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經(jīng)文很短,才二百四十四字,是念佛法門中非常重要的開示。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簡稱楞嚴經(jīng),詳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全經(jīng)共十卷,六萬多字。本章出在第五卷末,佛問諸菩薩及阿羅漢,當初修行,在十八界中,從那一法入門?時有二十五位大菩薩、阿羅漢,各各敘說自己最初修行入門的下手功夫,即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大勢至菩薩在二十五圓通中,列第二十四位,屬于根大圓通,觀世音菩薩為最后第二十五位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在楞嚴法會上,似乎并不重要,但對念佛人來說,卻不可或缺。
現(xiàn)在大家所看的書,是民國初年臺州府(即天臺山)靜權(quán)法師受邀于上海功德林為念佛善信所說,時間是民國三十六年國歷三月二十五日,聽眾中有人將其筆記,很早就印成講義流通,我收集了一百多本,預備將來講時可用。因文少,若單印經(jīng)文,只一張而已,雖然看起來很方便,但很難保管。我多年前曾在某地方講經(jīng),因為時間短,只三天,選一最少字的經(jīng),印成一大張,沒料到,經(jīng)講圓滿,竟有人隨手亂丟,也有人拿去包糖果,本圖方便,反成褻瀆法寶。有了這次經(jīng)驗,以后,短篇經(jīng)文,不敢再印單張。
這本雖是講義,大家聽的時候,看正文便可,講義留待自己有時間再研究。主要是第五頁有印光大師書寫的經(jīng)文,為一代祖師的墨寶,也有人將其影印放大,彌陀殿中裱框,掛在前面左邊墻上的就是。我講并非全照講義,當然,也有許多相同之處。
這篇經(jīng)文,講的人不多,若非聽楞嚴經(jīng),或許很難有機會聽到,F(xiàn)在,先把經(jīng)文念一遍: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經(jīng)文念一遍,對全文大略有個印象,再解說。下有‘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季夏常慚愧僧釋圣量書’字。
‘己卯’農(nóng)歷六十甲子的己卯年。‘季夏’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第一個月謂孟,第二個月仲,第三個月叫季,譬如春天,正月叫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四月是孟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這篇經(jīng)文是印光大師在民國二十八年六月夏天時寫的。‘常慚愧僧’印光大師自謙之詞,說自己德學不足,時常心懷慚愧的出家人。‘圣量’法名。字印光。依中國佛教習慣,法名又叫內(nèi)號,師長才用,字號是外號,一般人方稱,因此,大多數(shù)人只知印光,不知圣量,念佛圓通章裱掛在彌陀殿,常有人問我:圣量是誰?釋圣量即是印光大師,后人尊為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祖一生非常注重弘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老人家認為凈土三經(jīng),尤其阿彌陀經(jīng)教人持名念佛,一日至七日得一心不亂,并未詳示持名方法,無量壽經(jīng)也只說念佛好處,本章對持名念佛有相當完整的開示,故自印祖提倡后,一般凈宗道場都有讀誦解說,與普賢行愿品,凈土三經(jīng),合稱凈土五經(jīng)。文字比心經(jīng)少,凈土行者若忙,沒空念阿彌陀經(jīng),也有人將其當日課,每天讀誦。
現(xiàn)在我照經(jīng)文用講話的方式說一遍,加深大家印象,再詳細解釋。
當時楞嚴法會上,釋迦牟尼佛要弟子各說親證境界,有二十五位菩薩、阿羅漢自我介紹,六根、六塵、六識,七大之地、水、火、風、空、識,都有阿羅漢、菩薩說明,其中耳根是留在最后(根大圓通之后)。識大之后,由大勢至菩薩說明根大圓通,隨彌勒菩薩后,即從座起,介紹自己親證念佛三昧的經(jīng)過。
