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接待講寺佛教講習(xí)所圓瑛弘悟述
大乘起信論○今解此論。直分為六。甲一略釋論題 二造論菩薩 三翻譯人時 四歸敬述意 五正立論題 六總結(jié)回向 今初
大者包含之義。乘有運載之功。起則對境發(fā)心。信則忍可印定。論乃假立賓主。問答發(fā)揮。決擇正理。破除邪見。揀非經(jīng)律。故以論名!痤}中應(yīng)分通別。上四字別題。別在當(dāng)部。下一字通題。通于論藏!痤}者頭也。如人頭目為五官之總。觀其頭目。便知此人。為忠奸賢否。論題亦爾。為一論之總。略釋宗要。便知此論權(quán)實頓漸!鸫笥腥x。曰體相用。夫一心之理。為諸法所依。即體大。具足恒沙稱性功德。即相大。善能出生一切因果。即用大。乘者以本覺為所乘。始覺為能乘。究竟覺為乘所至處。故下文云。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鸫蟪酥。即是一心。小乘不信此理。沉滯化城。外道不信此理。終無實果。凡夫不信此理。永受輪回。蓋不信者,實非不具而不信也。人人有心。本來等具。良由五陰所覆。二執(zhí)所障。此理不得現(xiàn)前。迷而不信。故菩薩愍物沉迷。宗百部大乘。特造此論。普令眾生發(fā)起信心!饐枴:我元氀园l(fā)起信心。答。大乘之理。雖眾生等具。實眾生同迷。迷則不信。菩薩闡揚此理。能令從聞生解。破迷起信。信此理已。一切道法。任運而生。華嚴(yán)經(jīng)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信為行之本。行無信不立。是起信者。急先務(wù)焉!鹑艏s七種立題。大乘是所信之理。信為能信之心。能信乃即理之心。所信亦即心之理。能所不二。惟一心法。則單法立題。若乘字就喻為稱。亦可法喻立題。又按起字。既有所起之信。必有能起之人。義則兼人。亦可文義雙收。具足立題。一略釋論題竟。
甲二造論菩薩
馬鳴菩薩造
菩薩名曰馬鳴者。按諸傳記。當(dāng)有三釋。一菩薩初生時。感群馬悲鳴不息。二菩薩善能撫琴。以宣法音。群馬聞已。咸悉悲鳴。三菩薩善能說法。能令馬聞。悲鳴垂淚。七日不食。故立此名!鹌兴_。具云菩提薩埵。此翻覺有情。菩提乃大覺。即所求也。薩埵乃有情。即所化也。實智悲并運。上求下化之人。此雙約二利說。若單約自利。雖已分證佛覺。尚有情識未盡故。若單約利他。廣行善巧方便。覺悟一切有情故!鹪煺咧谱。宗百部大乘廣義。制作斯論。以約該博。應(yīng)機(jī)施化也?荚煺撝畷r。依摩訶摩耶經(jīng)云。如來滅后六百歲已。九十六種外道等。邪見競興。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此菩薩乃如來預(yù)記之人。實內(nèi)秘外現(xiàn)之士。造論乃在如來滅后。六百余年。二造論菩薩竟。
甲三翻譯人時
梵語波羅末陀。華言真諦。契悟真如諦理。闡揚大乘奧義。西印度優(yōu)禪尼國人。性天高朗。氣宇澄明。風(fēng)神超拔。博覽群藏。而于大乘。偏洞深遠(yuǎn)。游歷諸國。隨機(jī)利見。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入華。與瞿曇及多侍從。并送蘇合佛像來朝。至未經(jīng)旬。便值侯景侵?jǐn)_。迨承圣三年九月十日。與慧顯智愷曇振慧旻等。并黃鉞大將軍太保蕭公勃。于衡州建興寺所譯。沙門智愷筆受。月婆首那等譯語。并翻論旨玄文二十卷。馬鳴沖旨。更曜于時。邪見之流。伏從正化!鸨菊撉昂蠖g。一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此云喜學(xué)。大周圣歷三年十月八日。于東都佛授記寺譯。沙門復(fù)禮筆受。今行前譯。三翻譯人時竟。
甲四歸敬述意二 乙先歸敬三寶 后述造論意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yè)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將造斯論。先歸三寶。具有三意。一為荷恩故。若無佛說。法無由起。若無有法。解無從生。若無僧傳。聞無所自。由荷三恩。方成慧悟。今傳此法。理宜致敬。二求加被故。濁惡世中。傳化不易。若不仰請三寶。威力加被。難以自利利人。故應(yīng)致敬。三令生信故。如率已造論?秩瞬恍拧R獨w三寶。法有所宗。庶使論義。印契佛心。易啟信從。故應(yīng)致敬!饸w命。表能歸之心。盡十方。即所歸分際。最勝下七句。舉三寶德。歸命有二釋。一歸向義。命謂命根。乃六根之總。一身之要。萬生所重。莫此為先。今舉之以奉三尊。表信敬之極也。二還源義。眾生六根。從一心起。而背本逐末。奔馳六塵。今舉命則總攝諸根。還歸其本源一心。一心。即自性三寶也。○盡十方。即極盡十方法界之分量。所有帝網(wǎng)剎中之無盡三寶也!鹱顒贅I(yè)遍知三句。歸佛寶也。佛以三輪應(yīng)物。業(yè)。即身口意三輪業(yè)用。皆最殊勝。顯非應(yīng)化身。乃從法垂報之身。不云法身者。以法身人法寶攝故。遍知。意業(yè)最勝也。凡夫妄知。外道邪知。二乘遍知。菩薩分知。唯佛遍知。以真智證理。理無不徹。以俗智鑒機(jī)。機(jī)無不宜。乃至緣起差別等。無不盡知。故云遍知也!鹕珶o礙自在。身業(yè)最勝也。如來色身。自在無礙。乃有多端。今略辨四種。一大小無礙。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不壞諸根之性。又不雜諸根之相。二互用無礙。一根能作諸根用。諸根能作一根用。自在相作。而不相礙。三理事無礙。現(xiàn)色炳然。而不礙舉體性空。妙理湛然。而不礙業(yè)用無方。下文云。色即智。說名智身等。四應(yīng)機(jī)無礙。一身不分而普現(xiàn)。多機(jī)齊應(yīng)而無乖。在彼不礙此。在此不礙彼。故云色無礙自在!鹁仁来蟊?跇I(yè)最勝也。世謂世間。乃三種世間中之有情世間也。即所救之機(jī)。大悲為能救之心。揀非生緣悲。法緣悲。由無緣大悲內(nèi)熏。說法度生。因眾生根性不一。故如來巧說不同。大小頓漸。偏圓顯密。無非隨機(jī)利導(dǎo)。對癥施方。佛說一切法。一一皆從大悲心中流出。故曰救世大悲!鹫咦种溉。即上三輪最勝之佛。佛德無量。難以盡舉。略舉三業(yè)。以表所歸也。○及彼身體相三句。歸敬法寶也。及者并及。言不但歸佛。亦歸于法也。法寶有四。謂教理行果。今但歸果理。彼即指佛。約彼佛身。而明法寶。是果法也。又約身之體相。是理法也。及之云者。顯佛與法。是非一義。彼身體相。顯佛與法。是非異義。法即佛之體相。佛之體相即法。諸佛以法為身。體相二大屬法寶攝。用大即前三輪不思議業(yè)用。以用大全依體相。故云及彼身體相也!鸱ㄐ哉嫒绾!4司溽屔象w字。謂真如法性。即法身真體。又不特與佛為體。亦通與一切法為性。論云。在眾生數(shù)中。名為佛性。在非眾生數(shù)中。名為法性。法性即諸法實性。真如者。無遣曰真。無立曰如。下文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dāng)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名為真如。又真則不變。如則不異。恒隨染凈之緣。遍與染凈諸法為性。雖隨緣而不變。雖不變恒隨緣。故喻如海。因風(fēng)起諸浪。濕性無有變。無變之性。不礙浪起。又真如具德如海。華嚴(yán)云。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盡。于中悉顯現(xiàn)。眾生之形類。甚深因緣海。功德寶無盡。清凈法身中。無像而不現(xiàn)。若按后義。兼通體相!馃o量功德藏。此句釋上相字。謂此法身。如來藏妙真如性中。含攝具足。無量稱性功德。故云藏。四種法中。此屬教行二法。教含所詮功德。行攝所成功德。功德不一。故云無量!鹑鐚嵭扌械纫痪洹w敬僧寶也。僧通凡圣。圣有大小。如實修行者。地上大菩薩僧也。稱真實理。起圓頓行。凡所修為。名如實修行。下文云。依法力熏習(xí)。是地前行。如實修行。是地上行。滿足方便。是地滿位。等者。舉中等取前后也。又寶性論。就地上菩薩說二修行。一如實修行。了如理一味。屬正體智。二遍修行。備知一心。有恒沙法界。屬后得智。此中舉正體智。等取后得智。故云等也。先歸敬三寶竟。
乙后述造論意
