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所講的菩薩有四錯謬,現(xiàn)在我們講到菩薩有四種正道了。
第一個「于諸眾生,其心平等」。這個是講到行菩薩道的人,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等觀一切眾生冤親平等。在《八大人覺經(jīng)》里面就講到這個問題,冤從親起,冤親要平等。
人跟人之間有的時候不打不相識,從冤家變親家了;有的時候從不認識到認識結(jié)合在一起,然后又分手,變成冤家了。所以,所有的眾生是冤家還是親家,還沒有定論。善于相對待,用智慧、用關懷的心,那所有的人慢慢都是變成親家了。一個人如果是自私自利,不懂得去關心別人,只知道重視自己,那么親家也變成冤家。
以佛的眼光來看我們,眾生都是看眼前對我有利,或是對我沒有利的。但是一個修道的人就不能以利為出發(fā)點,而是以慈悲心跟一切眾生走向光明、走向善。所以菩薩利益眾生就不能去分別,說這個人是好人、這個人是壞人,好人對他好、壞人就放棄他,這樣子不叫做行菩薩道。
所以第一個說「于諸眾生,其心平等」,用等觀一切眾生來從事教化眾生的工作。如果是不正常的人,常常動惡念的人,以佛的眼光來看,更應該以慈悲的心、更多的悲心、更多的智慧、更操心來去利益他。
舉個例子來講,如果一個家庭里面生了兩個小孩,一個是正常的小孩,自己會讀書,自己會找事,自己會找對象,這個做父母的就不要操太多的心,讓他去自由發(fā)展。但是如果另外一個兒子呢,這個心理有問題,不能夠知道是非善惡,甚至是有毒的東西撿起來就往嘴巴塞,那父母親就要多操一點心,父母親必須照顧他的飲食起居,還要照顧他的生活,未來長大怎么去養(yǎng)育,父母親就要多操心了。因為這是不正常的兒子,做父母的就更操心,這個并不是父母親偏心了。
所以我們看到眾生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是動惡念,做壞事,那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更應該以我們的智慧、悲心來去感化他,以德、學來感化這些眾生。如果我們輕言放棄的話,就不符合佛陀廣度眾生的這一個原則。佛陀出世的本懷就是要令一切眾生走向覺悟的、光明的、善良的彼岸。
所以行菩薩道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于諸眾生,其心平等」,發(fā)平等心來看一切眾生。
第二個「普化眾生,等以佛慧」。我們利益眾生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講,一個是從物質(zhì)的救濟;眾生的衣食住行有問題了,我們可以用物質(zhì)來幫他解決。但是物資解決了生理的部分,還有心理的部分,所以教化眾生除了用財物的布施,讓他衣食住行、生理得到照顧以外,還有一個是從事于宗教的、思想的、心靈的開導。
這個又產(chǎn)生一個問題了,怎么樣的開導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呢?如果我們跟他開導說人生是苦、人生無常、人生沒有什么意義,眾生如果接受這種法門,最多按照我們?nèi)バ奕W、學四圣諦,那么眾生最多只能證到阿羅漢,生死了了,不再出現(xiàn)生命;這個是不圓滿。
佛陀來到這個世間成佛,就是要讓一切眾生在這個人間成佛。所以「普化眾生,等以佛慧」,我們要引導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入佛知見、悟佛知見,就是說要一切眾生來成佛,這個才是真正佛陀來到人間最重要的一個目標。
所以我們利益眾生,首先讓眾生了解因果業(yè)報,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么這樣還不夠。眾生的問題是來自于心理的,所以必須從事思想的、心靈的凈化的工作,修戒定慧。修了戒定慧還不行,還必須修六波羅蜜來發(fā)菩提心,以成佛為最高的生命的座標。
讓眾生發(fā)菩提心,去觀眾生苦、發(fā)菩提心,這樣子才能夠讓眾生得到佛的智慧,圓滿的福德智慧,一切圓滿。如果是單單修戒定慧的話,只能成就聲聞、緣覺這種果位,這也是不圓滿的。
我們令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也就是平時誦經(jīng)、作善事所回向的:「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這樣子來利益眾生的話,才符合了佛陀來到這個世間的真正的本懷。所以菩薩第一個是等觀眾生,第二個就是要平等以佛慧來普化眾生。
第三個「于諸眾生,平等說法」。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無論是大乘根性或者是厭離心根性的眾生,那么這一切眾生呢,菩薩都是平等說法。
該用小乘法去說,就說小乘法,因為有些眾生的根器就是小乘根器。所謂說小乘法就是說,人生沒有多大的意義,趕快觀無常無我、解脫生死就了了。因為有些眾生就是這種根性,你跟他講說發(fā)菩提心,陪伴眾生來輪回修福修慧,他聽了害怕,不敢修了。
