
這首偈的大意是: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看見婆羅門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修身守道,執(zhí)持佛戒,永保梵行清凈,舍離一切惡法。見婆羅門:“婆羅門”是梵語,華言凈行、梵行等!兑磺薪(jīng)音義》中講:“婆羅門,此俗人也。謂凈行高貴舍惡法之人,博學多聞者也!逼帕_門是古印度四種姓之一,有出家有在家。
此偈的大意是說: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看到出家修行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三業(yè)清凈調(diào)柔,心意寂靜,最終成就佛的大智慧。若見沙門:“沙門”是梵語,華言有勤息、勤行、勤勞等義。勤息是說,出家人勤修佛道,息滅諸煩惱。勤行是指“勤行眾善,止息諸惡”,從而證得寂滅涅槃。勤勞是說出家人應當精勤修道,修
這一愿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遇到背恩棄義人的時候便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對于惡人不生絲毫報復之心。見背恩人:“背恩”,即背棄恩義。背恩的人,不知報答他人恩惠,如《六度集經(jīng)》中所說:“背恩無反復,虛飾行諂偽,是為愚癡極,唯默忍為安!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悖5冒矘,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