為求令眾生。除疑舍邪執(zhí)。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述意不出二種。一為利益眾生。二為不斷佛種。所為眾生雖多。三聚可以統(tǒng)收。下文云。為未入正定眾生。修行信心等。此正為不定聚。令起正信。兼為邪定聚。作遠(yuǎn)因緣。已入正定聚。具增妙行!鸬诙。今得離過益。眾生所以長淪生死。不證涅槃。皆由疑執(zhí)。以為其本。由疑故迷真。失于樂也。由執(zhí)故起妄。種于苦也!鹎蟠蟪苏。所疑大端有二。一疑法。障于發(fā)心。二疑門。障于修行。一疑法者。疑大乘法體。為一為多。若一則無異法。生佛平等。何必發(fā)宏誓愿度生。若多則非一體。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是疑惑。不能發(fā)心。二疑門者。疑如來教門無量。為依何門修行。若要俱依。不能頓入。若依一二。何遣何就。由是疑惑。不能修行!鸾駷榍泊硕。立一心法。開二種門。立一心法。遣初疑。明大乘法。雖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因有無明。迷本一心。起諸波浪。流轉(zhuǎn)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作六道。故得發(fā)宏濟(jì)之愿。六道不出一心。故得起同體大悲。如是遣疑。得發(fā)大心。開二種門。遣次疑。明諸教門雖多。初入修行。不出二門。依真如門。修止行。依生滅門。起觀行。止觀雙運。萬行斯備。入此二門。諸門洞達(dá)。如是遣疑。能起修行!鹦皥(zhí)亦二。即我法二執(zhí)。真如界內(nèi)。不立一塵。本來無我。眾生妄執(zhí)為我。本來無法。眾生妄執(zhí)有法。由有二執(zhí)。故障人法二空真理。第五因緣。善護(hù)其心。遠(yuǎn)離癡慢。出邪網(wǎng)故。正遣此執(zhí)。綜上除疑令悟真樂。舍執(zhí)令離苦因。俱屬離過益!鹌鸫蟪苏啪。令得成行益。既于真不疑。于妄不執(zhí)。方得于大乘根本法中。發(fā)起正信。亦即翻前疑字。故云信。翻前邪字。故云正。下文分別發(fā)趣道相。及修行信心分。皆成此行也。○佛種不斷故者。意之所歸也。令眾生離過成行。信心滿足。得入初住。證位不退。生如來家。為法王子。能紹佛位。故云佛種不斷。即下文信成就發(fā)心者。畢竟不退。入如來種中。正因相應(yīng)等!鹩址N因也。由此所說。令諸眾生。修行佛因。常不斷絕。如華嚴(yán)經(jīng)云。下佛種子。于眾生田。生正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此之謂也。故字。與偈首為字相照應(yīng)。造論即所為二意故。此外無他。四歸敬述意竟。
甲五正立論體三 乙初顯益起說 二舉數(shù)標(biāo)章 三依章別解
論曰。有法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yīng)說。
論曰。揀異經(jīng)律之辭。有法一句。顯所說義。有大勝益。是故一句。指能詮教。殊難緘默。有法。即論所依宗本。謂一心法。具二門三大義故。正示所宗。乃所說法體。摩訶衍。此云大乘。所宗心法。即是大乘。能信此心。即是信根。信心真如門。正理決定。信心生滅門。業(yè)用不亡。二門不出一心。一心具足三大。信而言根者。謂信滿入住。得位不退。根有二義。一能持義。自分不失。二生長義。勝進(jìn)上求。是故二字。如是勝益。皆以有法之功能。為能起故。則說不容緩也。故曰應(yīng)說。論題依此而立。初顯益起說竟。
乙二舉數(shù)標(biāo)章
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
有五分者。舉章數(shù)也。云何下標(biāo)章名。分者。章段各別。分齊分明。五分輾轉(zhuǎn)相因。一法不孤起。應(yīng)機(jī)施化。制必有由。二由致既彰。宜標(biāo)綱要。令識所宗。三宗要幽深。自應(yīng)廣釋。令物生解。四雖解法義。非行莫階。自必解行相應(yīng)。五正行既立。鈍根懈慢。自必舉益勸修。此五論之章段。如經(jīng)之三分。一因緣即序分。中三段合為正宗分。后勸修即流通分。二舉數(shù)標(biāo)章竟。
乙三依章別解即為五 丙一因緣分二 丁一牒章名 二顯因緣
初說因緣分。牒章名可知。
丁二顯因緣二 戊一問答直顯 二問答遣疑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為八。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此初番問答。答中先舉數(shù)。次辨相。后總結(jié)。辨相中。初一是總。余七為別?傆卸x。一菩薩所修諸行。均為眾生與樂拔苦。不獨在于造論一端。二此一因緣。乃與一論作發(fā)起之由。眾生指凡外權(quán)小。以凡夫外道。迷此一心。以招界內(nèi)。苦苦壞苦行苦。分段生死之果。小乘權(quán)教。迷此一心。未離界外微苦。變易生死之報。今開示此心。欲令眾生。信解修行。得證究竟菩提覺法之樂。究竟涅槃寂滅之樂。非欲令其求于后世人天利樂等故。末句、若約菩薩自說。我為益生。故造斯論。非求己身。名利恭敬也。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別中有七。各別發(fā)起下文。此與立義分。及解釋分三段之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zhí)二段。作發(fā)起因緣。彼文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是二種門。各皆總攝一切法。當(dāng)知一切法。不出二門。二門不離一心。一心即如來所說。一切法根本之義。以一心無法不攝故也!鹩执司弑臼级X。本覺真理名如。始覺實智名來。眾生未起始覺無分別智。是如而無來。今依此一心本覺之理。而起始覺之智。還契本覺之理。本始合一。究竟成佛。名曰如來。是一心即如來。如來即根本之義。文中具釋此義。諸眾生指地前三賢。信解行位菩薩。比觀相應(yīng)。故云正解。即顯示正義文是也。舍離倒執(zhí)。故云不謬。即對治邪執(zhí)文是也。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于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此與下解釋分第三段。分別發(fā)趣道相。而作因緣。彼文令利根者。發(fā)決定心。進(jìn)趣大道?叭巫∮诓煌宋还。此當(dāng)十信滿心。自分已定。故云善根成熟。入十住正定聚。使前信心不退。故云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xí)信心故。
此與下修行信心分中四種信心、五門修行中前四門。而作因緣。彼文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以信位未滿。故云善根微少。令進(jìn)修滿足。故云修習(xí)信心故。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yè)障。善護(hù)其心。遠(yuǎn)離癡慢。出邪網(wǎng)故。
以下四種因緣。當(dāng)信位初心。以根劣故。易退難進(jìn)。賴多方便。始能成益。此當(dāng)下品。與下修行信心分中第四門末文。而作因緣。以彼文中。為業(yè)重惑多眾生。善根難發(fā)。示令禮懺等方便。消惡業(yè)障。善自護(hù)持其心。癡慢不起。得出邪魔罥網(wǎng)故。
六者。為示修習(xí)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此當(dāng)中品。與下第五修行止觀門。而作因緣。彼文雙明止觀。教今修習(xí)。遣凡小二過。如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舍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yuǎn)離凡夫。不修善根。故云對治心過。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此當(dāng)上品。與下修行信心末。勸修凈土。八行許文。而作因緣。以彼眾生?趾髨筮w。不得值佛。遇緣成退。舉勝方便。專意念佛。回向愿求。得生佛前。常見佛故。終無有退。故云必定不退信故。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
