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人生
(摘錄自正如法師《佛遺教經(jīng)講解》)
經(jīng)文:“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jié)節(jié)支解,當自攝心,無令嗔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后世,人不喜見。
當知嗔心,甚于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嗔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前面講的“縱五根入五欲”,以及貪吃、貪睡,講的都是“貪”,現(xiàn)在,這里講“嗔”。通過學習前面的經(jīng)文,我們明白了“貪”,的的確確給我們制造了許許多多的煩惱和痛苦。貪,能夠“毒死”我們的人格、道德,以及“法身慧命”,使我們墮落,而無法出離生死輪回、成就佛道。嗔的毒害,亦復如此。貪嗔癡,佛法稱之為“三毒”。本段經(jīng)文,佛教導我們:一、被辱不嗔;二、慈悲不嗔;三、佛子無嗔。
一、被辱不嗔話包容
經(jīng)文:“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jié)節(jié)支解,當自攝心,無令嗔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有位學者聽《遺教經(jīng)》,聽到這里,突然連連說,“晚了!晚了!完了!完了!”后來,有人問他:“什么晚了?完了!”學者答:“啊!幾天前聽到這段經(jīng)文就好了!”“為什么?”“那么,前天上司批評我,我就不會向他發(fā)火了!我發(fā)火得罪上司,F(xiàn)在,我被解雇了。”這位學者被解雇,丟了工作,全是因為不知道“被辱不嗔”的道理。
嗔,什么叫做嗔?《成唯識論》解釋說,嗔,“于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wěn)性,惡行所依為業(yè)”?,指痛苦的事;苦具,指造成痛苦的工具,就是造成痛苦的因素。眾生面對痛苦,以及面對造成痛苦的因素時,本能自然地生氣憎恨。“性”是本質。嗔障礙不嗔,特征是煩躁不安。產(chǎn)生惡的行為,則是嗔的作用。業(yè),是作用之義。
嗔,就是生氣、憤怒、憎恨。人們遇到不如意的言行事物的“逆境”時,便有嗔的行為。人們遇到不如意的事的時候都本能地會發(fā)脾氣,發(fā)了脾氣,似乎心情舒暢些,F(xiàn)在,這里恰恰相反,是講當我們受到污辱,面對“逆境”時,要能“不嗔”。這我們稱為“被辱不嗔”。
經(jīng)說:“若有人來,節(jié)節(jié)支解,當自攝心,無令嗔恨。”在古代,被割去四肢的酷刑,叫“支解”。“節(jié)節(jié)支解”,就是將活人的身體一塊一塊地割掉。這是非常殘酷、不人道的行為。學佛人是絕對不可以這樣作的。
佛告誡我們面對自己的肉體被人一塊塊割下來時,應當攝住心念,不能有“嗔恨”之念。而且,“亦當護口,勿出惡言”。“惡言”,粗言臟話、傷害他人的言語。惡言如刀似劍,《根本毗奈耶》說:“若人生世中,口常出刀劍,由此惡言故,常斬于自身。”被人“支解”,心里沒有嗔恨,口中沒有怨言。這是很了不得的境界。
有人說,“這怎么能作到呢?!還是有人作到!顿t愚經(jīng)》記載,在很久很久以前,波羅奈國的某山林中有位叫羼提婆梨的修行人在修忍辱行。一日,波羅奈國迦梨國王率大臣宮女到林間游玩。宮女們見迦梨王因疲倦睡著了,于是,大家就隨意游覽,遇見羼提婆梨在打坐,大家就好奇地走過去。迦梨王醒來,發(fā)現(xiàn)宮女不見,立刻起身尋找,看見宮女們在不遠處圍在一起。他走前一看,非常怒火,原來宮女們圍著一個修行人,并津津有味地聽這個修行人講話。迦梨王向修行人厲聲說:
“你是何人?在這里干什么?”
“我在此修忍辱。大家都叫我忍辱仙人。”
“你勾引我宮女,還敢稱什么忍辱仙人?先割去你的雙手,看你還嘴皮硬不硬?”
迦梨王割去仙人雙手,問仙人還忍辱嗎?
“忍辱無嗔!”
