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蓮池大師,社會上很多不了解佛教、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曉得他的《七筆勾》,我們這里來念他的《七筆勾》第一筆,“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筆勾!
明古杭云棲寺沙門袾宏輯錄雙童現(xiàn)瑞 晉。佛度跋陀羅。初于道場寺譯經(jīng)。堂前池中。每二青衣童子從池中出。捧以香花。舉眾皆見。以此經(jīng)久在龍宮。龍王慶感傳通。故為給侍。
萬歷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棲寺丈室內(nèi)。八十一歲高齡的蓮池大師面西而臥,即將入滅。早在半月前,大師即已預(yù)知時至。當時,杭城內(nèi)處處都有大師的弟子。他便前往城中,遍告弟子們說:“我要到其他地方去了!钡茏觽兠婷嫦嘤U,惘然莫測,并不知道大師要去哪里。
大約400年前,有一位叫蓮池的高僧,他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在阿彌陀佛凈土的蓮池中化生。 有一回,他看見有個人拿著攛在竹條上的一串蜈蚣……它們正在苦苦掙扎。蓮池問,請您行行好,放了這些蜈蚣好嗎? 做
釋迦牟尼佛過去世行菩薩道時,遇見一只饑瘦禿鷹,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溫馴善良的鴿子,鴿子驚慌恐怖,看到菩薩,蒼惶投入懷中避難、禿鷹追捕不得,周旋不去,顯露出兇惡的樣子對菩薩說:“你為了要救鴿子的生命,難道就讓我饑餓而死嗎?”菩薩問鷹說:“你需要什么食物?”鷹回答:“我要吃肉!逼兴_一聲不響,便割自己臂上的肉來抵償?墒曲椧笈c鴿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薩繼續(xù)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輕,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盡,重量還不能相等于鴿子。
凈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也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蓮池大師在凈土宗的祖師里,是唯一一個半路出家的祖師,三十一歲出家。蓮池大師善根非常深厚,早年在家的時候,鄰居有一位老婆婆天天念佛,蓮池大師當時年齡還很小,看這位老婆婆天天念佛,就好奇地問:“您怎么天天念佛呀?”老婆婆說:“念佛的好處說不完,我丈夫念佛,臨走的時候,跟大家告別了一聲就很自在的往生了,所以我也天天念佛
明朝萬歷年間的蓮池大師,凈土宗的第八祖。蓮池大師還沒出家的時候,是姓沈,在家時就有學佛、念佛! ∮幸蝗,他的隔壁有一老人過世,他的子孫為他牽亡。牽亡的時候,仙婆替亡者說話,他覺得很稀奇。蓮池
1、大師鄰居有個老婆婆,每日念佛數(shù)千,大師問她為什么,她回答說:我死去的丈夫持佛名號,臨終無病,與人拱手作揖就走了,故而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大師聽后,從此歸心于凈土,自書生死事大四個字,貼在案
蓮池大師出家受具足戒后,行腳遍參善知識。六載崎嶇坎壈,行頭陀行。當他聽說北京有兩位禪宗大德——遍融、笑巖,就去參這兩位大德。當見到這兩位老禪師的時候,遍融老禪師只是告訴他:“不要攀緣,要遠離名利,老實念佛!碑敃r跟蓮池大師一塊去的比丘就覺得:“哎
母鹿斷腸 許真君就是晉朝許遜,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縣)家住南昌,少年時代,喜武功,善射箭,愛好打獵。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憐愛子,奮不顧身,沖向小鹿,以舌舔傷痕,因箭深傷重,
蓮池大師,是我們凈土宗的第八代祖師,他出生的時候就很聰穎,儒學的根底都很深厚,早年也考取過諸生,就是考取過秀才。他對出世間法非常好樂。按他自己的記載,原來小的時候,他就看到一個鄰居的老太太天天
蓮池大師曾娶婦張氏,生一子,但不幸早死,張氏不久也去世。嘉靖乙丑年除夕,繼配湯氏捧來一碗茶湯放在桌上,不料,茶碗?yún)s忽然破裂。大師笑著說:“因緣果然如此,沒有不散的道理啊。”第二年,他就辭別湯氏:“世間的恩愛都是無常的,生死也沒有人可以替代,我走了,你自己做打算吧!
弟子眾等,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于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凈土。又以業(yè)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凈德難成。今于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蓮池大師在《誦經(jīng)雜話》中記述了一個關(guān)于誦經(jīng)的故事,我們先來看一看。明朝總兵戚繼光,平時常念《金剛經(jīng)》。當他駐守在兩浙三江一帶時,有一天夜里夢見一位陣亡的兵士對他說:“明天我會讓我的妻子來拜見將軍,請求將軍為我誦經(jīng)一卷,以資超拔,使我脫離冥道之苦。”
通常稱出家人為圓頂方袍,由此可知三衣是出家人著的僧服。居士留著長頭發(fā),也著出家人的僧衣,這不是佛制所許可的。古人曾告誡:“居士著僧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边@話原有明文記載,居士或者沒有看到,但是出家人明明知道也不指出,實在可嘆!