‘大勢至法王子’,法王子是菩薩的通稱,‘與其同倫’同倫,共同以念佛法門自行化他的同道,‘五十二菩薩’五十二非五十二個,而是借、住、行、向、地、等覺,再加十信前的干慧地,共五十二階位,每一階位都有無數(shù)菩薩,跟隨大勢至菩薩,參與楞嚴法會,聞佛說法。五十二階位的無數(shù)菩薩,隨大勢至菩薩‘即從座起’即刻從座位上起來,到佛法座前‘頂禮佛足’,向佛行最敬接足禮,‘而白佛言’合掌稟白釋迦牟尼佛,自述親證三昧的情形,下之經(jīng)文,都是大勢至菩薩講的話。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我回憶過去無量恒河沙劫以前,有位佛出現(xiàn)世間,名叫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一大劫中,先后有十二尊佛出世,連續(xù)相繼在世間教化眾生,最后一尊,名叫超日月光佛,就是我初學時的親教師。‘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超日月光佛教我修念佛三昧。怎么修呢?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譬如有甲乙兩人,或張三、李四兩人,張三念念不忘李四,李四早已忘了張三,這兩人縱使重逢,相見不相識,如同未見般。‘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假使反過來,兩人常相憶念,思念深切,不只今生今世,縱經(jīng)多生多世生死流轉(zhuǎn),也如影隨形,決不會分開。這比喻什么呢?專念者如佛,專忘者如眾生,佛念念不忘眾生,眾生卻不念佛,假使眾生念佛,如佛念眾生般,則如影之隨形,永不舍離。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再比喻說,十方諸佛,悲愍憐惜眾生,像慈母想念兒女,‘若子逃逝,雖憶何為?’若為人兒女者,棄父母不顧,浪游他方,慈母雖日思夜念,又有什么作用呢?‘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倘若兒女思念母親,也像慈母憶念子女一樣,舐犢情深,別說今生,縱使經(jīng)歷多劫,也不會失散分離。
以慈母喻佛,子女喻眾生,佛是眾生大慈悲父,超過世間父母千萬億倍,常憐念眾生,眾生常不領(lǐng)情,不肯念佛,故不相見。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假若眾生心,能真切的憶佛、念佛,或現(xiàn)前今生,或臨終,或?qū)肀囟ǹ梢砸姺穑H近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離佛不遠,就靠憶佛念佛,不必借用他法,自然破迷啟悟,心開見佛。‘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又比喻說,好像香店作香賣香的地方,進入其間,久受熏習,自然身有香氣,常憶佛念佛,以佛之法身香、智慧香莊嚴我們身心,便可轉(zhuǎn)凡成圣,這就叫作‘香光莊嚴’。香光莊嚴就是念佛法門的名稱。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我在因地受超日月光佛教誨,即從念佛下手用功,以念佛心,念到一心不亂,親證無生法忍,為不退轉(zhuǎn)的等覺菩薩。‘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現(xiàn)在來此娑婆世界,用我念佛修行法力,攝受念佛之人,引導歸向西方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世尊問我如何修行,而得圓通?我和前面二十三位菩薩、阿羅漢不同,他們各各有選擇,或從眼根入,或從身根、意根入,或從色等六塵,眼、耳、鼻等六識入,或從地、水、火、風等六大入,我無選擇,不固定一種,‘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兩句是最重要的宗旨綱領(lǐng),念佛如何念?都攝六根念,凈念相繼念,能這樣用功,就能得念佛三昧,我認為這是斷煩惱了生死、證圓通的最好方法。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收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使向外境馳求,只守住一句彌陀圣號,精進努力,讓念佛清凈之念,相續(xù)不間斷,照這種方法修行,一定能證圓通,得三昧,開智慧,超三界,究竟成佛。
先銷文,讓大家對經(jīng)義有些概念,才不會摸不著頭緒;心理有個譜,像蓋房子,地基打好了,再依文字作較詳細的解釋,只比銷文詳細些,不是很詳細,若細說須花不少時間。
先解釋題目。‘楞嚴經(jīng)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實際上,應(yīng)該是六根圓通之根大圓通。一般經(jīng)典將宇宙萬有分為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沒有根大,楞嚴經(jīng)講七大,‘根’或說‘見’。地、水、火、風、空、見、識。見大,本是眼根對色塵,看見的見。為什么六根圓通稱見大呢?因六根所對的境界,各各有見聞覺知,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舌、身曰覺,在意曰知。六根對六塵,各有其見分,念佛就是從收攝六根的見分下手,因此,見大不單指眼根的見,而是六根對六塵,發(fā)生作用時,都有見聞覺知的見分,也是唯識家所說之四分,外境為相分,能照境起分別的是見分,見分后有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對相分,即心對境,六根對六塵時,不生妄念,完全將見分歸趣于佛號中,稱為見大,約六根言,則屬根大。