……
迦梨王將羼提“節(jié)節(jié)支解”,這時,只見羼提仙人“顏色不變,猶稱忍辱!”心中沒有一點嗔怒,還發(fā)誓說:我成佛后,第一個就度你迦梨王。迦梨王,有的地方又翻譯為“歌利王”。羼提婆梨,也就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修忍辱行的一個前身。
“節(jié)節(jié)支解”被辱無嗔,雖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但是,一個修行人,還是做到了。據(jù)《金剛經(jīng)》記述,釋迦牟尼在過去生中曾經(jīng)“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后來,這個修“五百世忍辱”的仙人,終于修成正果,就是釋迦牟尼佛。
經(jīng)文一開頭就向我們講述了被“節(jié)節(jié)支解”,心無憎恨的被辱不嗔的最為典型的事例。這是被辱中最痛苦的侮辱。凡夫眾生,最執(zhí)著最愛惜的就是自己的身體。這個最痛苦的“侮辱”都能夠忍受而不嗔,那么面對其他一切逆境的忍受也就沒有問題了。
“忍辱仙人”的高難度行為,雖然,我們還不能全做到,也很難理解,但是,在我們的社會里也還是有人被“支解”,“而無嗔恨”,這可是真真實實的。“新聞”常有報道,某人需要骨髓,某人愿捐骨髓;某人割腎救子,某人捐肝救人,等等,這就是被“支解”而心無嗔恨的事例。當然,他們被“支解”時,都是注射了麻醉藥,而無苦痛。但是,這種獻身的“支解”行為,確實也是非常的了不起?梢钥醋魇潜蝗璨秽痢H倘柘扇吮“支解”時,沒有注射麻藥,而且,是“節(jié)節(jié)支解,而無嗔恨”,當然,境界要高些。
現(xiàn)在,要大家做忍辱仙人,能做到嗎?當然做不到。當然,我們也極力反對以這樣的殘無人道的手段羞辱人。相信,這種野蠻行為在文明國家里不會再有。但是,在社會在家庭,一些小的被辱事件,諸如被言語傷害,這些還是會有的,在將來漫長的時期內還會發(fā)生。為了減少更大的傷害,為了友情,面對這些被辱,我們還是十分需要不嗔。“被辱不嗔”,對我們處在現(xiàn)代文明的每個人來說仍然有意義。
佛說:“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縱,是釋放、放縱、放任。恚心,就是嗔恚心,厭惡憎恨之心。如果放任嗔恚,“即自妨道,失功德利”,自然妨礙修道,自然而就喪失了功德利益。
《華嚴經(jīng)》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生起,無數(shù)的障礙之門便打開了!度胄姓摗氛f:“千劫所積集,供養(yǎng)諸佛等,所有諸善行,一嗔皆能壞。”漫長時間所修積的無量功德,“一嗔”怒火便被你全部燒光了!对鲆话⒑(jīng)》卷十四中,佛陀更告訴我們:“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人。”無始以來,無量無數(shù)佛降生又涅槃,而我們竟然沒能遇上一位。為什么我們連一尊佛都遇不上呢?原因出奇的簡單,那就是因為我們有嗔恚,“皆由嗔恚人”。嗔,讓我們遇不上諸佛。嗔,讓我們無法聞到佛法,修行成佛。
“嗔”,是不好的,它可以造成兄弟情誼破滅、夫妻感情破碎、朋友義絕、社會毀滅……。但是,說起“被辱不嗔”,人們就聯(lián)想到這是逆來順受,讓人宰割,助長惡人暴行的消極作法。于是,一說到“被辱不嗔”就覺得不順耳。其實,平心靜氣想一想,它在某一層面,在某一辯證中,是有積極意義,是值得提倡的。諸如,爸爸罵我們一句“滾蛋!”我們需要“被辱不嗔”;兒子罵我們一句“你怎么還沒死!”我們也要“被辱不嗔”,絕對好的。難道這是逆來順受、讓人宰割?難道我們非要以牙還牙、以嗔還嗔才是積極?被辱不嗔,以慈悲包容,避免激化,然后,想方設法感化對方,營造和睦,這是結果。這就是佛經(jīng)告訴我們“被辱不嗔”的意義之所在。
說起“被辱不嗔”,人們還會聯(lián)想到這是“奴化”思想,讓施“辱”者,或者是讓“統(tǒng)治階級”權勢階級更加囂張。說到這里,大家往往忽略了一個重大的關鍵性問題,那就是佛說“被辱不嗔”,不是叫弱勢群體要被辱不嗔,強勢群體要多多發(fā)嗔;也不是針對某個特定人說的,它是對全體生命體講的。“人人都要被辱不嗔”,向生命更上層次追求的人更應該“被辱不嗔”,處在社會更高層者更要“被辱不嗔”。
總之,不管是誰,凡是“被辱”,而生“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二、慈悲不嗔大包容
上文中,我們感覺到了“被辱不嗔”的積極意義在于:(1)平息嗔怒,化解沖突。(2)讓問題在最小的矛盾中結束,使受害的弱者盡可能降低“被辱”傷害程度。(3)以德報怨,營建團結氛圍。
如果說“被辱不嗔”是針對弱勢而言的,有些任人欺壓之嫌,那么,下面這段經(jīng)文,則是說給社會強勢群體聽的。經(jīng)中稱強勢階層名“有力大人”。你弱勢“被辱不嗔”,我強勢“有力不嗔”,你我“忍辱不嗔”,這才是佛經(jīng)中所說的真正意義的“不嗔”。這個必須特別強調。
