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釋此經(jīng),略開二門:一者,略釋名題;二者,廣詮文句。
略釋名題者,經(jīng)題有人、法、喻之別。今此經(jīng)師有顯、密二釋;顯義說者,謂就人立名,以彌陀為西方如來故;密二釋;顯義說者,謂就人立名,以彌陀為西方如來故;密義說者,經(jīng)題不標(biāo)佛字,即是顯示以法標(biāo)稱。何以故?此經(jīng)凈土法門,令受持者隨愿往生,即得無量壽故。又復(fù)如來出世為一大事因緣,為令眾生開、示、悟、人佛知見故。佛知見者,即無量壽也。所以者何?眾生佛性在煩惱之中,雖有恒沙功德,無由顯現(xiàn),如在胎藏。今以念佛持名之力,決定往生,證不退轉(zhuǎn),乃至成佛,盡未來際,化益有情,即是無量壽也。是故此經(jīng)實圓頓之網(wǎng)宗,教乘之肝髓矣。
廣詮文句者,且開三分:自如是我聞至諸天大眾俱,為序分;白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至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為正宗分;自佛說此經(jīng)至作體而去,為流通分。
△序分,即六事證信也。
諸經(jīng)序分有二:一者證信,是謂通序;二者發(fā)起,是謂別序。今此經(jīng)乃佛無問自說,故無發(fā)起,唯以六事證信故。所謂六事者:一、信,即如是也;二、聞,即我聞也;三、時,即一時也;四、主,謂佛也;五、處,謂國、園等;六、眾,謂比丘、菩薩、天眾等。所以者何?順佛遺教故,三世諸佛法如是故。六中前三為總,一切經(jīng)同故;后三為別,隨諸經(jīng)所說法門及一會所被根機(jī)而差異故。初如是者,梵云
曀緵。曀者。一切諸法求不可得義,所謂佛性也;
緵者,一切諸法言說不可得義,所謂法身也。初即是因,后即是果。以一切眾生本具佛性,故于果位轉(zhuǎn)名法身。如是二者,即是三世諸佛共所宣說,所以諸佛一切經(jīng)首,皆置此文也。云何佛性求不可得?《華嚴(yán)孔目章》云:“佛性者,諸佛所得法,其性平等,猶如虛空,于諸凡圣,無所限礙”。又《大般涅槃經(jīng)》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略說佛性有其三種:一者正因佛性;二者了因佛性;三者緣因佛性。智者大師《金光明經(jīng)玄義》云:“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內(nèi)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壞,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覺智非常非無常,智與理相應(yīng),如人能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名了因佛性。緣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德善根,資助智慧,開發(fā)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名緣因佛性也。”云何法身不可得?法身者,即諸法實相!度释踅(jīng)》云:“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無前際,無后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難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不住四大,不離四大,不住六度,不離六度,不住三界,不離三界,不住方,不離方,明無明等,非一非異,非此非彼,非凈非穢,非有為非無為,無自相,無他相,無名無相,無疆無弱,無示無說,非施非慳,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時非怠,非定非亂,非智非愚,非來非去,非人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無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觀如來。”言我聞、一時者,即是顯示二種生死盡也,謂轉(zhuǎn)去生死位中四相應(yīng)品心及心法,轉(zhuǎn)得佛果四相應(yīng)品心及心法也。我者,即自在義,以一切諸法我不可得故,謂轉(zhuǎn)阿賴耶識,得大圓鏡智相應(yīng)心,能持一切功德種子,能現(xiàn)能生一切身土智影像故。聞?wù),一切諸法本性寂故,即是不聞不聞,謂轉(zhuǎn)末那識得平等性智,遠(yuǎn)離二執(zhí)自他差別,證得一切平等性故。一者,無異相義,無所求義,以一切諸法求不可得故,謂轉(zhuǎn)意識得妙觀察智,能觀一切皆無礙故。時者,善巧方便義,以一切諸法諦不可得故,謂轉(zhuǎn)前五識得成所作智,能現(xiàn)成辦外所作故。此念佛法門能圓顯佛性,滿足法身,轉(zhuǎn)識成智,離生死得涅槃,故經(jīng)初云如是我聞一時也。