楞嚴經(jīng)是簡稱,古德認為當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才不會與另外一部楞嚴經(jīng)混淆,藏經(jīng)里有‘首楞嚴三昧經(jīng)’,也是講修定的方法,不閱藏者不知,一般提到楞嚴經(jīng),都以這部十卷經(jīng)文的為主,流通廣,寺院早課楞嚴咒出于第七卷,本篇在第五卷末。也有稱作‘大佛頂經(jīng)’的,易與密部許多佛頂經(jīng)混亂,因此,古德認為國人好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比較妥切。
‘大勢至’待經(jīng)文時再解釋。賢首宗釋經(jīng)題,另有一種‘作對式’的講法,就是把經(jīng)題內(nèi)所含的意義,配合相對的道理解釋,挺有意思。若將‘楞嚴經(jīng)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十三個字,約法義,可分為四對。楞嚴經(jīng)是總,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別,謂‘總別一對’。楞嚴經(jīng)是總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別名,和其他不同,故曰別。別題中,又有第二對。依賢首宗,習慣將經(jīng)文分為‘能詮之教’,詮,顯也。念佛圓通章的章,為‘能詮教’,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是‘所詮義’,即經(jīng)文所詮釋的道理,屬‘教義一對’。大勢至菩薩念佛是修因,圓通是果,從所詮義中,又分出‘因果一對’。修因之‘大勢至菩薩念佛’,又可分第四‘人法一對’,大勢至菩薩,是能修之人;念佛,為所修之法。所以,題目中共有總別、教義、因果、人法四對。
題目除‘楞嚴經(jīng)’三字外,其他在經(jīng)文中都有,不提前說明。‘章’為后人所加,因十卷楞嚴經(jīng),六萬多字,并沒分品,既未分品,單錄這段經(jīng)文,就稱作另外一章,講念佛得圓通的方法,由大勢至菩薩修成,故稱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現(xiàn)依經(jīng)文解釋:
講義叫作‘經(jīng)家敘語’,結(jié)集經(jīng)典者,說明當時大勢至菩薩,要稟白釋迦世尊,關(guān)于念佛圓通道理時的恭敬禮節(jié)。
‘大勢至’菩薩名。大家都知道,是西方三圣之一。西方三圣,中間為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大勢至菩薩(以佛左右為主)。觀世音菩薩與娑婆眾生有深因緣,所謂‘家家觀世音’,無人不知,不管個人信仰如何,對觀世音菩薩如何稱呼,大家都知道菩薩尋聲救苦,大慈大悲的精神,在中國佛教里,感應(yīng)最多,經(jīng)典除普門品廣為流通外,華嚴經(jīng)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觀世音菩薩時,也有觀世音菩薩對其開示的一段經(jīng)文。楞嚴經(jīng)第六卷開始,約有半卷的文字,介紹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的經(jīng)過,及三十二應(yīng)、十四無畏等功德。而大勢至菩薩,除了念佛圓通章外,并無專門經(jīng)典,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念佛圓通章,專門開示念佛方法,極其簡單扼要,明朝以前,較少流通,明末,講說楞嚴者多,注解也多,漸漸廣為人知。崇禎年間,天臺宗正相法師,單就此章作解釋,謂‘念佛圓通章科解’,現(xiàn)存卍字續(xù)藏。清朝初年,賢首宗一位偉大的續(xù)法法師,著有圓通章疏鈔,最為詳細?梢娒髂┣宄酰延泻雮,往后直到民初,印光大師倡導,凈宗道場才廣為弘宣。從前,我也曾在念佛道場或佛七時講過。
‘大勢至’梵語摩訶那缽,此云大勢至。何以名為大勢至呢?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簡稱思益經(jīng))大勢至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大勢至菩薩說,我舉足所到之處,大千世界及魔王宮殿,都會震動,因此,名為大勢至。顯其威德神力不可思議!