佛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后世,人不喜見。”有力大人,社會強勢群體面對社會弱勢群體要忍辱不嗔。社會強勢群體面對社會弱勢群體能夠忍辱不嗔,這些處在社會強勢群體的人,也“可名為有力大人”。用佛教的語言,我們可以稱他為大丈夫、大乘菩薩。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在這一段中,佛一開始便稱贊“忍”的功德,是一切苦行所不能比的。什么是忍呢?忍,就是忍辱、忍受。在佛法中,說到“忍”,一般又分為三種,它們是:
(1)生忍:面對來自人事方面的污蔑等,都能忍受,不生嗔恚。
(2)法忍:面對來自自然環(huán)境方面的逆境,諸如冷熱、風雨等,都能忍受,不生嗔恚。今天華氏零度這么冷的天氣,大家忍受寒冷前來聽經(jīng),這就是“法忍”。
(3)無生法忍:對于諸法無我、本體無生的空理,沒有我法執(zhí)著,是名“無生法忍”。
佛經(jīng)中,又常常將“忍”與“辱”連用,稱忍辱。辱,就是屈辱、委屈。忍,是指能忍的心。辱,是指所忍的事物。忍辱,就是自身受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時,能忍受而無嗔恚。
我們知道,忍辱,是“六波羅密”之一。“六波羅密”是菩薩成佛必修的六大科目。這“六波羅密”中就有“持戒波羅密”。但是,“六波羅密”中,戒列第二,而忍辱排第三,所以,佛說,忍是“持戒……,所不能及”。原來,在“六波羅密”的排列上是有秩序的,前者意涵小,后者意涵大,前者不能兼后者,而后者則包涵前者。也就是說,能遵守戒的人,不一定能忍辱,但忍辱的人一定能夠遵守戒。廣義的戒,是指大家共同制定的守則。
苦行也不一定是忍辱,比如說,一種苦行外道專修“長忍饑餓”苦行,這種行為是苦行,初看也有“忍”的成份,但它不能稱作忍辱。因為,那種苦行是根本沒有必要,那種苦行又不能利己又不能利人,是毫無意義的忍辱。這里,大家要注意了!這一點非常重要!忍的目的,是建立在自利利他的意義上。菩薩忍的意義是以利人為先決條件。沒有實質意義的忍,是不能夠稱為“忍辱行”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有些苦行就不一定是忍。然而,能忍辱者,必定具備苦行因素。所以,佛說,忍辱是“苦行,所不能及”。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的另一層意思是,修學忍辱要比“持戒”、“苦行”難!譬如說,遵守不殺人戒,世界上許許多多的人一輩子都能遵守,但是,要大家一輩子都不生氣、不發(fā)脾氣,這就難了!
甲乙兩人正在趕路,甲問乙:
“先生!你去哪里?”
“我去學百忍。”
大概過了5分鐘,這個人又問他:“先生!你剛才說去干嗎?”
“去學百忍!”
“你說什么?”
這個學“百忍”的先生火起來,大聲說,“你這人怎么這么羅嗦?”
“你學百忍,我才問你三次,你就忍不住發(fā)火了!”
忍,真是不容易學,嗔心也是不容易制伏。“嗔心”是“與生俱來”。為什么我們不能忍呢?為什么我們不喜歡忍呢?其中有一個原因便是,能忍者,往往自己,尤其是被他人看成是“懦夫”、縮頭烏龜、沒有出息。所以,人們談大丈夫時,都以“剛”而形容。剛者剛烈不屈。又一個原因,是怕人得寸進尺,騎到頭上來,于是要發(fā)怒威。結果是人越火事越糟。凡夫俗子,視“忍”為消極,視“忍”為“懦夫”。
郭先生跟賴先生因“雞毛蒜皮”事爭吵,郭先生想起“忍”字,便強壓住無明火,忍讓回家。郭太太見到,說,“你這個縮頭烏龜、窩囊廢物,就這樣輸了?”郭先生一聽,心中壓住的怒火又燃燒起來,拿起木棍沖出去,因太猛摔倒,木根正插中心臟,當場一命嗚呼,成了真正的“窩囊廢物”。像這種事很多。
經(jīng)文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讀了這句法語,我們理解了“忍”不是“懦夫”,也不是“縮頭烏龜”,而是“有力大人”。沒有力量的人,或缺少力量的人還作不到“忍”呢!能忍者,是大人物也!小人物是沒有這種氣度的。韓信跨下之辱,韓信是英雄,才有這個氣概。一般人是不會理解的。什么是“大人”?大人,我們一般指成年人。但是,古代做官的也叫大人,父母師長也稱大人。本經(jīng)所講的“大人”,是一群自利利他之人,在佛經(jīng)中稱為大乘菩薩。在佛經(jīng)中有時也稱大丈夫。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這是確確實實的,在佛教中,這例子有許多,大家也知道一些,這里就不多講了。中國的古德先賢也都明白“能行忍者,名有力大人”的道理。諸如,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受盡吳王種種侮辱,忍辱負重,最終擊敗吳王,重登王位。中國當代名人鄧小平先生歷盡批斗等種種侮辱,三落三起,最終實現(xiàn)了他的濟世悲願,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能忍者,乃大丈夫也。