言主及處。眾者,即是顯示三種世間嚴(yán)凈故。一、智正覺世間,即能化主;二、器世間,即是化處;三、眾生世間,即所化機(jī)!度A嚴(yán)大疏》卷三云:“眾生不嚴(yán),不感佛興;正覺不嚴(yán),不能為主;器界不嚴(yán),非真佛處。”今言佛者,即是智正覺世間嚴(yán)凈,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言舍衛(wèi)國只樹給孤獨園者,即是器世間嚴(yán)凈。會衛(wèi),梵語,此云豐德。謂此國有德,一者具財,二者好境,三者多聞,四者解脫。只樹給孤獨園者,只陀太子所施之樹,給孤獨長者所施之園故。只陀,此云戰(zhàn)勝,為波斯匿王太子,生時王與外國戰(zhàn)勝,故立斯名。給孤獨名須達(dá)多,此云樂施。園者,即顯法身廣大周備。法身具無邊際真凈功德,故園名豐德。樹者,即顯報身福慧圓凈。報身恒常自受廣大法樂,故樹名戰(zhàn)勝。園者,即顯應(yīng)身無量變現(xiàn)。應(yīng)身隨機(jī)應(yīng)化,普令利樂,故園名給孤獨也。今此凈土法門廣大宏遠(yuǎn),為智正覺嚴(yán)凈之本,眾生嚴(yán)凈之因,通被上、中、下根,隨其根性欲見法佛、報佛、應(yīng)佛,皆應(yīng)于此法門中求之,故于此處說也。
第六列眾中有三: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眾。初列聲聞眾者,以恒隨從,是內(nèi)眷屬故,表如來果德也。大者,示法身德。比丘者,有乞食、怖魔、破惡三義,示報身德。僧者,眾義,示應(yīng)化身德。千二百五十人者,示法身德。三世諸佛莫不由于行、愿二門,自致作佛。釋迦愿門者,《悲華經(jīng)》說釋迦如來往昔為寶海梵志時,于寶藏佛所成就大悲之心,廣大無量,作五百誓愿,此如來自覺之德也。釋迦行門者,所謂戒、定、慧三學(xué)。戒學(xué)者,比丘二百五十戒;定學(xué)者,三摩地門陀羅尼門,各有一百是;慧學(xué)者,釋迦一代時教,開談頓、漸、權(quán)、實、總?cè)贂。此如來覺他之德也。大阿羅漢者,有應(yīng)供、殺賊、無生三義,即是示報身德。眾所知識,即是示應(yīng)化身德也。舍利弗者,智慧無窮,決了無疑,智慧第一。目犍連者,神足輕舉,飛到十方,神通第一。大迦葉者,十二頭陀難得之法,頭陀第一。大迦旃延者,善分別義,敷演道教,論義第一。智慧者,菩提心堅固義;神通者,四攝濟(jì)度義;頭陀者,離欲清凈義;論議者,離諸分別贊善隨喜義。此四者即是大菩提心也。大俱篩羅者,得四辯才,觸難答對,問答第一。離婆多者,坐禪人定,心不錯亂,無倒亂第一。周利盤陀者,于四諦理,能斷疑惑,斷癡第一。難陀者,諸根寂靜,心不變易,離欲第一。問答者,莊嚴(yán)法施義;無倒亂者,清凈照耀義;斷癡者,大悲行施滿一切愿義;離欲者,得無上法樂義。此四者即是大福德聚也。阿難陀者,所憶不忘,多聞廣遠(yuǎn),多聞第一。羅喉羅者,不;毀禁戒,誦讀不懈,密行第一。僑梵波提者,居樂天上,用具滿足,受天供養(yǎng)第一。賓頭盧頗羅墮者,降伏外道,履行正法,師于吼第一。多聞?wù),于法自在義;密行者,常住無為,智慧圓明義;受天供養(yǎng)者,轉(zhuǎn)大*輪,調(diào)伏有情義;師子吼者,離言說相,文字本空義。此四者,即是大三摩地智也。迦留陀夷者,善能勸導(dǎo),福度人民,教化第一。大劫賓那者,曉了星宿,預(yù)知吉兇,知星宿第一。薄拘羅者,壽命極長,終不中夭,壽命第一。阿(少/兔)樓馱者,天眼徹視,見十方域,天眼第一。教化者,業(yè)用善巧利樂有情義;知星宿者,精進(jìn)難敵勝過障難義;壽命者,降伏天魔、蘊魔等義;天眼者,大權(quán)方便濟(jì)度一切義。此四者,即是大慈事業(yè)也。今此凈土持名法門,乃是如來自覺覺他之大用,從一切如來大菩提心、大福德聚、大三摩地智、大慈事業(yè)之所流出,能信受此法門,便能圓具三身,成就大菩提心,成就大福德聚,成就大三摩地智,成就大慈事業(yè)。故于經(jīng)初證信序中列眾表德,以明此經(jīng)義理宏深,利益廣大也。