此與下勸修利益。而作因緣。為懈慢眾生。舉彼損益。令舍損就益。即總策成前諸行也。
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偨Y(jié)可知。一問答直顯竟。
戊二問答遣疑二 己初問 次答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問如上八種因緣。所示之法。如所立法義。乃至勸修利益。如是等法。契經(jīng)具說。皆為眾生離苦得樂。何須重為造論更說。詎非為求名利等耶。
己次答二 庚一舉根緣二相以立宗 二釋根緣二相以遣疑
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
修多羅。此云契徑。謂契理契機(jī)。經(jīng)中雖有此法。散在廣藏。因眾生之根有利鈍。受解之緣有勝劣故。
庚二釋根緣二相以遣疑二 辛一說聽俱勝 二根緣微劣
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yè)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前二句明聽眾勝。次二句顯說者勝。圓音一演。亦成說勝。異類等解。亦成聽勝。則不須論。結(jié)俱勝義。眾生積集善根。得與如來同生。故云利根。能說人佛也。色心?傊溉鐏砣。業(yè)用殊勝。不可思議。圓音。則別舉口輪。圓音即是一音。佛之音聲。圓滿普遍。都無宮商之異。有何平上之殊。一音即一切。故云圓音。一切音即一。故云一音。佛由圓音作增上緣。隨根差別現(xiàn)眾多聲。猶如滿月。惟一圓形。隨水差別。而現(xiàn)多影。契經(jīng)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云圓音一演。異類等解。既已等解。又何須重為造論。此約佛世如是。一說聽俱勝竟。
辛二根緣微劣三 壬一廣略二經(jīng) 二廣略二論 三明教之興
若如來滅后;蛴斜娚。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蛴斜娚。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如來滅后。眾生根緣微劣。分四種。此二依經(jīng)而得解者。自力。即自心聞慧解義之力用。或廣聞經(jīng)教。得解佛意。或少聞經(jīng)文。備解諸經(jīng)義味。均不須論。
壬二廣略二論
或有眾生。無自智力。因于廣論而得解者。亦有眾生。復(fù)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此二依論方取解者。無自智力。即直依佛經(jīng)。無自心聞慧解義之智力。因于智度瑜伽等廣論。方解佛經(jīng)意趣者;蛴袇挓仿灾畽C(jī)。不耐繁文。惟約文約義豐之論。深解佛經(jīng)所說之旨者。此機(jī)為教興所以。
壬三明教之興
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yīng)說此論。
如是通指前之四機(jī)。此論下別為后一。為欲普攝如來大乘經(jīng)論。廣大深法。無邊妙義。應(yīng)彼第四種。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者。故說此論。所謂總百部大乘奧義。包括無遺。揭一真法界理體。如觀掌果。誠入道之要門。修行之妙旨也。一因緣分竟。
丙二立義分三 丁一結(jié)前起后 二標(biāo)征列名 三依名辨相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結(jié)前起后可知。
丁二標(biāo)征列名
摩訶衍者?傉f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法者大乘法體。義者大乘名義。初立法者。起下釋中。初釋法體之文。次立義者。起下釋中。復(fù)次真如自體相者。以下之文。
丁三依名辨相二 戊一出法體 二彰名義 初中二 己一就體總立 二開門別立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自體名法。法即一真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亦即如來藏心。此法眾生等具。故言法者。謂眾生心。此出法體也。是心則攝一切者。顯大乘心法。圓融含攝。染凈具該。此辨法功能也。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者。謂依此一心。宗本法上。具足三大。故有大義。有二轉(zhuǎn)運。故有乘義。此釋法名義也。
己二開門別立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何以故。征起之辭。含有二意應(yīng)征。一心通染凈。大乘唯凈。二心法是一。大乘義廣。如何此心。能顯大乘之義。下釋意云。大乘之體雖凈。相用必對染成。今生滅門中。既具含染凈。故能顯也。又心法雖一。而有二門。真如門中。示大乘體。生滅門中。具示三大。而大乘之義雖廣。莫過是三。故得顯也。言是心真如者。總舉真如門。起下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以下文也。相。即真如中。如實空。如實不空。二種相。亦即起下復(fù)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以下文也。言是心生滅者?偱e生滅門。起下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以下之文。因緣者。是生滅因緣。起下復(fù)次生滅因緣。以下之文。相者。即是生滅相。一者粗。與心相應(yīng)。二者細(xì)。與心不相應(yīng)。亦即起下復(fù)次生滅相者。以下之文。今真如門中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以真如即所顯大乘體。無有異相。故云即示。生滅依真如起。染凈既分。詮旨各別。故不云即。而云能示也!鹱泽w相用者。體。即生滅門中之本覺心。是生滅之自體。為生滅之因依。故在生滅門中。亦得辨體也。相。即如來藏中。無量性功德相。用。即如來藏中。不思議業(yè)用。并在此門。故下釋生滅門。具顯所示三大之義!鹩肿泽w相用者。以所示三大義。還在能示生滅門中。顯非別外。故云自也。○問。真如門。但即示于體。而生滅門。應(yīng)唯示相用。何亦兼自體耶。答。真如是不起門。既無所起。故唯示體大。生滅是起動門。所起必含能起。故具示三大也。一出法體竟。
戊二彰名義二 己一明大義 二顯乘義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首二句標(biāo)。下釋得名之義。此起下復(fù)次真如自體相者。以下之文。體大者。真如體性。廣大洪深。為一切法之所依。故受大名。一切法。不出圣凡染凈。此體在圣不增。在凡不減。又隨染不增。還凈不減。不為染凈所虧。圣凡所易。故云平等不增減故。○相大者。即二如來藏中。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受大名。功德而言性者。所有功德。皆稱真如體性而起。相不離性。如八功德水。不離于水也!鹩么笳摺V^不思議業(yè)用。即下文報化二身。粗細(xì)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故也。問。何故唯言善因果。不云不善也。答。以不善法違真故。是所治故。又復(fù)當(dāng)知。雖違真亦不離真。但以違真故。非其用也。一明大義竟。
己二顯乘義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此釋乘義。非以他法為乘。即以一心二門三大之義。為乘。上標(biāo)果望因。謂諸佛乘此。已成正遍知覺。下舉因望果。謂一切菩薩。皆乘法此。到于如來。究竟無余涅槃之地。即以始覺之智為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也。二立義分竟。
丙三解釋三 丁一結(jié)前起后 二標(biāo)征列名 三依名辨相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結(jié)前起后可知。
丁二標(biāo)征列名