觀無量壽經(jīng)中,觀大勢至菩薩的經(jīng)文說:‘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這位菩薩,行走時,十方震動,坐時,極樂世界七寶地動。我看經(jīng)看到這兒,覺得大勢至菩薩行、坐之時,極樂世界眾生如嬰兒躺在搖籃里,大概很舒服吧!其實,這只是說明菩薩有此能力,并不是非震動不可,或許是隨緣震動,我們不會有感覺,不必緊張。
另有一名為‘得大勢’,悲華經(jīng)云‘得大勢菩薩’,得到廣大勢力的菩薩。又說:得大勢菩薩于寶藏佛前發(fā)愿:‘愿我世界與觀世音,等無有異,o’希望將來成佛時,世界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實際上,這兩位菩薩以世間話說,就是師兄弟,觀音菩薩如大師兄,大勢至菩薩是小師弟,是阿彌陀佛左輔右弼的大菩薩,助佛教化。觀音授記經(jīng)云:阿彌陀佛雖稱無量壽,但是,是有數(shù)量的無量,凡夫、二乘所不能知。將來入滅,觀世音菩薩示現(xiàn)成佛,名普光功德山王佛,和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壽,入滅后,大勢至菩薩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佛,接續(xù)觀音成佛,在彼土教化眾生,故發(fā)愿國土與觀音菩薩無異。寶藏如來為彼授記:‘由汝愿取大千界故,今當賜汝為得大勢。’因你愿力,將來成佛,世界與觀音同等莊嚴,所以,為你授記,名叫得大勢。得廣大威德勢力,成就莊嚴凈土。
又名‘無邊光’,打七大回向,禮西方三圣時,大勢至菩薩為‘無邊光熾身’。無邊光也是出自觀無量壽經(jīng),經(jīng)云:‘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凈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眾生有緣,得光照觸,能離三途之苦,得無上道力,所以,名叫無邊光。一人具三種名號。若按本章經(jīng)義,為何名叫大勢至呢?古德解釋說:‘能念大勢佛(即超日月光佛),能攝六根妄,能接念佛人,故名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由大勢至菩薩發(fā)起,表修念佛法門,能使眾生開發(fā)廣大智慧,出三界諸苦,成就常樂我凈的涅槃妙果。
‘法王子’是通號,凡等覺菩薩,荷擔如來家業(yè),皆可稱作法王子。法王,指佛,法華經(jīng)云:‘佛為法王,于法自在’。王者,自在義,究竟成佛,一切法無不了知之義,不是領(lǐng)導管理。菩薩如太子,將來成佛,續(xù)佛家業(yè),為佛真子,名法王子。悲華經(jīng)云:彌陀、觀音、勢至,于久遠劫前,三位同生一世,當時,阿彌陀佛是轉(zhuǎn)輪王,觀音為長子,大勢至是次子,多生累劫,不離左右,一起自行化他,故稱法王子。現(xiàn)則彌陀為法王,將來觀音成佛,勢至為補處菩薩,觀音入滅,彼示現(xiàn)成佛,續(xù)化眾生,今為等覺,稱法王子。
‘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和其共修的同伴。‘同倫’同類也,有兩種意思:一、自行同類——五十二位皆修念佛法門。二、化他同類——度生的方法、時節(jié)因緣等,也與大勢至菩薩一樣。
‘五十二菩薩’即五十二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五十一位,另一階位,古德都認為是十信位前的干慧地。因根據(jù)楞嚴經(jīng)說,干慧地之后,才證初信。這種講法行得通,因經(jīng)中并未表明五十二位的特定位次。也有認為是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五十二位。等覺沒錯,妙覺則不妥當,因妙覺乃佛之尊稱,成佛叫妙覺,現(xiàn)將佛視作菩薩,把佛降為菩薩,這種講法不正確;且大勢至是等覺,怎可與妙覺佛果同等呢?也不合理!