次列菩薩眾者,不恒隨故,外眷屬故,此表眾生因行也。菩薩摩訶薩,具云菩提薩綞摩訶薩綞,凡有三釋:一、菩提是所求佛果,即是智也;薩堙是所化眾生,即是悲也,具足悲、智,故名菩薩。二、菩提是所求之果,薩堙是能求之人,希求菩提,故名菩薩。三、薩綞又云勇猛,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名曰菩薩。文殊師利,此云妙吉祥,表智也。阿逸多,此云無能勝,即是彌勒,天慈也。乾陀訶提,此云不休息,表常也。常精進(jìn),表勤也。謂眾生因行,以智慧為因,般若為三世佛母故;大慈為行,佛心者大慈悲是;不休息為證,法性常住故;常精進(jìn)為悟,無作正勤到彼岸故。此凈土持名之法,乃如來昔于因地,以大智慧,以大慈悲,見真實相,度無量行之所證得。亦唯有具智慧者,具慈悲者,深信實相,發(fā)起正行者,方能于此法門信受奉行也。
后列天眾者,隨類示化,感應(yīng)道交,因果互徹義也。天者,自在義,光明義,清凈義,即是如來大般涅槃。自在謂法身德,光明謂般若德,清凈謂解脫德,是故如來稱第一義天。釋提桓因者,是百福德義。以諸業(yè)垢本不生故,從大涅槃本性之心,起諸事業(yè),及種種凈妙六塵,凈佛國土,莊嚴(yán)法身也。此凈土持名法門,乃是一切如來攝受有情之妙用,若能于此法門具足信愿,如法修行,即是有大福德,有大善根,恒為一切如來之所攝受也。自下正宗分,凡有略廣二門,各以三世間嚴(yán)凈,顯極樂世界功德。初略顯中有三:謂初極樂智正覺世間,二極樂眾生世間,三極樂器世間。明別相三寶故,智正覺世間為首也。廣顯中亦三:謂初極樂器世間,二極樂眾生世間,三極樂智正覺世間。明一體三寶故,器世間為初也。亦為顯此三世間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故次第相反覆也。今初略顯中極樂智正覺世間。
言西方者,即是轉(zhuǎn)意識成妙觀察智也。人之生死,由于二種力:一者,樂著戲論因增上力;二者,凈不凈業(yè)因增上力。此二力者共相依輔,若能一切戲論不行,則一切諸業(yè)亦不復(fù)生。是故欲脫生死苦論,證彼常恒法身,先須以念佛力,轉(zhuǎn)彼意識,成妙觀察智已,由初發(fā)心便能轉(zhuǎn)*輪,辯無言說,理無涯際,由此清凈無染,人無言觀門,悟無量三摩地門、無量陀羅尼門、無量解脫門,此是法界體性中之西方也。言過十萬億佛土者,斷十煩惱,成就萬善,住于億相也。過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取為十,謂下品往生也。十法界互具成百,各具十度,即成千度,各有十善,即成萬善,謂中品往生也。億者,梵云落叉,即是相義,亦是見義。謂住于實相,一相一切相,即相即無相,非相非無相。即相者假諦,無相者空諦,非相非無相者中諦,三諦圓融,即上品往生也。以念佛持名力故,得斷煩惱,得成萬善,得生實相,由斯功德,面佛聞法,而受彌陀之所教化,故名極樂。如斯功德,皆是彌陀愿力之所攝持,即是智正覺世間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迦、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
【香贊】爐香乍爇。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jié)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xiàn)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
香贊:爐香乍熱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jié)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xiàn)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南無蓮池海會菩薩摩訶薩 南無蓮池海會菩薩摩訶薩 南無蓮池海會菩薩摩訶薩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完整注音版。
這部經(jīng)是我阿難親自聽佛陀宣講的。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舍衛(wèi)國,只樹給孤獨園里說法,在場的有佛陀的常隨弟子出家眾一千兩百五十人。這一千兩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羅漢,德行高尚,為眾人所熟知的。這些人包括了: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jié)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xiàn)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