忍,又作忍耐解釋,引申為耐力、持久、安心、堅守等。從這方面講,我們發(fā)現(xiàn),忍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真是太重要了。太實在了太充滿積極了。有個年青人今天學醫(yī)學,感覺很“苦”,明天便改學工程學;學工程學,感覺很“累”,后天又改學經(jīng)濟學,改來改去,變來變去,不能一門深入,無法持之以恒,最終什么都沒學成。這就是沒有忍耐力。老師鼓勵學生好好安心讀眼科,經(jīng)過曠日持久的努力,必有成就。這里的“好好安心”、“曠日持久”就是表現(xiàn)“忍耐力”。只要你堅守工作崗位,做好本份工作,都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堅守崗位,做好本份工作,說的也是一種忍耐力。學習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我們都需要一份“忍”的精神。
忍,又解釋為“忍讓”。忍,又解釋為“包容”。這個“忍”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真是太需要了。忍讓、包容,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一種精神素養(yǎng),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主要構成部份。家庭成員之間有了包容,和睦幸福;人與人有了包容,和諧社會;國與國有了包容,世界和平。
經(jīng)文接著說:“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甘露”,世間上沒有,本是天上物,是天人享用的飲料。相傳,古往今來,非天等眾,如阿修羅,為奪取甘露,品嘗美味,經(jīng)常率阿修羅眾與天人打戰(zhàn)。這也是因貪而嗔,也是不值得效法的。阿修羅也好,天人也好,還是有煩惱,仍是六道輪回中。
甘露,梵語阿密哩多,意譯天酒、不死液、不死藥、不死。《吠陀》書中記載:“甘露為諸神常飲之物。飲之可不老不死。其味如蜜,故稱甘露。”它有青黃赤白四種顏色。在《注維摩經(jīng)》中,羅什介紹了甘露,還談到甘露的制造過程。他說:“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以寶山磨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藥。”非常名貴。
甘露,后來被引進到佛教中,常用以譬喻如來的教法。如《法華經(jīng)·藥草喻品》中說:“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xiàn)于世。為大眾說,甘露凈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
甘露,又常譬喻為涅槃。如果形容涅槃的出入口時,則稱“甘露門”,《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中說:“能開甘露門,廣度于一切。”如果形容涅槃的城池時,則稱“甘露城”,《大智度論》卷三:“信、戒、捨、定、慧等諸功德……,能到甘露城。”如果形容涅槃的境界時,則稱“甘露界”,《集異論》卷二說:“身證甘露界,無漏不思議。”如果形容佛法音聲時,又稱“甘露鼓”,《中阿含經(jīng)》卷五十六說:“我至波羅奈,擊妙甘露鼓,轉無上*輪,世所未曾轉。”如果形容煩惱生死滅盡,涅槃證得時,又稱“甘露滅”,等等,總之,甘露乃褒義之詞語。
“忍辱”是好,但是,一般人都不愿意忍辱,就是忍辱了,也是勉勉強強的,內心很痛苦,這種忍辱就是“痛苦的忍辱”,F(xiàn)在,佛說“歡喜忍受”,這境界就“高”了。
忍辱是好,但是,忍辱得勉勉強強,逆來順受,怒氣沒有發(fā)泄掉,憋在心中,也是不好的。所謂不好是指憋住怒氣,久而生病。現(xiàn)在,佛說“歡喜忍受”,就不存在所謂的“憋氣生病”的問題了。
“歡喜忍受”的“歡喜”二字非常重要。“歡喜”是一種開心承受,沒有壓抑,自然而然的承受。這里告訴我們,修行忍辱,不是忍辱時,心有痛苦,痛苦地忍辱,而是歡喜忍辱。忍辱時,心中充滿歡喜快樂。彌勒菩薩就是“歡喜忍辱”的代表性人物。佛門中把他老人家滿臉微笑、大肚便便的尊容供奉在佛寺中第一道殿堂內讓人瞻仰,就是宣揚這種滿心歡喜容忍“天下難容之事”。這就是菩薩“忍辱波羅密”的形象寫真,這等人物稱作“如飲甘露者”,名為“入道智慧人”。
能忍,就如同喝了甘露飲料,能長生。有個小和尚到寺院周邊東西南北山頭找各種藥草又煮又熬,十年如一日。有位游方禪師看到,問他,
“你這是干什么?”
答:“我煉長生不死藥!”