以我個人看法,楞嚴經(jīng)不是說五十二位,而是五十五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在十回向后,初地前有暖地、頂?shù)、忍地、世第一地的四加行位,唯識家也這么說。我個人認為若不將干慧地納入,從十信起,把四加行合為一地,作一個加行位,再加等覺,為五十二位,也行!本章出自楞嚴經(jīng),這種說法并不相違。楞嚴經(jīng)雖講干慧地,只視為初信的前方便,并沒拿來建立階位,古德納入也可,但也可以把四加行列入,因楞嚴經(jīng)四加行,皆稱為地,四加行為一地,等覺為一地,合成五十二位也可以,這是我個人的看法,相信能符合經(jīng)旨。五十二個階位是通途說法,楞嚴經(jīng)第八卷開始,十回向后便談到暖、頂、忍、世第一,五十五位。
五十二階位的菩薩,究竟有多少?不清楚。因同修念佛法門,功夫深淺有別,或證十信,或證十住,或十行、十回向,或證加行位,或?qū)偈,最高是等覺位。這些菩薩‘即從座起’,馬上從座位上起來。什么時候從座起呢?彌勒菩薩說識大圓通后,大勢至菩薩率領(lǐng)同行菩薩,即刻從座位上起來。‘頂禮佛足’五體投地禮佛。印度習慣,禮佛時,頭頂觸地,雙手翻掌,表接佛足,謂之頭面接足禮。人最寶貴的是頭頂,雙腳踏地最為卑下,以人最尊貴的頭頂,接托佛足,表至極虔敬,這樣講,才不會有語病。有人解釋說:以我最尊貴的頭頂,禮接佛最卑下的足底,這就有語病了,佛足既然卑下,為何要禮拜呢?這種注釋不恰當。‘而白佛言’稟白釋迦牟尼佛,說出下面的話來。長輩對下輩講話用‘告’,下對上曰‘白’,古時長幼尊卑分得很清楚,不像今人隨便。‘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三句,表對佛之恭敬,以身、口、意三業(yè)清凈稟報世尊。下之經(jīng)文是大勢至菩薩向佛報告,修念佛法門,證得三昧的情形。
‘我’大勢至菩薩自稱。我回憶過去久遠劫前。‘恒河’,新譯殑伽河,此云天堂來,水源地高,如天堂流下來般。我們中國有黃河,源自高處,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印度人視恒河為福河,認為時常飲用沐浴,可以消災獲福,直到現(xiàn)在,還是如此。世尊常在恒河兩岸說法,大家都知道恒河沙細且多,所以,佛講到多數(shù),常舉恒河沙作比喻。‘恒河沙劫’一沙喻一劫,像恒河沙那么多的無量劫前。‘劫’梵語劫波,此云時分。時間最長叫劫波,最短稱剎那。劫有大、中、小三種,如人壽從十歲算起,每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止,是為一增,再從八萬四千歲起,每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止,為一減,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一小劫,有人照這種算法算過,等于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世界形成須一個中劫,形成后讓人居住也是一個中劫,漸漸變壞,到究竟滅盡,各須一個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也就是世界成、住、壞、空一遍。大勢至菩薩回憶過去,如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大劫以前,可能也在娑婆世界,大家聽過無量壽經(jīng),經(jīng)中說觀世音與大勢至,都是在此土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或許也是娑婆世界,有一尊佛出現(xiàn)世間,名叫無量光。過去諸佛,同名的很多,不只一位,阿彌陀經(jīng)六方禮贊的西方世界里也有無量光佛,是同名佛,不是指阿彌陀佛。
十二尊佛相繼在一大劫中,出現(xiàn)世間,第一位名無量光,最后一位名超日月光,中間十尊佛,沒有列名。古德皆依無量壽經(jīng),將彌陀十二個別號,當作十二尊佛,也可能是同名吧!無量壽經(jīng)里,第一名無量光,第二無邊光,接著無礙光、無對光、炎王光、清凈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前后佛名相同,中間或許也一樣吧?但這兒是‘十二如來,相繼一劫’,第一位入滅,第二位接著出世,如是十二位,相續(xù)不斷,教化眾生,不是指同一尊佛之別名,而無量壽經(jīng),是講阿彌陀佛又具此十二種號,二者不可混淆,誤認為是同一尊佛,在此,是十二尊佛,只不過名字相同而已。
‘彼佛’指超日月光佛。前十一位或許曾親近過,但此主要指第十二位。超日月光佛教我修念佛三昧。