《阿彌陀經(jīng)》簡單講解了極樂世界如何之好,勸勉聽聞?wù)叨寄馨l(fā)愿移民到極樂世界,怎么去信愿專修念佛。所以讀誦凈土法門三部正依經(jīng)典就是為了能明白念佛往生的道理,增強(qiáng)念佛往生的信心,最終落實到信愿專修念佛的行持上。《阿彌陀經(jīng)》是佛祖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的一部經(jīng)典,從執(zhí)持阿彌陀佛名號入手,再而廣修;凵聘,得證自在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
阿彌陀經(jīng)講解
阿彌陀經(jīng)譯文
這部《佛說阿彌陀經(jīng)》,應(yīng)該如何在流通分當(dāng)中去落實?實際上這就回歸到通流通的通途法門。換句話說,凈土法門讓我們要深信發(fā)愿去修行落實,修行方法并沒有比其它的法門更加艱難,也沒有比其它的法門更加簡單。
在所有的經(jīng)典里面,《阿彌陀經(jīng)》是最容易被誤解的。像《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經(jīng)典,很多人不會誤解,只是理解有深淺,不會偏離主題?墒恰栋浲咏(jīng)》的文字表述,很容易產(chǎn)生歧義,只有正確理解這部經(jīng)才能如法而行。有些人雖在奉行,但不是按照佛的教導(dǎo)來修行,之所以學(xué)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就是因為不如法。法義不理解,方向不明了,再怎么修都
《阿彌陀經(jīng)》是無問自說的一部經(jīng),但并不是唯一一部無問自說的經(jīng)。為什么《阿彌陀經(jīng)》是佛陀無問自說的經(jīng)?因為它密義甚深,一般人問不出來的。我們看《阿彌陀經(jīng)》,是佛陀叫著舍利弗這些圣者說的。實際上當(dāng)時也有大菩薩參加,那么大菩薩們不知道《阿彌陀經(jīng)》的境界嗎?不知道《阿彌陀經(jīng)》的密義嗎?不知道阿彌陀佛嗎?他們是知道的。像文殊、普賢
第一個特點:《阿彌陀經(jīng)》只講事實真相,不談玄妙理體!栋浲咏(jīng)》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彼v的是一個事實,在十萬億佛土之外,有一個國土叫極樂世界,這里有一尊佛叫阿彌陀佛,這個世界黃金為地,有七寶池、八功德水等。就比如
《佛說阿彌陀經(jīng)》這句經(jīng)文是告訴我們,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不可以少善根,就是說讓我們要多種善根,那么怎么來多種善根呢?我們就拿凈土法門來說,多種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彌陀佛圣號,多念一聲阿彌陀佛,就多種一分善根,也就是說修凈土法門念佛是正行,這也是多善根的因。
極樂世界為何有聲聞?有人一看這個經(jīng)典被判攝為菩薩藏就有些不理解,會質(zhì)疑:你說這部經(jīng)是菩薩藏,那為什么在經(jīng)文里面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還有無量無邊阿僧祇的聲聞弟子呢?蓮池大師的回答是:這個是暫時有聲聞弟子之名,但最終沒有聲聞之實。你看《佛說無量壽經(jīng)》里也談到,極樂世界聲聞都能變化出很多的化身到他方世界去教化眾生,令他方世界
善導(dǎo)大師有一段解釋,說明《阿彌陀經(jīng)》是為凡夫所說的一部經(jīng):“釋迦能于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贊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薄倓傊v的惡人,看這一段文一點不差!皭簳r、惡世界”,這個時代是五濁惡世,惡的時代,惡的世間。
《阿彌陀經(jīng)》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一部經(jīng)典。一般人對最簡單、最容易的法門反而不太重視,覺得學(xué)佛要學(xué)高深的、復(fù)雜的。只有學(xué)佛久的人才知道,越簡單、越容易的越好。世間辦事也是如此,越容易、越簡單、程序越少的事,辦起來越輕松。修行也是這樣,越簡單、越容易,也許越能得到
《阿彌陀經(jīng)》是最為普及的一部經(jīng)典。有人說:“不一定吧,《心經(jīng)》《地藏經(jīng)》《金剛經(jīng)》也很普及啊!蔽覀冞@里講的“普及”超過這個概念。在世間,從表面看,其他經(jīng)典都很流行。比如念《地藏經(jīng)》的人很多,念《心經(jīng)》的人也非常多,學(xué)《金剛經(jīng)》的人也非常多。但是任何一個寺院,只要上早晚課,都在念《阿彌陀經(jīng)》。有沒有早晚課念《地藏經(jīng)》的?