禪師說:“你好好修學忍辱,能長生不死。經(jīng)云:‘能忍者,如飲甘露!’”長生不死藥哪里找?長生不死藥就在忍辱之中。
真正能忍、能包容的人,心平氣和,胸懷廣闊,心情開朗愉快,有利自然身體健康,壽命延長。有人說,你總是對人忍讓,就像烏龜。“是的!我是烏龜,我是千年烏龜。”千年烏龜,為什么那樣長壽,就是因為能容忍、能包容。你動烏龜一下,烏龜便向你縮頭忍讓。這就是烏龜之所以能活“千年”的秘訣?礃幼,人生在世想長壽,真得要有點烏龜縮頭精神。
如果,“不能歡喜忍受惡罵”等種種污辱“之毒”害,不能將“忍受惡罵之毒”當作“甘露”來喝,那么,這個不能忍辱、容易激動、動輒發(fā)火、憎恨心重的人,必定多病短命,F(xiàn)代醫(yī)學證明,人生氣時,體內可產(chǎn)生和毒蛇毒液非常接近的,甚至更厲害的毒素。研究還表明,人的許多疾病,與“嗔”有密切關聯(lián)。
據(jù)統(tǒng)計,2002年全世界死于新老心血管病是一千五百三十萬人,占疾病總死亡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醫(yī)學專家說,絕大多數(shù)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的人都與“生氣”有關。有的人生氣,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臉色發(fā)紅,全身哆嗦;有的人生氣,血管阻塞,中風癱瘓;有的人生氣,胃疼痛,胃穿孔,胃出血;有的人生氣,糖尿病,失眠;有的人生氣,產(chǎn)生癌細胞,腦溢血……。
有的人生氣,一氣之下自殺。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2000年全球有80萬5000人自殺,平均40秒一人自殺。北京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公布,2002年中國有28萬7000人死于自殺,還有200萬人自殺未遂,平均每2分鐘有一人自殺,8人自殺未遂。大部份自殺的人,與嗔恚心理有關。所以,說包容,不嗔恚,“如飲甘露”,健康長壽,一點都不假!
“不能歡喜忍受惡罵”等種種污辱“之毒”害的人,也不能“名入道智慧人”。出家入佛道的人稱“入道人”。修行人證入佛道也稱“入道”。師弟正興出山三年,造訪名山古剎,參訪名師,回來見到師兄,說,
“師兄!我入佛道了!”
師兄應答:“恭賀!恭賀!”
過了三分鐘,師兄突然對師弟說:“你出山前,對師父說,要小心我。這是什么意思?!”
師弟一聽,火氣冒起,說:“我沒有說!是誰說的。”
師兄說:“嗔心這般大,哪是入佛道?”因為入佛道的人,是沒有嗔恚心。
有智慧的人,也是沒有嗔恚。因此,想顯示自己有智慧的人們,千萬要注意“忍”“讓”啦!這是對自稱智慧人的人當頭一棒。某教授在臺上講課,聽眾個個稱贊教授博學,義理精湛,智慧非凡,學者風范。突然,教授激動起來,大發(fā)雷霆,頓時令剛才稱贊的聽眾連連搖頭:“沒有修養(yǎng)!”嗔心一起,思維便亂,思維錯亂,語無倫次。當然,智慧、忍辱,在佛教中來說,還是菩薩所要努力修行的課題。
“所以者何?”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后世,人不喜見。”嗔恚生起,這便可能發(fā)生罵人、打人、殺人等等惡件事故。所以,嗔恚破壞一切善法。
脾氣暴躁,動輒生氣,心懷憎恨,心狠手辣,“生惡法、破善法”,當然,也大大損害本人的形象。如果,是女的脾氣壞、憎恨重、心狠毒,人們便罵她是“母老虎”“母夜叉”,不可能稱她是“觀音菩薩”。如果,是男的脾氣壞、憎恨重、心狠毒,人們一定叫他“兇神”“羅剎”,絕不可能稱他是“彌勒菩薩”。
嗔恚者,今世“名聞”不好,“人不喜見”,誰喜歡見到“母老虎”?誰歡喜撞上“兇神”“羅剎”?嗔恚心重的人,臉就像“兇神”“羅剎”。要想美容、化妝,首先除去嗔恚心。否則,不管你如何化妝?嗔恚心起,再美麗的少女也變成“母夜叉”。
嗔恚者,今世“名聞”不好,“人不喜見”,就是下一輩的“來生”,人也“不喜見”。甚者,來生便墮落“三惡道”受苦!读夯蕬浴沸蛑姓f到,郗氏因嗔恨,而墮落蟒蛇之身!兜爻纸(jīng)》中說,“多嗔恚者,死當墮泥犁。”泥犁,是地獄的梵語音譯。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將相,因為嗔恚,而國破家亡,身敗名裂,千夫指責,萬秋唾罵。發(fā)泄憤怒,可能有一點快感,但是,它所造成的惡果,甚至無法估量。
奉勸人人,莫仗一時之強,興一時之怒,舒一時之氣,而造下無法挽回的苦痛。
三、佛子無嗔真包容
經(jīng)文:“當知嗔心,甚于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嗔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學習上面的經(jīng)文,我們完全理解“嗔心”就猶如霹靂“猛火”,所以,比喻生氣、暴躁、憤怒時,人們常用“發(fā)火”、“火暴”、“怒火”等。大家都看過人生氣的模樣,也都應該有生氣的經(jīng)歷,人生氣時,全身發(fā)熱,臉色通紅,眼睛也要鼓起來,宛如“火球”。