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zhí)。三者分別發(fā)趣道相。
首句標(biāo)。二句征。下列名。顯示正義者。正釋所立大乘法義。即一心二門也。對治邪執(zhí)者。以大乘法藥。對治我法二種邪執(zhí)之病。由大乘正理既明。我法邪執(zhí)自遣故。分別發(fā)趣道相者。邪執(zhí)遣已。庶可與辨。發(fā)起趣向佛道階級之相。二標(biāo)征列名竟。
丁三依名辨相即為三 戊一顯示正義 二對治邪執(zhí) 三分別發(fā)趣道相初中二 己一總釋 二別釋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顯示者。顯明指示。正義者。即一心二門之義。二門不出一心。故言依一心法。有二種門。此論依楞伽等經(jīng)所造。今一心二門之義。亦依經(jīng)而立。經(jīng)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中心真如門。以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雖是一心。即彼經(jīng)寂滅者名為一心義。此中心生滅門。隨緣起滅。以本覺隨熏轉(zhuǎn)動。成于染凈。如來之性。隱而不顯。即彼經(jīng)一心者名如來藏義。○又本覺心。雖成染凈。性恒不動。即生滅門中。自體是也。又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技兒。變現(xiàn)諸趣。如是之義。如下文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乃至此識有二種相。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當(dāng)知非但取生滅心。為生滅門。通取生滅自體。及生滅相。皆生滅門義也。○二門如是。何謂一心。謂染凈諸法。其性無二。真妄二門。其體不別。故名為一。即此無二不別。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鹧越愿骺倲z一切法者。釋上立義分中。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但上直明心攝一切法。今言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征而釋之。下以是二門不相離故。即釋皆各總攝之義!鹨哉嫒玳T。是染凈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凈。故得總攝諸法。喻如微塵是瓦器通相。瓦器皆為微塵所攝。真如門亦如是。真如能攝生滅。生滅之相。不離真如之性!鹨陨鷾玳T。是染凈別相。別相之法。生滅所攝。亦由真如是善不善因。與緣和合。變作而有。雖實變作諸法。而不壞真性。故于此門。還攝真如。喻如微塵聚成瓦器。而常不失微塵之性。生滅門亦如是。真如之性。不離生滅之相!饐枴6T既各互攝。何以前真如門。但示摩訶衍體。生滅門。具示自體相用耶。答此中攝義。與前示義異故。真如門是泯相顯理。此泯相不除。故得兼攝生滅門。前泯相不存。故唯示于體大也。生滅門是攬理成事。此不離理而成事。故得兼攝真如門。前雖成事不壞理。故得具示三大也。須知二門攝義是齊。示義有異。一總釋竟。
己二別釋二 庚一別釋二門顯動靜不一 二會相入實顯動靜不異 初中二 辛一真如門 二生滅門 初又二 壬一舉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 二約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 初又二 癸一總舉法體 二問答釋疑初又二 子一正顯如體 二會執(zhí)釋名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此標(biāo)列名體。首句標(biāo)名。下列體。一法界者。即無二真心。平等一相。為萬法之所因依。界即因義。一切圣凡依正因果。莫不依此而得建立。無法不收。無法不攝。故云大。不取別相。故云總相。法者。軌生物解。門者。通入涅槃。舉此一心。通攝二門。二門不出一心。為顯是義。故言體也。今約真如門心性。雖舉體隨緣。而全體不變。不變則生實不生。生既不生。滅亦不滅。三際平等。常住不動。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此會妄顯真。承上既言心性不生不滅。云何現(xiàn)有諸法。既有諸法。何謂性不生滅。故釋云。一切諸法。本來無實。但因最初一念不覺。迷真起妄。妄有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一念未動以前。惟是一真法界。此約根本而論。若就現(xiàn)前諸法差別之相。唯依眾生。遍計執(zhí)情所作。妄計實有。如依病眼。妄見空華。空原無華。見病所成。若離見病。華本無有。故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此結(jié)妄歸真。一切法乃依他性。眾生不了依他如幻。妄起遍計執(zhí)性。是故二字。承上是所執(zhí)本空故。一切法從根本來。惟是一心。非言說音聲之可表。非名字文句之得詮。非心緣念慮之能及。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皆離之。上三句離妄名真。下三句離異名如。一切諸法。一味一相。畢竟平等。雖通染凈。其性不改。故云無有變異。由不異故不壞。如法華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故結(jié)歸法體。惟是一心。末句依義立名。正顯如體竟。
子二會執(zhí)釋名
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
以因也。承上真如平等。因言說惟是假名。都無實義。叉言說但隨妄念而有。自體本不可得。上二句明言教非實。中二句明無實所以。此文恐凡愚致疑。上文既云離名字相。何以復(fù)立真如名。豈不自語違。故以假名遣之。則不相違。末二句。非特?zé)o名。即言真如。亦復(fù)無相。以名相俱屬遍計所緣。楞伽云。名相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故雙遣也。
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問。既名相雙遣。但立假名。何故不立余名。唯云真如耶。答真如者。是言說之極名。無名立名。強(qiáng)名真如。此名之外。更無有加。如攝論中十種名。真如是第十究竟名。故云極也。○因言遣言者。以此極名。遣一切名言之執(zhí)。若無此名。無以遣名。若存此名。安得離名。如禪堂止靜聲。以聲止聲。自聲亦止。若無此聲。不止余聲。若存此聲。不得全靜。真如之名亦爾。必要依此遣言之言。乃得顯其理之絕言。即此遣言之言。亦是假名。非實有真如之相可名也!鸫苏嫒珞w。無有可遣者。前雖雙遣虛妄名相。此真如實體。本無可遣。何以故。以是妙智境故。一真一切真。無偽無妄。無法可遣也。既無可遣。自應(yīng)可立。然亦無可立。何以故。離妄情故。一如一切如。不別不具。無法可立也!鹩址且哉骟w遣生滅法也。何以故。以生滅門中。染凈諸法。本無自性。全體即真。故不待遣也。遣既無遣。立亦不立?梢怨。以一切生滅等法。不壞差別相。本來同如。故不待立也。若有遣立。心外有法。終成對待。何以得成。真俗圓融。一心中道。絕待之理。曰無可遣者。以俗即是真故。無可立者。以即俗之真本現(xiàn)故。喻如真金之與金器。何遣何立。
當(dāng)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此結(jié)以有如是義故。當(dāng)知法法皆真。法法皆如?谟劧~喪。心欲緣而慮亡。離言絕思。究竟離相。故名真如?偱e法體竟。
癸二問答釋疑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于念。名為得入。
先問次答。問意疑真絕修。首句承上起下。隨順問方便觀。得入問正觀。云何二字。疑二觀何自而修。答意舉真勸修。先明無說而說。無念而念。故曰雖說雖念。非滅于說念。以離斷見也。無有能說可說。能念可念者。明說即無說。念即無念。以離常見也。此迥絕能所。不落斷常。能如是知。即隨順中道之方便觀也。○若久觀純熟。得離妄念。契彼無念真理。即正觀也。正觀而云得入者。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智為能入。理為所入。華嚴(yán)云。甚深真法性。妙智隨順入故也。初舉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竟。