平常說念佛有四種:實相、觀想、觀像、持名。實相乃通途的修行法門,因此,蕅益大師解釋楞嚴經(jīng)到念佛圓通章時,把念佛分成三種說明:一、念自佛,二、念他佛,三、雙念自他佛。‘念自佛’就是實相念佛,念自己本性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便是實相理體,如禪宗參自家本來面目,法華經(jīng)之‘求證如來實相’,都屬實相念佛,即念自佛。‘念他佛’如念阿彌陀佛、藥師如來、觀世音菩薩等,有念之對象,對方是教所念,謂念他佛。念自佛,也念他佛,兩種并修,是‘雙念自他佛’。觀想、觀像都出自觀經(jīng)。本章著重于持名念佛。
約通途論,菩薩從初發(fā)心到等覺,沒有不修念佛法門的,華嚴經(jīng)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親近文殊菩薩,文殊教發(fā)菩提心后,往南方參德云比丘,第一位善知識就教他修念佛法門,五十三位善知識參圓滿,最后普賢菩薩,教修十大愿,以十大愿王導歸極樂,所以,菩薩道從始至終不離念佛法門。不離的原因,大智度論和十住毗婆娑論都說:初心菩薩,猶如幼鳥,只可纏枝,在樹枝間走跳,不能翔空致遠,因此,不可離開母鳥。比喻初心菩薩,不能離佛,要常念佛、親近佛,否則,道業(yè)難成。
大勢至菩薩初發(fā)心時,超日月光佛就教他修念佛三昧。‘三昧’屬舊譯,新譯三摩提或三摩地。修行成就定功,心不散亂,如水澄凈,不生漣漪,與所修法門,打成一片,謂之三昧。念佛者,心與佛相應(yīng),念念不忘佛,事理圓融,自他不二,能所雙亡,便是證得念佛三昧。
在四種念佛中,現(xiàn)約持名念佛言,因初學凡夫,依持名念佛較易入門,持名也有事念、理念的差別。所謂事念,即以心為能念,佛為我所念,心唯佛是念,心與佛不相舍離。古德說:事念的修持,要做到內(nèi)心只有一句佛號及凈土之依正莊嚴,除此外,不緣其他雜念。念佛,念念從心起,從口出,從耳入,字字分明,輪轉(zhuǎn)不息,相續(xù)不斷,不昏沉,不散亂。若念久口干,則心念口不念,寧可心念口不念,切莫口念心不念,若口念心亂,得不到利益,假使能做到這種程度,事念就達成了。進而念到心佛一如,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不一不異,所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的當體就是阿彌陀佛,除此外,沒第二念,即是到了心佛一如,自他不二的理念境界,事念理念達成,就得念佛三昧,入此甚深正定中,便能開發(fā)妙慧,斷煩惱,了生死。念佛的人,臨終起碼要有降伏妄念的功夫,貪嗔癡不起現(xiàn)行,正念分明,切愿求生,除圣號、切愿外,更無他念,才是事一心境界,往生便無障礙。這只是初步,若論徹底,要做到理一心,斷見思惑,方是究竟。凡夫處于五濁惡世,要做到這等功失,談何容易!聲聞最利根須費時三生,鈍根六十劫,才能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假使能破除見思惑,不往生也能了生死。因此,念佛法門的殊勝處,在只須伏惑,煩惱種子不起現(xiàn)行,正念分明,心不顛倒,就能往生。但功夫要在平時,否則,欲求臨終正念分明,愿力現(xiàn)前,無所障礙,非常困難!下用比喻,說明念佛方法。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
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法會上聽了上述修行已有成就的二十三位佛弟子,談自己由于修所修法門而得成就的那個圓通法門后,因時節(jié)因緣已經(jīng)成熟,所以就同他一起共修的、分別有著五十二種修行位的無量大菩薩們,同時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世尊跟前,恭敬地跪下去,用頂禮佛足的最高禮節(jié):雙手著地,掌心向上,把頭磕地于兩手之間,表示用自己的雙手捧起佛足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全文完整注音版。