“嗔火”一起,則要“燒毀”東西。它“燒毀”和諧、快樂、幸福的生活。它“燒毀”繁榮、進步、和平的社會。佛經(jīng)記載,一天,有一位婆羅門氣沖沖地跑到佛的住所,辱罵佛,并以刁難的口氣問佛陀兩個問題。他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人想要生活安詳,應該殺死什么?”他的第二個問題是:“如果人想要生活幸福,應該殺死什么?”佛陀回答:“想要生活安詳、幸福,應該去除憤怒。”
“嗔心”如“火”,燒毀安詳,燒毀幸福,燒毀他人也燒毀自己。“嗔猶如“猛火”,“甚于猛火”,紐約下城巍巍的兩棟110層的世貿大樓,怎么會一下化為灰燼呢?大家都說“被火燒毀的”。“被什么火燒毀的?”“是被恐怖分子的嗔火燒毀的。”這嗔火一起,發(fā)射原子彈的按鈕一按,原子彈爆炸,這個地球就毀滅了。大家能夠領悟這“嗔心”“甚于猛火”了。
為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常當防護”,時時刻刻嚴加防備和保護。防備什么?防備嗔恚心生起。保護什么?保護這個心不要受嗔恚污染,讓嗔恚遠離這個心,“無令得入”。
嗔恚,是從我們的心中生起來的,應該是“無令生出”,不要令嗔恚生出來,這里怎么用“無令得入”呢?原來我們的心原本是清凈的,與諸佛心本無差別,只因迷惑顛倒才有了嗔!,F(xiàn)在,我們要消除嗔恚,不能讓它再來染污我們的心。因此,“無令得入”。再者,眾生嗔恚的生起,一般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嗔恚的生起,一般都是受到外來刺激而發(fā)生的,所以,強調“無令得入”。作到“無令得入”,其中一點就是我們遠離“生嗔”的環(huán)境,當然,大乘人則可處于“生嗔”的環(huán)境中而不嗔,還能夠?嗔恚即慈悲?,當下轉化,當然,這境界是高了。
“劫功德賊,無過嗔恚。”我們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地積集起來的種種功德,但是,就這么一下子便失去了。怎么種種功德就這么一下子失去了呢?這是因為嗔恚的原故。而且,沒有第二樣的東西能夠像嗔恚那樣,一下子就令人們的種種功德失去。沒有什么東西比嗔恚的殺傷力還大。誠然,“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大智度論》卷十四)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嗔猶可恕。”古印度俗人,一般崇尚穿白色服裝,后來佛教便常以白衣稱一般俗人。《涅槃經(jīng)疏》卷十四說:“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世俗人生活在欲的環(huán)境中,有種種貪欲,“非行道人”,他們不是修道人。世俗人生氣、憤怒、憎恨,自己沒有辦法制止,“嗔猶可恕”。他們不明白嗔恚危害,犯了嗔恚,還情有可原諒的。
“出家行道無欲之人”就不同了,就不能心“懷嗔恚”了。佛陀說來說去,話音一轉說到自己來了,說第一人稱,首先自己不嗔。出家行道之人,本來是沒有私利,沒有人我是非之人。既然是“無欲之人”,而心中又有嗔恚,實在是不應該的。所以言:“甚不可也!”
一天,我們三四位在談佛法,突然游先生問:“你們出家人不爭吵發(fā)脾氣?”“出家人不爭吵發(fā)脾氣。”林老居士馬上插話。在林老居士認為,出家人境界都很高,是不會爭吵發(fā)脾氣的。據(jù)我了解,不只林老居士這樣認為,有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看法。他們都將出家人同不爭吵發(fā)脾氣“不嗔”劃上了等號。就看這一點,我們感覺身為“出家人”是多么光榮!當然,也有人感覺壓力很重。從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人們將不爭吵、不發(fā)脾氣,看作是高尚的涵養(yǎng)。
經(jīng)云:“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出家行道之人,斷惡修善,如果還有嗔恚,是萬可不可以的。清冷云中,寒冷嚴冬,“霹靂起火”,發(fā)生雷電,“非所應也”,是不應該發(fā)生的事。清冷,是清凈、冷靜,指出家行道之人斷邪念,除惡行,追求清凈。既然斷邪念,除惡行,追求清凈,就不應有嗔恚。
“清冷云中”的修道人,也的確這樣。在中國“破四舊”時期,一群“破四舊”干部要想修理、批斗興慶寺智參上人。一天,他們沖進興慶寺,對智參上人說:“今后不準穿僧裝。”
智參上人回應:“嗯。”
“今后,不準念經(jīng)!”
“噢!”
“今后,要參加生產(chǎn)隊集體勞動!”
“…”
“戒牒拿出來燒掉!”
智參上人心平氣和說:“今后,不準出家,不準念經(jīng),戒牒燒不燒掉都沒有用處!”