壬二約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二 癸一舉數(shù)開章 二依章別釋
復(fù)次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舉數(shù)中依言說有二義。義即相也。前顯離言。即唯一體。今乃依言。則有二相。不可隨言執(zhí)取也。但為生物信解。示現(xiàn)依言求解故。云何下開章。如實空者。非如實之體空。乃稱一真實之中。空諸妄染。以妄染空故。遂能顯示實理。故云究竟顯實也。○如實不空者。言如實體中。雖空無妄染。自體不空。異妄無體。故云有自體。異恒沙有漏煩惱。故云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佛性論云。由客塵空故。與法界相離。無上法不空。與法界相隨。是則妄染雖空。德相不空也。舉數(shù)開章竟。
癸二依章別釋即為二 子一明如實空義 二明不空之義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yīng)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此略明真如離染。即以離義而釋空也。一切染法不相應(yīng)者。總舉能所分別。皆不相應(yīng)。謂字指釋之詞。釋上不相應(yīng)義。離差別相者。絕所取境故。以無妄念者。絕能取心故。倒心妄境。情有理無。真如之德。理有情無。故不相應(yīng)。又心境俱絕。能所兩亡。故言如實空耳。
當(dāng)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此廣釋空義。真如自性。離過絕非。眾生妄執(zhí)。雖有多途?倲z不出此二四句。四句即成四謗。有是增益謗。無是減損謗。雙亦相違謗。俱非戲論謗。四謗即成四過。如廣百論云。復(fù)次為顯世間所執(zhí)諸法。皆非真實。及顯外道所執(zhí)不同。故說頌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雙泯。隨次應(yīng)配屬。智者達(dá)非真。彼論廣破四宗外道。此約外人轉(zhuǎn)計。不盡同也。言非有相者。明真離妄有。故說非有。雖說非有。亦非是無。恐惑者。轉(zhuǎn)計既非是有。即應(yīng)是無。故說非無。又恐惑者。既聞有無俱非。遂執(zhí)俱非是真如法。故說非非有。非非無。又恐惑者。以俱非若存。有無隨喪。今俱非雙非。有無還立。遂執(zhí)亦有亦無。故說非有無俱相。俱相即雙亦相。意同字別。一異準(zhǔn)此可知。今四相全非。即四過咸離。百非盡絕。足顯真空之體耳。
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yīng)。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此結(jié)顯空義。前順結(jié)。末二句反結(jié)。以真如實體。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眾生種種妄心。念念分別。俱屬遍計執(zhí)性。與此真體皆不相應(yīng)。今為遣妄心。故說為空。非謂真體亦空。若離妄心。諸法無寄。一念不生。當(dāng)體寂滅。法既不有。空無可空。故云實無可空也。一明如實空義竟。
子二明不空之義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凈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yīng)故。
此別明不空。非有別法。即牒前空門已顯法體?諢o妄染。自體不空。即是真心。常恒不變之實體。而此體中。本具恒沙凈德。向被妄染遮障。不得顯現(xiàn)。若妄染已空。則本有凈法。圓滿具足。以是義故。則名不空。雖名不空。妙有非有。與空無二差別。非同情執(zhí)之有。故云亦無有相可取。末二句釋無相所以。若妄念所緣境界。則是有相。以離念無分別之境。唯無分別智所證。乃得相應(yīng)故。一真如門竟。
辛二生滅門二 壬初釋生滅心法 二辨所示之義 初中二 癸一染凈生滅 二染凈相資 初又二 子一就體總標(biāo) 二依義廣釋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此標(biāo)體。言如來藏者。即不生不滅之真如心。以此心寂滅湛然。故云不生。究竟常住。故云不滅。不妄不變。故名真如。一切如來。恒沙凈德。無不含藏此中。故名如來藏。而此藏性本無生滅。而為生滅所依。楞伽云。如來藏。為生死因。若生若滅。故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謂不生滅自性清凈心。因無明風(fēng)。動作生滅。然此二心。竟無二體。如不動水。為風(fēng)所吹。而作動水。動靜雖殊。水體是一。亦得言依靜水故。有其動水。此中道理亦爾。生滅心。正謂識藏。今通取所依如來藏。與能依生滅心。合為生滅門。非棄如來藏。獨取生滅心。為生滅門也。以此門有二義。故能示三大。是故通攝所依。亦入此門也。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此辨相。所謂二字。承上指釋之詞。不生不滅。即如來藏清凈心。動作生滅。不相舍離。故云與生滅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以生滅之心。即心之生滅。本無二相。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亦無二體。故云和合。如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風(fēng)波動。水相風(fēng)相。不相舍離。乃至廣說。水之動不離于風(fēng)相。風(fēng)之動不離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滅心舉體動故。不離于生滅。生滅之心全體真故。不離不生滅。如是不離。名為和合。此乃隨緣門。不生滅心與生滅合。非是向本門。生滅心與不生滅合!鸱且环钱愓。真心全體動故。而成生滅。則心與生滅非異。雖成生滅。其體恒常不變。故與生滅非一。若是一者。生滅識相滅盡之時。真心應(yīng)滅。則墮斷過。若是異者。依無明風(fēng)熏動之時。真心之體。應(yīng)不隨緣。則墮常過。離此二邊。故非一異。依楞伽經(jīng)。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凈法。為不生滅。此二和合。為阿梨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鹩秩粢徽摺U骐S妄滅。則無和合。若異者。真不隨緣。亦無和合。正由非一非異。故得和合也。如經(jīng)云。譬如泥團(tuán)非異非不異。金莊嚴(yán)具亦如是。若泥團(tuán)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非異。若不異者。泥團(tuán)微塵。應(yīng)無差別。金莊嚴(yán)具。與此中理趣?蓽(zhǔn)思之。若廣釋具在別記。
名為阿黎耶識。
此立名。然生滅不生滅。雖有二義。實無二體。即合此二義不二之心。名為阿梨耶識。又阿梨耶。亦名阿賴耶。但梵音楚夏之別。梁真諦三藏。訓(xùn)名翻為無沒識。唐玄奘法師。就義翻為藏識。藏是攝藏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也。又名阿陀那識。經(jīng)云阿陀那識甚深細(xì)。習(xí)氣種子成暴流。真與非真二恐迷。我于凡愚不開演。正以生滅不生滅和合。不可言真。亦不可言非真。良由最初一念妄動。轉(zhuǎn)如來藏而為識藏。能生轉(zhuǎn)識諸波浪。論主立此識。為生法之本。能藏諸法于自體內(nèi)。又能藏自體于諸法中。諸法自體。不一不異。下之三細(xì)六粗。五意六染。皆此識變。正顯萬法唯識也。若返妄歸真。至二種我見。永不執(zhí)位。即失賴耶名。一就體總標(biāo)竟。
