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禪 --摘自班迪達尊者《禪修的基本指導》 ◎行禪能發(fā)展覺知的平衡性、準確性與專注的持久性 在禪修期,通常以相同的時間,一整天交替進行坐禪與正規(guī)的行禪。一小時是段標準的時間,四十五分鐘也可以。對正規(guī)的行禪來說,禪修者可選擇一條大約二十步長的小路,循著步道慢慢來回行走。 在每天的生活中,行禪也是很有幫助的。禪坐前的一小段時間,例如十分鐘,進行正規(guī)的行禪,對心的專注很有幫助。除此之外,行禪所發(fā)展的覺知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身體在一天之中,總是四處活動。 行禪
活得安詳 作者:一行禪師 生命中充滿痛苦,但它同時也充滿了很多奇跡,像藍天、陽光、嬰兒的眼。痛苦不是全部,我們還必須去認識和體驗生命中的奇跡,它們就在我們心中、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分鐘。 如果我們既不愉快,也不安詳,我們就不能與其他人分享安詳和愉快,即
志超誓死離俗 這是一個奇怪的新婚之夜。洞房里,新郎嚴肅地坐在床上,新娘坐在鋪了氈墊的地。新郎在給新娘宣講佛法。新郎先講了人生的苦難,接著又講了佛教的解脫之法。講著講著,新娘流出了眼淚,不是委屈,而是為丈夫對佛門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 夫君,我不想連累你受人生之苦,你想走就走吧。 說完,新娘痛哭起來,這次新娘是為自己而哭,她不知道自己今后生活將要依靠誰。新郎沒有對新娘的哭聲動心,他只是默默地口中念佛而練習禪定來。 志超本不想結婚,但被家人強迫成婚,所
慧遠冒犯天威 北周的武帝高高地坐在大殿的寶椅上,下面站著文武百官和一群被他召來的高僧,慧遠也在其中。大殿的外面,手持刀槍、身披鎧甲的武士里三層、外三層地守衛(wèi)著。大殿里靜悄悄的。 此時,北周剛剛滅了北齊,國家百廢待興,周武帝坐在龍椅上志得意滿,他現(xiàn)在要向
曇榮亂世高僧 寺院里聚集著一群人,有身穿袈裟的僧人,也有沒有出家的俗人。人們靜靜地坐在那里,認真地聽一位法師宣講華嚴經。 法師叫靈裕,是南北朝和隋時的著名高僧,人稱裕菩薩。 在聽說的人中,有一個剛剛從遠處趕來的年輕人。他是特地來投奔靈裕出家的。這個年輕
惠寬兩尊靈座 楊緯的妻子第一次懷孕之后,吃東西的口味大變,厭惡她以前所喜愛的辛辣和腥葷的食物。不久,她生下來一個姑娘,取名叫信相。信相喜愛安靜,沒有一點兒常人的欲望。 楊緯的妻子第二次懷孕時,奇異之事就更多了,她的身體毫無不適的感覺,反倒覺得安閑自在。
法融牛頭禪師 法融讀了許多儒家的經典和佛經后說: 儒家的義理和許多世俗的文章,象糠粃一般,而佛家般若止觀等道法,可以渡人到幸福的彼岸。 法融從此出家為僧。 法融投奔炅法師學道。炅法師道法出眾,享譽當時。法融一邊干活,一邊聞道。法融認為,求道的根本在于心神
窺基三車和尚,百本疏主 窺基是唐朝一代法師玄奘的高足弟子。窺基之于玄奘,猶如子夏之于孔子?鬃訉W說須有子夏輩西河傳經,方可闡揚宏發(fā),廣被于世;而玄奘之學,窺基不僅有克紹箕裘力,且具后修轉密的功績。 玄奘從印度取經回來后,天天在長安慈恩寺里埋頭譯述,發(fā)誓