“說的也是。”那些干部自言自語。他們問話幾個鐘,始終找不到借口智參上人,只好罷休,灰溜溜地走了。這便是“清冷云中”,那能“霹靂起火”的一個事例。
“出家行道無欲之人”,還有嗔恚,起霹靂大火,是不應該的。學佛人,自稱佛的弟子。佛子以慈悲為懷,修行忍辱,永斷嗔恚。若生嗔恚,也是不應該。然而,真正要修好忍辱行,按高標準要求,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作到的。
在佛子中,修行忍辱,最徹底最圓滿的當推菩薩們。菩薩以修行忍辱,為達到成佛的六大必修課目之一,這是我們佛教徒都知道。那么,修行忍辱的代表人物菩薩,他們是如何看待忍辱呢?我們也應該了解。從《大智度論·羼提婆羅密義》中,我們了解到菩薩修行忍辱的理念與其具體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菩薩思維,諸佛菩薩以慈悲為本。嗔恚是沒有慈悲的表現(xiàn),沒有慈悲就稱不上叫諸佛菩薩。
(2)菩薩認為,過去無量諸佛行菩薩道時,修行種種忍辱。“我今求學佛道,當如諸佛法”。“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則至佛道。”
(3)菩薩視眾生猶如父母兄弟,所以,“不應惡心,而懷嗔害”。菩薩愛眾生猶如父母愛子女。眾生幼子“或時罵詈、打擲、不敬不畏(父母),其父愍其愚小,愛之愈至。雖有過罪不嗔不恚”。
(4)菩薩理解眾生,猶如父母理解子女。眾生多憂少樂,今來嗔怒以為歡樂,菩薩認為“此樂難得”,所以,任由眾生嗔恚。為何?菩薩發(fā)心就是要使眾生得到歡樂。
(5)一切眾生都是未來諸佛,我嗔怒眾生便是嗔怒諸佛。嗔怒諸佛,即是嗔怒自己。
(6)眾生嗔怒我,譬如債主討債,F(xiàn)在債主前來嗔恚討債,我“應當歡喜償債,不可嗔也”。
(7)“諸煩惱中,嗔為最重。不善報中,嗔報最大。”嗔能“吞滅諸善,毒害一切”。“若我不忍,今世心悔;后入地獄,受苦無量。”
有什么可以嗔恚的呢?一起嗔恚,地獄門開,善法滅亡。所以“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嗔恚,名利刀劍,菩薩見嗔,如避誅戳。”(《楞嚴經(jīng)》)“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密之母,諸佛之祖母。”(《網(wǎng)明菩薩經(jīng)》)眾生,若修慈悲,遠離嗔恚,則有種種功德利益,詳見于諸經(jīng)論中,這里就不一一介紹。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后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于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汝等比丘!于我滅后,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yǎng)人民奴卑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
釋迦牟尼佛,從最初轉法輪,度化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證得阿羅漢果;直到最后一次說法,度化須跋陀羅,證得阿羅漢果。所應當度化的弟子,都已經(jīng)度化完畢。于是,來到娑羅雙樹之間休息,準備進入涅槃。這一天的半夜,周圍寂靜無聲,世尊最后一次,為自己的弟子們,簡略地講說佛法的要點。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在波羅木奈的鹿野苑(在今印度瓦臘納西城西北)初轉*輪,演說四諦、八正道等大法,又收阿若憍陳如等五人為弟子。最后又在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羅樹下為弟子最后一次說法,并收一百二十歲的婆羅門須跋陀羅為弟子。有緣度脫的弟子均已度脫。佛歷八十年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在娑羅樹下將入涅槃。此時是夜深之時,月圓星疏,萬籟俱靜
張即之書《佛遺教經(jīng)》,乃其晚年書法精品。運筆堅實峻健,點畫顧盼生情。輕、重、疾、徐,相映成輝,披覽之下,頓覺奇趣橫生,結字俊秀而骨力遒勁。一字之中筆畫粗細明快,伸縮舒展皆隨機而作,卻又不失法度,骨格清奇。善于變形卻又在情理之中,使人覺得熟而不俗,健而不僵,古而不怪,活而不滑,既有唐人之遺韻,更多自家風貌。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后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于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后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于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汝等比丘!于我滅后,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凈戒者
《佛遺教經(jīng)》,《佑祿》言:或云《佛垂般泥洹說教誡經(jīng)》,一卷,后秦鳩摩羅什譯。諸藏均收,多題名為《佛垂般泥一但說教誡經(jīng)》(亦名《佛遺敦經(jīng)》)。「垂」,臨近;「般泥洹」,即涅槃、入滅、圓寂之意。經(jīng)名意為:佛臨涅槃為弟子最后說教誡,即簡稱之為《佛遺教經(jīng)》。本經(jīng)在中國佛教界流行頗廣,歸涅槃部。
我們今天發(fā)心出家修行,第一就是在觀念上要正確。佛遺教三經(jīng)里,《八大人覺經(jīng)》中的第一覺悟,就是要我們覺悟生命體的正報和外在環(huán)境的依報皆是苦、空、無常、無我的,而這個苦果是由我們惑業(yè)所感得的。有了這種了解之后,才會有尋求解脫和發(fā)起要修行的正確觀念。
《佛遺教經(jīng)》 上玅下境長老講述 我們學習法華經(jīng)剛剛的結束,現(xiàn)在由于不知道是哪一位提議這件事,而海公老法師、了公老法師慈悲,所以我們今天又繼續(xù)的有機會學習這一部經(jīng)。 在佛法的立場來說,我們
一、經(jīng)序。釋迦牟尼佛,從最初轉*輪,度化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證得阿羅漢果;直到最后一次說法,度化須跋陀羅,證得阿羅漢果。所應當度化的弟子,都已經(jīng)度化完畢。于是,來到娑羅雙樹之間休息,準備進入涅槃。這一天的半夜,周圍寂靜無聲,世尊最后一次,為自己的弟子們,簡略地講說佛法的要點。
《佛遺教經(jīng)》,又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jīng)》,是佛陀對我們的最后教誡。此經(jīng)言簡意賅,卻含攝深廣;內容以端心正念為首,特指持戒是禪定智慧之源;要息滅三毒煩惱,必須由遠離開始;次而精進修道參禪,生定而后發(fā)慧;自利利他,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那么,如何依《佛遺教經(jīng)》認識因果呢?