子二依義廣釋三 丑一釋上心生滅義 二釋上生滅因緣 三釋上生滅之相 初中二 寅一辨德列名 二按名別釋
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此依真妄和合。釋此識有二種義。以顯迷悟因依也。二義。即覺不覺二義。同在生滅門中。然真如亦有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無明亦有二義。一無體即空義。二有用成事義。各由初義故。成上真如門。各由后義故。成此生滅門。謂此識。本如來藏。不生滅心。隨緣所成。而為眾生本有之佛性。故云覺義。由無明風(fēng)動。妄成生滅。障蔽本有之佛性。故云不覺義!饐。此一識有二義。與上一心有二門何別。答。上一心具二門。約不變自性絕相義。成真如門。約不守自性隨緣義。成生滅門。今此但就隨緣義邊。染凈理事。無二之相。明此識也。是則前一心義寬。該收于二門。此一識義陜。局在于一門!饐。此中本覺。與上真如何別。答。真如約體絕相說。本覺約性功德說。此為翻染所顯。下文云。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乃至依不覺故。說有始覺。故在生滅門中攝。而真如門中。無翻染等義。故與此不同。是故體相二大。俱名本覺。并在生滅門中。故前立義分中。真如門即示體大。生滅門能具示三大也。○言能攝一切法者。謂圣凡依正。染凈因果。皆依此識。而得建立。含攝無遺。故云攝一切法。即萬法唯識也。然上二門云。皆各總攝。此不云各者。以二義陜于二門故。但明一識。由含二義。故攝一切。不言二義。各攝一切。又上但云攝不云生者。以真如門。無能生義故。此言生一切法者。由此識以不覺熏本覺故。生諸染法。流轉(zhuǎn)生死。以本覺起始覺故。生諸凈法。趣證涅槃。依此二義。遍生一切染凈諸法。故云能生。此文即起下四種熏習(xí)之文。非但染凈相熏。能生諸法。亦乃諸法生已。不離此心。為此心所攝也!鹪坪螢槎<膯栔~。下列名。一辨德列名竟。
寅二按名別釋三 卯一辨覺義 二辨不覺義 三辨同異 初中二 辰一略辨始本二覺 二廣顯二覺之相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說名本覺。
此明本覺體。即眾生本有不迷之佛性。人人具足。個個圓成。實諸佛之法身。今在迷位。名為本覺。亦稱如來藏。經(jīng)云。如來藏轉(zhuǎn)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身中。故曰眾生本來是佛。此之心體。雖迷不失。以眾生從來。不曾離念故。不得顯現(xiàn)。若能離念。則無不覺之闇。非唯無闇。乃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本體廓周。湛然常住。如太虛空。無所不偏。一切妄念。差別諸法。融成一味。唯法界一相。更無對待。即此是如來平等法身。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眾生本有。理非新成。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此釋本覺義。何以故征詰之詞。有二意。一上文直云覺義。今何故乃名本覺。二此中既稱本覺。上何故直云覺耶。此乃進(jìn)退征詰。別顯從迷返悟。要依始覺之智為張本也。然約覺性不迷。但直名覺。今約在迷。一向不覺。特由本覺內(nèi)熏之力。發(fā)起始覺。復(fù)由始覺有功。方顯本覺。本覺者。是眾生本有之佛性。此性今日方覺。而非新生。故云本覺義者。對始覺說。對始故說為本。此答初意也。又以始覺依本覺起。返流還凈。先覺滅相。漸漸覺至生相。生相既破。復(fù)歸一心。始本不二。故云始覺者。即同本覺。由同一覺故。上文得直稱為覺。此答后意也。譬如醒人而有睡夢。從夢覺者。即本醒人。非別有他人。本始二覺。而無異體。亦復(fù)如是!饐。若始覺異本。則不成始。若始同本。則無始覺之異。答。今在生滅門中。約隨染義。形本不覺。說于始覺。若覺至心源。染緣既盡。本始合一。平等絕言。即真如門攝。是故本覺之名。在生滅門中也。又本覺得名所以。詳在海東疏。二卷十六頁。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此明始覺義。首句牒名。下釋得名所以。謂此覺性。隨無明緣。動作妄念。妄不離真。故云依本覺故。而有不覺。復(fù)由本覺內(nèi)熏之力。破迷發(fā)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故云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如從夢覺。覺不離夢。下文本覺隨染。生智凈相者。即此始覺也!鸫酥写笠狻1居X成不覺。不覺成始覺。始覺同本覺故。則無不覺。無不覺故。則無始覺。無始覺故。則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離言絕思。惟是一心。略辨始太二覺竟。
辰二廣顯二覺之相二 巳一始覺 二本覺 初中三 午一總標(biāo)滿分二義二別辨差別四相 三結(jié)明不異本覺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覺即始覺之智。心源者。一心本源也。又生相無明。為染心之源。最初一念不覺。三細(xì)六粗。五意六染。從迷積迷。以歷塵劫。今返流還凈。必假始覺有功。覺破生相。復(fù)歸一心。始本不二。法身全顯。名究竟覺。此在佛地。若金剛以還。未至心源。始未同本。皆非究竟也。總標(biāo)滿分二義竟。
午二別辨差別四相二 未一正寄四相顯位 二引釋心源無念 先述大意。后釋論文。
此四相。但約真心隨熏。粗細(xì)差別。寄說為四。非約一剎那心。明四相也。今就始覺返流還凈。始終生住異滅四相。以明從凡至圣。始覺漸次之分齊。若總論心性。本來離念。無生無滅。由無明力。迷自心體。違寂靜性。鼓動起念。從細(xì)至粗。乃有生住異滅四相。微著不同。前后際異。前際最微。名為生相。后際最著。名為滅相。故佛性論云。一切有為法。約前際與生相相應(yīng)。約后際與滅相相應(yīng)。約中際與住異相相應(yīng)。此乃總說!鹑魟e說四相。復(fù)有差別。生相唯一。住相有四。異相有二。滅相還一。生相一者。名為業(yè)相。由無明力。轉(zhuǎn)彼凈心。不覺心動。而有其念。但相見未分。最極微細(xì)。謂之生相。唯佛能知。即下文三細(xì)中初一。六染中后一。五意中第一。皆此生相攝!鹱∠嗨恼。一名轉(zhuǎn)相。由無明力。不覺前之動相。即無動故。轉(zhuǎn)本有智光。而成能見之妄見。二名現(xiàn)相。由無明。依前能見。不了無相。于晦昧空中。結(jié)暗為色。色雜妄相。想相為身。遂令身境妄現(xiàn)。此二及初謂之三細(xì)。并在賴耶位。屬不相應(yīng)心。三名智相。由無明迷前自心所現(xiàn)之境。妄起分別染凈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續(xù)相。由無明不了前所分別?諢o所有。更復(fù)起念。相應(yīng)不斷。此二同在分別事識。細(xì)分之位。屬相應(yīng)心。無明與前生相和合。轉(zhuǎn)彼凈心。乃至此位。行相猶細(xì)。法執(zhí)堅住。名為住相。下文三細(xì)中后二。及六粗中前二。五意中后四。六染中中四。皆此住相攝!甬愊喽。一執(zhí)取相。二計名字相。由無明迷前違順染凈之法。更起貪嗔人我見愛。執(zhí)相計名。取著轉(zhuǎn)深。此在事識粗分之位。無明與前住相和合。轉(zhuǎn)彼凈心。至此行相稍粗。名為異相。下文六粗中二。及六染中一。并五意后之意識。皆此異相攝!饻缦嘁徽。名起業(yè)相。由無明不了善惡二業(yè)。定招苦樂二報。循名造種種業(yè)。依業(yè)受報。輪轉(zhuǎn)諸趣。以無明力。轉(zhuǎn)彼凈心。至此最后際。行相最粗。周盡之終。名為滅相。下文六粗中第五是也。以果報非可斷。故不論第六相。○當(dāng)知始終四相。唯一夢心。皆因根本無明。不覺之力。起生相等種種夢念。動彼凈心。轉(zhuǎn)至滅相。長眠三界。往還諸趣。今由本覺不思議熏習(xí)力。起厭求心。及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于本覺。益性解力。損無明能。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破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來平等。究其始終。竟無前后。唯是一心。故說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也。然未窮源者。隨行淺深。姑顯四位。四位各有四義。一能觀人。二所觀相。三觀利益。四觀分齊。