一行禪師 Thich Nhat Nanh 一行禪師生于1926年的越南中部。1942年,也就是在他十六歲的時候,他出家當了一名禪宗和尚。越美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是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團主席,他和他的很多出家同修,放棄了與世無爭的寺院清修生活,積極地投身到救助戰(zhàn)爭受害者的活動中去。與此
智顗天臺祖師 智顗,俗姓陳,原籍穎川(今河南許昌),東晉時遷居到荊州華容(湖北監(jiān)利縣西北)。智顗的父親曾是梁朝的重臣。 傳說,智顗的母親懷孕的時候,常在夢中看到五彩的祥云,就像飄浮的白云一樣在她的懷中縈繞。每次想要把那祥云驅散時,就聽到天上有神人對她說:
靜琳山自高,谷自深 靜琳七歲時,就投奔一個僧人出了家,僧人每天只帶他下地耕作,不給他傳授佛法,靜琳很失望。他自言自語道: 他連這種俗事都不能舍棄,和俗人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靜琳于是又從其他法師學法。 周武帝滅佛法,靜琳也被迫還俗。隋時,靜琳又跟靈猛法師聽道
曇倫死生本空 唐時比丘曇倫,姓孫,汴州浚儀人。十三歲出家,在修福寺以端禪師為師。端修次第觀便。他告戒曇倫說:把心系在鼻端,就可以得靜了。曇倫卻說:如果有心,當然可以系在鼻端。但本來無心,不知要系什么。眾人都認為他的話很奇怪。曇倫自己嘆息道:學這些淺近
道宣南山律師 做和尚而未經受戒,恰似沒有領結婚證就做了夫妻,不能算數,不被承認。做了和尚倘若不守戒律,也就是自成一套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胡思亂想,亂說亂動,那顯然是野和尚,花和尚。 三國時,人們對出家做僧人這種進口的新鮮事物發(fā)生了極大的興趣,并且不忘實踐,但對出
鑒真百折不撓 唐玄宗天寶元年,初冬的揚州城照舊笙歌不斷,大運河里照舊帆影連天,大明寺的鐘聲聽起來更加渾厚而渺遠了。 這天,大明寺來了好幾個風塵仆仆的日本僧人。原來,他們是日本遣唐使團的成員,專門到中國學習律學,這回由道航介紹來拜謁名重江淮的律學高僧鑒真
彥琮借勢弘道 十四歲的彥琮收到北齊重臣敬長瑜、朝秀、盧思道、元行恭、邢恕聯(lián)名簽發(fā)一封邀請信,他們要請少年彥琮為北齊的建立講大智論。這事在當時傳為奇聞。 彥琮確實是佛門奇才。彥琮沒有出家時,就聰明伶俐、洞察幽微。后來,他投奔邊法師,那時他還不到十歲。邊法
靈裕道俗俱伏 現(xiàn)在不能出家,這一輩子就完了。七歲的靈裕嘆息說。他的出家的請求又一次被父母拒絕了。 靈裕一生下來,就與佛門有緣。每次遇到僧人,小小靈裕立刻垂手站立,然后躬身施禮,把自己手里拿著的舍不得送給小伙伴的心愛之物送給僧人。一聽到屠宰的聲音,他就覺
玄琬盛世律師 貞觀年間的某一天,在長安城的皇宮內,正要舉行一個盛大的儀式。宮內的大殿里擠滿了人,可大殿里的氣氛卻無比莊嚴肅穆。這些人中,有身穿黃袍的太子,有頭戴王冠的眾王爺。另外一些人,卻是平時一般不會露面的,這些人身著艷麗的綢緞,頭上頂著鳳冠,一個
修練祥和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釋見寬譯 我們生命的每分每秒都是顆鉆石,藉由作意觀息,你可以很快樂。 你發(fā)出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微笑、每一個動作,就是一顆足以讓他人快樂的鉆石。 如果你祥和,如果你快樂,那么你所做的一切, 都將會是給你周遭人們的一份供養(yǎng)
為和平努力 一行禪師 著 陳素玉 譯 一則禪宗故事說,有一個人騎著馬奔馳得很快,在路邊的人對他喊道:「喂!你要趕去哪里?」騎馬的人回答:「我不知道,要問馬才知道!