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法會上聽了上述修行已有成就的二十三位佛弟子,談自己由于修所修法門而得成就的那個圓通法門后,因時節(jié)因緣已經(jīng)成熟,所以就同他一起共修的、分別有著五十二種修行位的無量大菩薩們,同時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世尊跟前,恭敬地跪下去,用頂禮佛足的最高禮節(jié):雙手著地,掌心向上,把頭磕地于兩手之間,表示用自己的雙手捧起佛足,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ò浲臃穑。┱埛耪。我們從今天起跟大家學習「凈土學」的最后一個課程,就是《楞嚴經(jīng)》的〈念佛圓通章〉。在講這個課程之前,我們也是按照慣例,簡單的說明這個課程主要的修學宗旨。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jīng)二十五圓通中的一章。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座下的大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同在西方極樂世界,輔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回歸凈土。阿彌陀佛雖然壽命無量,但屬應(yīng)身如來,終有盡時。佛滅法盡后,觀世音菩薩,即于中夜,在七寶菩提樹下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極樂世界轉(zhuǎn)名眾寶普集莊嚴,佛壽無量。大勢至菩薩,
尊敬的廣聲大和尚、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很高興今天晚上有機會來光明山普覺禪寺,與諸位大德共同討論凈土宗一篇非常重要的經(jīng)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是出自《首楞嚴經(jīng)》二十五圓通中的一篇,是作為凈土宗五種經(jīng)典當中之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解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独銍澜(jīng)》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弊⒅卦诼牎A,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冢瓷喔。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污雜妄念,故名凈念。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凈土法門精髓所在,感通佛理,闡述凈土往生關(guān)鍵秘訣,操作簡單,方便快捷。無論是開智,還是成佛均有顯著功效。
《圓通章》出自于《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在經(jīng)中的第五卷末。近代第十三祖印光大師一生非常重視本章的弘揚,曾開示道:《念佛圓通章》專門開示念佛方法,極其簡單扼要。由此印祖將《圓通章》納入凈土三經(jīng)之后,與《普賢行愿品》共合為凈土五經(jīng)。
印光大師在《凈土五經(jīng)重刊序》中贊嘆此《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以念,豈有不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乎哉?”由此可知,學習《念佛圓通章》是很有必要的,可進一步加深我們對念佛法門的了解與體會。
憶佛念佛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就把前面的比喻整合成一種法上的落實。首先看眾生心,我們是眾生——身心五蘊的和合,眾緣和合為眾生,我們這個眾生的心都是生滅心,都是污染心,都是分別心,
知道自己的念頭——念佛 在東林寺我們常常會有百萬佛號閉關(guān)出來談體會,這一兩年我只要在寺院,我都參加談體會的這樣的一個交流。在談體會的時候,真的是:參加這種修行活動的人,他就直接體會到這種名號功德給
七大次第,先根后識,今識大后方明根大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機宜;末世眾生,須依念佛得度。又、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為三昧中王,能攝一切三昧故也。十六觀經(jīng)云:‘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凈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在中國佛教二千年的歷史當中,有二個宗派對我們的影響特別的深遠:第一個是禪宗,第二個是凈土宗。因為這二個宗派的修學,都是非常的簡單扼要,所以它整個法門在推動的時候,很容易讓大家接受,所以修學的人特別的多。 禪宗修學的特色,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論議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見和論議。見論議人:“論議”是說通過問答的形式等,分別闡述諸法的義理。其目的是使對方了解論理,明了法義,重在顯明真理。佛在世時,比丘們常常就某一義理或論題等展開論議。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為思惟敏捷,辯才無礙