有人問:“妙喜禪師說‘愚人終日掐數(shù)珠求凈業(yè)’,念佛果然是愚人所為嗎?”唉!我以前對此事已經(jīng)辯明了。妙喜禪師只是批評“愚人終日掐數(shù)珠求凈業(yè)”,并沒有言“愚人終日一心不亂求凈業(yè)”。
序 有一位僧人問說:出家人要做什么事情?我回答說:在辦道、求道。他說:求道最根本、最要緊的是什么?我說:是德行。他說:唉呀!您真頑固。上根利器的人修慧而入道,下根鈍器的人修福而已,所以出家人主要
原文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 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P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兩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兩綢
蓮池大師開示: 我以前在某寺參學,有一天聽方丈對大眾說:“中元節(jié)當作盂蘭盆齋!蔽乙詾橐欢ㄊ且O(shè)齋供眾。但到了中元節(jié),并沒有設(shè)供,只是領(lǐng)眾念佛三天而已。又聽說從前有一寺里的當家?guī)熢夤俑胁?寺中首座集眾舉行佛事,以祈救護。大眾以為一定是要誦經(jīng)持咒,
緇門崇行錄 明·蓮池大師作 緇門崇行錄序 僧問:‘沙門奚事?’曰:‘事道。’‘事道孰為本?’曰:‘德行為本。’僧云:‘甚矣!子之固也。利以慧入
問:心中妄念紛飛,應(yīng)當用什么方法對治? 蓮池大師:佛在《遺教經(jīng)》上告訴我們,只要能把心制伏,使之專注一處,無論任何功德事業(yè)都能成就;蛴腥苏f:這豈不是與告子所說的不動心一樣嗎?我說:不一樣!告子
予見新學后生,才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閑思妄想越覺騰沸,便謂念佛工夫不能攝心。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斷?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jié)。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
“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是學習佛法的基礎(chǔ)。三世是現(xiàn)在、過去、未來。我們當下活著的這一期生命,是遷流不息相續(xù)相繼生命的其中一段。佛教認為人在這一世死后,是依身前所造業(yè)力牽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接受下一世的果報,輾轉(zhuǎn)受報,輪回不停
或問心念紛飛,當作何方便?予曰:佛言心者,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或曰:得無類告子之強制其心而不動乎?是不然!告子之不動心,念起即遏,遏捺令靜。今之制心,是制使歸于一處,不雜用心。則彼是灰心不起,此是用心不二;彼是豁達空,此是思惟修,兩不同途,未可并論。
元代高峰原妙禪師自己講開悟的緣由,說道:“不信有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也!边@話是他自己證到的,真實不虛,修學佛道的人應(yīng)該確實相信。那么什么叫“有心”?世間的每個技藝,開始學的時候都是很難很難的,好像萬萬不可能學會,因此放下不學
諸菩薩眾。有恒沙劫中。修六度萬行。未能滿足。而今一心念佛。萬緣自捨。即布施波羅蜜。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軟。即忍辱波羅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墮。即精進波羅密。一心念佛。馀想不生。即禪定波羅密。一心念佛。正念分明。
荷衣松食 唐大梅常禪師,得馬大師即心即佛之旨,隱深山中,人無知者。鹽官以書招之,辭不赴,附以偈云:一池荷葉衣無盡,數(shù)樹松花食有余;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瞥髦荽竺飞椒ǔ6U師,得到
明智者當為世人決疑起信,在在處處,弘贊流通,即是代諸佛出廣長舌,即是報佛深恩。如其違背圣言,故為魔說,其為罪也,何可言盡!今以喻明:于此有人,日出萬言,以謗萬佛,積滿千歲,是人罪業(yè),無量無邊;
蓮池大師(1535-1615),字佛慧,自號蓮池。俗姓沈,浙江杭州人。他與憨山、紫柏、蕅一并稱明清四大高僧。大師17歲補邑庠,后信奉凈土宗,志在出世,3l歲出家,于杭州昭慶寺受具足戒,學華嚴,參禪要,歷游諸方
1、大師鄰居有個老婆婆,每日念佛數(shù)千,大師問她為什么,她回答說:我死去的丈夫持佛名號,臨終無病,與人拱手作揖就走了,故而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大師聽后,從此歸心于凈土,自書生死事大四個字,貼在案
怨天尤人最損福,一次減3善 當五祖講到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六祖恍然大悟:萬法萬物不離自性!當即作了個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
蓮池大師:怎樣居家修行? 學佛者無用莊嚴形跡,只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發(fā)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魚擊鼓,好靜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群做會,怕事之人,自可閉門念佛;不必定要入寺聽經(jīng),識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 千里燒香,不如安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wù)。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quán)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quán)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