所以我們以「平等說法」,就是說大乘法、小乘法,所有的法我們都要通達了解、深入,然后按照眾生的根器適度的引導他向善向光明。否則的話,我們見到一切眾生都叫他發(fā)菩提心,行六波羅蜜,拋頭顱灑熱血,那么這個眾生就退避三舍了。有些眾生畢竟天生就是這種根性的,他只想個人的生死了了,不管別人的事情。
所以,菩薩說法,他不會單單說一種法門。佛陀說法,就像藥。你看開藥店有幾百種幾千種的藥,有感冒藥、頭痛的藥、肚子痛的藥,有各種不同的藥。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做為一個菩薩就是法門無量誓愿學;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就必須有各種不同的法門來度化眾生。
原始佛教談到的四圣諦——苦、集、滅、道,第一個講到「苦」,人世是苦、是無常,那么苦必須厭離?鄰哪睦飦?從集、從煩惱來。所以要知道這個苦,了解這個苦;然后知道苦的原因后,那就必須修八正道。
原始佛教第一個「苦圣諦」,就說明了人生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問題,生老病死、怨親會、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種種的苦,八萬四千苦。因為苦,產(chǎn)生了厭離,而不會繼續(xù)造業(yè)。但是以大乘法來講的話,因為見到眾生苦,所以發(fā)一個心愿:眾生無邊誓愿度。
眾生的苦來自于煩惱,就是「集」,集就是招感。對這個「集」(煩惱),不是說馬上要把它斷除,而是《金剛經(jīng)》所說的「降伏其心、安住其心」,降伏這個煩惱。大的煩惱——貪瞋癡降伏它,暫時不斷,而留惑潤生。留惑潤生就是什么呢?生生世世來利益眾生,從利益眾生當中來凈化自己的身心。所以對這個「集」就發(fā)了一個愿:煩惱無盡誓愿斷。
那么「滅」是什么?苦集滅掉了,苦也沒有,煩惱也沒有了,這是一個修道者最期望的一件事情。生滅的問題解決了,煩惱、輪回生死的問題解決了;解決了——滅。那么信佛學佛的人對「滅」怎么樣子去發(fā)一個愿?佛道無上誓愿成。以成佛做為我們生命的最高座標,而不是說我一切煩惱斷了、生死了了做為一個目標。是福德智慧的學分都圓滿了;不但是自己圓滿,跟眾生一起圓滿。
那么「道」呢?是八正道,或稱為三十七道品。對于苦集滅道的「道」就發(fā)一個愿:法門無量誓愿學。為了攝化眾生,眾生有八萬四千的根機不同,所以必須有八萬四千的法門來去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就像醫(yī)院里面有心臟科、腎臟科、眼科、外科、內(nèi)科,這么多的科別,幾千種藥、幾萬種藥。因為眾生的病太多太多了,每一個眾生的生理、心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那就必須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方法來引導眾生走向正覺的道路。
所以才能夠「于諸眾生,平等說法」,就是有些要以人天乘來引導他走向善的光明的,那就是布施、持戒、禪定,這是人天乘所修的。如果是想證到阿羅漢的,那就是修四圣諦、三十七道品、戒定慧。有些根性叫做大心眾生,「大心眾生」就是發(fā)大心、發(fā)菩提心的,那就是必須發(fā)菩提心、修六波羅蜜,這樣子成佛。
所以有升天的法門,有做人的法門,有成為聲聞緣覺的法門,有成為菩薩的法門。做為一個菩薩,所有的法門都要精通、實證,才能夠平等說法,應眾生的根機來說法,使眾生得到好處。
第四個「普令眾生,等住正行」。我先念一段《華嚴經(jīng)》里面對我們的啟示:「以因發(fā)起廣大心,則能修行六種度,勸諸眾生行正行,于三界中受安樂」。這個地方讓我們了解到一個學佛的態(tài)度。
我們?yōu)槭裁?a href="http://www.cnqsn.cn/rmgjc/xiny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信仰宗教呢?一般人認為人生是痛苦、是悲哀、是短暫的、如幻的,所以我們總想找另外一個地方,如天國、極樂世界去安心立命。有些以為宗教就是勸我們在人間做善事,信仰某一種萬能的神、創(chuàng)造主,然后當生命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到天國,就能道哪一個世界享受安樂了。那么有些人叫做什么呢?說跳出五行外,跳出這個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外,或是說跳出三界之外。
但是經(jīng)典里面告訴我們的,信佛學佛不是身分的改變,也不是環(huán)境的改變,而是我們心態(tài)的改變、行為的改變、口語的改變,當下身心就能夠自在。就像一個人如果有知識又肯努力,不管任何環(huán)境他都可以過得很好;那么一個人又懶又沒知識,把他丟到美國,他照樣不能生存。所以佛法的本意是怎么樣子的呢?勸諸眾生行正行,于三界中受安樂。