此義云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雖復(fù)名覺。即是不覺故。
首句征釋。上究竟不究竟義。二句是能觀人。當(dāng)十信位。三句明所觀相。以未入十信。念念起惡。而不覺知。今入信位。能知惡業(yè)。定招苦報。故言覺知。此覺滅相也。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者。辨觀利益。前不覺時。常起身口惡業(yè)。今既覺已。即就前念滅處。止其后念之惡。更不容起。止之又止。能令惡念永消。此止滅相也。末二句。結(jié)觀分齊。能知滅相是惡。令其不起。名為雖覺。而猶未知滅相是夢。故云不覺。以其但在生滅心中遏捺。未見不生滅性。約后六粗。此當(dāng)覺起業(yè)相!饐枴4酥杏X即不覺。覺異相等。何不立不覺之名。答。若據(jù)覺前不覺后。乃至十地。皆屬不覺。若約覺業(yè)不覺惑。此位正名不覺。
如二乘觀智。初發(fā)意菩薩等。覺于念異。念無異相。以舍粗分別執(zhí)著相故。名相似覺。
首二句能觀人。二乘作生空觀。破分別我執(zhí)。觀智即人空智。初發(fā)意菩薩。即十解初發(fā)心住也。等者。等三賢中后二十九位。此菩薩雖留惑故。不證人空。而于人空。實得自在。故與二乘同論。覺于念異者。明所觀相。如上所說。二種異相。分別內(nèi)外。計我我所。貪嗔見愛等。以彼凈心。為無明所眠。夢于異相。起諸煩惱。此二種人。觀智相應(yīng)。于異相夢。乃得微覺。故云覺于念異。既覺異相之夢。所夢異相。永不可得。即念無異相。而貪嗔等粗分別。違順之執(zhí)著相。悉皆能舍。此觀利益。名相似覺者。以異相之夢雖覺。猶眠在住相夢中。菩薩未至證位。二乘不了法空。故曰相似。此結(jié)觀分齊也。若約后六粗。此當(dāng)覺執(zhí)取相。計名字相。
如法身菩薩等。覺于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
初句能觀人。法身者。初地以上。依真如法為自體故。乃至九地。皆名法身菩薩。覺于念住者。明所觀相。即前四種住相。以彼凈心。為無明所眠。夢于住相。雖知萬法唯識。不起心外粗分別執(zhí)著。然出觀后。于自心所現(xiàn)法上。猶起染凈法執(zhí)。內(nèi)緣而住。今與無分別智相應(yīng)。從住相夢而得覺悟返照住相。竟無所有。故云覺于念住。下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者。顯觀利益。分別。對前位說。不同前位。執(zhí)著外境之粗分別。故但云分別也。粗念。對后位說。異彼根本無明。生相細(xì)念。故云粗念也。此四種住相。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離一相。住相之夢雖覺。然覺道未圓。猶眠于生相夢中。故云隨分覺。結(jié)觀分齊也。若約后三細(xì)六粗。此當(dāng)覺六粗前二。三細(xì)后二。上三位皆非究竟。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yīng)。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yuǎn)離微細(xì)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初能觀人。菩薩地盡。指十地真窮惑盡。滿足方便。是方便道。一念相應(yīng)。是無閑道。如對法論云。究竟道者。謂金剛喻定。此有二種。謂方便道攝。及無閑道攝。覺心初起者。舉所觀相。覺知心源。最初一念妄動。而為根本無明。獨頭生相。乃依覺故迷。離本覺則無不覺。即動念本是凈心。猶如迷方。謂東為西。方實不西。悟時即西是東。更無西相。覺迷迷滅。覺不生迷。動念都盡。惟一心在。故云心無初相也。離微細(xì)念。明觀利益。獨頭生相。最極微細(xì)。既能了無初起之相。本自寂滅無生。此相遠(yuǎn)離。夢念都盡。無念真心。法爾顯現(xiàn)。自性本體。湛然常住。故云得見心性。心即常住。末結(jié)觀分齊。覺了心源。平等平等。始本不二。名究竟覺。若約后三細(xì)。此當(dāng)覺業(yè)相也。初正寄四相顯位竟。
未二引釋心源無念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此引證無念為成佛之要。不但菩薩修斷。至無念為究竟。即諸眾生。雖未離念。二六時中。茍能觀察無念道理。則為向佛智矣。以是證知佛地?zé)o念。此舉因驗果說也。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此重顯無念。以釋心有初相之疑?只笳呗動X心初起。將謂有初相可知。故釋云。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問。既無初相。何故說言。知初相耶。釋云。言知初相者。蓋知最初動念。本來無念。如迷方人。迷東為西。今覺方時。知西即東。更無西相。而言知西相者。謂即東也。此亦如是。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xù)。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是無念為覺之故。即顯一切眾生有念。不名為覺。以從本來三句。顯不覺所以。眾生從迷本心源。不覺心動而有其念。由是三細(xì)俄興六粗競起念念相續(xù)。長眠生住異滅。四相之夢。未離無明之念。故不得名覺。然前對四相夢之差別。故說漸覺。今約無明眠之無異。故說不覺。末句。即結(jié)成不覺義。無始者。無有染法。始于無明。又無明依真。同無元始故也。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此明究竟心源也。良以真源湛寂。本無生滅。但因一念妄動。遂有四相差別。若覺至心源。得無念者。則知生住異滅。四相平等。本來無念。故云以無念等故。二別辨差別四相竟。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yè)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為欲令眾生,除疑舍邪執(zhí),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yīng)說。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初說因緣分。
“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進(jìn)行講說,那五個方面呢?第一、因緣分;第二、立義分;第三、解釋分;第四、修行信心分;第五、勸修利益分!笔紫戎v說第一因緣分。問:“由于什么樣的因緣,要造這部論呢?”
大乘起信論!咀ⅰ看笫菬o量無邊。包含十方法界,廣博的意義 乘是有運載度眾生出生死 到彼岸的功能 起是破除眾生的顛倒 起立正信的義理 信是親證此心 了無疑惑 論是假立賓主有問有答 破除邪見 發(fā)揮正理的意思。【解】不論何經(jīng) 皆有通題別題 大乘起信此四字是此部的別題。論一字是論藏的通題題是題頭 似人的頭面 看著他的頭面。
總論:“有一個法門,能夠幫助眾生發(fā)起大乘正信之根。所以,應(yīng)當(dāng)講說!薄氨疚膶奈鍌方面進(jìn)行講說,那五個方面呢?第一、因緣分;第二、立義分;第三、解釋分;第四、修行信心分;第五、勸修利益分!
大乘起信論講記
大乘起信論講解
馬鳴菩薩造 唐三藏唐實叉難陀奉制譯 大乘起信論卷上 歸命盡十方 普作大饒益 智無限自在 救護(hù)世間尊 及彼體相海 無我句義法 無邊德藏僧 勤求正覺者 為欲令眾生 除疑去邪執(zhí) 起信
起信論者,乃馬鳴大師為破小乘、外道邪見,宗百部大乘經(jīng)典所作,以為發(fā)起正信也!故立論宗法界一心,開真妄二門,徹生滅之本、窮迷悟之源,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觀之妙門,總括一萬一千余言;理無不盡、事無不該,可謂大教之關(guān)鑰、禪宗司南也!