《千年菩提路》將以寺廟的興衰、人物的命運、不同佛教宗派的法脈傳承為線索,勾勒中國佛教2000年來傳播和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其主要內容涉及32個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寺廟以及與之相關的大德高僧。
玄奘之路公元七世紀,一個大唐的僧人踏上了絲綢之路,他要前往遙遠的西方,尋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懸一線,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懷著堅定的信念,他終于抵達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時間,一百一十個國家,五萬里行程,在異國的土地上,他被奉為先知,在佛陀的故鄉(xiāng),他成為智慧的化身。由于他的緣故,大唐的聲譽遠播萬里,就連他腳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為圣物。然而他放棄了一切榮耀,依然返回故土。他翻譯的佛經,達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成就。他離世的時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萬人哭送。
阿難化身石橋的故事說的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難和一個女子之間的情愛。阿難在寺廟和一個女子偶遇,這個姑娘也深深被阿難吸引,但是阿難卻消失了,于是這個女子便日夜祈禱,希望自己可以再次遇見阿難。阿難跟佛祖說,他喜歡上一個世間的女子,寧愿為了這個女子化作一個石橋,只為女子從橋上經過的時候能看她一眼。佛陀聽了之后并沒有吃驚也沒有生氣,而是心平氣和地問阿難到底有多么喜歡那個女子?
云門事變,1951年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云門寺僧受迫害之事件。1951年2月,其時適全國“鎮(zhèn)反”運動開始,有湖南某縣不良分子某等混入其中,湖南公安局部門追至云門,將其捉拿歸案。由是之故,遂引起乳源地方當局對云門寺新老僧眾的懷疑,甚至誤傳云門藏有軍械、電臺。
虛云老和尚在云居山上 雖然,老和尚在云居山時沒有坐禪入定七八天之久,但他經常一坐就一整天不動,有時從夜里十二點左右開始坐,直到第二天傍晚才起坐,所以他老人家的境界不是一般凡夫所能知道的!
1945年春,虛云老和尚從云門到南華傳戒。此刻,云門禪寺有兩位和尚,一位法名古根,一位法名傳真,同住在一個寮房。一天早上,晨鐘叩響了,倆人都還沒有起床,過了一會,傳真問古根:鐘打過了,起不起來念經
因實相妙理極深極妙,眾生水平太低,無法相信與接受,所以需要方便誘導。這個“誘”字,最善巧的莫過于觀世音菩薩“先以欲勾牽,后令入正道”。眾生所需的是欲,以此為鉤來牽引眾生,就是方便。而最終的目的,是希望他們入正道。
文殊菩薩簡介文殊菩薩,音譯文殊師利或曼殊師利。意譯:妙德,妙吉祥。又譯: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是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之一。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他們合稱為“華嚴三圣”。文殊菩薩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山西省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說:‘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F(xiàn)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
眾所周知,韋陀天尊是佛教的護法天神,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觀音菩薩與韋陀天尊的故事。 一年前,深圳的朋友給我一張《觀音大士傳奇》,拿回家里,自己一個人在電腦里面,看了整整一天,才把全集看完?
昨日下午,印順再一次回憶起了自己初與本煥相識的日子! ∧鞘窃谏钲谌嗣襻t(yī)院的病房里,我記得很清楚,是603病房。直到今天,當時的醫(yī)生、護士和陪著他的居士的名字我都記得。印順說,本煥見到他,就抓住了
有一天佛陀和阿難出去托缽,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離,當走到樹林和鄉(xiāng)村交界處時,地上有很多斷落的樹枝和竹刺,佛陀一不小心腳底刺到斷裂的樹根,痛徹心肺。弟子們趕快把他扶回居住的精舍中,但佛陀已痛到昏了過去。