這個地方說到「普令眾生,等住正行」,什么是正行?也就是八正道,或者是戒定慧、六波羅蜜,這個都是正行。如果按照三學、六度、四圣諦去修去學,那么在三界當中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都能夠享受生命的自在,所以說「于三界中受安樂」,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一個態(tài)度。這個態(tài)度就決定了我們修行的方向跟方法,方法如果錯,方向就錯,學佛就會偏激了。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要了解佛陀出世的本懷,真正意義就是要「勸諸眾生行正行,于三界中受安樂」。不是我們想象的說,信仰宗教以后,我們遠離這一個世界到了哪一個世界就能夠永享天年了,長生不老、萬劫不死,在三界外安身立命;真正宗教不是這樣子的。
回歸到現(xiàn)實的人生當中,是改變了我們的心態(tài),改變了我們生命的態(tài)度,改變了我們的語言,以八正道——正語、正業(yè)、正命、正見、正思維、正念、正精進、正定,那么這樣子任何一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當中都能夠安身立命。以我們是欲界眾生來講,我們就是以人的身分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就在這欲界當中也能夠成佛道。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普令眾生,等住正行」,等住正行就是按照眾生的根器,如果想來生來世得到人身又能夠生活很富足,佛陀就告訴他受三皈依持五戒,然后修布施、修禪定,那就能夠得到人身、生活很富足。那有些人要求希望能夠不再出現(xiàn)生命了,就告訴他修四圣諦、觀身心的無常無我,而不是修精練氣、長命百歲,不是這樣子的。
但有些眾生的根性希望能升天,升天的法門就是布施、持戒、禪定,這個叫升天的三業(yè)。如果是說要成佛,那就是修六波羅蜜、發(fā)菩提心,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個項目,六度萬行,然后發(fā)菩提心來利益眾生,那就可以成佛。
所以,成佛有成佛的法門,升天有生天的,做人有做人的,阿羅漢有阿羅漢的法門,這各種不同的法門總歸一句都稱為正行。
我再念一遍《華嚴經(jīng)》啟示我們的:「以因發(fā)起廣大心,則能修行六種度」,就是因為我們能夠發(fā)廣大心、菩提心,跟一切眾生一起來成佛;發(fā)了這個心,自然就能夠修六波羅蜜。以菩提心修六種波羅蜜,做什么呢?勸諸眾生行正行,于三界中受安樂。這是談到我們修學佛法的方向跟方法;如果方向弄錯了,方法弄錯了,那我們修學的目的就達不到了。
《大寶積經(jīng)》,又稱《寶積經(jīng)》。一二○卷。唐代菩提流志等譯。是集錄諸經(jīng)編纂而成者。為五大部之一。內(nèi)容主要敘說菩薩修行法及授記成佛等。寶積,是“積集法寶”的意思。以其為大乘深妙之法,稱之為“寶”;聚集無量法門,稱之為“積”。全經(jīng)計收四十九會,其中,魏晉南北朝隋唐諸譯經(jīng)家以不同經(jīng)名陸續(xù)譯出二十三會八十卷余,稱為“舊譯”
原經(jīng)文(《大寶積經(jīng)》卷第七十二)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地獄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聲嘶破,騾聲、匆急聲、怖畏聲、高聲、淺聲,小心常怖,數(shù)數(shù)戰(zhàn)悚,其毛數(shù)豎,夢中多見大火熾然,或見山走,或
1、【極樂世界人的壽命】佛告阿難:“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shù)量,皆如大目揵連,經(jīng)百千億那由他歲,皆共算數(shù)彼無量壽如來初會聲聞,所知數(shù)量如彼毛端一滴之水;余不測者,猶如大海。諸菩薩摩訶薩眾亦復如是,非以算計之所能知。阿難,彼佛壽命無量無邊,不可知其劫數(shù)多少;聲聞、菩薩及諸天人壽量亦爾!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諸大聲聞眾所知識。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陳如。馬勝。大名有賢。無垢。須跋陀羅。善稱圓滿。憍梵缽提。優(yōu)樓頻蠡迦葉。那提
《大寶積經(jīng)》完整介紹極樂世界!往生極樂凈土4種方便法 1 【極樂世界人的壽命】 佛告阿難: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shù)量,皆如大目揵連,經(jīng)百千億那由他歲,皆共算數(shù)彼無量壽如來初會聲聞,所知數(shù)量如彼毛端一
第一、想得到端正的身體,要做到:一、對惡友不起嗔心;二、安住于大慈悲;三、歡喜修學正法;四、造佛形像。第二、如何得到富貴,要做到:一、應時布施;二、不起輕慢的心;三、帶著歡喜的心情給人;四、不希求果報。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破戒的比丘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可是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做得很好,可事實上卻是在破戒的人,卻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在《寶積經(jīng)》里,佛陀為我們列舉了四種破戒比丘的行為。第一類破戒比丘他們能夠全面地受持戒法,對于犯戒的大罪小罪,一律小心冀冀,心常怖畏,凡所受戒法都能夠謹慎履行,做到了身業(yè)清凈、口業(yè)清凈、意業(yè)清凈,其謀生活命