《阿彌陀經(jīng)》給我們的是大利益,而不是小利益!栋浲咏(jīng)》只有一千八百多字,十五分鐘就讀完了。我們很多人勸人往生,勸得很辛苦,如果讀《阿彌陀經(jīng)》,知道往生可以成佛,還用人勸嗎?這個世間還值得留戀嗎?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我們這個世界,誰的家里是黃金為地?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我們這個世界呢?一對比就知道極樂世界好,自然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dāng)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論議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見和論議。見論議人:“論議”是說通過問答的形式等,分別闡述諸法的義理。其目的是使對方了解論理,明了法義,重在顯明真理。佛在世時,比丘們常常就某一義理或論題等展開論議。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為思惟敏捷,辯才無礙
這一愿的大意是說:當(dāng)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身無鎧甲、手無兵仗的軍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永遠(yuǎn)舍離不善的身口意三業(yè),趣于善道。見無鎧仗:“鎧”即鎧甲。古時戰(zhàn)斗中穿戴的鎧甲戰(zhàn)衣,可以防身!罢獭笔枪⒚、劍、戟等兵器的總稱,即兵仗、器仗。
此時世尊思維此梵志性格儒雅純善質(zhì)直,常為了求知而來請問,不是來惹麻煩的。他如果要問應(yīng)當(dāng)隨意回答。佛就說:犢子。善哉善哉。隨意提問吧,我會回答的。
這時世尊告訴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色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也是無常。因滅此識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識。憍陳如。色即是苦,因滅此色而獲得解脫安樂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憍陳如。色即是空,因滅空色而獲得解脫非空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居士問:《金剛經(jīng)》上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比绾卫斫庹垘煾搁_示!一如師父答:把所有的虛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滅的變化的,無常的,他不是永恒不變的,所以對我們眾生來說第一個就是破相證性。因為相是一個虛幻,因緣和合的假象。
迦葉菩薩說: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確定。為什么呢?如來有時說是善不善。有時說為四念處觀。有時說是十二入。有時說是善知識。有時說是十二因緣。有時說是眾生。有時說是正見邪見。有時說十二部經(jīng)。有時說即是二諦。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xiàn)在。佛性也一樣。善男子。虛空非過去,因為無現(xiàn)在。法如果有現(xiàn)在則可說過去,因無現(xiàn)在所以無過去,也無現(xiàn)在,因為無未來,法如果有未來則可說現(xiàn)在,因無未來所以無現(xiàn)在也。
《寶積經(jīng)》與《般若經(jīng)》、《大集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涅槃經(jīng)》,并稱為大乘佛教經(jīng)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該經(jīng)以大乘經(jīng)典的『空觀』思想為基礎(chǔ),累積了《阿含》以來的佛陀教義,同時,也強(qiáng)調(diào)『無我』的思想與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觀學(xué)派及唯識學(xué)派共同尊奉的經(jīng)典。
《四十二章經(jīng)》是由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的。后漢是指漢朝的東漢時期。漢朝共分兩個時期,一是西漢時期,二是東漢時期。東漢時期又稱為后漢。本經(jīng)的翻譯者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就生活在這一時期。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漢明帝因夜夢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帶著十八個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經(jīng)》之后,遇到
如來佛性有二種:一有,二無。所謂惡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yán)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等無量三昧,這都叫做有。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贰<议T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