這一愿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身無鎧甲、手無兵仗的軍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永遠舍離不善的身口意三業(yè),趣于善道。見無鎧仗:“鎧”即鎧甲。古時戰(zhàn)斗中穿戴的鎧甲戰(zhàn)衣,可以防身!罢獭笔枪⒚、劍、戟等兵器的總稱,即兵仗、器仗。
此時世尊思維此梵志性格儒雅純善質(zhì)直,常為了求知而來請問,不是來惹麻煩的。他如果要問應(yīng)當隨意回答。佛就說:犢子。善哉善哉。隨意提問吧,我會回答的。
這時世尊告訴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色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也是無常。因滅此識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識。憍陳如。色即是苦,因滅此色而獲得解脫安樂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憍陳如。色即是空,因滅空色而獲得解脫非空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居士問:《金剛經(jīng)》上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比绾卫斫庹垘煾搁_示!一如師父答:把所有的虛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滅的變化的,無常的,他不是永恒不變的,所以對我們眾生來說第一個就是破相證性。因為相是一個虛幻,因緣和合的假象。
迦葉菩薩說: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確定。為什么呢?如來有時說是善不善。有時說為四念處觀。有時說是十二入。有時說是善知識。有時說是十二因緣。有時說是眾生。有時說是正見邪見。有時說十二部經(jīng)。有時說即是二諦。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xiàn)在。佛性也一樣。善男子。虛空非過去,因為無現(xiàn)在。法如果有現(xiàn)在則可說過去,因無現(xiàn)在所以無過去,也無現(xiàn)在,因為無未來,法如果有未來則可說現(xiàn)在,因無未來所以無現(xiàn)在也。
《寶積經(jīng)》與《般若經(jīng)》、《大集經(jīng)》、《華嚴經(jīng)》、《涅槃經(jīng)》,并稱為大乘佛教經(jīng)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該經(jīng)以大乘經(jīng)典的『空觀』思想為基礎(chǔ),累積了《阿含》以來的佛陀教義,同時,也強調(diào)『無我』的思想與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觀學派及唯識學派共同尊奉的經(jīng)典。
《四十二章經(jīng)》是由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的。后漢是指漢朝的東漢時期。漢朝共分兩個時期,一是西漢時期,二是東漢時期。東漢時期又稱為后漢。本經(jīng)的翻譯者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就生活在這一時期。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漢明帝因夜夢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帶著十八個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經(jīng)》之后,遇到
如來佛性有二種:一有,二無。所謂惡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等無量三昧,這都叫做有。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