《佛遺教經(jīng)》主要由三部分構成,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本經(jīng),佛陀先從尊重“戒”的重要性談起,并扼要地點明“戒”相,接著提出了修行過程中應該對治的煩惱惡業(yè),諸如放逸、懈怠、睡眠、嗔恚、傲慢、諂曲等障道之法。之后,強調了“修集”出世間法知足、無求、靜修、精進、攝念、禪定、智慧等的重要意義。最后,表明“
經(jīng)文中指出,寧可毀壞六根,也不造作諸惡,而墮入三惡道。因為六根有貪著的病,就會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不斷流轉,故必須注重六根的修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稱做「六根」,屬生理的,又叫作「六色」,六根遇到外面屬于物理的「六塵」(色塵、身塵、香
有人問:「佛陀會不會罵人呢﹖」佛陀不是在罵人,佛陀會教訓那些愚癡的人。如:「你不知慚愧」、「你不知道苦惱」、「你愚癡」等。還有一句比較嚴重的話:「你是非人!」非人,就是不像個人,也就是說「你不是人」,即是邪見的邪人,不正派的人。這是很嚴重的一句責
原始佛教時代,佛弟子及信者往往將所聽聞的教法,用詩或簡短散文的形式,以口口相傳的方式記憶傳承。由于佛弟子各人領納的不同,而各有其相異的思想,因此至教團成立時,如何將佛陀的教說作整理、統(tǒng)一,實屬必要之事。經(jīng)過歷次的結集后,佛陀的教說漸次充實完備,
《雜阿含經(jīng)》卷四中說:“如是煩惱漏,一切我已舍,已破已磨滅,如芬陀利生,雖生于水中,而未曾著水!币馑际钦f,這樣的煩惱等有漏,一切我都已經(jīng)舍棄了,已磨滅了,已破壞了,就好像芬陀利花,雖然在水中生長,而沒有染著于水。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又稱《觀音經(jīng)》、《普門品》。原是《法華經(jīng)》里的一品,由于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漸次流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分出來,成為便于受持讀誦的單行本。本品主要宣說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xiàn)。長行敘述無盡意菩薩和佛的兩番問答。初番問答觀世音菩薩得名
這是《八大人覺經(jīng)》開頭的一段經(jīng)文。這部經(jīng)的內容,主要是佛陀教示修學佛道者,應覺知思惟的八種教法!甘篱g無常,國土危脆」,是佛教的宇宙觀;「四大苦空,五蘊無我」,是佛教的人生觀。兩者合起來,即整個佛教的世界觀。我們所賴以生存的世界稱「世間」,世間是時間和空間所和合的世界,是變化無常、沒有長久固定的形態(tài)
這部經(jīng)典的標題為《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悍稹粸椤悍鹜印坏暮喎Q,佛的中文意思為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智者。本經(jīng)中的『佛』,本是諸佛名號的統(tǒng)稱,此處專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釋迦』是姓,意為『能仁』;『牟尼』為名,意為『寂默』!赫f』即講話的意
在《中國佛教史》中,記載了佛教最初傳入中國的各種傳說,但以漢明帝夜夢金人,派人赴天竺求取《四十二章經(jīng)》為最權威的傳入之說。史稱,漢明帝永平三年,漢明帝夜夢金人,身長丈六,頂有白光,飛行于殿宇之間。漢明帝醒來之后詢問群臣,自己夢中所見是什么神。
世間上最大的力量是什么?「忍辱」的力量最大。天下的是非煩惱,天下的不如意,只要能忍,都能迎刃而解。你看,小孩以啼哭為力量,英雄以刀劍為力量,男士以紳士風度為力量,婦女以嬌媚為力量,菩薩以發(fā)心慈悲為力量,阿羅漢以忍辱為力量。忍,并不是打不還口,罵不
《四十二章經(jīng)》非一部獨立的典籍。根據(jù)《四十二章經(jīng)序》記載,后漢明帝夢見金人,于是遣張騫、秦景、王遵等至大月支國寫取佛經(jīng)四十二章,但不載年月。其內容著重闡發(fā)早期佛教宣說的人生變幻、欲望和貪愛之弊,等等,勸導人們放棄世俗,追求出家修道的超世生活!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