《寶積經(jīng)》與《般若經(jīng)》、《大集經(jīng)》、《華嚴經(jīng)》、《涅槃經(jīng)》,并稱為大乘佛教經(jīng)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該經(jīng)以大乘經(jīng)典的『空觀』思想為基礎,累積了《阿含》以來的佛陀教義,同時,也強調(diào)『無我』的思想與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觀學派及唯識學派共同尊奉的經(jīng)典。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論議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見和論議。見論議人:“論議”是說通過問答的形式等,分別闡述諸法的義理。其目的是使對方了解論理,明了法義,重在顯明真理。佛在世時,比丘們常常就某一義理或論題等展開論議。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為思惟敏捷,辯才無礙
這一愿的大意是說:當菩薩(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見到身無鎧甲、手無兵仗的軍人時就會發(fā)愿,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永遠舍離不善的身口意三業(yè),趣于善道。見無鎧仗:“鎧”即鎧甲。古時戰(zhàn)斗中穿戴的鎧甲戰(zhàn)衣,可以防身!罢獭笔枪⒚、劍、戟等兵器的總稱,即兵仗、器仗。
此時世尊思維此梵志性格儒雅純善質(zhì)直,常為了求知而來請問,不是來惹麻煩的。他如果要問應當隨意回答。佛就說:犢子。善哉善哉。隨意提問吧,我會回答的。
這時世尊告訴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色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也是無常。因滅此識而獲得解脫常住之識。憍陳如。色即是苦,因滅此色而獲得解脫安樂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憍陳如。色即是空,因滅空色而獲得解脫非空之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居士問:《金剛經(jīng)》上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比绾卫斫庹垘煾搁_示!一如師父答:把所有的虛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滅的變化的,無常的,他不是永恒不變的,所以對我們眾生來說第一個就是破相證性。因為相是一個虛幻,因緣和合的假象。
迦葉菩薩說: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確定。為什么呢?如來有時說是善不善。有時說為四念處觀。有時說是十二入。有時說是善知識。有時說是十二因緣。有時說是眾生。有時說是正見邪見。有時說十二部經(jīng)。有時說即是二諦。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xiàn)在。佛性也一樣。善男子。虛空非過去,因為無現(xiàn)在。法如果有現(xiàn)在則可說過去,因無現(xiàn)在所以無過去,也無現(xiàn)在,因為無未來,法如果有未來則可說現(xiàn)在,因無未來所以無現(xiàn)在也。
《四十二章經(jīng)》是由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的。后漢是指漢朝的東漢時期。漢朝共分兩個時期,一是西漢時期,二是東漢時期。東漢時期又稱為后漢。本經(jīng)的翻譯者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就生活在這一時期。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漢明帝因夜夢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帶著十八個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經(jīng)》之后,遇到
如來佛性有二種:一有,二無。所謂惡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等無量三昧,這都叫做有。
善男子。這些問題是佛的境界,不是聲聞緣覺能知。如果有人對這些問題進行辨證能摧毀無量如須彌山一樣的煩惱。如果對這些問題有定論則會導致執(zhí)著。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