《大乘起信論》一書言簡意賅,通過「一心二門」的心性學(xué)建構(gòu),層層展開染凈互薰的流轉(zhuǎn)與還滅運動,法、報、應(yīng)三身佛說,以及止觀修習(xí)等大乘教義,明顯地表現(xiàn)出對南北朝以來大乘佛教的中觀、瑜伽、如來藏等各家學(xué)說,加以吸收融攝,并有意識地超越各家的爭論,融會貫通,曲成無遺
佛法貴乎實踐,覺證在于理明。如終日談經(jīng)解論,而不重行持;或雖朝夕苦修,卻于經(jīng)論棄之不顧,這兩者都有偏失,無法獲得真正的法益。本論的特色即是解行并進(jìn),析理微妙,能令學(xué)者心神領(lǐng)會,尤對修行的次第淺深、因緣厚薄、覺性層次,掌握獨特的教學(xué)要訣,使人按圖索驥,隨順而入,的確總攝了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
自近代以來,雖然對《大乘起信論》的真?zhèn)螁栴}有種種不同的看法和爭議,但它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它對各宗派的巨大影響則不容懷疑。從佛法修行的角度來看,《大乘起信論》自古至今一直被看作是大乘佛學(xué)入門
大乘起信論講話 自序 民國三十八年,有一個時期,我寄住在臺灣新北投普濟(jì)寺,親近蒙古甘珠呼圖克圖,除每日學(xué)習(xí)藏語密咒外,無事時寫大乘起信論講話以度日,寫至一半,因汐止靜修院有事邀我前往,遂致擱筆。至四十年夏,講楞嚴(yán)經(jīng)于靜修院,得趙恒惕、鐘伯毅二老居士擁
大乘起信論略釋者,太虛法師講授于漢上,以少文顯示所說要義也。念琛沉迷世苦四十余年,回向自心,實自本論始。
《大乘起信論義記》簡注卷上 張秉全 佛法如大海,誰能一口吸盡,如何能以少量時日,學(xué)到契合第一義諦的圓頓大法,愚以為學(xué)習(xí)《大乘起信論》,最為適宜。文雖不多,義理卻甚豐富,是全部佛法的綱要,此
本文試用自創(chuàng)的「創(chuàng)造的詮釋學(xué)」方法,重新探索《大乘起信論》的多門教義、深層義蘊與根本實義,藉以發(fā)現(xiàn)能予繼承并發(fā)展此一論書既廣又深的大乘哲理的一條新時代佛法理路。創(chuàng)造的詮釋學(xué)分為五個步驟或?qū)哟,即「實謂」、「意謂」、「蘊謂」、「當(dāng)謂」與「必謂」。
學(xué)習(xí)《大乘起信論》后的感悟 ◎鄒相 在浩瀚如海的佛教經(jīng)典里,《大乘起信論》(又名《起信論》)有著特殊的地位,它不僅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也是自隋唐以來對佛教影響最大的一部論著!洞蟪似鹦耪摗啡钠婚L,祇有一萬余字,但它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條理清晰,廣為佛教各家宗派
《起信論》全稱《大乘起信論》,全1卷,相傳為印度馬鳴菩薩所造,南朝梁代真諦譯。收于大正藏第32冊。本書所論即主要依據(jù)此本。 其主旨是闡明如來藏緣起,從理論、實踐兩方面歸結(jié)大乘佛教中心思想,是一部體系嚴(yán)密的大乘佛教總結(jié)性的理論著作,是禪宗史的共識:馬鳴菩薩撮
人生于兩大之間。對于環(huán)境之森羅萬象。莫不欲探討其原。彼天之淵然而蒼者。其上復(fù)何所有耶。地之龐然而大者。其中復(fù)何所蘊耶。山何為而峙。海何為而渟耶。鵠何以白。烏何以玄。松直而棘曲者。其理由又安在耶。烏呼。世之號稱博學(xué)者。
《大乘起信論》者,佛滅度后,印度中興大乘馬鳴菩薩之所作也。因歷史的地理的和翻澤的文藝的關(guān)系,后人對之生大懷疑,疑《起信淪》非馬鳴所作,故不可至渭為外道論者尤不可也。關(guān)于此種問題,數(shù)年前在東西的學(xué)術(shù)界上,曾起過頂大的風(fēng)波。其最后的結(jié)果,則仍判為馬鳴所作為大乘正論。吾于此無言矣,舊案不提矣,然為此說者,有二感想焉。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無邊。與凡圣為依。眾法之本。以其文深旨遠(yuǎn)。信者至微。故于如來滅后六百余年。諸道亂興。魔邪競扇。于佛正法毀謗不停。時有一高德沙門
傳說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實叉難陀重譯,二卷。以真諦譯本較為流行。內(nèi)容分五部分:因緣、立義、解釋、修造信心、勸修利益。修持方法,講究一心,即如來藏心。萬法源出于此,包攝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
“禪定解脫是二法,不是佛法?”《壇經(jīng)》中這句話也表明了它的宗旨是指導(dǎo)修行者從自心中頓見本性,悟到自性具足萬德,已經(jīng)達(dá)到佛境,所以再有修習(xí),也于體上不能增加一分,只是隨事體驗充實德用而已。因此在《壇經(jīng)》所舉示的修行法門,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
這是《金剛經(jīng)》當(dāng)中,很有名的四句偈子。我們居住的娑婆世間,是一個有為、有漏的世間,佛教對這個世間,有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等種種譬喻,主要都是說明人生如夢,幻化無常,如水泡須臾不停,似影像依託不定;又如朝露、電光石火般剎那即逝。
《心經(jīng)》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教經(jīng)論中文字最為簡練,而內(nèi)容又極為豐富的一部典籍。它由淺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義理精要!缎慕(jīng)》的基本思想是運用般若進(jìn)行透徹的禪悟觀照,證得萬法的空性以獲得澄明自在的境界。
閻浮樹在南本《涅槃經(jīng)》卷九中被記載:閻浮樹在一年中會發(fā)生3次變化,有的時候會長出花,色澤光亮鮮艷;有的時候會長出葉,郁郁蔥蔥,很繁茂;有的時候則會凋零,看上去仿佛枯死一樣。閻浮子,其形如沉苽,紫色,酢甜,則是《善見律毗婆沙》卷十七中對閻浮樹的描
天如惟則禪師,是元代中峰國師的法嗣,在禪宗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惟則禪師一生大宏臨濟(jì)宗風(fēng),受敕賜“佛心普濟(jì)文慧大辯禪師”號及金襕衣。他在凈土宗方面的開示被輯成《凈土或問》一書,收入凈土宗重要典籍《凈土十要》之中。其《楞嚴(yán)經(jīng)會解》集唐宋九家注解的精華,
《心經(jīng)》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jǐn)?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但是其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缎慕(jīng)》一共有7種譯本,現(xiàn)今通行的是玄奘的譯本。(1)后秦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jīng)》。(2)唐朝法成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贋橐龑(dǎo)“在家信眾”學(xué)佛而說此經(jīng):在家人生活在充滿了污染的五濁惡世,從出生到生命終結(jié)都要承受無盡的痛苦煩惱,上層享樂的人不免污濁腐化,下層受窮的人易對人生感到灰暗,所以只有靠佛的講法,點燃心燈,獲得精神上的清凈安樂、光明充實。
《壇經(jīng)》記載“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后,無人教汝。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后,衣法當(dāng)付何人?師曰:吾于大梵寺說法,以至于今,
《法華經(jīng)》警世形象,非常富有哲理性與文學(xué)性,對禪宗思想、禪悟思維、禪宗詩歌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禪宗充分汲取《法華經(jīng)》精華,并對之進(jìn)行創(chuàng)造性的轉(zhuǎn)換,產(chǎn)生了各種機(jī)鋒公案、吟詠,使《法華經(jīng)》與禪韻詩情交相輝映。可以說《法華經(jīng)》深受禪宗推崇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