曾經有個妙莊嚴王,王后名叫寶應。夫婦倆生有三位如花似玉的公主,大公主名叫妙顏,二公主叫妙香,三公主叫妙英。雖然妙英公主年齡最小,但最善良、最聰明,因此也最討人喜歡。她五歲能誦經,知道尊重佛法、孝順父母;她彬彬有禮,謙讓、溫和,善解人意。人們夸獎她疼愛她,尤其是父王,更把她視為掌上是明珠。
惠真,公元672年出生,十三歲剃度,十六歲受了沙彌十戒,他在戒律的研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不解,于是就想去印度求經。我們都知道玄奘大師去印度取經,知道法顯,知道義凈,但這只是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先驅們,其實,在整個的佛教發(fā)展歷程當中,還有無數默默無聞的先驅們?yōu)橹吷瞰I,才有了今天我們依然能夠聞法修
文殊菩薩,與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他以大智為本愿,以慧行斷眾生無明之根,是“智慧”的化身。所以他又被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相傳,文殊菩薩曾仗劍逼佛——當時正值靈山大會,在場的比丘們深入禪定,看到了自己過去的種種,因此心神不寧,沉溺于糾結和懊悔之中,苦苦掙扎。
濟公由于深受民眾喜愛,身上逐漸被附會了神話傳說色彩。據《清一統(tǒng)志》記載,濟公所居的凈慈寺曾一度毀于大火,道濟四處化緣以重建寺院。當他來到嚴陵(今浙江桐廬),看見四周諸山樹林茂密,于是脫下袈裟向空中一扔,把周圍各山都罩了進去。于是神奇的事情出現(xiàn)了,只見剎那間,山上的樹木竟被一根根地拔了起來,推到江邊,然后順流東下,最后這些樹木都來到了凈慈寺的那口井里。寺里的僧眾們將木料從井里撈上來,使凈慈寺得以恢
成語“天女散花”主要講的是佛陀派文殊菩薩率眾探望病中的維摩詰居士之故事。維摩詰是居住在毗耶離城的一位在家大菩薩,相傳是金粟如來的化身,自東方妙喜國化生于此,以居士身份輔助佛陀攝化群生。據《維摩詰·觀眾生品》記載:一天,佛陀在西天坐蓮花寶座講經說法時,遙知維摩詰居士生病了,就讓諸天菩薩和眾弟子前去毗耶離城問候探望。佛陀知道,維摩詰必定乘此機會講經說法,就派身邊的“天女”去檢驗諸菩薩和弟子
濟顛,法號道濟,民間俗稱“濟公”,既是宋代西湖一帶的神僧,也是后世戲曲小說所常描述的一位奇特的出家人。濟顛,俗姓李,浙江天臺縣人。少年時,從靈隱寺住持佛海瞎堂禪師出家。傳說他言行類似癲狂,為人“狂而疏,介而潔,著語不刊削,要未盡合準繩,往往超詣,有晉宋名緇逸韻”。由于行為疏狂,不檢細行,又常飲酒食肉,與市井中人交往,因此當時人以之為癲狂,而稱之為
佛陀的一生,從出生、成道到涅槃,都與花有密切的關系。關系于佛陀托胎和降生就有“象口含蓮”“步步生蓮花”等成語流傳至今。據《釋迦如來成道記》記載,佛陀在誕生之前,其母摩耶夫人曾作了一個奇特的夢,她夢見一只雪白的大象腳踏蓮花進入宮殿,在她臥榻周圍繞三匝后,再從她右肋下鉆入身體中安住,不久她就有了身孕。
章安灌頂大師,章安是他的祖籍,灌頂是他的法名,章安現(xiàn)在是一個鎮(zhèn),歸浙江臨海管轄。公元561年,陳文帝天嘉二年,大師出生,三個月時,就能跟著母親念三寶名,當時有出家人從他家門前經過,對他母親說,這個孩子不一般。母親就給他起名“非凡”。
慧遠(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省寧武附近)人,其生活的年代,正是整個社會處于大混戰(zhàn)、大分裂的東晉時期;圻h出身于仕宦家庭,家境優(yōu)裕。當時,北方政局動蕩,當權者統(tǒng)治苛暴,不少富家子弟南下避難,跟隨這一潮流。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以后,舉辦了一次盛大的供僧法會。阿育王心懷恭敬,對每位前來應供的僧人都虔誠頂禮。在前來的僧眾中,有一位小沙彌。在眾人面前頂禮小沙彌,阿育王覺得有失身份,就把小沙彌請到沒有人的地方頂禮,并囑咐說:“您是小孩子,剛才我向您頂禮的事情,請您不要告訴別人
按照《四分律》的記載,那個時候佛陀帶領著弟子們在人間游行,四處教化有緣的眾生。有一次他們來到了蘇婆羅國的毗蘭若。因為印度的文化是非常尊重宗教導師的,毗蘭若的城主一位婆羅門,聽說佛陀來到這邊教化,他就按照禮節(jié)過來拜訪,并邀請佛陀和弟子們在這個地方做三個月的夏安居。
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劬咦,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凈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有緣之佛凈土,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版權歸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